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院專家義大利戰「疫」日記:這6天我們都做了這些事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3月11日,中國專家組啟程赴義大利,其中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唐夢琳作為專家同行。今天已經是到義大利的第6天,去當地醫院看患者、與當地專家交流中國抗疫經驗、給在意華人直播科普新冠肺炎知識……唐夢琳護士長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他們這幾天在義大利的工作,並將持續更新。

唐夢琳護士長(左三)出徵前與同事合影 圖片來源:華西醫院

我的祖國、我的家人: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務

2020年3月11日 凌晨0:25(北京時間)於上海 小雨、微風

2020年3月11日,由中國紅十字會一名副會長帶隊,國家疾控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地防控及醫護專業人員組成的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啟程前往義大利進行國際支援,我作為其中僅有的一名護理人員,承擔了這份光榮卻艱巨的任務。從接到通知即將前往義大利援助到出發,僅僅不到18個小時,直到到達上海在總領事館準備籤證事宜,才有了真實的感覺。這18個小時中我沒有停下來,整理行裝、聯繫攜帶各種防護物資、辦理因公出國護照、與領導交流接受各種指導、親朋好友的擔憂與叮嚀……

我是一名黨員,始終相信中國的強大力量,從收到醫院通知的那一刻起,我深刻地明白,這是我在重症醫學科工作27年所積累經驗的用武之處,也是組織對我的一次考驗。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攻堅戰中,中國最先迎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義大利也作為友國給予了我們最寶貴的支持,到目前為止疫情形勢日漸樂觀,積累了很多防控和救治經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作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醫學中心也通過各種防控措施積極為控制疫情貢獻力量。這次的團隊渡洋支援,就是為目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義大利帶去更多的中國經驗,為義大利新冠疫情的控制貢獻中國力量,正如外交部王毅部長所言:「中國和義大利的友誼將在抗疫鬥爭中得到新的發展」。

此刻是凌晨12點過的上海,暫時可以休息一下的我終於有時間整理思緒,平復心情。想到即將奔赴未知的戰場,我唯一的武器就是27年來在重症醫學科對患者的護理和科室管理經驗,忐忑的心情暫時擱置一邊,重新梳理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監護及呼吸道管理要點、院感標準三級防護要點、重症患者搶救要點以及科室環境、工作人員等管理要點,以備可以根據義大利本國環境因地制宜進行調整實施。

翻看到女兒深夜發來的自創小詩,「軍號吹響整容裝,赴湯蹈火上戰場,捨身忘死剿毒王,有情有愛有擔當」。看到這裡,陰霾頓時一掃而光,連窗外的小雨也變成了溫柔的安慰。最後默默對自己說一聲加油!在攻擊性強又狡猾的病毒面前,只要人類團結一致,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晚安,我親愛的祖國,我親愛的家人,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務,勝利且安全地回來!

————————————

抵達羅馬 戰疫無國界

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9:36(羅馬時間) 晴

13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第一次感受包機頭等艙的舒適,9個人和301噸防疫物資佔據了一架大飛機,即使乘坐過很多次飛機,無論是國內旅行還是國際旅行,但我從來沒有設想過這樣的一次情境,也沒想過在我工作的第27個年頭能有這樣深刻的經歷,興奮之情按捺不表,湧上心頭更多的是肩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白衣天使即將飛向大洋彼岸傳播愛、能量和友誼,思及這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也許是命運最好的安排。懷著複雜的心情迅速休整自己的狀態,我們就這樣啟程了。

經歷了長途的周轉勞頓,我們一行9人團終於在當地時間3月12日22時31分抵達了羅馬,我國駐義大利大使、意紅十字會負責人到機場迎接,隨行的物資也交由意方確認、接收。回到駐地房間簡單地梳洗整理,看著醫院為我們無微不至打點的行囊,我清楚地意識到,這將是我今後一段時間要奮戰抗疫的土地,即使知道可能又是無眠的一夜,但想到親愛的祖國和人民,還有我堅強的華西醫院作為後盾,頓時倍感安心。

清晨我們通用過視頻會議將後續的工作安排敲定,支援小組將在駐義大利使館的領導下,與義大利衛生部、紅十字會及其他相關部門密切合作,充分交換意見,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共同推進義大利疫情防控工作。我負責醫療護理經驗介紹,並做好全隊人員感染防控工作。現在,我們正式拉開了我們在義大利戰疫的序幕。

「做好全隊人員感染防控工作」——我深知這12個字遠不止字面上的分量,只有再一次將自己這段時間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經驗以及醫院老師整理來的相關資料梳理學習,才能更好地披甲迎戰。推開陽臺的窗戶,感受著地中海的微風,看到祥和而有情調的義大利民居,更加堅定了我要扼殺病毒的信念,即使身在義大利,戰疫的使命永遠是無國界的。最後對自己說一聲:「唐夢琳加油,你可以的!」

————————————

看著街頭的城堡和黃昏,頓覺戰疫多麼有意義

2020年 3月14日 星期六 20:00(羅馬時間) 陰

轉眼間,已經是到達義大利的第三天了,緊張而又忙碌的生活讓人倍感充實。早晨7點,我們首先與國內進行了視頻連線會議,傳達了目前義大利疫情的工作情況及義大利本土對我們工作的認可評價,隨後紅會會長陳竺先生對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部署和要求。之後,我們一行人奔赴義大利傳染病醫院Lazzaro Spallanzani Hospital(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s)去看望在意旅遊發病而接受治療的一對中國武漢籍夫婦,他們曾一度因病危轉入重症監護室,所幸在意方醫護人員的照料下恢復情況很好,康復在即,算是一個好消息。

下午時分,我們又前往羅馬大學醫院(University of La Sapienza),了解義大利目前的公共衛生政策體系、疫情指揮體系和分層診治措施,梁宗安主任向意方詳細介紹了我國《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針對雙方感興趣的問題進一步交流了意見,座談會後,意方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接納我們的建議,會著手改造傳染病房的三級防護設置,提高公眾和醫護人員的防控意識,是一次成功的經驗傳遞過程。

臨別時,看著街頭的城堡和無汙染的黃昏,想著隱藏在這純潔下的邪惡病毒,頓覺我們為重還這片土地一份乾淨和寧靜的努力,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

————————————

剪掉伴隨我近30年的長髮

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 18:00(羅馬時間) 晴

明媚的陽光叫醒了沉睡中的羅馬,開啟了我們在意支援工作的第四天,在難得的閒暇時光中欣賞著晨間的羅馬,美景暫時緩解了我的複雜心情,即將剪掉伴隨我將近30年的長髮,多少還是有點不舍,不過想到武漢前線支援老師們的「小子頭」,我剪掉一大部分的長髮也顯得微不足道。

上午,我們一行人趕往義大利紅十字會的大倉庫,隨後與義大利紅十字會相關人員討論了工作計劃和安排,希望意方能安排時間讓我們拜訪義大利衛生部部長,就兩國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進行交流。最後,意方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參觀了紅十字會的倉儲中心,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道主義精神的真諦。

想到入住以來,到現在才發現意方留給我們的「美好歡迎和祝願」,心中的自豪和安慰感也油然而生。中意兩國多年來就有密切合作的傳統,無論是在2008年意方對我國的四川震後的支援救助,還是兩國多次的交流互訪、兩國醫務人員的研修學習、兩國的人才引進,都是中意友誼的見證,這次的共同抗疫,是讓兩國友誼更上一層樓的契機,我們作為此次架起橋梁的使者,更要保質保量完成使命!

今天,附近中國餐廳的一位同胞親自跑到我們酒店,為我們做了一頓中國餐食,美味呀!

————————————

第一次面對這麼多「學生」直播,有點緊張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凌晨4點10(羅馬時間)

儘管羅馬已是深夜,由於時差還沒完全倒過來,今天4點就起床了,提筆捋一下自己的思路,在意的工作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忙碌的充實令人忘卻了思鄉的苦悶,不斷傳遞關愛的義大利人民可愛又可親,看到他們在各大社交網站上刷屏向我們表達感激之情,感覺這也間接證明了我們工作的價值。

得知我國向義大利捐贈的防疫物資已在第一時間分發到一線使用,同時,意方也提出了進一步的援助需求,我由衷相信中意雙方雪中送炭的友誼定能持久。

我們此行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為在意華人無論僑胞還是留學生,介紹新冠肺炎臨床特點、防治方法、治療手段等知識。在春節前後國內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國內疫情情況時時牽動著海外華人的心,義大利的華人也不例外,他們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疾病的相關進展並儘自己的一份努力。而此刻,在義大利新冠疫情告急的情況下,幫助海外同胞度過難關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為了減少聚集,專家組使用線上直播的方式讓他們了解新冠肺炎,視頻直播在百度平臺和「Ambasciata Cinese Roma」的臉書主頁上同步進行。13萬旅意華人在線收看。

我們告訴大家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讓大家以科學的態度和方式直面嚴峻的疫情,打贏這場戰疫。

第一次面對這麼大的「學生」群體進行直播,我不免有些緊張,在這次特殊的「出差」任務中,我體驗過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上中央電視臺新聞、第一次不得不剪去自己心愛的長髮、第一次有代表國家的行為,這都是我寶貴的人生財富……其實我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可是我卻想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內外夾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的口訣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在這場疫情中卻變成了抗擊疫情的最重要武器之一。我深知,普通民眾雖然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可真正會洗手又洗對的人寥寥無幾,所以,作為華西護理人,我想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知識開始向大家普及,細細地演示,詳細地對口訣進行介紹,只為大家能真正理解並應用於生活,這樣就達到了我最初的目的。

從中國的治療經驗來看,洗手的有效性是非常明確的,同時對於普通民眾整體抗擊疫情,凝聚鼓舞信心,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

未來幾天,我們計劃去往疫情更為嚴重的北部地區。入住酒店的工作人員提出,很希望和我們合張影。

—————————————

We are together,we fight together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4點38分(羅馬時間)

今天一位朋友發給我一張圖片,頗有感觸,一名義大利少女創作的漫畫希望「獻給護士醫生,以及那些從中國來幫助我們的人,希望戰鬥一線的他們能看到」。漫畫主體部分是義大利地圖,左邊的護士形象代表者義大利,右下角醫生代表著中國,簡單的漫畫讓我感受到誠摯的謝意與良好的意中關係;看到這裡,眼中浮現出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義大利派出了14名專家前往重災區援助的場景。作為四川人,很幸運能在他們危難的時候給予回報。

熊貓醫生扶住了比薩斜塔,仿佛在漫畫裡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從熊貓的故鄉來到義大利國土;出發前沒有猶豫,到來後身披鎧甲,我們把抗擊疫情的「中國經驗」帶來這裡,相信一定能攜手共克時艱;正如漫畫裡寫道,我們來了,和義大利人民在一起。同事的女兒中國小朋友也給我畫了一幅畫——我們在一起。不謀而合,是的,這就是大家共同的心願。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華西專家義大利戰「疫」日記】我們來了 和義大利人民在一起
    【華西專家義大利戰「疫」日記】我們來了 和義大利人民在一起 2020年03月19日 15:13:48 來源:四川新聞網
  • 【華西專家義大利戰「疫」日記】第一次眼淚決堤 能量化作更堅硬的...
    在疫情最嚴重的的倫巴第大區,隨隊專家四川大學華西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唐夢琳發現,對於戴口罩這個最簡單的防護措施民眾接受度不高,街頭還是可以看到聚集的人群,民眾認為戴口罩是確診患者才應有的行為。米蘭的街頭人流明顯減少,這是義大利民眾主動參與和配合疫情防控的表現。據唐夢琳日記顯示:「中國醫療專家組應邀在倫巴第舉行新聞發布會,收視率和點擊率均創歷史新高。」
  • 中國抗疫專家組在義大利6天都做了啥?華西專家日記告訴你
    3月11日,中國專家組啟程赴義大利,其中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重症醫學科小兒ICU護士長唐夢琳作為專家同行。3月17日已是到義大利的第6天,去當地醫院看患者、與當地專家交流中國抗疫經驗、給在意華人直播科普新冠肺炎知識,唐夢琳護士長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他們這幾天在義大利的工作,並將持續更新。
  • 一位中國專家的義大利戰「疫」日記 | 戰「疫」故事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以楊匯川為代表的中國生物所獲得的康復者血漿臨床救治經驗,將對義大利在康復者血漿治療方面,提供相關技術支持。  在這些日子裡,楊匯川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了他在義大利期間支援抗疫的點滴。我們也還將繼續關注和發布他接下來的所見所聞。
  • 華西專家義大利戰「疫」日記:我們來了,和義大利人民在一起
    在意的工作一直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忙碌的充實令人忘卻了思鄉的苦悶,不斷拋來橄欖枝的義大利人民可愛又可親,看到他們不斷在各大社交網站上刷屏向我們表達感激之情,間接證明了我們工作的價值。 得知我國向義大利捐贈的防疫物資已經第一時間分發至一線使用,同時,意方也提出了進一步的援助需求,我由衷相信中意雙方雪中送炭的友誼定能持久。
  • 河南女醫生的戰「疫」日記:「每一次下班後清點人數,一個不少...
    趙敏,兩個孩子的母親,一雙老人的獨生女兒,因為是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的醫生,披著白衣戰袍的她請戰上一線,而那一夜,她徹夜未眠,淚流滿面。 1月26日至今,已過去20多天,這20多天,只要得空,只要體力還行,趙敏都會寫下戰「疫」日記,她說,日記是寫給自己的,也是寫給長大後的孩子們看的,同時,也是寫給上蒼,希望她的祈禱能被實現。
  • 華西醫院榮獲全國抗疫先進集體 多名醫生獲得表彰
    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此前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採訪時表示,疫情發生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奮勇當先,派出四川第一位援助湖北醫療專家,此後不僅派出專家支援湖北,還支援成都市公衛中心、重慶、西藏,支援義大利、衣索比亞、吉布地,為全國乃至全球貢獻了「華西力量」。  李為民表示,在重症搶救方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採取了重症分區救治。
  • 德陽援助湖北醫生何清的戰「疫」日記...
    德陽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何清作為我市首位援助湖北醫護人員,隨隊出徵(德陽援助湖北應對疫情醫療隊首位醫護人員出徵!何清,我們等你回家!)何醫生到達後,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每天的經歷:「希望所有人平平安安」 德陽援助湖北醫生何清的戰「疫」日記(四)「病區迎來了第一位出院患者」 德陽援助湖北醫生何清的戰「疫」日記(五)「戰『疫』結束,想去武大看看櫻花。」
  • 山東戰「疫」十二時辰!疫情面前,你們都是勇士!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7日訊 新年伊始,一場疫情突如其來,山東全省人民團結一致,奮力戰「疫」。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越是困難時刻,越能見證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用鏡頭記錄下全省各行各業從業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精彩瞬間。今天,一起看山東戰「疫」的十二時辰。
  • 白衣披甲戰江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戰「疫...
    「口罩和頭套,擋不住你堅定的目光;汗水和壓痕,印證著你的誓言和信仰」,從1月26日庚子年大年初二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徵武漢,到2月1日、2月7日第二、三批援鄂醫療隊相繼逆行江城;從2月8日元宵節當晚接管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收治病人,到4月4日病房病人清零;從4月6日結束72天在武漢的鏖戰回京到6月中旬先後派出2批共90名醫護人員前往北京西城區、大興區支援核酸檢測工作……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
  • 12月,這些華西醫院專家來內江坐診
    12月,這些華西醫院專家來內江坐診 2020-12-02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故事|並肩戰「疫」:穿上藏藍色,我們的責任都一樣
    他們是父母,是撐起家中的一片天的頂梁柱!他們更是與我們並肩戰「疫」,共同堅守的戰友!他們勇敢擔當,信念堅定,義無反顧,衝鋒在前!用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他們就是逆行衝鋒在抗疫一線的輔警們!郭鴻睿,灌雲縣公安局指揮中心輔警(現工作於疫情防控工作專班)。
  • 專訪援非華西醫務科科長李念: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會上去
    這是非洲國家吉布地,為表彰中國援吉布地抗疫醫療專家組特別頒發的。而該批專家組成員共12人,全部來自四川。4月30日,專家組結束在衣索比亞的抗疫任務,轉戰亞丁灣西岸的吉布地。專家組成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醫務科科長李念告訴封面新聞,「我們很早之前就有心理準備,一旦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會上去。」
  •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戰「疫」人物|堅持微笑的戰「疫」人 2020-03-24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西醫院廣安醫院舉行臨床研究專家巡講
    」在華西醫院廣安醫院學術廳舉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GCP中心副主任洪明晃教授,四川省醫學會循證醫學專委會首任秘書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劉關鍵教授,中華醫學會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臨床研究管理學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科研處處長梁闊教授,中華醫學會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分會臨床研究管理學組副組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研究管理部部長陳蕾教授等巡講組專家出席開幕式並授課。
  • 中國戰「疫」時,美國在做什麼?!
    中國戰「疫」時,美國在做什麼?!而美國本來有選擇,但他們選擇責備中國——「你做的每件事都是錯的」。自新冠病毒暴發以來,中國定期向國內外通報疫情。但美國卻說中國分享的最初資料十分欠缺。當武漢封城時,《紐約時報》刊文稱,「這種極端的措施可能適得其反。」當我們中國民眾開始群防群控時,美國有線電視臺在節目中指責中國用極端措施監控公民。
  • 這篇感染科護士的戰「疫」日記,看哭了……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醫護人員們放棄休假依然奮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讓我們倍感溫暖讓我們從一位位護士的日記去洞悉她們的辛苦1月21日凌晨,貴州省第一例新型冠狀肺炎患者在我院感染科確診
  • 戰「疫」日記第40天:陳教授是我們隊的「哆啦A夢」
    是啊,規範是我們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工作40天的質保生命線。團隊經過磨合期、質量提升期,正是應該發揮效應的最佳時期。這一個個時期,都是我們規範了流程才能做到的,我們辦公室的牆上,貼滿了「規範」和「流程」。
  • 傳播防疫知識 傳遞抗疫力量 戰「疫」中的廣播電視強信心暖人心聚...
    1月23日至今,湖北衛視每天7檔滾動播出戰「疫」特別節目《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日播出總時長達到600分鐘,不間斷報導疫情防控一線情況。北京衛視《生命緣》節目第一時間派出報導小分隊進駐地壇醫院採訪報導,至今已有18批報導團隊進駐重點醫療機構展開報導。
  • 「疫」路有你 唯愛相連丨一位台州女護士的援漢日記
    「疫」路有你 唯愛相連丨一位台州女護士的援漢日記 2020-02-06 1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