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時期的學習熱潮:毛澤東勤奮鑽研哲學問題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延安時期的哲學學習熱潮

  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作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戰略決策後,中國共產黨內開展了大規模的學習運動。在這個過程中,在毛澤東的倡導和帶動下,掀起了空前規模的學習哲學的高潮,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有力地促進了黨的理論建設。其經驗,在今天仍頗有借鑑意義。

  毛澤東勤奮鑽研哲學問題

  毛澤東把哲學視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確進行中國革命的重要工具,並感覺自己對此掌握得不夠,因此在長徵到陝北後大力「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學、經濟學、馬列主義,而以哲學為主」。他對哲學的研究,達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親歷其境的美國記者斯諾在他的著作《西行漫記》中描寫道:「毛澤東是個認真研究哲學的人。我有一陣子每天晚上都去見他,向他採訪共產黨的歷史,有一次一個客人帶了幾本哲學新書來給他,於是毛澤東就要求我們改期再談。他花了三、四夜的時間專門讀了這幾本書,在這期間,他幾乎是什麼都不管了。」1938年春,潘梓年出版了一本哲學著作《邏輯與邏輯學》,毛澤東對之感覺「頗為新鮮」,於是只用3天時間,就讀完了該書。

  在這個時期,毛澤東精讀了《資本論》、《反杜林論》、《談談辯證法問題》、《從猿到人》、《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了蘇聯哲學家西洛可夫、愛森堡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米丁等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閱讀了當時在延安能夠找到的其他中外哲學著作,如塔樂海瑪的《現代世界觀》、艾思奇的《哲學與生活》和《哲學選輯》、李達的《社會學大綱》等,並對所閱讀的哲學著作寫下了大量的批註。

  與此同時,他花費很大的精力研究哲學問題。據郭化若、莫文驊回憶,1938年9月間,毛澤東約集他倆和許光達、陳伯鈞、蕭勁光、蕭克、何思敬、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等十餘人,召開哲學座談會,「採取的方式是每周討論一次,晚上七八點鐘開始,持續到深夜十一二點鐘。每次討論都是由哲學家艾思奇、和培元等先講,然後討論。毛澤東同志除了插話,都是在最後講自己的看法。議論的中心圍繞軍事辯證法問題較多。實際上是對紅軍在10年土地革命戰爭中的經驗教訓進行理論上的探討。」並且非常認真地探討有關問題,如對艾思奇《哲學與生活》中的「差別不是矛盾」的說法提出異議,致信說:「其中有一個問題略有疑點,請你再考慮一下,詳情當面告訴。今日何時有暇,我來看你。」對於陳伯達撰寫的《墨子哲學思想》,毛澤東寫信告訴他說:「有幾點個別的意見,寫在另紙,用供參考」,並兩次詳列了他的七點意見和三點補充意見,致信張聞天「請轉伯達同志考慮……是否有當,請兄及陳同志斟酌。」

  面對嚴峻的戰爭形勢,日理萬機,而毛澤東如此痴迷哲學問題的研究,這在中外歷史上是罕見的,足以說明毛澤東對學習哲學深遠意義的理解和對中國共產黨理論建設的重視。

  延安形成學習哲學的高潮

  經過毛澤東的倡導和各種宣講,在延安形成了研究學習哲學的濃厚氣氛。

  一是,成立了一些研究哲學的團體。頗負盛名的是延安新哲學會,從1938年夏天成立,一直持續到延安整風運動後期,它集合了當時延安的哲學家和主要學者,舉辦各種哲學報告會、座談會和哲學年會,開展了一系列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活動,影響廣泛而深遠。再如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會,毛澤東任會長,陳雲任副會長,參加者有黨政軍主要負責幹部四五十人,它也堅持到 1942年,主要學習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哲學思想。1940年,先後成立了「自然辯證法討論會」(又叫「《反杜林論》讀書會」)和「自然科學研究會」(到 1941年底,該研究會會員達330人)。

  二是,出版了許多馬列主義的哲學著作。如《馬克思恩格斯關於唯物史觀的書信》、《列寧關於辯證法的筆記》、《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學說的歷史命運》、《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基礎》、《反杜林論》、《史達林的早年哲學思想》等。編纂了一批哲學教科書,如艾思奇的《哲學講座》,柯柏年、王石巍的《馬克思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周揚的《馬克思主義與文藝》,博古的《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基本問題》,吳黎平和艾思奇的《唯物史觀》,艾思奇的《哲學選輯》以及《馬恩列斯思想方法論》,以解放社名義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等。

  三是,組織了許多學習小組。如毛澤東組織的哲學小組,參加者有艾思奇、陳伯達、吳黎平、楊超、和培元、何思敬、肖勁光、莫文驊、張仲實、葉子龍等。每周活動一次。每次總是毛澤東先提出一些問題,讓大家準備,然後一起討論。楊超回憶說:「當時毛主席在小組中徵求對他著作的意見,討論時毫無拘束,就在他家中開會……我們在討論中,有一段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階段的論述,在會議中大家都暢開思想,發言踴躍。對主要矛盾階段問題討論中有人講:『主席,如果說有主要矛盾階段,那麼非主要矛盾階段和次要矛盾階段如何解釋。』以後,主席就把這種思想概括在《矛盾論》中矛盾運動的形式、過程、階段的概念中,充實了矛盾運動過程論的思想」。張聞天在中央宣傳部成立了一個學習小組,後來中央文委、中央辦公廳等機關的人員也都來參加,學習小組擴大成為一百多人的學習集體。「這個小組是依照艾思奇同志的提綱進行學習的。提綱是分章分節寫的。艾思奇同志每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寫一節。寫完一節,就油印出來,發給全組的同志。」中央組織部也成了一個學習小組,陳雲與李富春任正副組長。他們每天上午九點以前為自學,每周集體討論一次。學習小組重點學習哲學,將《唯物史觀》作為教材。

  四是,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哲學演講。當時在延安的學者和培元、艾思奇、吳亮平、柯柏年、王學文、王思華等都有大量的哲學演講,他們有的講軍事辯證法,有的講實際生活中的哲學問題,有的介紹中外哲學史方面的知識,有的介紹哲學方法。舉一個時期演講的題目為例:艾思奇演講《孫中山先生的哲學思想》,陳唯實演講《史達林對唯物辯證法的新發展》,周揚演講《契爾那夫斯基的美學》,范文瀾演講《中國經學史的演變》,何思敬演講《黑格爾的邏輯學》,郭化若演講《軍事辯證法》,和培元演講《形式邏輯和辯證法》,陳伯達演講《中國近代哲學思潮》。其後,這些演講大都發表在延安當時出版的《解放》周刊、《中國文化》月刊、《八路軍軍政雜誌》和《解放日報》上。

  五是,介紹學習研究哲學的方法。如艾思奇發表了《怎樣研究辯證法唯物論》、《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就是辯證法——學習哲學的基本認識》、《關於研究哲學應注意的問題》、《反對主觀主義》等。和培元發表了《論新哲學的特性與新哲學的中國化》,徐特立發表了《怎樣學習哲學》、劉亞生發表了《研究新哲學的方法問題——貢獻給初學新哲學者的一點意見》等。

  哲學學習極大地推動了黨的理論建設前所未有的哲學學習熱潮,對黨的理論建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一,研習哲學成為全黨的風尚。由於明確了哲學的重要性,所以哲學被列入延安在職幹部教育計劃,廣大幹部也積極參加到學習哲學之中去。身經其事的鄭校先回憶說:「1939年底我入軍政學院學習,除集中上課外,其它時間主要就是閱讀學院發的教材,自學時間較多。馬克思、恩格斯原著《資本論》、《費爾巴哈論》、《反杜林論》等書,很難讀懂,要逐字逐句很費力地去研讀、去理解,每小時只能讀 5頁左右,等於是硬啃下來的。」不僅在延安,敵後抗日根據地也掀起了學習哲學的熱潮。1940年朱德在延安召開的學習大會上指出:我們是跟著延安走的,這裡學什麼,我們那裡也學什麼。教育學習,在抗日前線,辯證法大大地發展了;現在許多幹部都能把哲學上的原則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第二,認識客觀實際、遵循規律成為許多領導人的共識。毛澤東號召學習哲學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在思想戰線上清除教條主義的影響,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他說:「我們要反對主觀主義,就要宣傳唯物主義,就要宣傳辯證法。」而通過學習哲學,黨的許多領導人就此達成共識。朱德指出:「學習馬列主義,第一便要求能正確地認識客觀現實、認識世界。」任弼時指出:「我們學習理論,是為了了解一切事物發展的規律,我們要知道革命運動的規律,知道社會發展的規律,也就是我們行動有辦法,而不是盲目的亂碰。」葉劍英指出:世界上一切東西的發展都有它的規律性,獲得這個規律要具有一個武器,這就是唯物辯證法。要把唯物辯證法正確地運用在軍事領域中,作為判斷情況、定下決心、指導戰爭的唯一法寶。張聞天指出:哲學應更多研究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使新哲學會的研究與實踐鬥爭更密切的聯繫起來,使新哲學會的研究成為生動的、實際的、有興趣的工作。在一定意義上,大規模的哲學學習為延安整風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大幅度提高了領導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陳雲的話很有代表意義,他後來多次講道:在延安那段學習對他幫助很大,自從學習哲學以後,講話做事才有了唯物論、辯證法,可以說終身受用。李先念也是運用哲學武裝自己的一個典型。 1938年他入馬列學院學習,「學習特別用功」,「特別用功於哲學」。他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多謀善斷及其豐功偉績,和他在這個時期的學習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作者:李東朗

相關焦點

  • 毛澤東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毛澤東在哲學理論研究和革命實踐活動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相統一的思想,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作用,強調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認識工具的作用。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於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於拿了這種對於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
  • 毛澤東致信李達:要使幹部多懂得一點哲學
    以身作則學習哲學   早在1941年,毛澤東在為《農村調查》撰寫的序言中就謙虛地表示:和全黨同志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這就是我的志願。李達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又是著名的哲學家,毛澤東對他十分尊重,真誠地向他請教,並認真地學習他的著作。
  • 毛澤東與白求恩情誼如何 到底見沒見過面?
    「老三篇」的熱潮幾乎讓每個中國人讀到了毛澤東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的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於是白求恩這個名字在中國不脛而走,家喻戶曉。被評為「中國緣·十大國際友人」的還有:救助25萬中國平民的德國人約翰·拉貝,熱愛中國的國際奧委會終身榮譽主席薩馬蘭奇,為中國紅軍和毛澤東贏得世界性影響的美國人斯諾,讓中國古代科技揚名世界的英國人李約瑟,加入中國國籍的著名記者波蘭人愛潑斯坦,在中國生活奮鬥60年的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抗戰時期國際援華醫療隊成員印度人柯棣華,泰國王室中的「中國通」詩琳通公主和幫中國農民致富的日本大分縣前知事平松守彥。
  •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時期的作風建設
    在黨的創立時期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就多次強調,黨要肩負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就必須樹立一個區別於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新作風。那個時期,黨的一些早期領導人尤其是毛澤東帶頭深入到工農群眾中去考察,寫出了諸如《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國民革命和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指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文獻,為我們黨形成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樹立了典範。
  • 學會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問題 ——重溫毛澤東《學習和時局》
    1941年至1944年期間,為了徹底清算過去的錯誤路線,進一步提高黨的幹部的思想政治水平,中央政治局多次組織黨內高級領導幹部對黨的重大歷史問題展開討論。這場討論歷時4年之久,覆蓋黨中央領導機關和高級幹部,為1945年黨的七大的順利召開做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學習和時局》是毛澤東於1944年4月12日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和5月20日在中央黨校第一部關於黨的歷史討論時所作的講演。
  • 延安整風學習中對蘇區歷史的回顧與研究
    1941年以來,整風學習繼續深入,依據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報告的精神,中共中央先後出臺了關於增強黨性、調查研究的決定,推動提高黨的領導幹部的思想認識。1941年9月,中共中央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了黨的歷史上,尤其是蘇區時期的路線問題。
  • 毛澤東講授的《辯證法唯物論》-光明日報-光明網
    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並把中國革命的實際經驗提升到理論水平上來,充實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過程中形成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
  • 政治局為何學習辯證法?哲學往往成為歷史轉折重要思想準備
    學習辯證法,是為提高決策的質量,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中的基本問題的本領」。       習近平在本次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
  • 真心學哲學 真正用哲學
    學習和運用毛澤東哲學思想,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具有重大意義。  陳雲同志非常注重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曾三次與他談學哲學的問題。他不僅自己一生沒有停止過學哲學,而且特別關心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學哲學,並多次就如何學哲學進行指導。陳雲同志說過,讀《毛澤東選集》,先從五篇富有哲學思想的文章看起。
  • 潛伏在毛澤東身邊的國民黨特工:帶刺殺任務到延安
    為刺殺毛澤東而混入延安  1938年,沈之嶽進入延安,第二年入黨,被認為很出色,以至於到他順利返回國民黨那邊,這邊還一直稱他為「叛徒」。直到沈醉(註:國民黨陸軍中將,長期服務於軍統局)一批人被俘或者起義以後,沈之嶽的身份才暴露:他進延安之前就是軍統的人,是帶著刺殺毛澤東的任務來的。
  • 學習立黨 學習興黨
    雖然延安整風使黨的理論水平大大提高,但三年解放戰爭期間黨員的數量大增,可是質量不高,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知識。由此,毛澤東尖銳指出,我黨的理論水平,必須承認還是低的,必須號召一切黨員學習馬列主義,學習政治和黨的基本理論。1951年10月《毛澤東選集》的出版,使這場學習活動向縱深發展。
  • 延安整風與反「三風」
    「三風」的根源及危害 我們黨成立之後的一段時期內,黨在思想、理論等方面準備不足,也不夠成熟,在處理中國革命問題及黨內相關問題時常常犯「左」傾或右傾錯誤。延安整風之前,我們黨先後發生過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三次「左」傾錯誤。
  • 延安時期《解放日報》上的廣告
    據原延安《解放日報》副刊編輯黎辛老先生回憶,當時延安《解放日報》社也有廣告經營活動,設在美術科,其科長張諤兼任廣告科長。搞漫畫創作出身的張諤,很詼諧地在自己的窯洞大門上刻了一副對聯:「美術成家,廣告立業。」這一時期該報刊登了大量廣告,但基於中國共產黨機關報這一特殊載體,所刊廣告又有別於普通報刊,呈現自己的特色。
  • 中央黨校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作用
    原標題:中央黨校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作用 延安時期是中央黨校歷史上一段輝煌的歲月,這一輝煌與其在延安整風運動中發揮的作用密不可分。正如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給予的高度評價:"中央在這裡,黨校在這裡,七大在這裡開,這個問題解決了,中華民族就勝利了。"
  • 延安整風的歷史回顧及其啟示
    原標題:延安整風的歷史回顧及其啟示 延安整風,自1941年5月毛澤東發表《改造我們的學習》開始,到1945年4月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結束,歷時4年。 延安整風運動的基本要求 延安整風運動,大體上分為三個時期。
  • 毛澤東的讀書生涯和政治實踐-光明日報-光明網
    毛澤東在延安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如果再過10年我就死了,那麼我就一定要學習9年零359天。」講這個話是希望領導幹部們抓緊時間讀書學習,毛澤東自己確實做到了這一點。1975年他82歲了,眼睛不好,還專門請一位大學老師給他讀書。
  • 揭秘毛澤東英語水平:1單詞決定鄧小平地位
    1913年春,毛澤東考入湖南第四師範學校(後併入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校「以造就小學教員為目的」,開設的課程很多,其中就有英語,毛澤東專心於哲學、史地、文學等。可以肯定,在5年半的師範學習生涯中,毛澤東是學過英語的,但其成績如何不得而知。毛澤東1936年曾對斯諾說:「幸虧我的社會科學各課得到的分數都很高,這樣就扯平了其他課程的壞分數。」「最後,我居然得到了畢業文憑。」
  • 我們黨為什麼要進行延安整風?
    193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幹部教育部召開學習動員大會,毛澤東在會上作了講話,強調中國共產黨擔負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建立新中國的任務,需要建設一個大黨,一個獨立的、有戰鬥力的黨,這樣就要有大批的有學問的幹部做骨幹。他號召各級幹部發揮「擠」與「鑽」的精神,想法子「擠」出時間來看書,如木匠鑽木頭一樣地「鑽」進去把理論問題搞懂。
  • 延安整風中毛澤東曾親自向被整錯的同志道歉(圖)
    毛澤東在延安給高級幹部作整風問題的報告。  戰士們在進行整風學習。  毛澤東十分認同彭德懷的話,也非常感動,他握住彭德懷同志的手,說:「你講得太好了,我建議將你的這個觀點,寫到我們的黨章裡去。」  1943年,延安開始了審查幹部運動。康生作為當時具體負責審幹工作的社會部負責人,大搞逼、供、信和「車輪戰」,過分誇大了特務、反革命分子在革命隊伍中的比例,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
  • 抗戰時期的延安木刻版畫藝術:人民的力量
    心歸延安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面抗戰爆發後的延安在當時成為了一個極富吸引力的地方,全國各地懷抱著革命理想的知識青年爭相投奔而來。艾克恩談道:「抗日戰爭開始之後,黨中央和毛澤東在這裡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成了革命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