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耕GT車型、四門車型和豪華SUV車型後,瑪莎拉蒂似乎想起了自己是一個誕生於賽道的品牌,在沉浸多年後,瑪莎拉蒂終於為車迷帶來了久違的超跑車型MC20。這次,瑪莎拉蒂選擇了與超級跑車搭配的最佳方案——中置發動機布局,而更難得可貴的是,在這個超跑們為了更好的性能紛紛採用混動方案的大環境下,MC20還為大家帶來了一款全新的高性能內燃發動機。
在了解MC20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MC是Maserati Corse(瑪莎拉蒂賽車部門)的縮寫,數字20則代表著2020年。瑪莎拉蒂上一臺以MC為前綴的車型正是大名鼎鼎的MC12。而MC12的研發背景很有意思:雖然瑪莎拉蒂是一個誕生於賽道的品牌,但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它便逐漸淡出汽車賽事,到了六十年代末期基本完全脫離賽道,之後著重於民用車市場,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誕生了總裁、Ghibli等多款重要車型。直到2004年,瑪莎拉蒂決定重返賽場,把眼光看向了國際汽聯GT1大獎賽。
按照當時規定,想要參加GT1比賽,必須量產過25輛民用版本車型,由於瑪莎拉蒂已經離開賽道太久,MC12整體脫胎自法拉利Enzo,只是車身造型相較Enzo更加平滑,也更修長,它的車身尺寸達到5143mm×2100mm×1205mm,軸距2800mm,總重量被控制在1335kg(一臺車長超過5米的怪物級超跑),身側的修長線條、長長的車尾與碩大的後擾流板是MC12的顯著特點。
之後便是我們熟悉的劇情。2004年,瑪莎拉蒂攜高性能超跑MC12重回賽場,屢摘桂冠。2005至2010年間,瑪莎拉蒂在世界超級跑車錦標賽上共斬獲14項大獎(19次勝利),包括:2次製造商杯冠軍;5次車手總冠軍;6次車隊冠軍。特別是在2007年,MC12賽車同時拿下了車手、車隊、製造商的三個總冠軍,完成了一次大滿貫。
不過瑪莎拉蒂這段時間的表現也只能用曇花一現來形容,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MC12稀有的數量和高昂的價格,在整個生命周期中,MC12於2004年、2005年各生產25輛,還有額外的12輛MC12Corsa賽車版(少量的原型車除外),相比之下,法拉利Enzo的數量是399+1臺,至於價格,MC12道路版當年預售價約60萬歐元起,而偏賽車取向的MC12 Versione Corsa基礎售價為147萬美元,對於瑪莎拉蒂來說,雖然MC12為其贏得的榮譽無數,但它仍是不折不扣的「賠錢貨」。
而之所以要在說今天的主角MC20之前鋪墊這麼多MC12的內容,主要還是為了體現這次瑪莎拉蒂打造MC20的決心。
首先,相較於MC12純粹的賽車定位,MC20更像是一臺既兼顧了公路賽道,又滿足日常駕駛需求的超級跑車,這也讓更多包裡有錢的消費者能夠接受MC20——210萬的價格非常有競爭力,不過2021年中國區只有75臺的配額(對了,前幾天陳偉霆成為了中國第76位瑪莎拉蒂車主),按照目前的市場反響,大概率是一搶而光的節奏。這麼看來,瑪莎拉蒂MC20似乎開了一個好頭,而且MC20還是一臺100%由瑪莎拉蒂打造的超跑。
看得出,時隔多年後,瑪莎拉蒂「重燃」了自己的超跑市場,那麼他們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MC20的設計工作歷時近兩年,過程匯集了來自瑪莎拉蒂創新實驗室的工程師團隊、瑪莎拉蒂引擎中心的技術專家以及瑪莎拉蒂設計中心的設計師團隊。即可以看作是100%摩德納生產,100%義大利製造,同時也可以看作是手工定製的藝術與工程製造共存。
MC20整車的設計可以分為上下兩種風格,車身上部採用雕塑藝術般的設計語言,塗裝選擇也非常豐富,冰川皓白、絕塵黃、烈焰紅、無界曜藍、秘境黑和神秘灰顏色均專為MC20配備,而首發車型的冰川皓白車漆還可在光線下釋放出橙色和藍色微光。下部則是以大量碳纖維材料為主的純粹的工程設計。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超跑,但MC20並沒有採用大量的運動套件,而更多是靠漂亮的車身比例和造型來引人注目。
(說明:由於實拍現場為了方便展示,前後機蓋均未關閉,所以縫隙較大)
前格柵自然是MC20標誌性的設計元素,鯊魚嘴的造型看得出是在向前輩車型們致敬。除此之外,標誌性的前格柵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把人們的視線吸引到海神三叉戟的徽標上。而當你的視線離開這裡後,你才會注意到兩側巨大的中冷器進氣口和碳纖維的導風刃。同時得益於1.2米的車身高度,MC20的視覺效果非常低矮,給人的感覺會更加沉穩。(前臉並沒有為前車牌預留安裝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瑪莎拉蒂在MC20上採用了品牌最新的橢圓形徽標,原來的紅色三叉戟現在變成了藍色,在風格上看起來要更加的統一,也更低調。(對了瑪莎拉蒂把這種藍色叫做專屬的瑪莎拉蒂藍。)
為了讓氣流快速地流經前格柵進入中冷器,設計師在前機蓋上開了兩個凹槽,幫助氣流進入車身,不過由於車身上半部分屬於藝術設計,為了保持整車的設計統一,這兩個氣口只根據最小限度的需求進行設計。而且前機蓋也沒有用多餘的線條勾勒,看得出設計師在追求極簡的風格。
由於中置發動機的特徵,打開全碳纖維材質的前機蓋,你會發現這裡有個不大不小的儲物格,容積為50L,大概只能放下個小包,但聊勝於無。
大燈的造型也是非常簡單,LED日間行車燈採用了簡單的燈帶式,遠近光採用了一體式設計,在燈腔的外側還有瑪莎拉蒂的字母標識。
打開車門,MC20的感覺就不再那麼低調了,蝴蝶門的開啟方式可以說是絕對的搶眼與張揚,筆者作為一個之前在現實中只看過瑪莎拉蒂四門轎車和GT的人來說,實際MC20開門的樣子,確確實實有被震撼到。
伸手試了試車門的重量,非常輕,一根手指就可以完成蝴蝶門的抬舉,這離不開鍛造式碳纖維車門的加持,既減輕了車身重量的同時,對於力氣不大女士來說也更方便,這樣自然是再好不過。
除了格調,MC20使用蝴蝶門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方便乘客的上下車,我們可以看到,MC20蝴蝶門的開啟角度已經達到了輪拱的位置。
雖然上車體採用的是鋁合金車身+複合材料,但為了進一步的減重,MC20還採用了碳纖維單殼底盤,整個乘員艙的外殼由熱壓碳纖維構成。
車門內部的把手採用了皮革拉手的設計,無論是用料還是手感都和奢侈品級的旅行箱包相似。
對於很多採用中置發動機的跑車來說,他們很喜歡把中冷器的進氣口置於後輪拱的前方,再配合大面積的開口,營造出性能的氛圍,這是超跑的正常設計。但是在MC20上情況卻有所不同,中冷器的進氣口位於後輪拱的上方,如果你從側面看很難看見進氣口位置。在設計團隊看來,他們追求的是簡單流暢的線條,要避免多餘的細節設計(包括進氣口)帶來的視覺幹擾。
這也是為何在整個車身側面,海神三叉戟的徽標成為了為數不多的特色元素。
除此之外,車門上的側裙邊同樣是整車空氣動力學的一部分,這屬於工程設計的範圍,所以這裡採用了大面積的碳纖維材質,內凹也更加明顯,為的是讓氣流更流暢的從前輪流向後輪,其實這個不起眼的區域在功能上是非常強大的。
三幅式的輪轂造型來自於瑪莎拉蒂經典的概念車Birdcage 75th Concept上的輪圈,輪圈採用了扁平式的設計,四條普利司通搏天族系列輪胎為性能提供保障,前輪規格245/35 R20,後輪則達到了誇張的305/30 R20。前六活塞後四活塞的卡鉗由Brembo提供,再加上碳陶瓷剎車盤,MC20絕對滿足下賽道的需求。
瑪莎拉蒂MC20實際的車寬超過了2米,較寬的車身尺寸利於設計團隊創造出優雅的造型,例如圓潤平滑的輪拱。
雖然車寬已經超過了2米,但設計團隊並不滿足,為了讓MC20的氣場看起來更加強大,尾燈採用了極為修長的燈帶式設計,進一步拓寬了車尾的視覺寬度。
考慮到MC20僅僅只有1.2米的車高,再加上車後方的中置發動機,為了減少日常用車時的視野盲區,瑪莎拉蒂還為其配備了流媒體後視鏡,要知道當年的MC12可是連後窗玻璃都封死的節奏,時代真的變了。
中置發動機的布局也讓MC20有了一個小小的行李箱,容積在100L左右,放一個登機箱沒有太大問題,當然代駕司機的摺疊自行車自然也不在話下。
雖然定位是超跑,但是MC20並沒有配備誇張的尾翼,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小鴨翼,你可能會問,對於一臺車重不到1.5噸、極速能夠突破325km/h的「輕量級選手」,它用了什麼黑科技?
近年來,瑪莎拉蒂和義大利賽車製造商Dallara有著緊密合作。Dallara通過設計和研發車輛的空氣動力學組件(應用計算流體動力學和風洞)、整體車身和碳纖維結構,MC20在Dallara的風洞中進行了超過2000個工時的研發試驗,以及超過1000次CFD(計算流體動力學)流體動力學模擬試驗。
空氣從前部的渦流發生器到平直的底板、車尾巨大的擴散器,再加上不同深度的通道和經過優化的垂直擾流板,可利用各個部分之間的壓差產生渦流。使得MC20能夠產生極高的空氣動力學下壓力和極小的阻力——在極速時能夠產生超過160kg的下壓力。
再次強調,MC20的設計在「對立」中達到了的平衡,它讓公路車和賽車的一些元素相互融合,手工定製的藝術與工程精工製造共存。
在品鑑當天,由於主辦方的要求我們不能坐進車內細細觀察MC20的內飾細節,再加上展車沒有通電車機系統也無法體驗,但看個大概還是沒有問題。
首先MC20內飾的整體設計非常簡潔,沒有太多的設計元素,延續了MC12的極簡中控布局,只保留了必須的按鍵和開關,以確保駕駛者專注於駕駛體驗。從內飾的用料,也不難看出MC20的賽道基因,包括Alcantara材料的座椅,碳纖維材質的門板,中央通道。
副駕前方的義大利國旗和MC20的標識算得上是為數不多的設計元素。
2塊10.5英寸的屏幕構成了MC20的儀錶盤和中控屏。在互聯服務方面,MC20配備了全新一代瑪莎拉蒂智能輔助MIA(Maserati Intelligent Assistant)多媒體系統,同時配以10.25英寸中央多媒體觸控螢幕,帶來全面升級的信息娛樂體驗,並可依據個人偏好進行個性化定製。
同時,得益於全新的瑪莎拉蒂互聯繫統,用戶通過智慧型手機即可與車輛保持互聯,並實時查閱車輛的健康狀態。
中央通道上除了2個擋位的切換按鈕外,還有駕駛模式的選擇。MC20提供四種駕駛模式選擇:GT模式、WET溼滑路面模式、SPORT運動模式、CORSA賽道模式,外加ESC OFF模式,兼顧日常駕駛和極致駕控體驗。
擋位區的後方則是車窗、車鎖以及多媒體的控制區域,前方還有一個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墊。
方向盤採用了碳纖維和Alcantara兩種材質打造,據說由瑪莎拉蒂和曾駕駛MC12獲得世界冠軍的Andrea共同設計,只保留了部分功能按鍵。
左側區域由定速巡航,車輛升降和一鍵啟動這幾個功能按鍵組成。車輛升降功能是在車輛時速低於40km/h時車身可提升離地間隙,來滿足一定的通過性。
右側區域除了音量控制、電話和語音操作外,就是大大的「LAUNCH」按鍵了。在賽道模式下,按下「LAUNCH」鍵便可激活彈射起步功能。這裡筆者腦洞下,這麼大的按鍵、放在這麼明顯的位置,又這麼容易激活,是不是意味著瑪莎拉蒂對自己的這臺8速雙離合變速箱非常有信心呢?
我還很少見到過全碳纖維材質的換擋撥片,看來MC20把減重做到了極致。換擋撥片固定到了轉向柱上,即使是在激烈駕駛時,像我這種菜鳥,也能明白我按下的到底是加擋還是減擋。
主駕駛位的油門、剎車和休息區的踏板均採用了金屬材質,底部做了防滑紋路,就連副駕下方也有一塊大面積的休息踏板,這對於長途旅行來說還是能夠緩解一定的腿部壓力。同時下賽道時,也能讓乘客踩得更穩,能更好的保持自己的姿態。
由於品鑑會不能乘坐體驗,這套座椅坐起來究竟是什麼感受還不能下評論,不過看這種一體式的造型,再加上單薄的椅背,絕對不是以往瑪莎拉蒂四門或GT車型那種寬大舒適的感受,主要還是以包裹性為主。當然即便是運動座椅,做工依舊沒得說,包裹真皮的把手等也都是手工級的水準。
和很多中置超跑一樣,MC20也採用了玻璃後蓋,並且為了提升設計感,還用百葉窗拼出了海神三叉戟的造型。
熟悉瑪莎拉蒂的車迷都知道,即使2015年脫離了FCA集團,瑪莎拉蒂的3.0L雙渦輪增壓V6、3.8L雙渦輪增壓V8和4.7L自然吸氣V8三款發動機仍由法拉利提供。而這一次,MC20則採用了一款100%自研的超跑心臟——Nettuno海神發動機。
全新研發的3.0L V6雙渦輪發動機,配備適用於超跑的乾式油底殼,率先引入源自F1的瑪莎拉蒂雙火花塞預燃室技術的V6心臟,還是一顆V6 90°雙渦輪發動機,可爆發出630馬力的強勁動力,在3000rpm時峰值扭矩可達730Nm,升功率為154kW(209馬力),使MC20在2.9秒內即可實現百公裡加速,最高車速超過325公裡/小時。
全新發動機壓縮比為11:1,衝程為82mm,內徑為88mm,這應該是市面上最強的3.0T渦輪增壓發動機,再加上不超過1500kg重量,630馬力的輸出功率,MC20功率重量比達到驚人的2.33 kg/hp,為同級最佳。
全新發動機擁有以下三大主要特點:
1、預燃燒室:在中央點火電極與傳統燃燒室之間設置一個預燃燒室,通過一系列特殊的噴孔將預燃燒室與傳統燃燒室加以連接,並由此實現「湍流射流點火技術」。
2、側火花塞:安裝於主燃燒室側面的火花塞,可支持發動機在無需啟動預燃燒室的工況下工作。
3、雙噴射系統:雙噴射系統包括直接噴射和間接噴射,供油壓力可到350 bar。該系統可在全轉速範圍內降低噪音、減少排放以及節約油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臺發動機在擁有澎湃動力的同時,還可以滿足嚴苛的國六b和歐六d排放標準,並且只需要93號汽油便可。
同時,MC20配備了帶有主動減震器的雙叉臂懸掛系統,前橋和後橋均採用了短軸半虛擬雙叉臂布局,在確保操控性和舒適性的同時,帶來最佳的性能表現。其中半虛擬轉向可使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在轉彎時保持不變,帶來極高的側向加速度,且可在任何路況及車速下始終保持純粹的操縱感。
結語:
雖然還未正式上市,但不可否認,MC20將會成為瑪莎拉蒂品牌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就如同當年的Alfieri概念車一樣,為品牌創造出另一種造車的理念,未來瑪莎拉蒂還將以MC20的設計為理念,打造一系列的車型,例如這次MC20除了亮相的Coupe車型外,未來還有敞篷版以及純電動版車型。
文|仁哥
圖|仁哥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