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系列科技英雄傳主題為矽谷「八叛逆」,他們八人將矽谷的火種變成了熊熊大火
騰訊科技 Kathy 2月17日編譯
矽谷的成功取決於三個要素的結合:發明東西的科學家,將發明推向市場的企業家,原意冒險投資的投資者。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尤金·克萊納(Eugene Kleiner,1923年5月-2003年11月)這三種角色都扮演過。但當他1956年到達加州時,他只是一個滿身書呆子氣的年輕工程師,穿著法蘭絨西裝,打著領帶,唯一的願望就是做出完美的電晶體。他進入了諾貝爾獎得主威廉·肖克利的公司,後來又因受不了肖克利的專橫作風跟其他七個青年同事集體離開,史稱「八叛逆」。
創業經歷
離開了肖克利,他們八個人接下來又該做什麼呢?在1957年的時候,開辦一家公司並獲得種子資金仍然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八叛逆」 自己設法湊到了3500美元,但他們還需要一個「靠山」。八個人之中只有克萊納跟真正的有錢人有轉彎抹角的關係。於是他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在矽谷歷史上很有名)給他父親在紐約的股票經紀人,這封信被轉到了亞瑟·洛克(Arthur Rock)手裡,當時洛克剛剛開始做風險投資業務, 他前往加州考慮了他們的項目,並說服航空相機公司老闆謝爾曼·費爾柴爾德(Sherman Fairchild)資助「八叛逆」創辦了仙童半導體公司。
克萊納變成了一名企業家,這有點出乎他自己的意料。跟肖克利不同的是,他很擅長扮演這個角色。仙童半導體公司拋棄了頭銜觀念,開創了一種不拘小節的風格,這種風格成為了矽谷革命的標誌之一。科學家們擁有10 %股份以及股票期權,這在當時是非同凡響的。但這個模式的效果很好,六個月之內,仙童半導體就開始賺錢了。
到1972年,克萊納手上有了足夠多的現金。他自己也想成為一名風險資本家。這一行當時還不常見,而克萊納希望投資給那些親自動手創業的「技術專家」。他對不符合這個模式的公司從來都沒有興趣。克萊納跟託馬斯·帕金斯(Thomas Perkins)成為了合伙人,1972年,他們又跟其他人一起創辦了KPCB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克萊納推動了350多家公司的創業歷程,當然其中有些沒有成功,但成功的公司包括康柏、Genentech和亞馬遜。到1997年,KPCB投資的公司股市估值超過了 1000億美元。
規則和運氣
克萊納發給紐約的信中究竟是怎麼寫的,現在無據可查。不過後來他談到了「討錢」的一些基本規則:首先,說清楚真相。其次,不要撒謊。第三,不要有隱瞞和遺漏。第四,看到有錢就馬上抓牢,要眼疾手快。
另一方面,他也為風險資本家提供了參考規則:風險資本家應該少看點子,多看兜售點子的人是否人格健全、充滿活力,因為貌似高明的點子很容易在市場上一敗塗地,他說。
機會和運氣在克萊納的生活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1938年,就在納粹到達的前夕,他跟家人逃離了維也納。在布魯克林理工學院(Brooklyn Polytechnic)讀書期間,一天晚上,克萊納和漂亮的女伴看完歌劇後走路回家,女伴說想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幫助別人,克萊納立刻問她是否願意幫助自己,跟他結婚。她同意了。
克萊納一直覺得,純粹是出於運氣,洛克和帕金斯才走進了他的生活,同樣也是由於經濟周期的運氣,他才在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工業增長時代衝到了風口浪尖。 「在風大的時候,就算是火雞也能飛。」他曾經說。
他是一個害羞的人,喜歡把個人光彩掩藏在團隊合作中。他寫的那封信不僅直接導致了仙童半導體公司的創辦,也間接催生了數以百計的初創企業。然而,最讓他自豪的是,他不僅是創業推動者,也是一位發明家。在他逝世之前不久,他稱自己是一名工程師。
科技成就英雄,英雄執劍科技,科技風流人物,盡在《科技英雄傳》!每天上午,為您介紹一位科技史上的英豪,記住他們,就是記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