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駕駛幾乎是每一款上市新車必須提到的產品點,什麼「L2.5級」、「L2.9級」,甚至是「準L3級」等新鮮詞彙層出不窮。不過很多汽車廠家其實只是將智能駕駛作為一個噱頭或者賣點,很少靜下心來去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怎樣的智能駕駛,實際的體驗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比如有些智能駕駛只能實現自適應巡航功能;有些只能實現特定路段下的併線輔助和車道保持功能;而有些即使可以在部分路段下完全脫手,但是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受限於rule-based基礎架構,緊急應變能力幾乎沒有。而且當開啟智能駕駛時,汽車仿佛變成了新手上路,剎車和油門不線性,被加塞也是家常便飯,使用體驗很糟糕。
不過2021年1月13日,智己汽車在全球品牌發布會上為我們展示了「智能駕駛汽車該有的模樣」。那麼相比較目前主流的智能駕駛,智己汽車有何不同,它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下面請跟隨筆者去一探究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出色的智能駕駛系統一定離不開強大的硬體支撐。智己汽車的視覺感知解決方案採用了目前英偉達最強的Xavier晶片,並具備兼容雷射雷達的軟硬體架構冗餘方案,支持 4 Orin X,算力高達1000+TOPS,構成強大的IPD智能駕駛中心,支持高達L4級別智能駕駛。同時再輔以瑞薩R- Car M3的ICC智慧計算中心、高通8155的ICM智慧座艙中心和地平線J2的I-Mate AI智慧夥伴,通過多核異構將算力進行最大化利用,為整車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
熟悉數碼產品的朋友應該知道,除了算力之外,數據的傳輸速度也很重要,特別是智能駕駛系統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智己汽車通過TTTech多晶片實時數據交互和支持1Gbps的乙太網光速通訊來解決數據交互問題,能夠大大降低功能延時,保證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高的智駕安全性。
當然有了強大的算力和高效的傳輸之後,與智能駕駛有關的攝像頭和傳感器必不可少。智己汽車採用了由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2個超聲波雷達組成的視覺感知硬體,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另外,智己汽車預留了3顆雷射雷達的安裝位置,只要雷射雷達進入量產化成熟期,智己汽車便能為用戶在第一時間加裝雷射雷達。能在硬體的拓展層面為消費者想得如此長遠,智己汽車真的是用心了。
有了強大的硬體支撐,數據算法也得跟上。傳統的rule-based基礎算法,就是把在自動駕駛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都「寫」進系統裡,這種方式的局限性相當明顯。我們都知道,駕駛過程中遇到的情況千變萬化,rule-based根本不可能覆蓋到所有的使用情況,這就需要智能駕駛系統有自我學習迭代的能力。
智己汽車充分考慮到了rule-based的局限性,為此引入了Data driven數據驅動算法。這套算法可以利用不斷產生的數據,自動化地發現問題、記錄數據、標註數據、訓練模型以及驗證更新到車。舉個例子,如果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感知到的紅綠燈狀態與人類司機的駕駛行為不一致(比如感知為紅燈,但人繼續開過路口),大概率是算法感知錯誤。這個時候就會通過車端篩選器自動的把預測錯誤的場景樣本提取出來上傳到雲端,然後利用紅綠燈狀態的連續性進行高度自動化的標註,再通過模型訓練、驗證、模型發版即可完成快速迭代的閉環。通過基於數據驅動的閉環自動化迭代,紅綠燈的識別準確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在Data driven算法下,智己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真正做到常開常新。而且用戶共創一直是智己汽車的品牌理念,Data driven讓這一理念得以落地。比如當遇到車旁有一輛非機動車時,駕駛者會下意識地往左邊打一點方向,這一動作經過反覆訓練,最終會共享到所有的智己汽車,讓智能駕駛更加符合駕駛者的實際預期。
目前很多新車都搭載了L2級甚至是L3級智能駕駛系統,但是車主往往都不太願意使用,主要是因為這些智能駕駛系統都不太「智能」。比如無法根據當前的情況自動變換車道、遇到可能發生的碰撞無法進行適當的躲避、無法實現完全脫手的自動泊車和記憶召喚。不過對於智己汽車來說,力爭把智能駕駛做到老司機般的駕駛體驗是第一要務。
依靠高精地圖和智能感知系統,智己汽車的智能駕駛可以實現特定路段的城市領航。比如在通過路口時,智己汽車可以自動完成跟停、起步、轉彎、掉頭,完全不需要駕駛者的幹預。再比如當遇到導航開啟、前車行駛緩慢、道路施工等情況,智己汽車還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完成自動變道,從而提高通行效率。相比起目前不會自動避讓的智能駕駛來說,這種設定明顯更符合老司機的操作手法。
當然智己汽車老司機般的駕駛體驗遠不止於此,當它檢測到後方有車輛快速靠近、可能發生碰撞風險時,在車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智己汽車可以適當提速,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另外,自動泊車和召喚對於我們的日常使用也具有實際意義,一方面它能夠幫我們節約寶貴的時間,另一方面對於駕駛技術不太熟練的新手司機來說也是個福音。
相比主流的智能駕駛系統,Door to Door Pilot也是智己汽車的一大亮點,它能夠實現日常通勤路段的「零接管」(需要在法律允許範圍內使用)。目前行業內的自動駕駛,場景覆蓋有限,體驗不夠連續。而智己汽車將AVP(代客泊車)、Highway NOA(高速智慧領航)和城市NOA(城市智慧領航)這三者結合在一起,再輔以自我學習迭代能力,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日常通勤「零接管」。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智己汽車的車主駕駛車輛從小區的固定停車位駛出,然後按照導航路線開到公司,再到公司的固定停車位停下。如此往複數次之後,智己汽車便能通過AVP、Highway NOA和城市NOA的共同協作,實現自動駛出停車位、然後正常上路、最後自動停在公司的停車位上。如此一來,智己汽車的用戶從上車開始便能全程託管,大大提升了日常通勤的舒適度,這才是對用戶真正有用的智能駕駛。
除了通勤之外,周末與家人一起逛商場也是很多用戶的日常使用場景。而在逛商場期間,在地下停車場找停車位令很多人頭疼,而且有些車位比較狹窄,停好之後上下車也非常困難。有時候逛完商場,拎著大包小包,還要在地下停車場裡步行找車,體驗相當糟糕。智己汽車充分考慮到了周末逛商場的使用場景,藉助完善的智能駕駛軟硬體和對商場停車場的建模,能夠實現熱門商業中心的自動代客泊車。
試想一下,周末駕駛著智己汽車帶家人一起去商場購物,可以在指定的下客點下車,然後由智己汽車自己去尋找停車位停泊。等到購物完成後,再使用遠程召喚功能,智己汽車便會自動來到指定的上車地點,用戶再也不用為了找車而煩惱。單就「商業中心自動代客泊車」這一項功能點,每次逛商場的時候平均能為用戶節省20-30分鐘,而且停車難、找車難等問題也迎刃而解。
據悉到2021年底,智己汽車將會對上海的特選商業中心進行建模,實現自動代客泊車&喚車的應用落地。而到了2022年,逐步向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鋪開,屆時將會有更多的智己汽車用戶享受到這項便利。
結語:相比較目前業內主流的智能駕駛系統而言,智己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對於用戶無疑是更加人性化的,它始終以提升用戶體驗為核心目標。強大的硬體組成了域融合中央計算數字架構、先進的算法保證了自我學習迭代能力,而除了堪比老司機般的駕駛體驗外,智己汽車的「Door to Door Pilot」和「商業中心自動代客泊車&喚車」更是全方位地考慮到了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智己汽車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好用的智能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