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發展經驗及其對雄安的啟示

2020-12-0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申萬宏源宏觀」(ID:swsmacro),作者李慧勇、王健;36氪經授權發布。原題目《矽谷發展經驗及其對雄安的啟示——京津冀一體化系列研究之四》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建設國家創新型現代化心臟區域和中國的「矽谷」是雄安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回顧了美國矽谷騰飛的主要經驗,並結合當前中國現實,為雄安提供若干啟示。

矽谷經驗之一:科研與高等教育。首先,矽谷名校雲集,為高科技企業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其次,發展高校工業園區,有利於高校教師與企業之間的雙向交流,產學研緊密結合。最後,成立創業孵化器為創業學生整合市場資源,鼓勵高校教師以研發成果技術入股初創公司,通過獲取市場利潤回報反哺高校自身的發展。

矽谷經驗之二:政府推動和引導。矽谷的成功雖是高度市場化的結果,但政府的作用也功不可沒。

1)政府採購。諸如微電子技術產品、電晶體、集成電路、半導體產品等領域均有政府採購的支持。2)委託高校研發。為研究型大學和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大量的科研經費。

3)立法和政策扶持。出臺政策以支持創新、人才儲備、職業培訓等,允許養老基金管理者進行風險投資、向風險投資者和風險企業提供無償資助等政策。

4)稅收激勵,減輕研究開發部門的稅務負擔。

5)移民政策和措施,吸引高學歷、高科技人才移民。

6)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涉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住房安置甚至借鑑新加坡做法介入住房建設、環境保護、能源提供等方面。

矽谷經驗之三:創業資本與風險投資。風險投資成為矽谷創業型公司創業的主要金融來源。風投企業除了提供資金支持,還在技術創新、公司管理和行業人脈等方面給予初創企業寶貴的創業指導和經驗借鑑。矽谷的風險投資額佔全美的比重一直穩步提升。

矽谷經驗之四:創新文化氛圍和人才激勵機制。對待技術創新更加寬容與適用的商業環境。主要表現為:服務於技術創新的中介服務;高度開放性的公司文化、頻繁的人才流動;較高的創業失敗的容忍度。矽谷的高技術公司大都採用股票期權的形式實施員工激勵計劃。此外,矽谷還有技術配股、自由股權計劃、職務發明分享等靈活多樣的人才激勵機制。

對雄安打造中國「矽谷」的啟示之一:優先培養市場化的「高校工業園」產學研創新體系。將優質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遷往雄安,形成高技術人才的培育集聚地;同時劃撥足額用地建設高校工業園;考慮將中關村企業遷入雄安新區,與高校工業園區進行整合。

啟示之二:在採購、立法、稅收等方面吸引創業企業和人才。在雄安建設的起步階段,可制定有針對性的高技術產品採購計劃塑造雄安的創業產業結構,配套相應的立法以及稅收優惠政策,為研發創新活動提供寬鬆的制度環境。在吸引人才方面,應努力將雄安新區打造成宜居城市。如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租房模式等;探索徹底的戶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口流動的制度阻礙,同時跟進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

啟示之三:規範金融市場,鼓勵發展風投。首先,積極鼓勵具備豐富經驗的PE/VC機構落戶雄安,在推動科技企業發展、探索技術創新的市場化路徑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其次,在發展風投市場上,政府應在推行產業種子基金等現有方式的基礎上,借鑑美國經驗,實施小企業投資發展計劃,必要時向風險投資者和風險企業提供無償資金資助。最後,繼續加大力度規範股票市場發展,探索新三板轉板制度,完善風投退出通道。

啟示之四:構建多元、寬容的創新文化氛圍。根本上來說,矽谷的騰飛是高度市場化的結果。雄安新區有天然的優勢,它同起步階段的矽谷一樣,原生商業環境較弱,在一張白紙上內生出相匹配的創新環境和商業文化,是將雄安打造成中國矽谷的關鍵。

正文:

建設國家創新型現代化心臟區域和中國的「矽谷」是雄安的重要使命之一。縱觀歷史,作為世界高科技創新的高地,矽谷的騰飛拉動了美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其他國家和地區也競相效仿,如日本的駐波、中國臺灣的新竹;而我國繼北京中關村之後,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大中城鄉也相繼提出建設「矽谷」的目標,但在創新能力和產業規模上與美國矽谷不可同日而語。本文回顧了美國矽谷騰飛的主要經驗,並結合當前中國的現實狀況,提出了國家將雄安新區打造成中國「矽谷」的若干政策建議。

1. 矽谷奇蹟的經驗模式

1.1 科研與高等教育

首先,矽谷名校雲集。斯坦福、加州理工等若干世界名校,為矽谷高科技企業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其次,高校在校園的閒置土地上興建實驗室、研究所、辦公寫字樓等基礎設施,再以較低的價格出租給初創企業,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個高校工業園區,有利於高校教師與企業之間的雙向交流,產學研緊密結合。最後,成立創業孵化器為創業學生整合市場資源,同時鼓勵高校教師以研發成果技術入股初創公司,通過獲取市場利潤回報反哺高校自身的發展。

1.2 政府推動和引導

矽谷的成功雖是高度市場化的結果,但政府的作用也功不可沒,具體表現如下:

(1)政府採購。從50年代起,軍用工業一直是美國計算機產品的大市場,美國國防部通過政府採購的方式,向民用企業訂購了大量的微電子技術產品,間接補貼其研究開發活動。例如,1959年,矽谷的仙童公司獲得1500萬美元合同,為「民兵式」飛彈提供電晶體;1963年又獲得為「阿波羅」宇宙飛船導航計算機提供集成電路的合同;1967年有70%的集成電路都是政府採購。1958年至1974年,美國政府投資10億美元開發半導體產品。柯林頓執政後不久,在其「全面經濟計劃」中,為扶植技術創新產品的初期市場,僅計算機相關產品的政府採購就達 90 億美元。

(2)委託高校研發。美國主管科研的機構,如全國科學基金會、國防部、太空署、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經費提供給研究型大學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經費的獲取主要靠競爭奪標,優勝略汰、提升研發效率,是支持矽谷技術創新的關鍵因素之一。例如,2000年史丹福大學16億美元的年收入中有40%來源於受政府委託的研究項目。

(3)立法和政策扶持。首先,為了營造鼓勵創新、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美國政府依據反壟斷法,自20世紀60年代矽谷創新浪潮興起之時,依次對IBM、微軟等大型公司進行反託拉斯訴訟,為一大批矽谷高技術創業型公司爭取了進入計算機技術市場的機會,有力地推動了矽谷高技術產業集群的發展。其次,為增強科研高校與產業界的密切合作,1980 年美國國會通過貝赫一多爾大學和小企業專利法,允許大學、非盈利機構和小企業擁有利用聯邦資助獲得的發明的智慧財產權,催生了科研成果轉化的強大動力。除聯邦政府層面的法律外,加州政府還專門出臺政策,推動矽谷的創新發展,如制定人才貯備的相關政策,實施學徒制度,發展多個領域的職業培訓等。允許養老基金管理者投資於風險投資,保證風險投資有足夠的資金。推行小企業投資發展計劃,向風險投資者和風險企業提供無償資金資助。

(4)稅收激勵。1954 年美國政府在《內部收益法典》中增加了 174 款,明確規定:所有企業均可將研究開發與貿易、經營費用相關的費用作為日常費用,或者在 5 年內將此費用進行再投資,此後不再作用納稅單位,有助於減輕研究開發部門的稅務負擔;1981 年,美國國會通過《經濟振興稅法》,規定凡企業研究與開發費用超過前三年平均值者,其增加部分可享受 25%的免稅待遇;1982年美國國會又把長期投資最高所得稅率從28%降為20%;為了鼓勵高技術創業型公司的成長,美國國會還認定,公司創辦人通過優先認購權獲得的收益只需交納長期增值稅。

(5)移民政策和措施。矽谷的騰飛與高科技人才的集聚緊密相關,美國也積極制定政策吸引高學歷、高科技人才移民。1965年美國議會通過Hart-Cellar法案,為外國工程師和其他受過高等教育的專家及其親屬創造了大量移民機會。以聖克拉拉縣為例,1970年該縣的人口與1950年相比翻了三倍,從大約30萬人激增至100萬人。1990年通過的移民和國籍法案進一步加速了高技術工程師的移民進程。1990年底,加利福尼亞洲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中,有1/4來自國外。2000年後美國國會開始按照取消對外技術人員發放籤證的限制的方向再度修改法律。除了立法之外,美國政府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吸引海外人才,例如:招收留學生培養後備人才、通過研究機構招聘人才、聯合攻關或企業外遷借用人才、對有突出貢獻和成就的科技精英提供優厚的物質和生活待遇等。截至2015年底,加利福尼亞州的移民人口佔比升至27.4%,位居美國各州之首。

(6)打造宜居生活環境。為了吸引人才,美國政府著力將矽谷打造成宜居城市,主要措施有:加強道路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減少交通阻塞和交往隔閡;政府一般除了進行低收入人群的多用戶住房建設外,幫助解決或緩解矽谷住房緊張局面,地方政府也逐漸仿照新加坡等國的做法,開始直接介入到住房建設中來;在聖克拉拉地區,地區政府還與SCCMG(聖克拉拉地區製造集團)以及環保團體之間協力共同解決住房問題;此外,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能源提供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1.3 創業資本與風險投資

20 世紀 70 年代,風險投資代替軍方成為矽谷創業型公司創業的主要金融來源。到 1974 年,有 150 多家風險投資公司在矽谷開業,當時史丹福大學也把它的部分捐贈資金投入到風險創業活動之中。到 1988 年,矽谷吸引了40%的全國風險投資資金。期間,以紅杉資本、KPCB等為代表的風投企業投資了亞馬遜、蘋果、思科、Facebook、Google、Instagram、 LinkedIn等著名公司。風投企業除了為初創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之外,還在技術創新、公司管理和行業人脈等方面給予初創企業寶貴的創業指導和經驗借鑑,顯著提升了技術創新到商業化運營的成功概率。賈伯斯在2005年著名的斯坦福演講中,將這種模式比喻為接力賽中的「接棒行為」。統計數據顯示,雖然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嚴重衝擊了美國的風險投資業,但是矽谷的風險投資額佔全美的比重卻一直穩步提升;2016年第二季度,矽谷風險投資總額高達81.58億美元,佔全美風投總額的53%。

1.4 創新文化氛圍和人才激勵機制

矽谷原為農耕地區,商業環境與文化幾近空白。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移民潮,一方面優化了當地勞動人口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多元文化與思想的碰撞與交融,由此形成的商業環境對待技術創新也更加的寬容與適用。主要表現為:矽谷的中介服務如人力資源機構、財務和法律服務機構及技術轉讓機構等均服務於技術創新;矽谷公司生產結構具備高度的開放性,人才流動頻繁:矽谷對創業失敗的容忍度很高,矽谷文化也把創業失敗作為寶貴的財富,激發了員工大膽嘗試、用於探索的創新熱情。

矽谷的高技術公司大都採用股票期權的形式實施員工激勵計劃。即員工有權在一定時期內(如兩年或三年)內用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一定數量的新股,而期末股價之高低變化所體現的員工利益及風險與員工在這段時間內的創新努力是緊密相連的。它使公司經營管理人才、研究與開發人才的利益與企業的長遠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此外,矽谷還有技術配股、自由股權計劃、職務發明分享等靈活多樣的人才激勵機制。

2. 對雄安新區建設中國「矽谷」的經驗借鑑

2.1 優先培養市場化的「高校工業園」產學研創新體系

經驗表明,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高校、連接高校與企業的高校工業園、為學生融合資源的創新孵化器、以及鼓勵師生創業的教育體制等是美國矽谷產學研體系的核心要義。雖然我國高校的科研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高校與市場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而且,我國的高科技工業園大都為地方政府建設,藉以招商引資。應當借鑑美國矽谷的經驗,大力發展我國的「高校工業園」模式。具體路徑可參考雄安新區的功能定位,一方面將優質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遷往雄安,形成高技術人才的培育集聚地,同時劃撥足額的發展用地用以建設高校工業園,再配套相應的科研經費補貼措施和靈活的高校師生技術創業的政策,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創業利潤反哺高校發展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考慮將中關村企業遷入雄安新區,與高校工業園區進行整合,避免目前高科技工業園區數量過多、模式雷同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

2.2 在採購、立法、稅收等方面吸引創業企業和人才

對企業而言,政府採購對創業企業的早期經營至關重要,甚至可部分替代風投的融資功能;政府相關方面的立法以及稅收等措施也可促使企業形成良性的創新制度激勵,因此,在雄安建設中國矽谷的起步階段,可制定有針對性的高技術產品採購計劃塑造雄安的創業產業結構;同時配套相應的立法以及稅收優惠政策,扶持本土高科技企業,為企業的研發創新活動提供寬鬆的制度環境。在吸引人才方面,應努力將雄安新區打造成宜居城市。例如,做好新區的城市規劃,從根本上緩解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和生態惡化問題;在住房市場上,總結以往房地產模式的得失,探索人口密集地區城市化的全新模式,可考慮由政府出面建設足量公租房,適度發展商品房,形成梯度明顯、結構合理的多層次房地產市場,確保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探索徹底的戶籍制度改革,打破人口流動的制度阻礙,同時跟進醫療、教育等公共資源建設,將戶籍與上述公共資源的使用權脫鉤。目前來看,雄安新區所有的商品房交易和戶籍變動都已經凍結,國家後續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

2.3 規範金融市場,鼓勵發展風投

美國矽谷的經驗表明,技術創新過程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可以通過一系列體制來克服。首先,應當積極鼓勵在投資、創業、運營等多維度具備豐富經驗的PE/VC機構落戶雄安,在推動科技企業發展、探索技術創新的市場化路徑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其次,在發展風投市場上,政府應在推行產業種子基金等現有方式的基礎上,借鑑美國經驗,實施小企業投資發展計劃,必要時向風險投資者和風險企業提供無償資金資助,豐富政府鼓勵風投發展的政策工具。最後,繼續加大力度規範股票市場發展,探索新三板轉板制度,完善風投退出通道。

2.4 構建多元、寬容的創新文化氛圍

經驗表明,雖然美國政府在推動和引導矽谷發展方面至關重要,但根本上來說,矽谷的騰飛是高度市場化的結果。日本筑波、臺灣新竹等模式表明,只通過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從工業園、基礎設施、創新優惠政策等硬體方面妄圖複製「矽谷模式」往往產生很大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忽視了美國矽谷的創新文化。在這方面,雄安新區有天然的優勢,它同起步階段的矽谷一樣,原生的商業環境較弱,如何在一張白紙上內生出相匹配的創新環境和商業文化,是將雄安新區打造成中國矽谷的關鍵。

相關研究

1. 20170518,呼之欲出的中央政務區——京津冀一體化系列研究之三

2. 20170402,首都副中心 創新發展新標杆——河北雄安新區設立點評

3. 20170223,一體化三周年,舊貌換新顏——京津翼一體化系列研究之二

4. 20160706,掘金首都行政副中心——大都市圈系列之二

5. 20140430,京津冀第三極——基於新型城鎮化框架的區域發展及投資機會

相關焦點

  • 舊金山灣區發展啟示:從淘金勝地到科技矽谷的涅槃之路
    世界級灣區的萌芽和發展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為科技創新主導型灣區,舊金山灣區之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借鑑意義更多,本文中我們將回顧舊金山灣區的發展路徑和驅動要素,以尋找啟示之路。圖:灣區發展路徑和驅動要素資料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整理
  • 英國水業發展、監管及其啟示
    駐英國使館經商處 英國水業發展、監管及其啟示內容提要:英國水業(water industry)監管體系舉世聞名
  • 雄安新區:我們這代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歷史遺產
    落實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雄安新區任重道遠。「雄安新區承載的使命就是創新,今後將成為中國的『矽谷』,是中國成為創新型現代化國家的心臟區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 世界| 正面「剛」矽谷,西雅圖給中國城市什麼啟示?
    與此類似的是,這個翡翠之城的發展經驗也受到了不小的關注,也許除了矽谷,下一站,城市對標的可選項,還有西雅圖。擁有即將邁入1萬億大關的亞馬遜,西雅圖的「矽運河」(Silicon Canal)藍圖將如何繪就?老牌科技中心復興1979年,比爾·蓋茨將微軟總部從新墨西哥州遷往他的家鄉西雅圖。
  • 石家莊與美國矽谷合作:引入矽谷優質項目,加速產業化
    會議以「矽谷模式,中國速度,河北智造」為主題,旨在構建河北-矽谷的項目、技術、人才、資本、模式交流平臺。會上,麥克·奧尼爾一行和河北省及石家莊市就多個合作項目進行籤約。美國矽谷科技精英河北行項目交流會現場。
  • 美國空間科學的發展及其啟示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前沿機構:戰略能力辦公室 | DARPA | 快響小組 | Gartner | 矽谷
  • 延安整風的歷史回顧及其啟示
    原標題:延安整風的歷史回顧及其啟示 延安整風,自1941年5月毛澤東發表《改造我們的學習》開始,到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結束,歷時4年。因此,回顧延安整風的歷史,對於搞好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鑑和啟示作用。 延安整風的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開始以後,黨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黨的幹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和思想作風方面,存在著思想分歧,原因是由於歷史和現實兩方面的情況造成的。
  • 所有不關心雄安的人,都將無法洞察中國未來的走向
    作者:旺角黃局長正值雄安一周年之際,千年後再回首,我們或許會感謝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雖然它現在還處於嬰兒期,但它即將引起的大震動早已積蓄在大壩之外,只等閘門一開。在中國幾大戰略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甚至是天字號工程「一帶一路」,官方也只是說百年大計,雄安新區規格之高足以俾睨眾生。這兩個因素的疊加說明,雄安的戰略意義已突破了經濟範疇,而上升到了更深層次。
  • 美國DIU發展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的啟示
    北京市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臺陳柏強等人於2020年《科技導報》第15期刊發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對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的啟示》一文,分析了美國國防創新小組(DIU)的設立背景、演變過程和主要舉措,探討了中國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企業合作、規劃制定、二次創新、關注領域等方面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啟示。
  • 矽谷創業家談精益創業:小企業發展的科學模式
    導語:精益創業是一種科學的創業模式,可以使我們快速找到並測試創意,並以此創建可持續發展的公司,同時使我們避免愚蠢的錯誤。在今日的矽谷,越來越多的小公司在依照這種創業模式進行發展,而這一模式對於今天中國的許多企業也有著很多可以借鑑的意義。
  • 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招人,薪資有競爭力
    中國科學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簡稱「雄安創新院」)由中國科學院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並於2020年5月21日,完成了「雄安創新研究院」地方事業單位法人機構登記。 雄安創新院定位於:統籌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相關創新資源,建設中科院支持和參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的綜合性集成創新平臺;創新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成為新時期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推動關鍵技術在雄安新區落地轉化,打造引領雄安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孵化器;聚焦重大科技問題協同攻關,建設融科研、教育、智庫為一體的一流新型科研機構。
  • 「美國矽谷科技精英河北行」項目交流會今日舉辦
    人民網石家莊11月6日電 為響應「一帶一路」和京津冀一體化大趨勢發展,今日,由河北省人社廳、商務廳、工信廳和美國美亞經濟文化協會主辦,河北省外國專家局、石家莊鹿泉區政府、美國河北矽谷創新中心等聯合承辦的「美國矽谷科技精英河北行」項目交流會在石家莊鹿泉區舉辦。
  • 日本藥品檢查員制度及其啟示
    [摘  要]推進職業化藥品檢查員制度建設是當前我國完善藥品監管制度的一項重大措施,日本在這方面積累的經驗對我國有一定借鑑意義。文章介紹了日本藥品檢查員管理體制、職業發展等制度設置情況,分析了其獨立行政法人制度、較強的環境適應力、國際化與檢查員能力提升有機結合等特點,並從系統推進、提升檢查員職業榮譽感、保障獨立檢查權限、提升外部適應力等方面指出了其對我國職業化藥品檢查員制度建設的啟示。
  • 河北雄安控規_2020年河北雄安控規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啟動區作為雄安新區率先建設區域,承擔著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落地、高端創新要素集聚、高質量發展引領、新區雛形展現的重任,肩負著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發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在新區開發建設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
  • 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招聘啦!辦公地點在這兒→
    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籌)管理崗位招聘啟事中科院雄安創新研究院定位於統籌全院相關創新資源,建設中科院支持和參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發展的綜合集成創新平臺;創新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成為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推動關鍵技術在雄安新區落地轉化
  • 夢境啟示與冥契經驗⊙劉莞
    夢境啟示與冥契經驗劉莞冥契主義(Mysticism)一詞,指人與心體相契合、接應的狀態,反映在現象層面,常表現為某些「超現實」的體驗。本文作者 圖丨來源於作者提供陳復教授在《陽明子的冥契主義》(《陽明學刊》,2009年)一文中指出,冥契主義不同於神秘主義,神秘主義是指超越於現實的感性經驗,發展出無關理性的靈性體會,譬如聽見耶穌的聲音。冥契主義有其理性的認知理路,但是不等同於理性主義(Rationalism);冥契主義不是科學意義上「客觀理性」的認知,但更不是純粹「主觀主義」的體驗。
  • 雄安象徵22世紀的樣子!王毅這樣向全世界介紹雄安
    一年前,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之下,宣布設立雄安新區,強調其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河北雄安新區計劃綱要》明確了雄安新區是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
  • 雄安畫卷徐徐鋪展 「未來之城」蓄勢待發——雄安新區設立三周年...
    自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各方凝智聚力、不舍晝夜謀劃雄安新區發展藍圖,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先期啟動建設的片區之一,承擔著為起步區和啟動區開發建設提供支撐、探索建設經驗的重要使命。根據規劃,容東片區居住人口規模約17萬人。
  • 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講述矽谷華人的十年沉浮
    《矽谷是個什麼谷》,虎皮媽著灕江出版社2019年8月  近日,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描寫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生活的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在北京發布,作者虎皮媽為讀者講述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和矽谷生活,並分享了有關海外生活的經驗。
  • 《方舟生存進化》經驗藥水合成方法 水的啟示怎麼做
    導 讀 方舟生存進化經驗藥水怎麼合成?水的啟示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