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焱:精益創業的正反面

2021-01-1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ID:CEIBS6688),作者龔焱,36氪經授權發布。

傳統經濟時代,產品的引入模型基本上是一個很線性的過程:通過產品調研和用戶調研,形成產品概念,然後組織人力開發,進行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最終投放市場。

圍繞這個流程,我們建立了層層的工具包和方法論,比如裡程碑、漏鬥模型、階段門等各種工具,一切看起來非常線性。但是,整套流程背後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缺陷:缺乏反饋機制。這可能會導致一種情況:企業做完所有一切,才發現產品和市場需求根本無法匹配,而此時自己已經耗盡了所有時間和資源。這種長周期、慢反饋的機制,對於一家初創公司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每一個階段由於時代動力的不同,所對應的方法論也不同。從2012年開始,一種新的創業方法論開始興起,即精益創業。

精益創業的理論框架分成三部分:第一,設立關鍵假設;第二,通過與用戶進行互動來驗證假設;第三,提供驗證假設的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這套理論的核心是快速假設、快速驗證、快速反饋和迭代,簡稱「三快」。所以,精益創業是一套快的邏輯。

在這「三快」裡面,最難的是什麼?是假設。假設需要天分,這是一個卓越創業者和優秀創業者之間的分界線。假設不完全是純理性的考慮,也不完全是純定量的分析,這需要創始人具備三感:敏感、美感和靈感。

我很認同前段時間任正非提到的一個觀點,即「沒有正確的假設,就沒有正確的理論;沒有正確的理論,就沒有正確的方向;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沒有正確的戰略;沒有正確的戰略,就沒有正確的行動」。所以,假設很關鍵,它是很多創業者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在定義基本假設之後,便是驗證假設。驗證假設就是驗證痛點,驗證模式是不是可以重複,是不是可以規模化。同時,還驗證產品或服務是不是能夠找到早期支持者(天使用戶)。如果找不到天使用戶,就需要回到定義基本假設階段,重新定義自己的假設。整個反饋機制必須是快速而敏捷的。

如何驗證假設?我們需要MVP,即最小可行性產品。所謂的「最小」有兩層含義:第一,不是針對所有用戶;第二,不是一個大而全的功能組合。MVP的核心是驗證關鍵假設,通過MVP快速獲取認知,同時放棄一些無助於認知的功能。所以,MVP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產品原型,更是一種認知工具。

精益創業的本質是一種強化式學習,或者說試錯式學習。當企業採取一個行動,環境會給到一個反饋,可能是懲罰,也可能是鼓勵。企業再基於環境的反饋向預定的目標再逼近一步,直至不斷逼近最初的目標。德國哲學家尼採曾經有句話:「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標,一切的筆直都是騙人的。所有的真理都是彎曲的,時間本身就是周而復始的。」這個說法和精益創業的思維本質上是相通的。

過去7年,精益創業方法論漸漸從邊緣走向了主流,很多創業者都將其視為創業的金科玉律,但是,其也面臨著很多批評。

比如,「矽谷創投教父」、《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Peter Thiel)就是精益創業的一個堅定批判者。他認為,精益創業意味著缺乏規劃。企業選擇「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在試錯中前進,說明缺乏清晰的規劃;而且,精益創業只能做出微創新的東西,例如限制單條博文的字數,最終做成Twitter,但無法做出把人送上火星這種顛覆式的創新。

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最近接受採訪時,也明確表示:「所有的大生意都不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出來的。所有的大生意,在創業的第一天就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要搞清楚這門生意的本質。」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缺陷,我認為精益創業還面臨著其他問題。

首先是對照組的選擇問題。如果說精益創業是一個科學實驗,就會有所謂的AB測試,有一個實驗組,有一個對照組。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比較,最後得出結論。

很多時候,做精益創業的人會不自覺地陷入這個邏輯,會認為自己做的是一個科學實驗,但其實不是,創業永遠不是一個科學實驗。創業的過程中間,得到的數據以及實驗的場景永遠充滿了噪聲和灰度,這個灰度在實驗室的場景裡面是能控制的,但是在創業的場景裡不能。

其次,創業者本人是解讀的一把標尺。兩個人同樣創業,得到同樣的數據,最後有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解讀。解讀到底是對是錯?這件事應不應該堅持下去?這些問題本身並不能進行定量分析,這一切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創始人本身。

前面提到,精益創業是一種強化式學習,也是一種試錯性學習。精益創業有著所有試錯性學習的優點和缺點。

試錯性學習的缺點是什麼?統計學裡有兩種錯誤:一類錯誤和二類錯誤。這兩類錯誤好比蹺蹺板,一邊低,則另一邊就高。一類錯誤是「寧可放過一千,不可錯殺一個」。二類錯誤正好相反,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精益創業的思維是降低錯殺的機會,這也意味著會增加錯過的機會。

不僅如此,精益創業是一種快反饋機制,雖然這種機制和這個時代是合拍的,但也會帶來一些新問題,比如因為不夠堅持而無法等到爆款產品的誕生。

精益創業的缺陷在於偏短期收益而非長期收益;偏局部優化而非全局優化;偏成功經驗的重複而非失敗教訓的吸取。那麼,如何在充分發揮精益創業優勢的同時,克服其固有缺陷?

首先是回歸戰略思考。精益創業好比GPS,它可以幫助你找出最優路徑,但無法幫你確定終點在哪裡。所以,創業者一定不能用精益創業代替戰略思考。這兩者的關係是戰略思考在前,精益創業在後。而且,你的假設一定要基於戰略思考,而不是基於精益創業,這兩者的前後關係不能倒置。

其次,試錯性學習的本質是歸納法,但歸納法一定要與演繹法相結合,而演繹法需要我們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我建議大家去學習宏觀的機制設計理論,去學習如何設置機制、如何制定遊戲規則,這可幫助我們彌補單純的歸納法的短板。

再者, 借鑑猶太人的「平行邏輯」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張平教授提出) 來思考問題,提高對不同意見的包容度。 古希臘哲學家如蘇格拉底辯論時會嚴格遵守三個定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拿排中律來說,其相信「A和非A絕對不可能同時為真」。但 在「平行邏輯」下,「對立即互補」,互相矛盾的兩個觀點,可能是同一個真理的兩個側面,可以同時為真。 所以,遇到和自己的觀點不同的想法,不要急於否認,而要兼容並包,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最後,「行而不果,反求諸己」。最重要的是回歸到創始人自身,加強對三感(敏感、美感和靈感)的培養。必須承認,再完美的精益創業,也離不開價值觀的牽引。我們是靠價值觀去牽引精益創業,而不是精益創業去牽引價值觀。

我想用BAE系統公司創始人的一句話作為總結:「初創公司本質上不是一個技術公司,而是一部學習機器。創業者學習和提高自我認知的速度,決定了企業最終能跑多快、多遠。」

相關焦點

  • 矽谷創業家談精益創業:小企業發展的科學模式
    導語:精益創業是一種科學的創業模式,可以使我們快速找到並測試創意,並以此創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同時使我們避免愚蠢的錯誤。在今日的矽谷,越來越多的小公司在依照這種創業模式進行發展,而這一模式對於今天中國的許多企業也有著很多可以借鑑的意義。
  • 【尋找最可愛鄉村教師】龔焱:沅古坪的一隻山雀
    6月26日,龔焱(左三)向家長交代學生暑期學習與安全等事項。 在沅古坪,龔焱像一隻山雀,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窩。24年,她一直呆在這裡。心靜,心安,因為心中有愛。這份對山區孩子的愛,濃得化不開。 6月26日,記者翻山越嶺,驅車趕到沅古坪,走近龔焱,傾聽她的故事。她說:「我就是沅古坪人。家鄉的山水,讓我留戀。家鄉的孩子,讓我留情。」 與其說龔焱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情結,不如說是一種心結。
  • 案例:精益生產 「智」贏未來
    從2017年3月項目啟動到今年初工廠的正式投產,埃斯頓不僅迎來了其創新創業發展新的裡程碑,還向業界展現出了智造「加速度」。儲經理表示,成功建設這一複雜項目的關鍵在於實現工廠全價值鏈的精益生產與管理,而博世力士樂作為埃斯頓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對精益生產有著深刻的理解,其精益生產系統經過博世集團全球270多個工廠成功驗證。同時,博世力士樂擁有在中國成功實施工業4.0項目的豐富經驗,可以提供融合工業4.0技術的包含元件、系統、軟體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因此成為埃斯頓工業機器人智能工廠項目合作的不二人選。
  •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種什麼體驗?
    其中重慶高新區成功入選「精益創業方向」示範基地什麼是「精益創業方向」示範基地?聚焦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著力打造精益創業的集聚平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導敬業、精益、專注、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文化,構建專業化、全鏈條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增強持續創新創業能力,加快培育成長型初創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那麼問題來了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業是怎樣一種體驗?
  • 如何區分面料正反面
    如何區分面料正反面 2017-04-07 08:54:39 來源:全球紡織網 滴滴,有你的順風快遞!客戶又寄來一塊新的面料樣品,可是正面和反面都好接近啊。
  • 基於OMTM方法,如何進行精益的數據分析
    本文將重點講述基於OMTM方法如何進行精益數據分析。一、何謂OMTM?在企業或產品發展的不同特定階段,對應的目標和任務都會不同,作為產品經理我們需要不斷地明確當下你最需要關注的核心目標。尤其是在創業階段,公司缺乏足夠的資源和經驗時,更應該關注眼下的第一關鍵指標,即精益數據分析裡定義的OMTM——One Metric That Matters。[1]| 1. 為什麼要關注OMTM?其優勢在哪裡?數據是龐雜的,數據的形式可能是無規則、無組織的,甚至有的單一的數據並沒有實際的意義。
  • 精益質量管理簡析
    一、精益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新趨勢   在質量管理百年曆程中,先後經歷了傳統質量檢驗、統計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幾大階段,目前以6西格瑪管理為核心的精益質量管理正成為質量管理新的發展趨勢。質量數據定量化分析對企業質量管理以及經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其是精益質量管理的基礎。   通過研究,我們把精益質量管理基本任務分為兩個層次。精益質量管理基本任務是利用相關質量工具分析實際質量狀況,及時發現異常,並消除質量異常;精益質量管理第二層次任務是持續改進質量水平,持續降低質量波動,即減少樣本的標準差。第二層次任務的實現依託於第一層次任務。
  • 5本創業相關書籍,樊登讀書會推薦,準備創業前讀讀這些書一定受益匪淺
    2、精益創業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內容簡介 · · · · · · 《精益創業:新創企業的成長思維》內容簡介:我們正處在一個空前的全球創業興盛時代,但無數創業公司都黯然收場
  • 精益管理培訓課程:35頁精益管理中層的角色認知課件,系統全面
    精益管理中層的角色認知 目錄   精益生產的前世今生  精益生產的八大理念  卓越班組長的角色認知  精益生產把責任下放到組織結構的各個層次,採用小組工作法,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費及時地消滅在每一個崗位。
  • 精益矯正超過家長期望值
    精益矯正的質量要求比家長還高    12歲的晶晶牙亂不齊,晶晶媽想趁暑假給女兒做矯正,去了幾家醫院,始終沒選定,「找家放心的醫院很難」。    同學聚會時,有人說,鄰居家小孩矯正牙後,幾乎看不到下巴,難看得很,一定要去負責任的醫院。「精益矯正不錯。」老同學說,她讀清華的侄子在精益矯正過,「精益有三方認證,四大把關,矯正質控第一家,很在乎聲譽」。
  • 藍光楊鏗:精益管理 推進數位化轉型升級
    其中提到,2020年,是藍光集團創業第30周年。30年來,藍光實現了「A+H」雙資本平臺、上海和成都雙總部運行、覆蓋全國70餘座城市的高質量規模化發展。楊鏗指出,2021年,是藍光第二個三十年的起帆之年,也是藍光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由於疫情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深度影響,在這一年,能夠確定的是不確定,能夠把握的是做好自己。
  • 創新創業教育的國際視野
    @ 王正(北京體育大學教師,美國楊百翰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的創新創業已經融入全球發展的大環境中,成為國際創新創業生態的重要平臺。當前西方發達國家的創新創業教育與中國相比既有共同點,也有其獨到經驗。例如: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三個環節: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創業中心舉辦的課外活動,如講座沙龍工作坊;創新創業大賽。
  • 考研準考證是否印正反面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考研動態>正文考研準考證是否印正反面   考研準考證不能正反面列印,只能單面列印。
  • 高品質 精益打造高性價比A3 CCD掃描儀
    精益科技大中華區業務總監施祖榮先生介紹:「從產品規格來看,與A311同規格的其它CCD掃描儀相比,價格都在五、六千塊以上,精益A311與目前市場上銷售的6000元價位的A320採用同樣的技術,而給A311定更低的價格,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用戶能買得起、用得起。我們是要證明精益的A3 CCD掃描儀在中國是可以持續的創新,不止是在高端市場。」
  • 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原標題: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隱形眼鏡是很多近視朋友們的福音,但是同時也是非常傷害眼睛的,那麼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隱形眼鏡多少度不能戴? 隱形眼鏡有正反面之分嗎怎麼區分: 1、將隱形眼鏡輕放在右手食指肚上,最低點沾著指肚,讓四周自然翹起。
  • 怎樣的「精益思維模式」,才能讓你活下去?
    真正能在企業落地的精益思維到底是什麼?《中外管理》為此專訪了實戰派精益管理效能提升專家、寧波市匯成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任鑫苗。1「純模式」是個誤區提到精益管理,很多人必然會想到豐田汽車的「精益製造」。長久以來,朝聖者紛至沓來,意圖求取真經。
  • 怎麼區分隱形眼鏡的正反面?
    怎麼區分隱形眼鏡的正反面呢?有以下幾個方法來判斷: 其一,浸泡法。 將隱形眼鏡從瓶子或者盒子裡取出來的時,清洗後就直接放入護理液裡。隔段時間過後,鏡片會慢慢變成正面朝上,很少有反面的。
  • 精益管理顧問公司在企業常用的激將法有哪些?
    精益管理顧問公司在企業常用的激將法有哪些? 精益管理顧問公司認為員工對企業的熱愛以及對本崗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激勵出來的。  精益生產方式是英文中LeanProduction的中文譯稱。過去也有人譯為「瘦型生產方式」或「多快好省的生產方式」。
  • Six Sigma 中英文術語 | 精益工具
    2019-11-05 17:35:02 來源: 製造雲 舉報   來源:精益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