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氣候部長在經合組織會議上闡述核能優點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020年6月中旬,波蘭氣候部長Micha Kurtyka在經合組織核能署(OECD-NEA)網絡會議上表示,核能將為波蘭提供能源保障,使該國在工業化進程中具備成本競爭力,並促進波蘭實現氣候中立。

Kurtyka是波蘭前能源和環境部國務秘書,並擔任第24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4,2018年12月於卡託維茲舉行)主席。他表示,波蘭已擁有核能,並期待通過利用核能助推國家清潔能源未來計劃。

清潔穩定的核能

Kurtyka稱,波蘭政府希望到2040年,確保煤炭在該國電力結構中的佔比從80%降至32%,並引入6~9 GWe核電裝機容量,屆時核能在該國電力結構中的佔比將為18%。波蘭首臺核電機組計劃於2026年開工,並擬於2033年投運,另外5臺機組則將於2040年以前投運。NEA總幹事威廉·麥格伍德(William Magwood)表示,如果該計劃得以實現,那麼屆時波蘭將成為歐洲核能生產巨頭,且核能將取代煤炭為該國提供穩定基荷電力。出於能源安全考量,波蘭將繼續運營國內常規發電廠,同時該國正著手建立零排放系統。在該系統中,核能佔據重要地位。

與此同時,波蘭正在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目前裝機容量9500 MWe)開發項目。波蘭靠近波羅的海,因此具備發展海上風能的先天優勢。同時,國內光伏產業發展迅速——截至目前該國已有大約20萬家光伏發電「產銷單位」(producer-consumer)。雖然光伏發電成本可能不斷下降,尤其是在全球南部地區,但能源安全必須被視為更大規模能源等式(larger energy equation)的一部分。光伏項目每年可為波蘭提供大約1100個小時電力,而剩下7000多個小時則必須通過其他能源進行填補。

Kurtyka強調稱,重點並不在於比較各種技術的發電成本,而在於所有需求是否能在任何天氣狀況下不間斷得到滿足。電梯、空調必須時刻運轉,醫院和學校的電力供應也不能間斷。因此,光伏發電很重要,但是具有穩定性的核能也同樣如此。

Kurtyka表示,核電項目成本因國而異,既取決於如期按預算交付工程的能力,也取決於資本成本。他指出,電力供應越來越呈現出由生產驅動的趨勢,而非需求驅動,這體現了諸如上網電價等市場機制因素的影響。而在評估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相比的真實成本時,系統成本經常被低估。

供熱

Kurtyka表示,核能對波蘭的貢獻不僅限於發電。該國正在積極研究高溫氣冷堆(HTGR)技術,以期取代處於淘汰階段的熱電廠,為國內化學和化肥行業提供電力。Magwood稱,化學和化肥行業約佔全球所有工業CO2排放量的30%。

Kurtyka稱,電力一直是氣候問題討論的焦點,但波蘭大部分能源消耗屬於熱量消耗——該國有500多個區域供熱系統。據悉,波蘭政府正積極與日本原子能機構(JAEA)就30 MWe級石墨慢化HTGR設計問題展開討論。

2009年,為實現溫室氣體比1990年降低20%這一減排目標,歐盟委員會通過一系列立法。6年後,倡議氣候中立的《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由此可見,有關氣候的辯論已取得進步。Kurtyka表示,實現氣候中立意味著需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排放與吸收的平衡,但同時要考慮到能源行業和運輸行業產生的排放,包括熱量。HTGR可零排放制氫,因此可以助力實現氣候中立。

1月,歐盟委員會發布《歐洲綠色協議投資計劃》(European Green Deal Investment Plan),旨在幫助波蘭等產煤地區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波蘭政府早前表示將觀望是否有財政激勵,但隨後宣布,波蘭已獲歐盟豁免,即無需在2050年實現氣候中立。然而,該協議同歐盟委員會5月宣布的後疫情時代綠色復甦計劃一樣,並未體現核能的作用。

Kurtyka並未在會上提及此疏忽,但表示,歐盟需將該綠色協議置於歐洲項目和後疫情經濟復甦舉措的中心地位,這一點十分重要。

融資

不論是否有歐盟財政激勵措施,波蘭的經濟發展都令人稱羨。

Kurtyka指出,波蘭是唯一一個未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的歐盟國家。根據2020年5月歐盟委員會發布的預測報告,該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最小。然而,波蘭的能源轉型需要國際支持,不僅在技術上,在財政上也是如此。

Kurtyka 表示,波蘭需要確保有足夠強大的財政基礎,來確保核電具有競爭力。因此,獲得適當的融資來源是保證該國能源解決方案可行性的一個關鍵因素。

波蘭雖然有研究堆,但缺乏核電廠運營經驗。據悉,由於該國有100多家公司積極參與世界各地的各類核建設項目,因此具備足夠用於開發的工業基礎。但核電發展需要有合作意向的國際合作夥伴,以提供適當的技術和核電廠整個運行壽期的安全保障。目前,技術可行性和經濟盈利能力這兩大因素決定著波蘭電力部門的參與程度。

Kurtyka表示,如果有可行的技術,那麼就會有願意合作的行業對其加以應用。政府負責提高公眾接受程度,並給予公眾能源轉型帶來的好處。

非洲仍有數億人缺乏電力供應,因此該地區面臨的挑戰與歐盟有很大不同。歐盟有許多需要更換的老舊電廠,新技術的引入將為該項工作帶來諸多便利。

儘管挑戰各不相同,但毫無疑問,技術、盈利能力以及越來越重要的資金來源,將是意向行業關注的核心要素。同時,金融界對金融機構青睞的項目、能源轉型的期望也發生了變化,而這一變化又會被能源行業所內化吸收。

針對Magwood提出的市場信號是否就位問題,Kurtyka表示,波蘭擁有多家大型能源企業,這些企業兼備不同的資產,如配電系統、可再生能源以及常規發電廠,往往很難得到國際金融界的資助。因此現階段問題在於某些銀行是否願意為如化石燃料發電等技術提供融資。歐盟也在關注這個問題,即如何確保避免融資過程中出現不公平競爭。

公眾接受度

Kurtyka稱,波蘭民眾對核能有著壓倒性的支持,這是因為該話題對他們而言並不新鮮。

上世紀80年代末,波蘭政府打算建設首座核電廠。但由於政治轉型,該計劃並未得到實施。1989年後,波蘭成為一個完全主權國家,同時面臨著非常殘酷的經濟轉型,1991~1992年的工業產出至少下降了25%,這造成波蘭生產系統產能過剩,因此當時並非建設核電廠的最佳時機。

卡託維茲作為西裡西亞首府,有著悠久的採礦歷史,但至今仍未走出經濟衰退的陰影。由于波蘭的經濟轉型旨在確保所有地區共同繁榮,因此在失業率較高地區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是主要任務之一。

針對核專業人才流失問題,Kurtyka表示,鑑於保持足夠數量訓練有素的人員對全球核工業來說是一項挑戰,因此需要國際努力來解決此問題。通過夥伴關係,核工業可以確保接受過核電項目培訓的人員能夠轉移到世界其他地方工作。

COP26

Kurtyka稱,核工業通過國際合作發揮最大作用。同時,圍繞共同目標、忠誠和共同接受建立的多邊主義也是COP峰會的核心要素。COP24和2019年召開的國際能源署(IEA)能源峰會均在氣候和能源領域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功,而這一成就主要歸功於善意、透明化和領導力。

當被問及COP26(推遲至2021年11月)是否會取得成功時,Kurtyka表示,由於此次峰會將討論203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預測,此次峰會將更傾向於利益相關者的進程,而非傳統的政府進程,並且重點將關注目標的實現方法,而非目標數值的大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專訪:期待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出堅持多邊主義的信號...
    新華社吉隆坡11月18日電 專訪:期待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出堅持多邊主義的信號——訪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新華社記者林昊 鬱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行前夕,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主席魯哈娜在吉隆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今天《人民日報》頭版的主要內容有:1、習近平接見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代表;2、就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逝世,習近平向馬克龍總統致唁電;3、《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4、「十三五」——義務植樹一百一十六億株,人工林面積佔森林總面積三分之一以上;5、慄戰書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上強調,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 經合組織稱全球鈾儲量至少夠用一個世紀
    新華網巴黎6月3日電(記者蘆龍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機構3日公布報告說,如果消費保持目前水平,全球鈾儲量最少夠所有反應堆用一個世紀。 報告指出,按照每公斤開採成本低於130美元計算,全球已探明低成本開採鈾儲量達到550萬噸,未探明鈾儲量則可能達到1050萬噸。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0日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雙語...
    11月20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2012年世界核能工業發展回顧-核技術開發和推廣
    中新網1月9日電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今日在其網站上發布《2012年世界核能工業發展回顧-核技術開發和推廣》篇。據文章介紹,2012年世界核電技術在反應堆技術和核電站運營方面有明顯變化。目前美俄等國正在開展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研究工作。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籤署了新協議,支持全球範圍核電站安全可靠地運行。各國相繼開展核能合作並推廣核電技術應用。
  • 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凝聚地區合力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共同商討如何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甦以及該地區未來的合作。那麼,亞太地區以及APEC在抗擊疫情和推動經濟復甦與發展等方面又將扮演何種角色,帶著相關問題,《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廖淑萍。
  • 經合組織碳排放量排名 澳大利亞位居第二
    據英國《衛報》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發布報告顯示,由於對煤炭發電的依賴,澳大利亞單位GDP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在34個經合組織國家中位居第二,僅次於愛沙尼亞。同時,四分之一的澳大利亞本土哺乳動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報告還指出,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澳大利亞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2010年澳大利亞人均排放二氧化碳近25噸。
  • 四川致公黨員陳槐榮獲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
    2020年9月2日,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21個經濟體均只能提名1名科學家,今年入圍最終評選的共有12位科學家。由科技部提名的陳槐研究員脫穎而出,成為今年此獎項的唯一獲獎者。亞太經合組織(APEC)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
  • 上合組織會議主要的英文詞彙匯總
    、烏茲別克斯坦)   the 12th Meeting of the Council of Heads of Member States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SCO Regional Counter-Terrorism
  • 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第48屆政策組會議、第42屆專家組會議在威海舉行
    2019年月10月14-18日,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第48屆政策組會議及第42屆專家組會議在山東威海舉行。
  •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
    應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20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應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國王薩勒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11月21日至22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  上述會議將以視頻方式舉行,習近平主席將在北京出席有關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
  • 科學家稱應對氣候變化需大力發展核能 遭環保組織反駁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12月3日報導,氣候科學家詹姆斯•漢森當天表示,「即使人類實現了將氣溫控制在2℃以內這個目標,也不可能避免災難性氣候所帶來的影響」,為了遏制溫室氣體排放,人類應該大力發展核能。但是,這種觀點卻遭到了一些非政府組織的反對。
  • 推動亞太合作健康穩定發展——寫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
    11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將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各方期待在這裡看到世界和亞太發展大勢、亞太合作的未來和中國開放的態度,期待深化夥伴關係,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促進亞太共同發展和繁榮。
  • 中國科學家獲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
    新華社吉隆坡9月2日電(記者林昊)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2日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陳槐的研究有助於更好理解溼地,包括保護、發展新一代的甲烷排放模型、加強對碳儲存和生態價值的評估。今年獎項的主題是「為了繁榮經濟的生物多樣性」。
  • 【果殼網專訪】歐內斯特·莫尼茲:當能源部長的物理學家
    美國能源部成立於1977年,莫尼茲是歷史上第十三位美國能源部長。在歷任部長領導下,美國能源部負責處理從能源政策制定到核武器項目管理的諸多事務。它的一部之長裡既有法界精英,也有商業翹楚,有亞、非、拉裔美國人,也有諾貝爾獎獲得者。而和他的前任朱棣文一樣,如今掌管能源部的莫尼茲,也是一位物理學家。
  • 成都科學家獲獎: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揭曉
    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評選結果2日揭曉,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因其對溼地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獲獎。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
  • 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創新、研究與教育科學獎揭曉!成都科學家獲獎
    >9月2日,2020年度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在宣布獲獎者的聲明中說,溼地能夠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溼地保護有助於應對氣候變化。陳槐的研究有助於更好理解溼地,包括保護、發展新一代的甲烷排放模型、加強對碳儲存和生態價值的評估。今年獎項的主題是「為了繁榮經濟的生物多樣性」。
  • 波蘭前國防部長:波蘭正經歷自波蘭第一共和國解體以來最嚴峻時刻
    波蘭前國防部長安東尼·馬切列維奇(Antoni Macierewicz,2015年至2018年在任)在接受波蘭「電臺-24」電臺採訪時說:「今天的波蘭正經歷著自波蘭第一共和國解體以來最嚴峻的時刻。我們在抵禦外敵入侵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但我們的一些政客卻吃裡扒外。」
  • 七國集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會議聚焦教育平等與公正
    中新社巴黎7月5日電 (記者 李洋)七國集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會議當地時間5日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會議聚焦教育平等與公正,特別是謀求推動為女童和婦女提供優質教育。當地時間7月5日,七國集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會議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召開,聚焦教育平等與公正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發表開幕辭,法國外交部長勒德裡昂(左二)和教育部長布朗蓋(左三)出席會議開幕式。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法國外交部長勒德裡昂、教育部長布朗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共同出席會議開幕式並分别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