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葉蛺蝶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2020-12-06 百聞動物

枯葉蛺蝶,拉丁學名為Kallima inachus,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的一種動物。

枯葉蛺蝶雌、雄成蟲觸角均為棒狀,由柄節、梗節和鞭節組成。雌雄間柄節、鞭節和總長的長度雖雌蟲長於雄蟲,但差異均不顯著;雌蟲柄節長度則顯著長於雄蟲。此外,雌、雄蟲觸角鞭小節數量也略有差異,雌蟲鞭小節數為49一54節,雄蟲鞭小節數為47一52節。

枯葉蛺蝶大型種類,前翅長42 -45 mm。前後翅相疊其翅形及斑紋似枯葉而著稱於世。前後翅均略呈半橢圓形,翅頂張出一尖突斜向外側,後翅後緣與外緣間延伸出一向後的尖突,這2個尖突的變化頗顯著。翅的背面閃深藍色、紫藍色或淡藍色光澤,依季節不同而異。前翅從前緣中部到后角,有一寬的桔黃色斜帶,CuA1,室中央有一黑色圓紋,其中心有一白點,R4室內有一白色斑點;外緣內側有一黑色波狀細線。後翅外緣內側也有黑色波狀細線,R3、M1、M2、M3室內有時具一圓形暗色紋。翅的腹面呈枯葉色,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1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其色彩變化多,黃褐色、褐色、紅褐色均有;有的色彩均一,有的散布大小不規則的枯黃色、苔綠色斑紋及小點;CuA1,斑甚明顯,其中心橢圓斑半透明,像昆蟲蛀蝕的孔。由前翅頂角內側到後緣中央和後翅前緣中央至後緣尾突處各有1條深色直條紋,2翅相疊時,前後翅深色直紋相連,仿佛是葉片的中脈。

此物種成蟲主要發生期在5 -9月。卵期約6 d;幼蟲期約36 d,5一6齡,以5齡居多;蛹期約10 d;1個世代約需50餘d,1 a有2一3個世代,以成蟲越冬。枯葉蛺蝶成蟲棲息常在離寄主植物不遠處的潮溼森林內、溪旁林緣及山路邊植物上,喜愛吸食樹液、水果等發酵汁液,或在溼潤地面上吸取水分。多停留在樹幹或有落葉的地面,野外不見訪花,但在網室內偶見訪花,飛翔高而敏捷快速,不易捕捉。分布於平地至海拔約2 000 m左右的山地,以淺山丘陵地帶數量最多。初產時為綠色,臨孵化前變成黑色。

幼蟲孵出後,先吃掉卵殼,多棲息於根部附近光照稀疏的場所,一般在取食時才爬到葉背;最後一齡則棲於寄主植物莖的下部。覓食活動多在傍晚及清晨,野外較難觀察。遇到危險或刺激時會噴出刺激性液體或彎曲裝死。老齡幼蟲化蛹前食量逐漸減少,停食約1d後,爬到較隱蔽的枯枝、葉背上吐絲倒垂身體,即尾端懸掛在寄主植物,頭端向下進人預蛹期,約1d後蛻皮化蛹。化蛹於寄主周圍的植物葉背、枝條、枯枝及石塊等陰涼處;懸垂在較結實的植物枝幹、石塊下面。休息時,其前後翅形成一片酷似具柄的橢圓形大葉片。其極似枯葉,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除其個體間翅腹面的色彩幾乎都有差異外,還有「中脈」,甚至枯葉的「瑕疵」,例如「蛀孔」及「黴斑」等,當它們群聚時,會被誤認為就是一堆枯葉。它們是如此精確地模仿枯葉的自然形態,而備受人們喜愛,第一眼看到的人無不為它們巧奪天工的造型所驚訝,是休閒娛樂時最為賞心悅目的觀賞對象,是愛好者們的最佳收藏品。

中華枯葉蛺蝶屬於大型蛺蝶,因為模擬枯葉而聞名於世,分布於中國的西南部和中部,以及緬甸、泰國、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喜馬拉雅山的低海拔地區。國內分布於陝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廣東、臺灣、海南、廣西、雲南、西藏。 比其它蝶種數量少,分布區域狹小。雙翅合併後酷似一枚枯葉,依次由褐色、橙黃色、金屬藍色將蝶翅正面三等分,後翅基部為金屬藍色,外圍褐色。中國的四川峨眉山及雲南西雙版納出產較多,但四川產不如雲南產的色彩豔麗。是蝴蝶收藏的高檔蝶種。

該物種蝴蝶從卵到成蟲四個階段,無一不受到天敵的攻擊。卵期總科的昆蟲寄生;幼蟲期是最易受到捕食的時期,鳥類、步甲、土蜂、胡蜂、獵蝽等是蝴蝶幼蟲的主要捕食性天敵,寄蠅、繭蜂、姬蜂也常寄生在它們體內,它們還常受到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感染;蛹期的天敵有姬蜂、小蜂、馬蜂等;成蟲的天敵有鳥類、蜻蜓、盜蠅、蜘蛛、馬蜂等。對於寄生性天敵來說,蝴蝶是無力抵抗的,只能靠增加繁殖數量來補償損失的種群。對於捕食性天敵來說,蝴蝶採取積極的防禦措施,有著各種各樣的防範機制。

枯葉蛺蝶屬Kallina也許是在動物中被最常引用的自然偽裝的例子。當休止時,其前後翅形成一片具柄的橢圓形的大葉片。其顏色基本上與枯葉一致。翅反面的花紋具「中脈」,甚至「瑕疵」,例如「蛀孔」及「黴斑」等。這些蝴蝶是如此精確地模仿枯葉的自然形態,致使自然學家一直對它們驚嘆不已。

它在20℃時,光周期影響枯葉峽蝶幼蟲的生長發育。不同蟲歷期在31. 7-40. 2 d之間,最長和最短歷期相差8. 5 d;幼蟲存活率在64%-92%之間,幼蟲發育歷期和存活率差異顯著。同時,光周期還對蛹的生長發育產生間接影響。幼蟲飼養於不同光周期下,蛹發育歷期在19. 5-24. 4 d之間,最長和最短歷期相差4. 9 d;蛹存活率在77%-100%之間,差異明顯。結果表明,不同光周期下幼蟲和幼蟲在不同光周期下蛹發育歷期與存活率均存在差異明顯。在光周期為LD14.0: 10.0時,枯葉峽蝶幼蟲到成蟲羽化的死亡率最低,而歷期適中,表明在20℃時14.0 h光照可能是枯葉峽蝶生長發育較適合光照,與其寄主植物馬藍生長良好氣溫相對穩定4月下旬的光周期和溫度相吻合,這可能與枯葉峽蝶適應當地生態環境有關。昆蟲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對光周期變化的適應,通過對光周期變化的測度來調節生長發育,以適應環境變化,這一現象稱為光周期鍾 。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偽裝者」枯葉蛺蝶的遺傳分子機制破解
    科技日報昆明6月9日電 (記者趙漢斌)枯葉蛺蝶是蝴蝶中的偽裝高手,尤以靜息時豎立的翅酷似一片枯葉而著稱,通過偽裝一次次避免了天敵的捕食。但長期以來,人們對形成這種偽裝的遺傳分子基礎卻幾乎一無所知。李學燕說,枯葉蛺蝶是具有保護性形態的教科書物種之一,其翅形似葉、翅腹面枯葉色並且從前到後有一條深褐色橫線和幾條斜線酷似葉脈,這種本領也稱葉形擬態。李學燕帶領的昆蟲研究團隊長期以蝴蝶為例,潛心於昆蟲形態進化的遺傳基礎研究。他們在2015年解析了蝴蝶的模式種金鳳蝶及其近緣種柑橘鳳蝶基因組,並於2017年啟動了蝴蝶譜系基因組計劃。
  • 四足的枯葉蛺蝶,是個會化妝的偽裝大師,蟲斑、葉脈一樣不少
    深諳偽裝術的枯葉蛺蝶,沒人知道它的祖先是怎麼知道枯葉子長什麼樣子的,又是怎麼讓自己及後代長成枯葉的模樣。第一次見到枯葉蛺蝶的人,經常會這樣描述它:突然看見一片枯樹葉飛起來了,把我嚇一跳!此時,你不僅會讚嘆它兩面不同的美麗,更會讚美它生存了的聰明才智。枯葉蛺蝶媽媽通常在三月開始產卵,一直將持續到十月,每年的七、八月份產卵數量最多。媽媽們喜歡將卵產在大樹、石頭或寄主植物附近,綠色球狀的卵上,還有十數條縱向的稜。
  • 枯葉蛺蝶和美鳳蝶:兩種重量級蝴蝶首現寧波
    今年3月底,季節尚處於早春時節,我在奉化區蓴湖鎮的山谷中意外遇見一枚枯葉蛺蝶。那天早晨我看到有隻古怪的蛺蝶在「蝶道口」把守,由於距離較遠,一時看不清是什麼種類的蝴蝶,但從其飛行的姿態和顏色初步判斷為枯葉蛺蝶。之前寧波境內從未看到過枯葉蛺蝶,我十分疑惑地用相機拍攝照片,然後將照片放大後才敢確定它的身份。
  • 枯葉蝶會變成枯葉的模樣,這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之?
    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神奇的動物,而有一種蝴蝶當它將翅膀合攏後會變成枯葉的模樣,它就是枯葉蝶。其實,枯葉蝶的這種形態是一種擬態。擬態是物種在漫長的進化中為了更好的生存,主動進化的結果。也就是說,枯葉蝶變化成枯葉的模樣並不是巧合,而是主動進化。
  • 來看看這些會擬態的昆蟲
    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這些昆蟲們,它們化身為「偽裝大師」與環境融為一體、模仿其他生物來迷惑天敵或捕食獵物,在人們感到神奇的時也不禁驚嘆它們的智慧。「會飛」的落葉——枯葉蛺蝶枯葉蛺蝶俗稱枯葉蝶,屬於蛺蝶科,枯葉蛺蝶屬。
  • 昆明動物所在枯葉蛺蝶基因組研究中取得進展
    枯葉蛺蝶(Kallima inachus, dead-leaf butterfly)(蛺蝶科)就是具有保護性形態的教科書物種之一,其翅形似葉、翅腹面枯葉色並且從前到後有1條深褐色橫線和幾條斜線酷似葉脈,靜息時豎立的翅極似枯葉,通過偽裝成枯葉(也稱葉形擬態)從而避免被天敵捕食。儘管枯葉蝶被認為是偽裝案例的典型代表,然而對形成這種偽裝的遺傳分子基礎幾乎一無所知。
  • 冬天裡飛來一隻「枯葉蝶」(圖)
    枯葉蝶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前天晚上7時許,溫州僑業公司的保安王先生向《溫州晚報》報料,說值班室裡飛來一隻奇怪的蝴蝶。
  • 恆河鱷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為更多了解恆河鱷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習性,印度勒克瑙恆河鱷保護公園的科學家用相機記錄恆河鱷的「生物日誌」。科學家把恆河鱷放生前,在它們身上裝上微型相機。這些相機每4秒拍一張照片,記錄恆河鱷的行為。微型相機可以記錄恆河鱷的潛水深度、遊泳速度和運動頻率,藉助這個儀器,科學家可以了解它們的水下活動以及周圍環境。這些相機裝上4小時後會自動脫落,由工作人員回收。
  • 動物小百科:關於琉璃蛺蝶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琉璃蛺蝶,學名為Kaniska canace (Linnaeus,1763),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六足亞門、昆蟲綱(Insecta)、鱗翅目(Lepidoptera)、錘角亞目(Rhopalocera)、蛺蝶科(Nymphalinae)、蛺蝶亞科(Nymphalinae
  • 鱗翅目的擬態極限是枯葉蝶?不,更厲害的能達到裸眼3D效果
    上圖中的那片「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枯葉蝶。其實多數人口中的枯葉蝶都是一個統稱,泛指那些能夠擬態成枯黃葉片的鱗翅目昆蟲,包含了很多種,而上圖這種是那些被稱為枯葉蝶的昆蟲中最「經典」的——枯葉蛺蝶Kallima inachus。
  • 你真的了解優紅蛺蝶嗎?給大家科普一下
    優紅蛺蝶,拉丁學名(Vanessa atalanta),又名紅色海軍上將蛺蝶、海軍上將蛺蝶,屬於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雙髁亞綱、長翅總目鱗翅目、雙孔亞目、鳳蝶總科蛺蝶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Red Admiral,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在1758年。
  • 這些蝴蝶最會隱藏,可以騙過所有人的眼睛!
    蝴蝶翅膀上的圖案包羅萬象,既有輝煌燦爛的日月星辰、如詩如畫的田園山川、豐富多彩的花草樹木、內涵豐富的抽象圖案,也有神形兼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鳥獸蟲魚,還有神奇逼真的英文字母、惟妙惟肖的阿拉伯數字……這些顏色和斑紋有著不同的作用和意義,今天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那些會「隱身術」的蝴蝶吧!
  • 多肉枯葉又該清理了
    維持多肉必要的生長,但是在家養環境中,尤其是南方,尤其是夏天,這些枯葉是很坑的。去掉枯葉看看,被驚到了嗎?還沒完,再看看這個,是不是已經是限制級畫面了。所以,如果你家裡的多肉植物長期沒清理枯葉,再還沒釀造成悲劇前,乾淨清理吧。
  • 這種蝴蝶竟然長著貓頭鷹的眼睛,要是瞪你你會怕嗎?
    可見,美麗的事物總是能奪得人們的青睞,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那些世界最美的蝴蝶吧!那麼,紅帶袖蝶果真含有劇毒嗎?1825年巴西博物學家為其洗脫了冤名,以無毒之實再現人們的視野,其絢麗的色彩只是向天敵示警。由此看來,紅帶袖蝶不僅美麗也很友善呢!3、貓頭鷹環蝶取名自後翅翅底大而仿真的眼斑,是一種生活在墨西哥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棲息在森林裡,但有時也會冒險地進入陽光明媚的空地以獲得溫暖。
  • 十大偽裝樹枝苔蘚的動物:撒旦葉尾守宮似枯葉
    紅色的眼睛和類似「奸笑」的表情使撒旦葉尾守宮(學名:Uroplatus phantasticus)看起來有些邪惡——如果你能看到它們的話。   枯葉蛺蝶展開雙翅時,你會看到漂亮的有金屬光澤的藍色、黑色和黃色圖案;而當它收起翅膀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枯葉蛺蝶」這個名字是多麼恰如其分。
  • 仔細一看原來不是枯葉而是一種動物
    有一次在玩耍,突然在地上看到一個枯葉覺得好奇怪怎麼還動,仔細一看原來不是枯葉是一種蝴蝶叫「枯葉蝶」枯葉蝶學名枯葉蛺蝶 ,屬鱗翅目蛺蝶科,是世界著名擬態的種類,自然偽裝的典型例子。枯葉蝶前翅頂角和後翅臀角向前後延伸,呈葉柄和葉尖形狀,翅褐色或紫褐色,有藏青光澤,翅中部有一暗黃色寬斜帶,兩側分布有白點,兩翅亞緣各有一條深色波線。翅反面呈枯葉色,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一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翅裡間雜有深淺不一的灰褐色斑,很象葉片上的病斑。
  • 枯葉拔得好,多肉沒煩惱
    題目當然是開玩笑的,枯葉拔得再好,多肉也是會有煩惱的,但是長期不處理枯葉,意味著你會多了一種煩惱,尤其是在雨季。
  •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通體透明的箱形水母是海洋中的危險毒物,澳大利啞箱型中的頭哆殺手7芭也稱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在其多達幾十根的觸鬚上長有5000多個刺細胞和足夠汁大約60人喪命的毒素、它們主動攻擊人類時,會把觸手甩出很遠,先將遊泳或潛水的人纏繞住.再用毒液阻斷人的呼吸。據說,被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襲擊的人只有在受襲後幾分鐘內注射到解毒藥,才能挽回一命!。
  • 加拉帕戈斯陸鬣蜥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它們會用自己的爪子去除仙人掌上的刺,這些當地特有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仙人掌在乾旱季節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 。該種與加拉帕戈斯地雀有一種共生的有趣關係,鬣蜥通常從地面挺起自己的身體,讓地雀從它們的身體上啄取出蜱蟲、寄生蟲與蝨子。加拉帕戈斯陸鬣蜥通常為草食性,不過有些個體具有肉食行為,會補充一些昆蟲、蜈蚣或腐肉。
  • 逐蠅梅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