中新社香港11月1日電 (記者 楊喆)「2019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系列講座11月1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多位華人科學家就5G、大型客機等課題進行演講,介紹最新科技趨勢,勉勵年輕人多多了解科技,勇於創新。
11月1日,由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合辦的「2019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系列在香港科學館開幕。圖為開幕式合照。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在演講《未來網絡與5G的最新進展與趨勢》中指出,當今網際網路業務形態和需求正發生巨大變化,未來將以智慧、柔性、可定製為趨勢,並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最新的5G技術不僅帶來更快的連接速度,更將促進科技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博士主講「中國大型客機自主研製之路」。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他在回答現場提問時表示,年輕人做科研工作需要找準方向,持之以恆;要同其他科研人員加強合作,相互尊重,集思廣益,勇於創新,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產大型客機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在題為《大型客機自主研製之路》的演講中指出,中國航空科技近年來突飛猛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大型客機結構設計高度複雜、製造實現難度大、安全性能要求高,被譽為「工業皇冠」。中國在此領域的研發不僅有助應對巨大且迅猛發展的民航市場,更將對整體科技發展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他認為航空專業領域未來前景廣闊,鼓勵年輕人投身其中。
香港科學館總館長陳淑文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發展。國家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在科技領域取得很大進步。希望通過華人科學家的講座讓香港市民甚至全世界了解中國科技發展最新的成果。「我們會因應社會的關注和科技的趨勢去確定講座涉及的題目,讓大家了解到最前沿的科技訊息。」
她還表示,香港創科發展得到國家大力支持,亦可作出自己特殊的貢獻。香港科學館會持續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交流,推動國家整體科技發展。
據了解,該講座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科學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和教育局合辦。自2003年開始,「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系列已邀請了超過65位著名華人科學家發表專題演講,將最新科技發展的信息與大眾分享,並鼓勵年輕人投身科研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