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個人掉隊!「無障礙天下」使者為無障愛奮鬥

2021-01-09 未來網

  未來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劉佳佳 聶菲)「如何讓所有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平等地獲取信息,如何讓信息交流、信息服務更加便捷……青年一代應該扛下這『無障礙天下』的大任。『不讓一個人掉隊』,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消除信息交流的障礙,讓所有人都能共享信息革命所帶來的紅利,共享新時代科技與人文相融的溫暖。」金秋九月,西子湖畔,我們驚喜地發現四位年輕人在激情澎湃地宣讀著倡議。他們是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展研究協會、中國青少年無障礙發展使團和浙江大學學生代表,他們在第15屆中國信息無障礙論壇暨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成果展示應用推廣會上向全國青少年發出了《做無障礙天下使者》的倡議。

  《做無障礙天下使者》倡議現場(圖源主辦方)

  新時代小康生活呼喚無障礙的「春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國務院《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布實施第八周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沒有殘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關心殘疾人特殊困難群體。9月17日,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與基層代表座談時,強調「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誌,我們要高度重視。」習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如今,同樣擁有著對美好生活嚮往的8500萬殘疾人以平等、參與、共享的全新姿態,「邁步」在奔小康的幸福路上……

  近年來,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規政策密集出臺,《民法典》首次在國家基本法律中規定無障礙環境建設內容。目前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已進入城市的整體規劃、民生的全面保障、社會的全面參與的新階段。

  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也在視頻寄語中深切表示,從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同志們要多調研,帶著親人般的感情,到殘疾人身邊去傾聽,了解他們的願望和需求,制定最科學、最人性化的標準,推廣最好的設計。要通過典型示範,大力推進應用。

  據記者了解,全國多地已經開始「無障礙」改造,從家庭無障礙改造到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從殘疾人專用輔具發展到通用設計,從有形的道路交通、公共設施到無形的制度、行為習慣,從簡單改造到針對個體需求,進行個性化定製,讓無障礙輔助效果接近最大化。

  「要打造全方位的人文無障礙生活圈。」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一直在為殘疾人群體「鼓與呼」。他倡導讓「無障礙」走向「無障愛」,讓社會更加充滿溫度,充滿「無限愛」。

  播下無障礙文化的「種子」 讓無障愛事業薪火相傳

  呂世明在此次活動上表示,「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融入新時代全面小康、城鄉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圖偉業,城鄉環境、信息交流、人文服務無障礙水平不斷提高,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得到普及,無障礙理念和意識更加深入人心,無障礙建設的社會動員力和參與度大大增強。」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全國殘聯積極凝聚多方社會資源,將無障礙發展理念推廣進社區、進家庭、進校園,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無障礙的「種子」,以此引起全社會更廣泛的關注,幫助行動或感知不便的群眾更平等地融入社會。

  目前,幼兒園、中小學和高校一整套「普惠」體系在推進中國青少年更多了解和重視無障礙發展,推動通用無障礙發展理念的普及。幼兒園階段,開展體育活動《導盲犬》,練習閉眼向前走的動作,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小學階段,開展紅領巾人道主義進課堂,普及「平等、參與、共享」的殘疾人觀;中學階段,則是由北京四中、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等學校聯合成立中國青少年無障礙發展使團;大學階段,成立了「無障礙天下」使團,鼓勵全國青年學子做「無障礙天下」使者。

  「如今的「無障礙」早已不是殘障群體的「專利」,已成為全社會所有人共享的「普惠」概念。」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孫一平表示,倡導無障礙的理念,應該樹立全民意識,使之成為社會所有成員參與社會生活、實現融合發展的民生所需、人心所向、社會所盼。

  「要想發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樹立全民意識,一定要增強無障礙文化自信,堅守無障礙文化責任,彰顯無障礙文化力量。」孫一平強調,無障礙文化的力量,具有強大的社會感召力和凝聚力,情系人民福祉。

  「青年的使命就在於『天下』,『無障礙天下』的大任我們來接班!」在這次《做無障礙天下使者》倡議中,無障愛使團指出,「我們要做校園無障礙的宣傳者、普及者,關注校園信息無障礙建設,關注殘障學生的信息無障礙需求,推動增設信息無障礙開發課程,推進將信息無障礙列入通識教育,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無障礙理念,培養無障礙意識,讓『無障礙天下』從學生抓起。」

  「無障愛」使者、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展研究協會學生俊彥告訴記者,無障礙與所有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我們使者希望通過我們的聲音激勵和感染更多高校、社會團體以及一切不了解或是對通用無障礙理念知之甚少的人們,讓所有人都能體會到無障礙的價值和魅力。

  多元介入促發展 公民相融「奔」願景

  無障礙環境建設方便所有需求人群已經逐漸成為社會共識,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高校、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目前,面對規範、標準又適用的無障礙設施尚有缺失、管理機制和手段缺乏、殘疾人在信息獲取方面仍存在較大障礙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呂世明呼籲,為保障殘疾人信息獲取,電視新聞和節目應普及添加字幕或手語翻譯,並為此要制定相關國家標準,嚴格節目的驗收。

  同時,他認為,教育部門應加大對既有校園無障礙的改造力度,提高新建校園設施的無障礙標準與數量和質量,儘快制定校園無障礙國家標準。文化和旅遊部門要提升文化影劇院和場館的無障礙環境。

  孫一平提出我國的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設計師層面、施工團隊層面還需加大力度將無障礙理念融入,在設計之初制定「暢行」原則,通過樹立樣板、建立機制、加強監管等措施,保證無障礙設施實現專業性、需求性。

  「中國城市、鄉村的無障礙環境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當前還沒有解決特殊人群無障礙出行的硬體建設問題,未來還需要解決特殊人群公平參與社會管理的軟體建設問題。第二,當前還只是在滿足特殊人群普遍需求的層面,應該看到殘障人士的殘障狀況各不相同,需求也各不相同,未來還需要解決特殊人群的個性需求問題,比如家庭環境改造,就應該是一家一方案,一人一方案,而不是都安裝扶手那麼簡單。第三,需要政府、社會各界、制度設計、教育培訓等方面的不斷努力。」同濟大學教授李斌說到。

  讓無障礙「花開滿園」,有愛無「礙」

  「讓愛護無障礙設施成為道德規範和公民自覺。」張海迪提出,在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所有人都應該享受平等和尊重。在一個愈發富強、自信的中國,無障礙出行、無障礙地享受公共服務和社會經濟發展成果,也應該是每一個人的權利。

  面對未來的無障礙環境,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出對無障礙建設的美好期待。

  「作為建築學專業的老師,在專業領域內,我們會一直把通用設計、無障礙環境設計作為教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持續推進。不但要滿足健全人的使用需求,更要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同濟大學教授李斌稱。

  「無障愛」使者、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展研究協會會長江夢南表示,「作為『無障礙天下』使者,我們的使命是做無障礙的普及者、研究者、行動者、推動者和奉獻者,為無障礙的建設奉獻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讓無障礙『花開滿園』,讓每個人獨立、平等、自由地參與社會生活。」

  她希望,在不遠的未來,每個人都能生活在一個暢通無阻,平等包容的環境中。聽障人可以隨心地「看見」聲音,視障人可以便捷地「聽見」文字,肢障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暢行天下,所有人都可以享有溫暖、平等、尊重的社會生活,不再不知所措、窘迫犯難。

  學生俊彥對未來人居環境有一個暢想,即願世界沒有「礙」,只有「愛」!

相關焦點

  • 為每個人的無障礙生活安上「平等發展的車輪」
    不過,「因為缺乏技術的支持,視障人獲取信息受限」「老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掃健康碼,被公交車拒載」一類的新聞提醒著人們,信息無障礙、出行無障礙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難題。「新時代小康生活呼喚信息無障礙的春天。」名為「無障愛使者」的青年志願者團體在此次論壇上發出了《做「無障礙天下」使者》的倡議。
  • 懶人聽書無障礙版 讓視障人士暢聽世界
    懶人聽書「無障礙版」,通過對頁面的多標籤、獨立焦點設置,讓視障群體可以清晰感知界面元素,實現軟體設置、播放功能的體驗流暢,共享有聲閱讀;在社會公益方面,懶人聽書以行動回應「信息無障礙化」議題,呼籲更多人關注,填補網際網路世界的盲道空白,讓視障人士可以同等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 讓視障人士「看見」電影,他們花2000分鐘製作一部無障礙電影
    「既然國家已經投入了那麼多精力,給盲人鋪設了物理盲道;我們電視學院的師生們就想到,或許我們可以發揮專業所長,為社會打造一條文化盲道,或者說精神盲道——給視障人士製作他們的無障礙版電影。」 談起光明影院項目的緣起,博士生蔡雨這樣告訴鈦媒體。廣播中也有評書、廣播劇,為什麼還需要有無障礙電影?
  • 全球無障礙宣傳日,有家特殊影院為視障群體講《流浪地球》
    無障礙電影講述作為一種欣賞電影的輔助方式,結合電影放映以生動的語言對畫面進行視覺講述,從而讓視障朋友在看不見畫面的情況下依然能享受電影帶來的樂趣。在中國,每年都會製作上百部無障礙電影,通過公益項目為視障群體免費提供無障礙電影放映服務。
  • 獨腳潘2020逐日發布會深圳站助力無障礙公益
    7月18日,以「逐日」為主題的獨腳潘2020挑戰發布會在深圳市無障礙孵化空間舉辦。發布會上,獨腳潘表示今年他將向八百流沙發起挑戰,同時希望通過體育挑戰,推動中國無障礙公益的開展。挑戰再啟程:晝夜溫差50度,孤身跨越513公裡獨腳潘本名潘俊帆,原本是普普通通的城市居民,五年前的一場車禍,讓他了右小腿截肢,也讓他看到運動健身的力量。
  • 福田發布 | 以「有愛」創造「無礙」,「AI+5G」助力福田創建無障礙城市
    全市率先引進 「無障礙信息採集智能裝備」今年以來,福田區殘聯在全市率先引進「無障礙信息採集智能裝備」,對全區道路和公共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情況和分布位置進行信息採集。>為智慧無障礙城市提供在實施重點項目方面——✦高標準推進中心區5.3平方公裡範圍內交通設施及空間環境綜合提升無障礙改造項目;✦建成1.5萬平方米「零高差」無障礙慢行空間,並在沿街路紅綠燈路口全部設置了過街盲道鍾,為1213根智慧燈杆裝上了高密度攝像頭,贏得了國務院殘工委調研組給予的高度評價,並稱讚福田區為高質量創建智慧無障礙城市提供了「現實樣板」。
  • 【無障礙科普】無障礙標識
    眾所周知無障礙環境對殘疾人朋友非常重要它決定著殘疾人朋友的生活、出行是否順利那麼
  • 國際殘疾人日:訊飛輸入法無障礙輸入點亮信息世界
    12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殘疾人日」,聯合國呼籲社會各個領域促進和維護殘障人士的權利和尊嚴,為他們謀福祉。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特別是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國內不少廠商踐行「國際殘疾人日」設立的初衷,實實在在地消除障礙。
  • 無障礙標準科普來了,讓殘疾人「有愛無礙」的這些無障礙標識你都認識嗎?快來看看吧!
    >決定著殘疾人朋友的生活、出行是否順利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無障礙常用標識圖為無障礙標識實景2.無障礙標誌應納入城市環境或建築內部的引導標誌系統,形成完整的系統,清楚地指明無障礙設施的走向及位置。圖為無障礙標識國際通用「輪椅標誌牌」就是用來幫助殘疾人在視覺上確認相關環境特性並引導其行動的符號。標誌牌為白底黑圖或黑底白圖,輪椅方向向右。當所指方向在向左時,輪椅則面向左。無障礙輪椅標誌牌和圖形大小與觀看距離相匹配,規格為10cm × 10cm至40cm × 40cm。根據需要標誌牌可同時在一側或下方輔以文字說明和方向標示,使其意義更加明了。
  •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王陽明意指一個人,若是想成就一番事業,首先要樹立志向,否則就只會一事無成;即便是各種工匠技藝,也都是要靠著堅定的意志才能學有所成。生活中,人們也常說:一個人的志趣理想決定了他的高度。
  • 【鎮江】無障礙改造幫助殘疾人「零距離」貼近生活
    低收入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是市殘聯為殘疾人家庭所做的民生實事之一。僅2019年,句容市共有93戶像宋平這樣的困難殘疾人家庭,接受了家庭基礎設施的無障礙改造,他們中,有肢體殘疾、視力殘疾、聽力殘疾、精神殘疾等不同類型,改造滿意率達到100%。
  • 7大品牌手機+31款App無障礙橫評 | 「看見行動」鳳凰網科技年終巨獻
    今年《凰家評測》欄目為大家帶來了各式各樣的產品體驗和評測,也做了很多單項評測,比如拍照、續航、性能、設計,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專項評測:手機產品的無障礙設計。只不過,由於評測項目的特殊性,凰家戰隊的成員是無法直接進行的,所以本期評測並不是我來做,而是真正使用他們的人帶來使用報告。
  • 無障礙標識知多少
    無障礙設施離不開無障礙標識推送了不少期的無障礙設施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無障礙標識例如以各種符號和標誌引導肢殘者的行道路線以觸覺和發聲體幫助視殘者判斷行進的位置和方向在城市環境中應儘可能提供較多的標誌和信息源
  • 維護不到位、設計有問題…無障礙設施面臨哪些障礙?
    中國消費者協會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017年的百城調研數據顯示,國內無障礙設施整體普及率為40.6%,處於較低水準;除此之外,還存在部分無障礙設施被佔用、維護不到位、設計存在問題等情況。  一些情況令人哭笑不得:不少標著「無障礙」的衛生間常年封閉,堆滿拖把、掃帚等清潔用具;有的雖然開放,但搭配了一扇很難推開的彈簧門;武漢一個小區門口,一條20米長的坡道,拐了8個彎,盡頭是臺階。
  • 此花是好消息的使者,也是愛的使者,同時生命力極強
    花本身不嬌嫩,對環境有很強的耐受性。不管在什麼樣的光照條件下都能生長,只要夏天的花不缺水,整株植物就會明亮而充滿活力。巴西的鳶尾在低溫環境下會停止生長,但在其他季節卻生機勃勃、茂密,處處充滿活力,讓人賞心悅目。
  • 【地評線】紫金e評:致敬光明和希望的使者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深情點讚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稱讚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疫情面前,無數醫務工作人員懷著滿腔熱血寫下「請戰書」,毫不猶豫奔赴一線。他們義無反顧,逆風而行,成為了最美「逆行者」。
  • 四成軌道無障礙電梯「有障礙」
    大坪站、高廟村站、烈士墓站站臺到售票廳的無障礙電梯正常使用,但這3個站點從售票廳到路面的無障礙電梯因為故障還未修好沒能正常運行。  軌道1號線東起朝天門,西至尖頂坡,遠期將延伸至璧山。現已開通22個站點,從渝中區小什字站-沙坪垻區大學城站。  在一號線已開通的22個站點中,全都配備有無障礙電梯,配備比例達100%。
  • 無障礙設施知多點(三)
    ,無障礙衛生間為不分性別獨立衛生間,配備專門的無障礙設施,包含:方便乘坐輪椅人士開啟的門、專用的潔具、與潔具配套的安全扶手等,給殘障者、老人或病人如廁提供便利。             公共廁所的無障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 女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男廁所的無障礙設施包括至少1個無障礙廁位、1個無障礙小便器和1個無障礙洗手盆。
  • 青平:無奮鬥,不青春!
    徵途慢慢,唯有奮鬥。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千山萬水,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習主席為我們吹響了2021年奮鬥前行的號角。作為青年人,我們要勇於進取,不負韶華,做新時代的青春奮鬥者。作為新時代的青春奮鬥者應該有挺身而出、甘於奉獻的精神。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終於率先控制住了疫情。
  • 福田區繪製出高精度無障礙設施電子地圖
    福田區在全深圳市率先引進「無障礙信息採集智能裝備」,對全區道路和公共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情況和分布位置進行信息採集,繪製了高精度無障礙設施電子地圖。這是記者12月2日在「福田發布」上獲悉的內容,目前福田區無障礙城區建設工作已經得到了新技術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