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風的歷史回顧及其啟示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延安整風的歷史回顧及其啟示

延安整風,自1941年5月毛澤東發表《改造我們的學習》開始,到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結束,歷時4年。延安整風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有領導、有準備、有計劃、有步驟的大規模整風運動,它是一次全黨範圍內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是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解決黨內矛盾的成功範例,是黨加強自身建設過程中的一次創造性探索,給我們黨留下了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歷史經驗。

鄧小平同志指出:「大家讀了好多書,要好好地讀延安整風時代的文件。」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開好民主生活會,堅持開門搞活動。因此,回顧延安整風的歷史,對於搞好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鑑和啟示作用。

延安整風的歷史背景

抗日戰爭開始以後,黨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黨的幹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和思想作風方面,存在著思想分歧,原因是由於歷史和現實兩方面的情況造成的。

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1941年的20年來,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也經歷了嚴重挫折;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其中,給中國革命事業帶來損害最大的,是以王明的教條主義為特徵的「左」傾錯誤的影響,黨內還廣泛地存在著偽馬克思主義的小資產階級思想作風,即主觀主義傾向、宗派主義傾向和作為這兩種傾向的表現形式黨八股,即三股作風。從遵義會議到六屆六中全會,黨批判並糾正了王明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的「左」傾錯誤和抗戰初期的右傾錯誤,在全黨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正確領導。但是,由於沒有來得及在全黨範圍內對黨的歷史經驗進行系統的總結,特別是沒有從思想路線的高度對造成過去「左」、右傾錯誤的根源進行清算,黨內在指導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

另一方面,進入抗日戰爭時期,有大批新黨員入黨,從1937年的幾萬黨員,到1942年春,黨員人數已達80萬,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抗戰以後入黨的新黨員,這些黨員大多數出身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並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裡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髒東西」。他們的世界觀還沒有得到根本的改造,缺乏革命鬥爭的實際鍛鍊,也缺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為了實現黨內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統一和行動上的一致,同心同德戰勝困難,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亟待在全黨開展整風運動。

延安整風運動的基本要求

延安整風運動,大體上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準備時期(1941年5月—1942年1月),這個時期是高級幹部整風學習階段,在延安參加學習的高級幹部120多人,核心幹部40多人;第二個時期為全黨普遍整風時期(1942年2月—1943年10月),大體上經過普遍發動、整頓學風、整頓黨風、整頓文風、整風總結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是一個大致的劃分,各單位根據自己的情況,學習的內容和時間上各有側重,各不盡相同;第三個時期為黨的歷史經驗時期(1943年10月—1945年4月),這一時期對於黨的歷史上的重大的錯誤進行徹底清算。延安整風運動這三個時期,是互相聯繫的一個完整過程,如果沒有第一時期高級幹部的整風學習,就不可能推進到第二個時期全黨範圍的整風學習。而全黨範圍的整風學習,又推動了高級幹部深入學習、討論黨的歷史,並作出了正確的結論,從而達到全黨的團結統一,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延安整風運動的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宣傳唯物主義,宣傳辯證法,端正黨的思想路線、組織路線和文風,最主要的目的是端正黨的思想路線,從認識論的高度徹底清算黨內的「左」、右傾錯誤,特別是清算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惡劣影響,教育全黨幹部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延安整風運動的工作方針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秉持的態度是「團結—批評 —團結」,這是同「左」傾錯誤領導所實行的「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相反的;延安整風運動堅持的主要原則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創造了黨內生活的民主氣氛;延安整風運動的宗旨,就是藉以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志的目的。

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成績是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領導下,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正確方向,使全黨端正了思想政治路線,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破除了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蘇聯經驗和共產國際指示神聖化的教條主義,黨的路線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軌道。

延安整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它使全黨的馬列主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了空前的鞏固和團結,保證了黨的政治路線、方針政策得以順利貫徹執行,為黨的「七大」的勝利召開和爭取抗戰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延安整風運動的啟示

啟示之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必須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延安整風首先是對當時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反思和反省,如果不加強全黨的思想教育,徹底清除王明「左」傾機會主義錯誤思想,促成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又一次思想大解放,使全黨思想統一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上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就不可能那麼快取得勝利。同樣,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作為主線,折射出的恰恰是對全黨堅定理想信念教育的更高層次的追求,要在思想理論、黨性、道德教育上有實招見成效,不斷增強黨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黨的生命,只有使我們的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提高黨在群眾中威信,贏得人民信賴和擁護,。

啟示之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才能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延安整風不僅使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了空前的鞏固和團結,也使黨和群眾的聯繫更加密切。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就是要牢固樹立當代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深懷愛民之情,要進一步密切聯繫群眾,要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係和矛盾糾紛,真正地做好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事情,把政績的豐碑刻在人民的心裡。

啟示之三: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要在完善科學制度體系成果上見實效。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我黨在總結借鑑歷次整風成功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決定,不論是教育的內容還是形式都更加科學理性。為了進一步提高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全面地鞏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要構建以解決克服「四風」和加強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四個」監督為主的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培養群眾感情,增強工作本領,努力開創新形勢下走好群眾路線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系甘肅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相關焦點

  • 延安整風學習中對蘇區歷史的回顧與研究
    延安整風學習中對蘇區歷史的回顧與研究,不僅保留了珍貴的黨史資料,還體現出中共極強的自我糾錯能力,以及善於從革命歷史中探索執政興國經驗的智慧,初步奠定了黨史研究的旨趣。蘇區歷史成為抗日根據地政權、軍隊重整不可忽視的背景。由此,對蘇區歷史的回顧與討論就顯得極為迫切,這也很快成為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整風運動中後期,中共中央以及原各蘇區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就歷史問題召開多次座談會,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反思思想認識的錯誤。這些座談會中對各蘇區的歷史作了較為系統的總結回顧。
  • 延安整風運動對黨的主題教育的啟示
    原標題:延安整風運動對黨的主題教育的啟示 核心閱讀 70多年前的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人開展集中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成功典範,它的諸多做法、經驗對我們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仍有著長遠的指導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為重點,在全黨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 王定毅:延安整風運動對黨的主題教育的啟示
    核心閱讀  70多年前的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人開展集中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成功典範,它的諸多做法、經驗對我們黨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仍有著長遠的指導意義。20世紀40年代的延安整風運動,是黨內首次開展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集中教育活動,可謂是集中教育活動的「初心」。回顧這個「初心」對我們即將開展新的主題教育具有現實啟示。  堅持問題導向  延安整風運動主要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
  • 延安整風與反「三風」
    原標題:延安整風與反「三風」 20世紀40年代,我們黨開展了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史稱延安整風。這次整風的目的,主要是解決黨內長期存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簡稱「三風」),使全黨上下思想保持一致,以便更好地團結起來,最終奪取革命的勝利。
  • 從延安整風運動說起
    延安整風運動開始於1941年5月,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報告為標誌,至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使全黨尤其是黨的高級幹部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基本問題的認識達到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上的一致,整風運動宣告勝利結束。
  • 延安整風給我們帶來的經驗和啟示
    在20世紀40年代,中國共產黨以延安為中心,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了整風運動。延安整風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在全黨範圍內確立了起來。通過延安整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達到高度統一,進一步構建了黨內健康良好的政治生態,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是新時期建設「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的理論財富。
  • 延安整風運動
    黨中央決定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 1941年初,中共中央集中在延安的120多名高級幹部學習馬列著作和黨的歷史文獻。5月19日,毛澤東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強調要理論聯繫實際,嚴肅地提出了黨內反對主觀主義的鬥爭任務。同年七八月間,黨中央號召全黨加強調查研究,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加強黨性鍛鍊。這是全黨整風的預備階段。
  • [視頻]紅色記憶――延安整風(下)
    [視頻]紅色記憶――延安整風(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6日 16:54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新聞30分):著名的延安整風運動經過了三個基本階段,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了結論,為奪取抗戰勝利和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
  • 三位親歷者憶延安整風
    大洋網訊 據新華社消息,60年前的延安整風運動,在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是黨的建設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通過延安整風運動,全黨確立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形成了我黨特有的三大優良作風,促成了全黨上下空前的團結和統一,並由此促成了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聯繫和團結,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定的思想基礎。
  • 教育整頓·每日一學|延安整風運動
    > 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
  • 中央黨校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作用
    原標題:中央黨校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作用 延安時期是中央黨校歷史上一段輝煌的歲月,這一輝煌與其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發揮的作用密不可分。正如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給予的高度評價:"中央在這裡,黨校在這裡,七大在這裡開,這個問題解決了,中華民族就勝利了。"
  • 延安整風運動中司法作風的改善
    延安整風運動中司法作風的改善 2018年09月25日 09:28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潘懷平 字號 關鍵詞:高等法院;審判方式;教條主義;調解;司法工作
  • 我們黨為什麼要進行延安整風?
    原標題:我們黨為什麼要進行延安整風?   遵義會議之後,黨在政治上、軍事上糾正了「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對這種錯誤還沒來得及進行思想認識上的徹底清理,因而全面抗戰爆發之初,黨內有人機械地執行共產國際關於統一戰線的指示,照搬他國共產黨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經驗,對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認識不夠。
  • 延安整風中毛澤東曾親自向被整錯的同志道歉(圖)
    毛澤東在延安給高級幹部作整風問題的報告。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三大優良作風之一,自延安整風運動中提出,至今70餘年。回看那段歷程,老一輩的革命者不但大力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而且還身體力行,勇於認識錯誤、積極改正錯誤,留下了很多讓人稱頌的故事和典範。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延安整風運動中司法作風的改善
    延安整風運動目的是要解決思想和政治路線問題,這對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與政治風氣至關重要。反對主觀臆斷,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講證據、重調查研究,不拘形式、方便群眾,正是延安整風精神在「馬錫五審判方式」中的具體落實和體現。
  • 【學「四史」競答】今日關鍵詞:三大戰役、整風運動
    【學「四史」競答】今日關鍵詞:三大戰役、整風運動 2020-07-06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法系統試點「延安整風」,要清除的「害群之馬」指的是誰?
    中央政法委的會議上,將這次教育整頓比喻為激濁揚清式的「延安整風」。大家可以結合歷史和現實,認真理解這個比喻的深意。百年不遇的大變局面前,內部安穩是應對外部挑戰的底氣。司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防線,而政法隊伍的作為則直接關係人們對公平正義的期待與信任,關乎到人心向背。從這個意義上才能理解,為什麼會用到這麼「史詩性」的比喻。
  • 延安時期《解放日報》上的廣告
    延安時期創辦的《解放日報》,是中共辦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通過合併、改版、整風等規範確立了辦黨報的方針原則,對建國後辦報有重要指導意義。但正是基於此,人們大多將目光集中在該報宏觀意義上,而忽略了《解放日報》常態化的一面。作為一份面向大眾的紙媒,客觀上亦是廣告業主很好的宣傳平臺。
  • 二、1957年全黨整風運動--理論-人民網
    毛澤東表示,中央準備在明年開展整風運動,一整主觀主義,二整宗派主義,三整官僚主義。整風是在我們歷史上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後凡是人民內部的事情,黨內的事情,都要用整風的方法,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來解決,而不是用武力來解決。他強調,「我們主張和風細雨」, 「這樣就很得人心,就能夠團結全國人民,調動六億人口中的一切積極因素,來建設社會主義」。
  • 延安時期的學習熱潮:毛澤東勤奮鑽研哲學問題
    在這個時期,毛澤東精讀了《資本論》、《反杜林論》、《談談辯證法問題》、《從猿到人》、《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了蘇聯哲學家西洛可夫、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等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閱讀了當時在延安能夠找到的其他中外哲學著作,如塔樂海瑪的《現代世界觀》、艾思奇的《哲學與生活》和《哲學選輯》、李達的《社會學大綱》等,並對所閱讀的哲學著作寫下了大量的批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