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公裡乍一看很多,其實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並不多,一年365天,平均到每天也只是13.7公裡而已,對於那些每天堅持跑步十公裡,周末來個20公裡慢跑,再參加幾次全程馬拉松完成5000公裡並不難。
而對於稍微低一點級別的跑者來說完成5000公裡也僅需兩年,兩年的時間來計算的話,那麼平均到每天的跑步距離是6.8公裡。
如果再降低一點要求,那就是平均每天4.56公裡也能在三年內完成5000公裡的跑步計劃。
那麼,跑完5000公裡會有什麼感覺呢?我們一起聽聽跑過5000的人是怎麼說的。
跑了五千多公裡的跑友說:
我是屬於那種特別容易感動的人,當我看到APP的總裡程到5000公裡的時候,往事一幕幕啊!自己把自己的堅持給感動了!
要知道,跑步的路上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經常會有同事朋友說一些這樣的話:
同事說:「跑步傷膝蓋,要少跑點啊!」
家人說:「跑個五公裡十公裡就行了,可別去跑馬拉松啊!很傷身體的!」
朋友說:「為了跑步,叫你聚餐都不來了!」
儘管面對很多人的不理解,我還是將跑步堅持了,而且越跑越遠,馬拉松也跑了!但膝蓋沒事兒!
跑了七千多公裡的跑友說:
我從2015年到現在累積跑了7346公裡,剛開始並沒有注意累計距離,只在意單次跑步距離,所以這七千多公裡沒什麼感覺。目前對於我來說,這些數字不那麼重要,也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炫耀的,因為跑步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什麼時候達到地球一圈40076的時候再炫耀吧!
跑了一萬三千公裡的跑友說:
當一個跑者很在意距離的時候,其實他還沒有進入真正的跑步狀態呢!從我的跑步經歷說起的話應該有發言權。我三年下來已經完成了13000公裡的跑量積累,平均每天12公裡。
1000公裡之前比較關注距離,而在之後卻不在意了!因為這時候已經養成了習慣,甚至帶不帶手機都無所謂了,身體對跑步這項運動已經形成了「慣性」,不去跑步的話渾身不舒服,所以堅持跑步的力量已經不是減肥之類的理由了,而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
通過三個跑友的分享,我們發現:跑步已不只是一種簡單的運動,對某些人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種信仰和喜愛!通過跑步也終於明白了這句話:你很少贏過別人,但是這一次你已經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