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東
最近,部分同事、同行詢問我關於國家自然基金申請書撰寫的技巧問題。現將過去的一些經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按照基金申請書寫作要求,分為以下8部分進行梳理。
1. 框架和時間安排。自然基金包括題目、基本信息、預算表和預算說明書,項目的立項依據、目標、內容和關鍵問題,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特色和創新之處,年度計劃和預期研究成果,研究基礎和工作條件,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好的申請書應該在寫作重點上有所側重,將寫作時間花在刀刃上。所謂刀刃,我認為就是項目的立項依據、目標、內容和關鍵問題,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特色和創新之處,研究基礎和工作條件。另外,如果需要一個寫作先後順序的話,我的建議是,先是目標、內容和關鍵問題,然後項目的立項依據,再次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接下來是特色和創新之處,最後是研究基礎和工作條件;其他部分隨便安排。在寫作時間上,儘可能將80%的時間花在前3項上。
2.目標、內容和關鍵問題。寫作順序為內容、研究思路和目標、關鍵問題。內容以涉及3~4個為宜,注意內容之間的邏輯性,並適當地進行內容解釋,而當內容較多時,需要用小標題分開。在研究思路和目標上,一定要與內容相呼應。另外,目標是方法的引申,邏輯上和方法一致。而關鍵問題是研究內容的深化與總結,既可以是一個關鍵問題,也可以是多個。
3.項目立項依據。按照研究內容設置段落數,如果有3個內容,立項依據應該有5段。第一段總括表述研究的意義,2~4段分別對應3個研究內容進行闡述,最後一段總結提出科學問題/科學假設。
4.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要與研究內容對應。如果有3個內容,就將方法寫成3部分,並將內容的邏輯引申到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研究科學問題的話,研究方法最好採用已經成熟的方法。如果項目本身就是關於研究方法的,寫作時要做好自己方法與其他方法的比較論證。可行性分析可以從理論可行、方法可行、實驗室保障、人員保障等4個方面進行介紹。
5.特色和創新之處。這一部分是對關鍵問題的論述。關鍵問題是什麼,特色和創新就是什麼。
6. 研究基礎。這一部分主要包括申請者基礎、參與者基礎、實驗室基礎、國內外合作等方面介紹。千萬注意,大多數申請者對這一部分寫作不太注意,但這一部分十分關鍵,關係「你到底有沒有研究基礎」。沒有研究基礎,可以通過這一部分的適當闡述獲得基礎。比如,我申請方向沒有已發表成果,那我就要找在這方面發表成果的學者作為項目的參與者。這樣做就有基礎了。再比如,我雖然在某方向研究水平一般,但我能與國內外某個「大牛」合作,人家有基礎,故而項目的申請團隊有基礎。
7. 其他寫作部分沒有特殊不同。
8. 最值得注意的事項:(1)選題。申請書能獲批,我覺得選題佔65%,申請書寫作好壞佔25%,運氣佔10%。因此,選題是最重要的。做選擇的時候應該注意千萬別和小同行重複,如果大家報近似的題目,在人工智慧的篩選下,大概率落在同一個審稿人手中,自然會選擇一個優劣,降低命中概率。為避免和別人進行同樣的研究,你可以通過已發表文章、基金委的網站和LetPub這樣的網站進行查詢,千萬注意要避開「大牛」的研究方向。此外,選題如果屬於當前的熱點,則有一定積累為佳。
(2)行文。行文優美是最高境界。一個好的申請書不僅可以看出科學問題,而且通俗易懂。比如,每次我的申請書寫完,就會讓家裡人看幾遍。我會問他們(不是行業內人士)是否能懂,是否能將我寫的啥問題說出,如果可以,說明申請書的寫作就是成功的。
(3)時間安排。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基金成功也是如此。在時間投入上,我建議最少應該從11月份開始準備。最開始不一定寫作,是找思路、問題、內容、方法。等思考成熟了,大致在1月中下旬,用兩個星期寫出來,一次成文,千萬不要間斷。間斷後再寫,很可能會改變想法,影響邏輯。
(4)交流。申請書寫好之後,千萬不要藏著掖著,可以讓同事、同行們看看,並請他們提出建議。
(5)申請書還要避免負面評論別人的研究成果,相反應該用褒揚的姿態去說已有成果。
最後,祝大家寫申請書愉快,取得一個好成果。
http://blog.sciencenet.cn/u/xjyinghuochong
《中國科學報》 (2019-12-09 第8版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