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跑步10公裡,人生會有什麼不一樣?

2020-12-05 長江商學院

生活就像一個不停轉的陀螺。有沒有一個法子,可以放緩時間的齒輪,從各種任務清單中跳脫出來?很多長江人的方法很簡單——跑步!2019年初,EMBA15期校友宋明選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每天至少跑步十公裡,一年跑步3650公裡,跑步的同時,沉潛思考。2019年剛剛結束,我們專門採訪了愛奔跑的「小明」,驚人的發現,2019年他的跑步裡程已經達到了5369公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宋明選因跑步而變的歷程和他總結出的一堂自己的跑步哲學課。

來源 | 長江校友官微(ID:CKGSB_Alumni)

習慣養成第一步:把任務拆解成到每一天

2019年,宋明選每天至少跑步十公裡,如此,他奔跑了整整一年。

最初,他的目標是每天十公裡,一年跑步3650公裡,截至到聖誕節,他的跑步裡程已達5291公裡,預測到月底,有望超越了目標小兩千公裡。

長江商學院素有「長江體育學院」與「長江長跑學院」的雅號,如今,奔跑的「小明」又把長跑學院的記錄刷到一個新的高度。

每天的長跑,折射的是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以及這個好習慣帶來的種種變化與思考。

宋明選說:「跑步這件事,不斷疊加的數字還只是表面,已經影響到生活的全部,從家庭到工作,從做事到做人,重塑了我的生活。」

跑步是一個讓自己沉靜思考的時間。這種場景,在生活中很難得。在辦公室,每天有員工等待匯報工作,有一堆事情急需處理;回到家,自然要把工作上的事收一收,眼裡心裡都是家人。一天之中,晝夜交替,哪裡有獨處思考的時間?

和很多長江人一樣,宋明選覺得長跑是一個性價比很贊的方法。

跑步創造了一個場景,讓你與心對話。長跑可以達成多重需求,「簡單說,我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想要一個優異的馬拉松成績,想要一個沉潛思考的時間,想給員工、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作為一個企業的帶頭人,哪有這麼多時間?我必須找到一個方法解決以上多重需求,我挑來挑去,選擇了每天十公裡」。

每天十公裡,看似是一個簡單的目標,但解決了很多的現實問題。年初,宋明選和公司員工宣布自己的長跑計劃,一些90後的員工驚訝地吐舌頭,問人只有兩隻腳,怎麼能夠跑完3600多公裡?

宋明選淡定的說:3600多公裡,看似很長很遠,但可以拆解。設定目標後,一定要把大目標細分為小目標,將一年的大目標拆解到具體的每一天,比如每天跑十公裡,而十公裡是一個踮踮腳、努把力可以達成的小目標。

兵家云: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明選有個觀察:現在的年輕人,不乏豪情壯志,總想搞票大的,每年都立個漂亮的Flag,但願景終究願景,一年過去,毫無進展。與其天天琢磨出大招、整票大的,不如做好「小贏」,每天進步一點點,這種努力可控可選可達成,日積月累,一個習慣催生的力量與複利是超出想像的。

每天奔跑十公裡,每天跑步打卡,通過拆解目標,化整為零,宋明選順利達成一年的目標,並且幾乎超越既定目標2000公裡,在天天不輟的跑步中,宋明選總結出一堂自己的跑步哲學課。

長江商學院EMBA15期校友 宋明選

面壁十年不如和高手一起論劍

宋明選的故鄉是河南的一個小縣城。前段時間,他回鄉探親,請全村人一起聚餐,他看到淳樸善良的鄉親中,也有或佔小便宜、或負氣失控的人,有人把菜餚裝在口袋裡,上一道菜取一道菜,為的是回家餵豬;另外一位鄉親,馬上退休的年紀,和人拌嘴,負氣任性,半夜去扎對方的車輪胎。

明選感嘆,人性本善,但人分為兩種,一個是身體上的人,一個人精神上的人。如果在精神中失去了追求,那麼人太容易在小事上計較、鑽牛角尖,變得瑣碎、世俗、功利與短視。

人的精神成長來自讀書,來自和誰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世界觀來自與外界的互動,和你所處的環境密切有關。皮囊都是爹媽給的,但精神成長卻是後天的選擇,說白了,就是你選擇的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你選擇的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

戈壁圈有六字真言:理想、行動、堅持。這六個字說透了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法則,理想是目標,行動是落地落實,堅持是經常打卡。

明選說,你的圈子決定你的Level。人生有三師,老師、導師、恩師。如果把人生當作一場長跑,怎麼才能愉快地跑得更遠?最好的方法是:有人給你指明方向,有人陪伴你長跑,當你跌倒了,有人扶你起來,鼓勵你繼續前行。

告訴你方法的是老師,指明方向的是導師,且教且幫的是恩師。

他坦言自己讀書的時間並不多,但他善於聆聽,從中汲取智慧,「我一直認為人與人的交流是獲取知識的捷徑」,與智者談話,和高手論劍,才是人生快事,這些良師益友把看過的書、經歷過的事,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為你款款道來,每一句、每一個標點都是精華啊。

長江的跑步圈、戈壁圈就是這樣一個富有能量的社群。在這個社群中,多少校友為身邊的同學所感染、所召喚、所激勵開始跑步。

堅持總是不易的,但在一個社群中,枯燥的堅持有了新的意義,朋友圈的一個點讚,見面時一個擁抱,聚會時一個大拇指,你的堅持大家可以看到,與之分享,與之互動,堅持有了呼應,推動你繼續刷新跑步的記錄。

明選是長江老戈友,戈七A隊成員,戈八冠軍隊教練組的主要成員,同時是戈賽公益大使,他經常組織戈友聚會,幾百人的隊伍,怎麼去管理?其實,馬斯洛的理論同樣適用一個社群組織,最底層的是安全感,一個人在社群有沒有安全感,是不是擔心被嘲笑、被淘汰、被拋棄?解決了安全感,第二個是參與感,好的社群一定是自組織,一定是在培養一個好習慣,這個社群不是從上而下的號召,而是成員之間網狀的連結,每個成員都要行動起來,打卡參與。打卡久了,自然改變,改變催生成就感、意義感。

長江商學院EMBA15期校友 宋明選

選擇是更難、更複雜的努力

網上有個流傳很廣的金句是,選擇大於努力,仿佛在說,選擇是輕巧的,是放鬆的,一旦選擇,就可以一勞永逸。其實不然,如何取捨、做選擇是更艱苦、更複雜的努力過程。

從上學到求職,從創業到立業,從每天跑步十公裡,開啟人生新戰場,宋明選一直在做著人生的選擇題。

宋明選是農家子弟,高中成績優秀,備考的大學很多,但他念及父輩辛苦,想早一天回報家族,反其道而行之,報考了瀋陽藥科大學。

2019年,新晉的60位中國科學院院長中,一位來自沈藥的馬蘭女士當選。無獨有偶,馬蘭女士當年就讀的班級,另有一位院士。一個班,出了兩個院士,放到整個中國的高校,也是罕見的。

沈藥規模不大,為什麼屢出人才?宋明選在跑步的時候,多次思考這個問題,沈藥創辦在瑞金,當時正值紅軍長徵之時,帶有天然的軍校基因,戰場關乎生死,要求即學即用。沈藥學風嚴謹,四年本科如同打仗,「大學比高中還累」。

大三的時候,宋明選不知道如何擇業?當時書信還承載著主要的溝通往來,明選百般尋來往屆畢業生的通聯地址,一一投遞,寫了三十多封信,山長水闊,一封紙書,僅得兩封回復,這位師兄建議他:去北京發展。

臨近畢業,明選有三個選擇,去青島中藥廠,月薪1500元;回家鄉河南醫科大學教學當老師;三是北京第二製藥廠。

奧運前夕,北京第二製藥廠很不景氣,半年發不了工資。明選依然選擇來到北京製藥廠,他認為選擇職業,很大程度是選擇城市,而選擇城市,其實是選擇和哪些人在一起,選擇的是一個氛圍,一個氣場。在老家河南,很少見名校的畢業生,而在北京製藥廠,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司空見慣,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三年時間,明選從一線銷售員做到銷售老總,然後出來創業,成立康而福醫藥公司。

明選回首往事,他記得在大學畢業時,在班級的留言薄上寫著:希望有一天,給同學們講一個河南人在北京奮鬥的故事。

明選對創業者有一番掏心窩的話:古人說,三十而立,什麼是立?這個「立」就是方向,就是未來的發展空間。年輕人找工作,張口要找好工作。什麼才是好工作?高薪就是嗎?未必。年輕時代,最重要的選對城市,選對行業,錘鍊自己學習的能力,「人與人交往的能力,抗挫反脆弱的能力,在多變時代不被幹掉的能力」,如果一份工作除了提供必要的薪水之外,還提供學習的平臺,那麼這才算是好工作。

如果說,早年的選擇,憑藉的是一個中原子弟與生俱來的勤奮與敏感,那麼中年以後的選擇,已經超出了自我的局限。

宋明選的哲學觀誕生於每天的跑步中,一次,他在北京的紅領巾公園跑步,突然悟出「三」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的奇妙性,空間或時間都可以用「三」來總結。想通這個,他不禁手舞足蹈,興奮得像個孩子。

人生是一段無法回放的電影,五十開始眼花,六十就要退休,七十歲就看孩子來不來看望你。所以,少年看遠、中年看開、老年看淡。

一次,宋明選到寧夏出差,在黃河古道旁跑步,這邊是破敗殘舊的長城,那邊是滔滔不息的黃河,一枯一榮,遙想西夏王國,曾經盛極一時,如今一抔黃土掩埋了。橫亙長城,原本是抵禦防範的高牆,不堪千年風化雨蝕,只剩一堆殘垣斷壁,而黃河之水依舊天上來,奔騰入海不復回。

水利萬物而不爭,所以歷代王朝都倍加呵護,但長城是戒備的,防禦的,保守的,一旦西夏王國消隱歷史舞臺,北宋與西夏的敵對的局面結束,那段在寧夏古長城也就隨之敗落了。

宋明選最新的思考是,我、我們、咱們三層關係,是一個正金字塔的排列順序,推己及人來想問題,是一件漸進的思維;但如果以倒金字塔的模型來思考,從外到裡來拷問,從大眾到個人的邏輯來推導,許多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西夏王國稱霸一時,僅僅擔得起一個自我強大,西夏與北宋是你我的對峙關係,中間隔了一個長城,而蜿蜒萬裡的母親河做到了大我的境界。

公司開會,討論新藥、新項目,大家辯論不休,員工最後請他做決策:老闆,這個藥上不上?那個藥買不買?

剛剛跑步歸來的宋明選,一邊拿毛巾擦拭額頭上的汗,一邊說,你們不要盯著市場和利潤,先想遠,再想近;先想人,再想己,利他是最好的利己。想想社會、客戶與股東,這三層都接受, 那麼藥就是好藥,否則就不要上市。

長江商學院EMBA15期校友 宋明選

在沈藥母校,宋明選捐建一條康而福路,康是Health,福是Happiness,身體康健,心靈幸福,生命的滋味都在兩個H其中。在跑步App中,他的暱稱是:快樂奔跑的小明。因為堅持,明選的跑步速度超過10年前,身體各項指標堪比少年。

2019年,跑過5000多公裡的「小明」這樣解讀能量倆字:能量,就是使人快樂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每天堅持跑步五公裡,對一個人會有什麼改變?
    每天堅持跑步五公裡,對於這個能夠堅持下來的人,首先要有很好的毅力,自律性會很好。能堅持跑步的人,身上會有這些變化:1、氣質變得更好。運動的人,看起來總會與不運動的人身上有著不一樣的氣質。經常跑步的人,會站得更直,站姿更好,體態更好,看起來更有精神。走路看起來更有力量,更沉穩。2、堅持跑步的人,會擁有更好的身材,更好的體魄。
  • 每天堅持跑15公裡!商洛65歲老人:跑步就像奮鬥人生
    在商洛跑步圈裡,有這樣一位提起來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老人,雖然已過花甲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他堅持跑步近20年,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他就是彭文仲。每天堅持跑步15公裡1月10日是三九的第三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早上六點,在這樣一個天氣寒冷的清晨,天還沒亮就可以看到一個奔跑在丹江河畔的身影,65歲的彭文仲老人已經開始晨跑了。華商報記者在跑道邊看到彭文仲老人時,他身著運動服裝、保暖到位,剛剛結束15公裡晨跑。彭文仲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五點半起床,做好拉伸六點整出門跑步,結束後再次拉伸放鬆肌肉。
  • 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一段時間後,身體會有什麼變化?趕緊看看
    跑步是鍛鍊身體的方式之一,不少人會通過跑步讓身體更強壯,體質更好。你有沒有觀察過,那些堅持每天跑步5公裡的人,身體會出現什麼變化?就有人每天都跑5公裡,在一月後,他的身體出現了很多不一樣的變化,之後,他便堅持下來,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 跑步5公裡需要多少分鐘?堅持跑步的人,會有什麼好處?
    堅持跑步5公裡,需要多少分鐘?如果你是以10公裡/小時跑步速度計算的話,5公裡的長度需要30分鐘才能跑完。如果你是以5公裡/小時跑步速度計算的話,那麼5公裡需要跑1小時左右。所以,5公裡需要耗時多久,這是由你的跑步速度決定的。
  • 每天跑步5公裡,半年後你會發生什麼變化?
    每天跑步5公裡,半年後你會發生什麼變化?黃磊每天跑步5公裡,半年時間瘦了12斤。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黃磊的短消失了,看起來精神多了!如今的黃磊跑步成癮,他希望今年可以累計跑1000公裡,50歲前可以完成一次半馬。他的跑步目標也給粉絲帶來滿滿的動力,獲得了粉絲的點讚。
  • 小哥每天跑步5公裡,堅持1個月跑了150公裡,看身材有什麼變化
    跑步能減肥的原理誰都知道,可要真正付諸實踐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的艱辛與無奈可能只有自己承受。其實任何事情都是一個開始嘗試到逐步適應的過程,只要你堅持下去,就沒有什麼不可能。今天介紹的這位小哥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為了健康體魄,他決定嘗試每天跑步5公裡,連續堅持1個月看身材能有怎樣的變化。能下這樣的決心本身就值得欽佩不是麼?先來看看小哥挑戰開始前的身材,一看就有一定的健身基礎,雖然因為體脂率較高肌肉線條並沒有完全顯現,但不管怎麼說有了這樣的基礎再努努力就沒有那麼困難。
  • 每天堅持跑步十公裡,參加幾次馬拉松,一年完成5000公裡並不難!
    五千公裡乍一看很多,其實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並不多,一年365天,平均到每天也只是13.7公裡而已,對於那些每天堅持跑步十公裡,周末來個20公裡慢跑,再參加幾次全程馬拉松完成5000公裡並不難。而對於稍微低一點級別的跑者來說完成5000公裡也僅需兩年,兩年的時間來計算的話,那麼平均到每天的跑步距離是6.8公裡。如果再降低一點要求,那就是平均每天4.56公裡也能在三年內完成5000公裡的跑步計劃。那麼,跑完5000公裡會有什麼感覺呢?
  • 持續9年每天晨跑10公裡,跑步到底有什麼好的?
    早上5:30起床、穿衣、喝水、扣上腰包、拿起手機、戴上手錶、走出家門,來到北陵公園裡熟悉的道路上進行熱身準備,6:10和跑友們準時開跑……「我每天晨跑的距離在10-25公裡,身體素質提高了很多。期間,有兩次要趕早班飛機,凌晨3點就先出門跑步。」
  • 每天跑步三公裡真的不能瘦下來嗎?
    一兩個月沒瘦身效果你會不會懷疑人生?你確定你能跑三公裡?跑步的速度是多少?為何減肥那麼難?其實不是運動太痛苦也不是飲食控制太複雜,根本原因還是動腦子減肥太累了。沒有人願意認真思考最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是什麼樣的,都將希望寄託於「每天跑步三公裡」這七個字中,好像只要下定決心去把這七個字貫徹,就一定能成功。
  • 跑步第一次挑戰10公裡需要注意些什麼
    比如說10公裡。十公裡說長也不長,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輕輕鬆鬆就可以跑完,甚至很多人平時每一次跑步都有十公裡,十公裡也許只是剛剛累。但是對於初級的跑步者,10公裡看起來太長了,是一個很有難度的挑戰。對於沒跑過的人來說,第一次跑10公裡真的是一個挑戰,對體能和毅力的挑戰。那麼,對於第一次跑十公裡,我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黃磊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暴瘦12斤,網友:這是要趕超鍾漢良?
    如今的黃磊身上有很多標籤「國民老公」、「中國好爸爸」、「廚藝小當家」。但是在新一季《嚮往的生活》的宣傳海報裡,黃磊的形象給人眼前一亮,變化之巨大,差點讓觀眾沒有認出來。我們從海報當中看到黃磊老師的確是瘦了很多,很多人可能覺得黃磊老師這段時間是遭遇了什麼嗎?怎麼一下子暴瘦了這麼多?
  • 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
    原標題: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 所以有很多人熱衷于堅持每天跑步,比如連續跑30天,連續跑100天,連續跑1年......世界上連續跑步最長的紀錄是英國人羅恩-希爾保持的,連續奔跑了52年零39天。
  • 跑步是治癒人生的一種方式
    但人生因為難就不過了嗎?當然不是!即使人生很難,我們還是要不遺餘力地跑下去!我的前任同事是一個特別愛跑步的男孩子,每天都早起跑5公裡,幾乎風雨無阻。每天早上我醒來關鬧鈴的時候,朋友圈裡能刷到他跑完5公裡的打卡動態。
  • 每天跑10公裡,每公裡配速7分鐘,雖然有點慢,但樂此不疲
    每天要不刷個1萬步,你都不好意思開啟微信運動。一萬步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標配,不過即使你走了1萬步,估計也只能排在100名左右。你不禁要問:他們每天都去哪了?其實很簡單,想要走路刷1萬步,至少要走兩個小時。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的健身時間,所以你微信運動裡面的大神們,應該是在跑步。
  • 5公裡跑步多長時間才合格 跑步減肥需要注意什麼
    核心提示:說到跑步這個話題,相信每個人都不會感覺到陌生,因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開始把跑步當做一項健身項目,每天堅持跑步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把5公裡當做一個跑步的標準或者目標,每天不斷朝著目標而努力。
  • 堅持跑步,會有什麼收益?如何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
    跑步是健身訓練中常見的訓練項目,大多數人都嘗試過跑步訓練,而堅持跑步訓練,可以給身體帶來多個好處。 但是,跑步鍛鍊不是一件容易堅持的事情,很多人跑步的時候總是三分鐘熱度,堅持不了幾天就會放棄。有的人會受天氣、時間的影響,從而終止跑步訓練。只有真正自律的人,才能更久的堅持下去。
  • 有些人跑步10公裡很輕鬆,自己跑3公裡喘不了氣,如何成為跑神?
    導語:跑步是許多人都會選擇的運動,也是一項男女老少皆宜,簡單便捷的運動,只需準備一雙跑鞋,就能幫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長期堅持跑步的人,每天堅持跑步30分鐘以上,不僅能為我們瘦身減肥,還會提高身體健康,給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好處。
  • 10年堅持每天10公裡的深度跑步愛好者跑出心臟問題:過量負荷不可小覷
    杭州的金先生(化名),現年50歲,從40歲開始跑步瘦身,逐漸愛上跑步和馬拉松運動。 現在保持著隔天沿錢塘江跑10公裡的習慣,馬拉松最好成績是3小時20分鐘,可謂相當地快!有一次跑了8公裡後,突然眼前一黑,暈倒了! 還好很快就能起來。
  • 堅持跑步為兒子做榜樣,這樣的父親你見過幾個?你為什麼要跑步?
    W男,一個愛跑步的健身教練W的職業是健身教練,90後。他的習慣是幾乎每天早起,然後跑步5至10公裡。我看過他手機中運動App中顯示的數據,2017年的跑量是2000餘公裡。這樣算下來,日均跑量達到了約5.5公裡。對於普通人來說,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蠻驚人的數字了。
  • 每天都跑步,堅持了50年,68歲大爺悟出了這5個道理
    堅持跑步50年,真不簡單。你有沒有想過每天堅持跑步,堅持50年是一種什麼感受?雖然每天堅持跑步的標準是至少1英裡,但Jon可不是每天只跑1英裡,他這50年一共跑了198000英裡(318650公裡),平均每天要跑10英裡(16公裡)。所以,在他堅持跑步50年的紀念跑儀式上,他的跑步好友66歲的Claude Maugein還專門給他設計了一款T恤來紀念他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