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在澳門舉辦

2020-12-04 中國科協

11月29日下午,「2020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抗疫專場)」在澳門大學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擔任主講嘉賓,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理事長、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致辭。活動由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副會長、澳門大學副校長葛偉主持。

李蘭娟院士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學戰疫護衛健康」為題作報告,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從健全疫情防控體系,堅決遏制疫情蔓延;二是完善救治體系,提升救治能力,降低病死率;三是加快科技研發,打贏科技抗疫攻堅戰;四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支撐疫情防控;五是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她結合自身參與抗擊疫情的親身經歷,用案例和數據,深入淺出地講述黨中央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決心和一系列科學的決策部署、全國一盤棋的有力措施,廣大醫務工作者主動擔當、勇挑重擔、義無反顧投身抗疫第一線的感人事跡,在疫情防控、臨床救治、科技攻關、疫苗研發等方面取得的抗疫科技創新成果,以及在抗疫中所形成的偉大抗疫精神的實質和內涵。

她提到,青年醫務人員在關鍵時刻經受住了重大考驗,擔當奉獻,衝鋒在前,成為抗疫戰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充分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

邵漢彬表示,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地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取得了疫情防控的巨大勝利,形成了疫情防控的有利局面。澳門也在特區政府的帶領下,在澳門醫務人員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根據防疫指引,積極做好防範措施,持續保持城市安全。他指出,當代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一直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成為面向澳門科學界、學校師生及市民的一項科學盛會,也成為內地與澳門科技界的重要交流平臺,讓更多內地科學家向澳門介紹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成果,鼓勵澳門青年人投身科研工作,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共同主辦,並在線上進行直播。

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交流部、澳門中聯辦經濟部、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部門、澳門基金會等單位和機構有關負責人出席。澳門包括醫務工作者、高校醫學相關專業學生、中學老師及學生、社團人士等近300人參加活動。

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自2003年起在香港(今年因疫情影響在香港暫停一年)、2004年起在澳門已分別舉辦了17屆,迄今包括周光召、白春禮、鍾南山、懷進鵬等70餘位我國著名科學家作為主講嘉賓出席公開講座活動,在港澳撒播科學的「種子」,鼓勵更多港澳青年崇尚科學、投身科技事業,促進內地與港澳地區之間的科技交流,也是港澳社會各界了解祖國科技事業創新發展的「一扇窗子」。為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近期還將創新講座形式,嘗試在北京以視頻連線澳門方式舉辦深空探測專場。

來源:中國科協網

相關焦點

  • 要聞丨2020當代華人傑出科學家公開講座在澳門舉辦
    11月29日下午,「2020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抗疫專場)」在澳門大學舉辦。澳門也在特區政府的帶領下,在澳門醫務人員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根據防疫指引,積極做好防範措施,持續保持城市安全。他指出,當代華人科學家公開講座一直得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成為面向澳門科學界、學校師生及市民的一項科學盛會,也成為內地與澳門科技界的重要交流平臺,讓更多內地科學家向澳門介紹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成果,鼓勵澳門青年人投身科研工作,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2019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在港舉行 介紹科技趨勢鼓勵年輕人
    中新社香港11月1日電 (記者 楊喆)「2019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系列講座11月1日在香港科學館舉行。多位華人科學家就5G、大型客機等課題進行演講,介紹最新科技趨勢,勉勵年輕人多多了解科技,勇於創新。
  • 香港桂冠論壇:召集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等領域的傑出青年科學家
    香港--(BUSINESS WIRE)-- (美國商業資訊)--首屆香港桂冠論壇現已開始接受公開申請,至2020年12月13日結束。除由邵逸夫獎獲得者和其他傑出科學家進行的面向全體的講座、專題講座、專題討論和分科小組討論外,論壇期間還將舉辦非正式而舒適愜意的聚會,提供大量交流和對話機會。此外,論壇亦會設立青年科學家簡報會,展示其最新研究構想,激發彼此學術交流。
  • 葉傑平入選、華人佔4成,2020年ACM傑出科學家榜單出爐
    鄭集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最新的ACM傑出科學家榜單,出爐了!今年,共有64位科學家上榜,其中華人學者入圍26位,佔據榜單4成之多!
  • 葉傑平入選、華人佔4成,2020年ACM傑出科學家榜單出爐
    今年,共有64位科學家上榜,其中華人學者入圍26位,佔據榜單4成之多!而評選比例,ACM 傑出科學家不超過 ACM 會員的10%。這次,26名華人學者的分布中:工程傑出貢獻有1位,科學傑出貢獻的有25位。
  • 休斯敦舉辦安全講座保護華人社區(圖)
    為減少華人社區犯罪、保障華人生命財產安全,美國休斯敦20多家華人社團5日自發舉辦安全講座,邀請當地警察等部門官員為社區居民講授防護知識,並向政府部門提出加強安保的訴求。
  •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等。
  • 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講座在上海交大舉辦
    10月10日,202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講座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舉辦,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沈俊太分享主題為《黑洞——宇宙中的怪獸》的報告,本次活動採用線上同步直播方式進行,現場300餘位師生以及線上4000餘位觀眾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 《中國當代傑出科學家選》序(圖)
    我國當代科技界前輩嘔心瀝血,辛勤耕耘,在各個不同領域以開拓、創新、探索、獻身精神所創造出的輝煌的科技成果,以及在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強烈的愛國精神、奮鬥精神,已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其對於當今科技界、文化教育界、成長中的青年學子,必將起到極大的鼓舞作用。新的一代一定會以這些先輩為榜樣,崇尚科學,立志為科教興國刻苦鑽研科學技術,儘快成才,早出成果。
  • 「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致敬傑出華人
    偉大時代華人精彩「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致敬傑出華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華人弄潮引領風騷。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組委會宣布將於3月30日(星期六)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揭曉新一屆入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人物榜單。12年,一個輪迴,「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成功舉辦了12年,今年首次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辦頒獎典禮。鳳凰朝陽,精彩紛呈,我們再聚首、再歡慶,再出發。
  • 2018金合歡獎-澳大利亞十大傑出華人青年評選發布會在坎培拉舉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坎培拉6月27日訊 (記者翁東輝)由澳大利亞-中國青年商會與澳大利亞國會澳中友好委員會共同舉辦的2018金合歡獎-澳大利亞十大傑出華人青年評選新聞發布會今天在國會大廈舉行。2018金合歡獎-澳大利亞十大傑出華人青年評選新聞發布會今天在國會大廈舉行。
  • 1月9日吳琦璇講座《當代藝術裡的兒童符號》將在廣州舉辦
    2021年1月9日上午9點由觀空間舉辦的「當代藝術裡的兒童符號」講座將在廣州琶醍當代藝術中心二樓舉行,青年藝術家吳琦璇將對這次主題講座進行分析與探討。參會人員有觀空間館長尹昕,策展人陳觀寶,媒體代表,以及眾多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都將出席本次活動。
  • 2020 全球Top 1000 計算機科學家h指數公布:華人學者過百,張宏江居...
    近日Guide2Research剛剛出爐了2020年世界頂尖1000名計算機科學家排名。美國616名科學家實力霸榜。入選華人學者超140人,中國科學家45人。張宏江居中國大陸科學家之首。 近日,Guide2Research 第6版頂尖計算機科學家年度排名新鮮出爐!這個榜單已經有5年的歷史了。
  • 世界首位華人女總統,公開宣稱自己是中國人,上臺先把美軍趕出國
    與男性相比,女性出現在政治領域的可能性總是要小得多,尤其是在女性總統和總理等關鍵職位上,這是非常罕見的,但全球也出了許多突出的女性領導人,例如菲律賓第十一任總統科拉松·阿基諾(下文簡稱阿基諾夫人),是一位傑出的女性,而且她還有特殊的身份,乃是全球首位華人總統。這令很多國人感到非常自豪。
  • 華人數學家大會頒發晨興數學獎
    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慕道、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數學系Robert W與Lynne H.Browne講座教授鄔似珏分別因在微分幾何與幾何偏微分方程、對二維和三維水波問題小振幅解的整體適定性作出的傑出貢獻獲得晨興數學金獎。鄔似珏是首位獲得晨興數學金獎的女數學家。哈佛大學統計學系教授及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學教授劉軍,因對蒙特卡洛推理的重要貢獻獲得晨興應用數學金獎。
  • 首位華人獲獎者!北大宗秋剛教授獲得國際日地物理委員會傑出科學家獎
    近日,國際日地物理委員會(SCOSTEP)決定將2020年度傑出科學家獎(SCOSTEP 2020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Award)授予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宗秋剛教授,以表彰其在空間能量粒子加速機制和統一空間等離子體中基本磁性結構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並高度評價其為空間物理學做出的貢獻
  • 直播預告:青年科學家創新秀|這次,華人青年科學家站在舞臺中央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未來科學大獎#104位青年科學家,30多所高等科研院校分布5個國家,20多個城市研究領域涵蓋8大學科30-45歲的高潛力、高產出的科研中堅力量未來論壇青年科學家創新聯盟
  • 會員榮譽丨CAAI會員葉傑平副總裁入選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
    ACM 傑出科學家今日,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名單!今年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分別表彰他們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以及科學貢獻,其中華人學者上榜26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二。CAAI會員、貝殼技術首席科學家葉傑平副總裁入選該名單,表彰其對計算機領域做出的傑出科學貢獻。
  • ACM2020傑出會員公布,葉傑平、崔鵬上榜,華人學者佔四成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剛剛,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公布 2020 年傑出會員(ACM Distinguished Members)名單,共有 64 人獲此榮譽,其中華人學者 26 名。ACM 傑出會員必須具備至少 15 年專業經驗和連續 5 年專業會員資格,並在計算領域取得了傑出成就或做出巨大貢獻。今年一共有 64 名學者因其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或科學貢獻獲得此榮譽,其中華人學者 26 名,包括葉傑平、崔鵬等人。ACM 2020 傑出會員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印度、英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大學、公司和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