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精益創業是一種科學的創業模式,可以使我們快速找到並測試創意,並以此創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同時使我們避免愚蠢的錯誤。在今日的矽谷,越來越多的小公司在依照這種創業模式進行發展,而這一模式對於今天中國的許多企業也有著很多可以借鑑的意義。日前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就撰文描述了5位矽谷優秀創業家的精益創業經歷。
站長之家(CHINAZ.com)1月18日編譯:精益創業(Lean StartUp)是矽谷正逐漸興起的一種創業模式。從公司創立的第一天,精益創業的團隊就會設計並構想出能為公司創造收入的來源和產品,這樣的目標促使企業快速尋找能夠自我生存的能力,並快速滿足投資人的要求。與傳統企業在產品成熟後再走向市場不同,精益創業的企業在產品只有一個雛形和核心的時候就開始積極和客戶接觸,了解客戶對這一產品反饋,在這一產品達到足夠的粘度,客戶的群體也達到一定的數量級的基礎後,再在這一客戶群體的基礎上創新、挖掘新的產品和業務模式,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擴大產品線和業務組合。如果沒有收入,就一定限制團隊規模。對於產品開發的周期,精益創業的要求是,每天都能夠看到產品的差異和進展。在產品功能方面,精益創業的原則是,對於產品的推出只需要最少的模塊和功能,而面向的是最大的客戶群體的需求。
有5位矽谷成功的創業家日前在接受知名科技博客TechCrunch採訪中就談到了自己的精益創業經歷及其對精益創業的理解,他們紛紛表示這些經歷給了自己很多寶貴的經驗與教訓,這種科學創新的創業模式值得創業者們借鑑。
Ron Gura,社交商務公司The Gifts Project的創始人(該公司現已被eBay收購)
「我在The Gifts Project中第一次嘗試精益創業就是在此模式下推出了專注於MVP產品的最初版本,我們想要測試把在線商家組織起來為購物者提供團購禮物服務的這種想法是否能吸引足夠多消費者的興趣,第一個版本在數周內上線,一個月後就有超過300位收件人收到了團購禮物。雖然和之後相比,最初的版本在用戶體驗和流量上都存在不足,但卻從中得到了很多經驗。」
Sam Dacker,美國點評網站及社交商務平臺Bazaarvoice的創始人,Mass Relevance的創始人及現任CEO
「在我們看來,精益不只是縮減成本,更是意味著專注與投資回報率,在這種模式的驅使下,我們會對每個僱員以及每份可能促進收益增長的努力進行評估,打造最大客戶群體所需求的產品,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利用我們所掌握的所有資產,包括投資者、顧問、客戶和員工等在內,爭取找到能導致經濟增長的新的關係。我們會把資金花在我們預測會帶來最大利潤的方面,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所謂『精益』的本質所在。」
Ryan Gruss,The Loop Loft的創始人
「精益創業模式可以激發你的戰鬥力和創造力。如果你有很多VC資金,那麼很容易在PPC(點擊付費廣告)上一擲千金,我相信這是許多創業公司失敗的原因。在創辦The Loop Loft公司的前兩年,我們唯一的選擇是有機增長,並真正把重點放在我們的產品和客戶上,口碑營銷始終是一種成功率高、可信度強的方式。」
Eden Shochat,Face.com的創始人
「關於精益創業,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即『快速地失敗、廉價地失敗』。有時候,精益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文化和一種心態。Face.com自成立以來,我們就主要集中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推動產品和工程的理念以及不時思考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上。」
Omer Perchik,社交任務管理應用Any.do的創始人
「精益創業意味著專注,我們所開發的社交任務管理應用Any.do就只是集中在一個Android平臺上,只有當我們的產品完全被目標受眾所肯定的時候,才可以考慮擴大市場。」
另外,來自以色列的Soluto創始團隊成員Tomer Dvir也談到了自己的理解,他表示精益創業意味著對現實的迅速反應,並有一個快速、測量和迭代改進的過程,為了使客戶滿意,創業者經常需要在產品改進後的功能、穩定性、規模和用戶體驗等方面上做出平衡。(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