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裡的碳元素從哪來?科學家這樣說

2020-09-03 科學新知識

碳元素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必備的基礎元素。近期,一項新的針對白矮星的研究,揭示了白矮星在星系裡面碳元素形成過程中的關鍵性作用。

宇宙中的每一個碳原子都是由恆星產生的。在星體內部,三個氦原子核聚變會形成一個碳原子。但是宇宙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在我們的星系中,哪種類型的恆星才是碳元素的主要起源。一些理論認為,低質量的恆星在演化過程中會「拋出」它們的外殼,變成白矮星,而其它質量的恆星會最終爆發,成為超新星。


碳元素

在我們的宇宙中,大約90%的恆星最終會變成白矮星。這些密度非常大的白矮星會在接下來的幾十億年裡逐漸冷卻,最終坍縮。然而,在它們最終坍縮之前,這些星體會在宇宙中留下自己寶貴的遺產。它們會把自己形成的星際塵埃散布在宇宙中,這些塵埃中包括了豐富的元素,尤其是在坍縮前,在星體內部深處合成的碳元素。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並分析了銀河系中的開放星團。他們的成果對研究碳元素在宇宙中的起源非常有幫助。開放星團是宇宙中成百上千個星體的集合。它們通常由同一片星雲產生,有著大致相同的年齡和組成成分,靠相互之間的萬有引力聚集在一起。

星系

通過對這些開放星團的研究,科學家們可以測量出星團中白矮星的質量。根據恆星演化理論,科學家們可以追蹤到這些星體剛剛生成時的狀態,得到它們初始時刻的質量。

白矮星的初始質量和最終質量之間的關係,通過質量方程描述。質量方程是天體物理學中的基本方程,它包含了星體從誕生到滅亡,整個生命周期中的信息。一般來說,誕生時質量越大的星體,最終化成白矮星時的質量也就越大。以往的理論分析和實際觀測都支持這種說法。


數學模型

但是,對於新發現的這些開放星團的分析卻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新的結果。開放星團中的白矮星質量遠比科學家期望的更大。這樣的發現在質量方程描述的圖像中,加上了一個奇怪的斷點。科學家們這次的發現向我們展示出了一種新的觀點:低質量恆星有可能是銀河系中碳元素的主要起源。

科學家們仔細分析斷點附近的方程,科學家們發現,大於兩倍太陽質量的星體會產生碳元素,但小於1.5倍太陽質量的不會。換句話說,1.5倍太陽質量是一個臨界質量,小於這個質量的星體不會最終產生富含碳元素的宇宙塵埃。


太陽系

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兩倍的星體,在它們生命的最後階段,會在內部發生聚變,生成新的碳原子,把這些碳原子輸送到表面,最終把這些碳原子加入到星際塵埃裡,灑向宇宙。科學家建立的新模型指出,在富含碳元素的深層,聚變反應發生得十分緩慢,這使得碳元素可以逐漸上升到表層。

科學家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深入,更新更有效的模型也逐步被建立起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找到了碳元素為何在宇宙中如此豐富的原因
    這項測量對我們理解恆星、元素的產生甚至生命的組成產生重大影響。恆星是元素的建造者:在其內核的核熔爐中,數十億年來它們將氫和氦原子熔合成逐漸變重的元素。我們呼吸的氧氣、電腦等設備中的矽以及我們身體中的鈣、碳和鐵,都是在一顆遙遠、垂死的恆星的心臟中產生的。對天體物理學家來說,了解創造每種元素所需的特定核過程是一個持續的目標,但碳的產生歷史上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 你從哪裡來,宇宙重元素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化學「元素周期表」肯定不陌生。然而,宇宙中除了氫和氦之外,其他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卻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一些重元素由氫與氦通過恆星內部核聚變反應產生。而恆星爆發成為超新星之後,又形成了另外一些重元素。
  • 宇宙中最早出現的元素是什麼?來聽科學家怎麼說…
    宇宙混沌時 氦原子這樣遇上氫離子  實習記者 於紫月  近日,宇宙中最早的化學鍵刷屏了。《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天文學成果指出,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檢測到了氦合氫離子(HeH+)。這個由宇宙中最簡單的兩種元素構成的分子離子讓人們關注化學過程是如何發源的,也引發了人們關於元素起源的好奇心。  「我們都是星塵。」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曾說。我們本身和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各種各樣的元素構成,那麼這些元素從哪裡來?宇宙最早期的元素們經歷了什麼?它們的「成長曆程」又帶來怎樣的神奇反應?
  • 宇宙中的元素都是怎麼來的?或不止是星球爆炸那般簡單
    化學元素周期表,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背過,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元素都來自於哪裡呢?答案就是浩瀚縹緲的宇宙中之中,但是宇宙中的元素又是如何而來的呢?對此,科學們專門進行了分析和推測,讓我們看看他們都怎麼說。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來的?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由地球創造的嗎?還是早於地球就存在了?宇宙中,別的星球裡,也具有這些元素嗎?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這些元素都是早於地球的存在就存在了。這些看似微小的元素與宇宙和恆星的演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們都是在宇宙中就產生的,而非是人類創造或者是地球自主創造的。那它們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來的?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由地球創造的嗎?還是早於地球就存在了?宇宙中,別的星球裡,也具有這些元素嗎?這些看似微小的元素與宇宙和恆星的演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們都是在宇宙中就產生的,而非是人類創造或者是地球自主創造的。那它們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 人體由碳氧等十幾種元素構成,那這些元素又是怎麼來的?
    萬物都是由各種元素構成的,形成有機物的關鍵就在於碳元素,那麼這些元素是怎麼來的呢?今天科學探索菌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元素的起源。●古代元素論關於萬物的構成,古人很早就進行了相關的思考。古希臘的四元素說和古代中國的五行說都是最早的元素論,古人認為世間萬物就是由幾種簡單的元素構成的。
  • 宇宙94種自然元素中,有三種元素非常罕見,生命離不開它們
    相信朋友們對於元素周期表都不陌生吧,上面一共有118種元素。這上百種元素中並不都是自然元素,其中94種是宇宙自然存在的元素,其它的24種則是人工合成的。科學家根據質量的大小對這些元素進行了一個排列,排在第一的則是氫元素,第二是氦元素,第三則是鋰元素,隨後是鈹,硼,碳,氮,氧等。豐富的元素組成了宇宙這個物質世界,而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94種自然元素也都是存在。
  • 外星生命的主要元素可能不是碳?碳與其它元素相比,有什麼優勢?
    如今,人類大概發現了118種元素,但宇宙茫茫無邊,一定還有更多的元素等待被發現。 在所有這些元素中,生物學家堅持認為,碳是生命所必需的。並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將碳的存在,作為了證明潛在生命的第一要素。 我們會不會先入為主,地球上的生命由碳組成,其他的地外生命也必須由碳組成嗎? 碳是地球上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元素,如果沒有碳就不會有生命存在。
  • 碳基生命說是宇宙所有生命必須的形式嗎
    有發言權的科學家基本上都沒有看到過UFO和外星人,所以只能靠推測。外星人到底有沒有,它們在哪裡?是每個人都好奇的問題。最近,NASA下屬研究中心的一名計算機研究人員科倫巴諾,在論文中提出了一些觀點:例如,外星生命也許早就來到了地球,它們可能和地球上的生命完全不同,並不是碳基生物。
  • 地球上那麼多元素都是哪來的?地球誕生以前就有?還真是這樣
    其實我們要說的是,首先誕生的是元素,然後才有地球。有沒有毀了你的三觀?而且更關鍵的是不管有沒有誕生地球,這些元素都將會存在!無論如何,恆星誕生了,開始一路生產元素之旅,質子鏈的反應從氕到氘,再從氘和氕聚變成氦三,再從氦三聚變成氦四,再到碳、氧、氖、鎂、矽、硫、鈣一路到鐵,那麼這些元素都是這麼變出來的呢?
  • 為什麼說矽基生命比碳基生命高級?矽基生命真的存在嗎?
    我們知道,生命的新陳代謝都是通過化學反應來完成的,所以碳基生命的新陳代謝非常快,也就是說碳基生命的生命周期一般不會太長!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可以說碳基生命是地球的專屬!然而根據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宇宙中擁有水和氧氣的星球極其罕見!那麼,宇宙中就沒有其它生命存在的可能嗎?答案是否定的!除了碳元素以外,還有一個化學性質跟碳元素非常相似,也能夠形成四個化學鍵的元素,那就是矽元素!以矽元素為根基組成的生命形態,被科學家們稱之為矽基生命!
  • 如果宇宙來源於奇點大爆炸,奇點哪來的?科學家猜測或許在黑洞裡
    大家好,我是科學菌,很高興跟大家一起探索宇宙奧秘。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宇宙來源於奇點大爆炸,奇點哪來的?科學家猜測或許在黑洞裡對於宇宙的起源,普遍讓大家所接受的一個理論就是奇點大爆炸。也就是說,宇宙在那一個瞬間就誕生了,而且速度非常快的向外膨脹。只是如今宇宙也依然在向外膨脹過程中,在未來到底宇宙能擴張到什麼地步,是一個未知數。那麼有些人就非常的奇怪,既然說奇點能夠大爆炸成我們的宇宙,那這一個奇點到底有多大?
  • 地球上的金子從哪來?宇宙誕生不是只存在兩種元素嗎?
    地球上的金子從哪來?宇宙誕生不是只存在兩種元素嗎?首先毫無疑問,黃金肯定是金元素構成的,但我們這個宇宙剛剛誕生的時候,只存在兩種元素,一個是氫,一個是氦,而後出現的元素,都是基於這兩種元素轉化而來的,那麼金元素同樣也是如此,但氫元素和氦元素是怎麼變成金元素的呢?答案是核聚變。
  • 碳基生命未必是宇宙的唯一,來了解一下砷基生命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外星生物的形態,很可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而它們的基本結構,也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碳基生物,也就是說,是由以碳為主的有機物和無機物構成的。比如我們的骨骼,是碳酸鈣、我們的基礎能量單位葡萄糖,也是含碳的。可是,元素周期表中,有很多和碳類似,可以組成不同有機物的基礎元素。
  • 生命的存在形式必須是「碳基」嗎?看看科學家的猜想!
    地球是至今為止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在人類可以探索外太空之後,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尋找外星生命,雖然沒有什麼重大發現,但是人類仍然沒有放棄尋找。有科學家提出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和地球不一樣的,人類可以變換尋找的方向。那麼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可能有哪些呢?
  • 若外星人來過地球,而它們不是由碳元素構成的,那麼可以說明什麼
    有網友表示:NASA科學家說外星人早已來過地球,他們不是碳元素結構,這有沒有可能?要說外星人已經來過地球,其實我們根本沒有任何一種證據可以證明它們來過,沒有證據證明它們沒有來過。當前,我們地球上的一些未解之謎都僅能依靠想像以及推測來解釋。而至於外星人的組成結構不是碳元素,這個可能就比科學家所說的外星人來過地球的言論更加荒誕了,可是荒誕並不代表著不可能。
  • 碳元素是生命的基本元素,哈勃在太空發現C60+,或揭示生命起源
    碳元素是生命的基本元素,哈勃在太空發現C60+,或揭示生命起源。最新音訊,來自美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初次在太空發現C60+!在科學界掀起了一片「生命來源論」的浪潮!那麼C60+到底是什麼梗?為什麼它能惹起諸多科學家的留意並為之瘋狂?
  • 宇宙中氧元素豐度為何排第三位?
    這就是慢中子俘獲過程(S-過程)這樣,要討論鐵之前元素豐度的問題,就變得簡單了。碳等一等,前面不是說了嗎?宇宙大爆炸只「轟」出了氫氦鋰三種元素,最早的碳氮氧從哪裡來的?這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啊,這是根本沒有雞蛋也能生出小雞的問題啊!這問題科學家們早就想到了,就在1938年稍晚點,貝特和克裡奇菲爾德就發現了另一條核反應路徑:質子-質子鏈(p-p鏈)。
  • 碳元素的新發現或將改寫人類已知的天體物理學
    碳元素的合成過程,發現比以前所知的速度快了34%。多年來,天體物理學家都認為發生這個過程的概率極其小,因此對宇宙中碳元素,以及更重的元素的由來不能作出明確的解釋。1953年,知名天文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提出「3氦過程」是產生穩定碳元素的基礎過程,後來科學家就把這個過程中原始的、不穩定的核狀態稱為霍伊爾態(Hoyle state)。產生碳元素之後,恆星繼續合成像氧、鐵等這樣更重的元素。恆星內部產生的這些元素,最終成為誕生恆星系統內行星所需的氣體和塵埃。在地球上,碳元素是繁榮的生物圈的基本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