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第二天:溫克島登山徒步,品嘗萬年黑冰

2021-02-13 不留的半桶水

離開Dink島,我們的探險者號繼續沿著南極半島帕爾默群島西南方向行駛,早餐過後沒有多久,抵達了帕黙群島最大的島嶼昂韋爾島東北面的Wiencke Island(溫克島)。

溫克島位於64°50′S 63°23′W,在昂韋爾島和南極半島之間,長26公裡,寬3至8公裡,是一個長條形島嶼,面積67平方公裡,島上終年冰川覆蓋,無人居住。

溫克島在1820年被英國皇家海軍船長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首次發現,1873年德國極地探險家愛德華·多爾曼是第一個登陸該島。100年後英國於1973年在島上建立了洛克瑞港站,但在1993年棄用。不過目前在洛克雷港原有科考站裡面建了一個小型南極科考的博物館。博物館裡還有一個迷你郵局,這無疑的地球上最南端的郵局了。

溫克島的西面是德安灣,北面是洛克瑞港。上午,我們的船停泊在德安灣,登陸。隊員們進行了登山徒步和皮划艇運動。此刻的德安灣,風平浪靜,探險者號靜靜地停泊在這裡。置身於如此神奇的世界,時間似乎也放慢了腳步,像是凝固了一樣。

企鵝們在岸邊列隊,似乎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請把手機橫過來看)

德安灣全景。

開始登山。。。南極的積雪厚,所以徒步要穿這種雪屐,可以有效增加腳和雪地的接觸面積,防止陷雪和打滑。不過,說實在話,穿上這玩意兒得拖著行走,其實非常累人,還不如不穿呢。

隊員們結隊,系上保護繩,開始爬大雪坡。。。


第一批出發的隊友,遠遠望去,已經爬得有點高了。

終於翻上了這個大雪坡,原地休息一會。

牙醫終於脫了!華麗麗地露出了他的本命年紅腰帶。我知道,牙醫他內心一直渴望著在南極大陸上來一場裸奔。。。

在大自然面前,人的一生本來就僅僅是一趟短途旅行,赤條條的來又赤條條的去,置身於南極大陸如此純淨、天人合一的環境中,我想很多人會有裸奔的衝動吧?白茫茫的一片真乾淨呀。。。世間破事,去他個娘!

登高遠眺,美景一覽無餘。此時的景象已經不能用「壯闊」可以形容了,或許用「夢幻」更貼切一些吧。(請把手機橫過來看)

玩夠了,開始下撤。。。

隊友,來自美國的小鮮肉James。

下山後在回船的衝鋒艇上,探險隊員在海面上發現了一塊很大的黑冰。

黑冰是南極的積雪經過千萬年的擠壓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冰,它的密度極大,拿在手上也比普通的冰塊壓手。由於光線折射的因素,黑冰在水裡的顏色呈黑色,但撈出水面以後,卻比一般的冰塊更亮更白,似鑽石般晶瑩剔透。據探險隊員介紹,每一塊黑冰的形成至少都在千年以上甚至是數十萬年!

探險隊員們撈一塊黑冰回來,給吧檯的工作人員,敲碎了,兌酒請大家品嘗。

黑冰由於經過千萬年的擠壓,內部產生很多的氣泡,兌在威士忌裡以後,氣泡崩裂會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十分奇妙。這是幾千年前形成的冰?氣泡裡面包裹著的,又是幾萬年前的空氣?面對這這樣一杯承載著千萬年時光的酒,很多不喝酒的人都會忍不住想要去抿一口嘗嘗。您。是不是也想要來一杯呢?

本帖部分登山照片由@牙醫提供,多謝。

======================

點擊右上角「不留的半桶水」或者掃描下面二維碼,持續關注王不留的南極行影像以及其他旅行圖文,一定給你好看!

相關焦點

  • 他一個人在南極徒步58天,尋找全球氣候變暖的證據。
    20.75°C,是有記錄以來南極首次超過20度。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他花了58天時間,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拉著185公斤的行李,走了1400公裡,成功抵達南極極點,成為首位從南極海岸出發、單人無助力、無補給抵達南極極點的中國探險者,並帶回了重要的科研樣品。
  • 第三十四屆泰山國際登山比賽暨第二十五屆全國全民健身登泰山徒步...
    喜迎新中國成立71周年,第34屆泰山國際登山比賽暨第25屆全國全民健身登泰山徒步活動起跑儀式9月6日上午8時在岱廟廣場舉行。這裡是泰山中天門,也是本次登山比賽女子組的終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攀登,女子組的選手馬上就要到達終點。」 38分23秒,泰安姑娘周霞一舉拿下女子青年組冠軍,年僅23歲的周霞雖然有過幾次登山比賽的經驗,但是從未獲得過獎牌,能夠在這屆登山節比賽中榮獲冠軍,周霞激動不已。
  • 徒步穿越南極,極地冒險家的光榮與夢想
    2018年12月26日,美國探險家科林·奧布雷迪Colin O'Brady完成了極地探險史上的一項壯舉: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無補給、無支援、獨自徒步穿越南極的人。在今天,人類徵服南極已經一百年,到南極旅遊也已經成為尋常事。但它也一直是探險家的舞臺,這片白色荒漠,百年來一直在吸引熱愛冒險的人為它挑戰極限,甚至犧牲生命。科林·奧布雷迪和路易斯·路德並不是第一位試圖徒步穿越南極的人。那麼,在他們之前,又有哪些先行者呢?
  • 人類首次徒步抵達南極「難抵極」,創歷史的中國姑娘:我的秘訣是...
    ,兩次徒步徵服南極大陸: 第一次,2018年初,馮靜和一名外籍嚮導歷時52天,徒步穿越1130公裡南極大陸成功抵達南極點,成為完成此路線的中國女性第一人。今年1月25日19點18分,她和兩位外籍助理一行三人歷時80天,徒步1800公裡,抵達了南極大陸的「難抵極」。這是人類首次僅靠雙腳到達「難抵極」!抵達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豎起五星紅旗。為了這一刻,她整整奮鬥了5年。 那麼,鮮為人知的「難抵極」到底是一個怎樣神奇的存在?馮靜又為什麼要兩次遠徵南極大陸?這期間她克服了哪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呢?
  • 中國女探險者徒步遠徵南極「難抵極」
    新華社開普敦11月5日電(記者高原)極地探險者馮靜5日離開南非開普敦,踏上徒步遠徵南極大陸「難抵極」(Pole of Inaccessibility)之旅。 馮靜在出發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她希望通過這次遠徵不斷證明自我價值,激勵社會正能量,同時也為國爭光,證明中華民族追求夢想的堅韌意志與強大力量。
  • 80天徒步1800公裡:人類首次僅靠雙腳抵達南極難抵極
    有一位中國80後姑娘名叫馮靜,她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驚人的毅力和能量,她獨自闖入一百多年來一直由男性探險家佔據的南極探險領域,兩次徒步徵服南極大陸:第一次,2018年初,馮靜和一名外籍嚮導歷時52天,徒步穿越1130公裡南極大陸成功抵達南極點,成為完成此路線的中國女性第一人
  • 世間已無《黑洞》《黑冰》這般警匪劇|國劇60講第二季(22)
    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劇60講第二季,我是主講人李星文。今天這一期,我們重點聊張成功和他編劇的《黑洞》《黑冰》《黑霧》。1999年,張成功在北京進修。魯迅文學院的課程不是太緊,他可以拿出大把時間進行小說創作。不考慮上班的事,他一年寫出了《黑洞》《黑冰》《黑霧》三部長篇。
  • 袁明華:我們走向南極,南極也在走向我們
    因此以往的想像中,南極必定簡單而直白,黑、白、藍三種顏色統領了整個南極圈,沒有過多的含蓄與微妙。天空和海水是藍的,冰是白的,海豹、鯨魚和巖石是黑的,將黑袍白襟兩種基本色穿在身上的是企鵝。沒有一棵樹,沒有一朵花。是人類夢想中的天外淨界。
  • 小時人物│80天遠徵,人類首次徒步抵達南極「難抵極」,主角是位...
    整整47年後,蘇聯遠徵車隊才在同一天,第一次驅車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難抵極」不僅位置極為偏遠,而且海拔高出南極點900多米,無論是對機械裝置還是人類來說,都是異常艱巨的考驗。至今,全世界僅有9名男性探險者,依靠風力以風箏滑雪的方式成功遠徵「難抵極」,徒步遠徵幾乎是天方夜譚。
  • 致敬民間登山30周年|中國登山人到底有多厲害
    中國民間登山從無到有,到如今登山運動成大眾化,民間登山已漸成氣候。中國民間登山的每個開端和發展,都為中國人的傳奇攀登故事埋下伏筆,攀登者們一次次在絕境中創造出奇蹟,也在歷史長河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觸。▼
  • 80後北京女孩徒步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
    剛剛,記者連線了中國女探險者馮靜,由她發起的「行則將至」遠徵隊一行三人,從南極大陸俄羅斯新拉扎列夫考察站附近的海岸線出發,歷時80天,穿越1800多公裡,於北京時間2020年1月25日晚7點18分,徒步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坐標S82°6.655' E55°1.957',海拔3715米。這是人類首次依靠雙腳到達此地。
  • 在南極徒步,在好望角吹風,77歲上海阿姨說:困難都可跨越
    頭像是遛豹子,朋友圈裡是世界各地的風光照,在南極雪山徒步,在好望角吹風,在貝加爾湖看冰裂……一個登山包,一雙登山鞋,她走過全球七大洲,嚮往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認識莊雅珍的人可能以為她是一名年輕的旅遊博主。即便見了面,一頭黑髮,腰板挺直,滿面笑容,聊天時還會蹦出「人品爆棚」之類的詞,也很難讓人猜到她的年齡。
  • 攀登「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必知的7條登山線路,普通人也可挑戰
    吉力馬札羅的登山線路有7條,分別是:馬蘭古線(Marangu),馬切姆線(Machame),龍蓋線(Rongai),萊莫紹線(Lemosho),沙拉峰線(Shira),翁背線(Umbwe),環北部線(Northern Circuit)。其中,只有龍蓋線的起點位於肯亞。
  • 狂野委內瑞拉之七天徒步羅賴馬山(上)
    傍晚抵達登山入口Paraitepuy村,在登山登記處的停車場停好車就被一群當地人圍住,比手劃腳告訴我必須要請一位嚮導才能登山,並讓我看掛在牆上的大幅中西文規定,我最初本想自行登山的,但也聽說過有這樣的規定,大部分遊客都會選擇參加旅行團,我則選擇了直接到登山入口。最終一番手筆共用、討價還價擇定了一位嚮導。
  • NASA:2024年太空人將徒步穿越月球南極!
    NASA在2024年重返月球的任務逐步公開,其中有一項驚人的任務是,太空人將在登陸月球後開始漫長的徒步旅行,而NASA決定讓他們完成16千米的路程!為什麼要步行?到底有什麼意義?重返月球的Artemis(阿爾忒彌斯計劃)計劃降落在月球南極,也就是和嫦娥五號類似的位置,不過他們會選擇在正面靠近南極的位置!準確的說在南極附近降落要求是比較高的,至少降落軌道要調整成極軌,而且月面通信可能會有遮擋,需要部分考慮中繼,那麼為什麼要降落在這裡呢?
  • 從首批登山先驅到今天的登山巨匠,登山的意義是什麼?
    從首批登山先驅到今天的登山巨匠,雖然登山的理由很難表達,但登山確實帶給了人們的巨大回報。關於登山的危險性,英國登山家米克·福勒如是說:「我們享受了,活下來了,來日可以繼續攀登。這才是重要的。」登山的意義是什麼呢?
  • 從首批登山先驅到今天的登山巨匠,登山到底意味著什麼?
    從首批登山先驅到今天的登山巨匠,雖然登山的理由很難表達,但登山確實帶給了人們的巨大回報。關於登山的危險性,英國登山家米克·福勒如是說:「我們享受了,活下來了,來日可以繼續攀登。這才是重要的。」 登山的意義是什麼呢?
  • 人類首次徒步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的女孩,女性的驕傲!北京十二中人的驕傲!
    80後北京女孩徒步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  記者劉歡  編輯李拓)「遠徵已完成,祖國是我的驕傲!」剛剛,記者連線了中國女探險者馮靜,由她發起的「行則將至」遠徵隊一行三人,從南極大陸俄羅斯新拉扎列夫考察站附近的海岸線出發,歷時80天,穿越1800多公裡,於北京時間2020年1月25日晚7點18分,徒步抵達南極大陸難抵極,坐標S82°6.655' E55°1.957',海拔3715米。這是人類首次依靠雙腳到達此地。行進中的馮靜。
  • 日本關西登山徒步旅行目的地10選 感受徵服大自然的快意
    如果您是一位登山愛好者,那麼不要想當然以為去日本只有攀登富士山。 本期盤點為大家帶來的是日本關西地區適合人們登山遠足的十處目的地,去關西不僅要駐足京都奈良的佛閣寺院,也可以去郊野的群峰探險。 配合著自己的速度,悠閒地享受山中的美好時光,這就是徒步遠足的魅力。不同的山有不同的風景,選擇的路線不同,景色也會完全不同。
  • 南極徒步:十萬隻帽帶企鵝為我們開路
    hiking徒步的大致情況:先是與十萬隻帽帶企鵝邂逅,穿越了它們的山頭;在探險隊和德邁工作人員手拉手的保護網下,疾步快速地通過了近乎垂直的火山崖;就在大家慶幸全數通過時,探險隊長告知天氣有變,風雪來襲,改變原定線路,開始爬一座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