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驤科技:慧智微有誤導輿論、不正當競爭之嫌

2021-01-09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文/holly),2019年5月,飛驤公司分別在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並在其微信公眾號指稱慧智微的「射頻前端可重構技術」和多款產品涉嫌侵犯飛驤ZL201110025537.X號發明專利權。

昨(22)日晚,慧智微發表聲明稱,已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深圳飛驤科技有限公司涉嫌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及不正當競爭,且法院業已立案受理,案號為(2019)粵73知民初1634號。

今(23)日,飛驤科技對此事做出了回應:我司尚未收到法院通知,將會通過正規的法律途徑應對此事。慧智微公司反覆就此發布聲明,反而有誤導輿論、不正當競爭之嫌。

其實早在11月13日,慧智微發表聲明稱:飛驤公司對慧智微侵權訴訟無成立基礎,因為此前公司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宣告涉案專利權全部無效的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於13日正式發出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第42255號),宣告飛驤公司涉案專利權全部無效。

14日,飛驤作出回應:該審查決定僅是行政裁定,尚未進入司法程序,並無法律效力,公司已決定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由司法機關對專利的有效性進行最終評判。

以下為聲明全文:

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智微)發布聲明稱,已經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我司涉嫌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及不正當競爭。我司尚未收到法院通知,將會通過正規的法律途徑應對此事。同時,我司對慧智微聲明中所表達的古怪邏輯表示不能理解。

我司重申,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我司ZL201110025537.X號發明專利(以下簡稱537號專利)的無效審查決定不是最終判定,尚有待法院審理和裁決。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從未在任何公開渠道公告過537號專利無效,該專利仍然有效的存在於國家發明專利庫中。慧智微公司反覆就此發布聲明,反而有誤導輿論、不正當競爭之嫌。

做晶片不易,十年磨一劍,各種困難都要面對,最終是產品說話。晶片行業不是談概念的注意力經濟,工匠精神才是主旋律。我司將一如既往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做好技術積累,為晶片國產化盡綿薄之力。

深圳飛驤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23日

(校對/葉子)

相關焦點

  • 慧智微:起訴飛驤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及不正當競爭已獲法院立案受理
    2019年11月21日,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深圳飛驤科技有限公司涉嫌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及不正當競爭,法院業已立案受理,案號為(2019)粵73知民初1634號。今日,廣州慧智微電子發表聲明表示:飛驤公司在明知涉訴產品不侵犯其537號發明專利,且涉訴專利也因存在創造性缺陷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無效的情況下,仍然向社會公眾大肆宣稱和傳播片面和誤導性信息,涉嫌以排除、限制競爭目的,而惡意提起專利權訴訟及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致使慧智微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和商譽損害。
  • 涉案專利權宣告無效,法院駁回飛驤科技對慧智微的起訴
    集微網消息,2019年5月,飛驤公司分別在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並在其微信公眾號指稱慧智微的「射頻前端可重構技術」和多款產品涉嫌侵犯飛驤ZL201110025537.X號發明專利權。
  • 對飛驤科技的維權公告 慧智微電子正式給予回應
    (集微網消息)針對飛驤科技發出的維權聲明,慧智微電子正式做出回應。飛驤科技在聲明中稱,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製造、許諾銷售及銷售的多個型號射頻功率放大器產品涉嫌侵犯該公司ZL201110025537.X號發明專利權,並向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分別提起訴訟。
  • 慧智微/漢天下/絡達/唯捷創芯/展銳等,國內 PA 廠商戰力幾何?
    有通信領域的業內人士認為,5G 手機最大的成本會轉向整套的射頻方案,射頻才是 5G 手機中成本最昂貴的模塊。而作為射頻前端重要組成部分,PA 在手機中的數量正在不斷地增加,業內人士指出,4G 手機內 PA 數量平均 5-7 個,5G 手機最少是十幾個,以 20 億部通訊終端為基礎,單價 1-1.5 美金計算,市場將是千億級別。
  • 搶佔國內射頻前端主序市場,「慧智微」的打法是推可重構射頻前端架構
    但從LTE/4G開始,射頻功率放大器的研發難度和商業化難度升級,國內射頻功率放大器領域主要有絡達、唯捷創芯(Vanchip)、慧智微電子、國民飛驤等幾家廠商。  當下,射頻功率放大器產品研發難度升級。  這也意味著,有多年海外大廠項目經驗的工程師就是行業的重要資源。當前,國內的射頻行業人才以3-5年工作經驗的人才為主,對於產業推動作用更大的10年以上成熟射頻工程師相對稀缺。 事實上,除了技術難題,商業層面,國內射頻廠商還要面臨大廠的價格競爭,並克服潛在的專利侵權問題。
  • 網絡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分析
    從這些涉網絡不正當競爭糾紛類型來看,此類案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線下業務擴展到線上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如全國首例網絡拍賣案系此類糾紛中之典型;二是新商業模式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如全國首例網貸評級商業詆毀案系在網際網路金融這一新商業模式下引發的糾紛;三是利用新技術手段實施侵權引發的不正當競爭糾紛,如全國首例涉用戶數據不正當競爭糾紛「脈脈案」、瀏覽器更改UA跳過廣告案、搜狗輸入法歧視性對待搜尋引擎不正當競爭糾紛等
  • 動畫劇《美食大冒險》訴動漫《吃貨宇宙》不正當競爭被駁
    千龍網北京5月24日訊 據海澱法院網消息,因認為動漫作品《吃貨宇宙》的主要角色形象與知名動畫劇《美食大冒險》形象相似,且主要角色數量完全一致,《美食大冒險》的著作權人廣州易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認為《吃貨宇宙》明顯惡意抄襲原告創意,未經授權擅自對原告作品形象進行改編,以搭「順風車」的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將北京聖壹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天工異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
  • 反對不正當競爭 推動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壟斷行為還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都使得競爭的積極作用不能正常發揮,市場的正常秩序受到破壞,經濟的活力受到抑制。因此,競爭作為市場機制這一「無形之手」的核心內容之一,雖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但由於其本身也會帶來某些消極後果,因而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去維護。
  • 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
    (原標題: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1月14日,資本邦了解到,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立案調查。
  • 慧智微「S55255」衝擊5G射頻前端市場
    事實上,除了技術難題,商業層面,國內射頻廠商還要面臨大廠的價格競爭,並克服潛在的專利侵權問題。   國外企業多是IDM模式,國內企業主要以Fabless(無工廠晶片供應商)為主,國外廠商由於有自己的晶圓廠,並且有足夠的量來支撐運營成本的降低,同樣的實現方案下,國外企業要比國內企業成本低20%。如果國外廠商將毛利率控制在30%以內,加之15%的品牌溢價,國內企業恐無利可圖。
  • 企業名稱受保護,擅自使用屬不正當競爭
    企業名稱受保護,擅自使用屬不正當競爭 2020-04-26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機應用市場不正當競爭亂象叢生 該如何治理?
    不過,大家想不到,在這些看似技術問題背後,或許暗藏著應用軟體分發領域不正當競爭。  今年1月1日,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開始實施。同日,在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16家企業共同籤署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分發服務自律公約》也開始實施。  據了解,《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分發服務自律公約》出爐的一大目的,就是避免應用軟體分發領域不正當競爭。
  • 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
    無法外之地,唯品會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立案調查 2021-01-14 10:52:07 來源:資本邦
  • 唯品會遭總局立案調查,網際網路不是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法外之地
    有商家稱,唯品會曾下發通知,如果不把愛庫存上的商品下架,唯品會就會將你的所有商品禁銷下架。商家表示,自己在這場競爭中,損失達到了上百萬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7月份全國紡織服裝類零售總額5959億元,同比下降17.5%,低於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6%的增速。
  • 天眼查訴企查查「三查」廣告語不正當競爭 一審勝訴
    來源:中國財經12月31日,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天眼查訴企查查「三查」廣告語不正當競爭一審勝訴。法院判決認定企查查構成不正當競爭,需停止使用「三查」廣告語及其類似用語,並賠償天眼查200萬元、在官網、微博首頁等顯著位置連續48小時刊登聲明道歉。
  • 天眼查訴「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三查」廣告語不正當競爭一審勝訴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天眼查訴「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三查」廣告語不正當競爭一審勝訴。法院判決認定「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構成不正當競爭,需停止使用「三查」廣告語及其類似用語,並賠償天眼查200萬元、在官網、微博首頁等顯著位置連續48小時刊登聲明道歉。
  • 慧智微李陽:手機供應商給國產射頻晶片多一些支持
    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CEO李陽集微網消息(記者 樂川),7月19日,2019集微半導體峰會在廈門海滄舉行,在下午舉行的《5G國產射頻晶片的挑戰和機遇》圓桌討論環節上,廣州慧智微電子有限公司CEO李陽表示,慧智微是全球第一家可重構多頻多模射頻前端技術並量產的晶片公司
  • 營銷術語:不正當價格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明確規定:經營者違反價格活動的基本規範,採用不正當競爭手段,侵害了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幹擾破壞了正常價格秩序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同時指出:不正當的價格行為這對市場公平競爭危害巨大,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必須禁止不正當的價格行為。 不正當價格行為的表現及認定 經營者的不正當價格行為有多種多樣的表現。狹義上來講,主要就是《價格法》第十四條中列舉的八種,可以說是主要的典型的。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 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原標題: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短視頻模板是作品嗎?是何種作品?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人年入百萬 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為方便用戶製作「大咖」同款短視頻,一些社交平臺提供可以替換內容的短視頻模板,用戶只需替換視頻主角即可獲得專屬自己的「網紅」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