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文化符號:曾讓北京成一片綠海,現只有這公園大面積保留

2021-01-10 行者降帥傑

行走發現美景,文字分享生活。你知道北京城槐樹的故事嗎?

槐樹你可了解的不多,但是槐樹對於老北京人來說,可是十分有意義的。北京城太靠北了,所以很多喬木都不能適應北京的自然環境,只有槐樹,適合北京的自然環境,在老北京城的歷史中,有很著名的12棵槐樹,槐樹也成為了北京城的一種文化。這十二棵槐樹,現在有些老北京還能掰著手指頭一棵一棵說出名字。但是現在對於很多旅遊的人來說,對於北京城和槐樹,都知之甚少。前些日子,頂著凜冽的寒風,去看北京城現在面積最大的槐樹林,收穫頗多。

我之前是知道北京和槐樹的一點故事的,只不過都是道聽途說,這次去北京槐園,遇到了一位資深老北京,詳細給我介紹了槐樹和北京,尤其是說出的十二名槐名單,我很吃驚。儘管說到底地方我大多都去過,但是自己從未注意到這些名槐。這裡給出一個名單,看看你看知道幾棵?

這十二棵名槐分別是:1.國子監「羅鍋槐」、2.什剎海宋慶齡故居「鳳凰古槐」、3.北海公園畫舫斎之「唐槐」、4.景山公園「鎮山唐槐」、5.故宮的「紫禁十八槐」、6.北京故宮「角樓槐」和御花園「蟠龍槐」、7.密雲馮家峪鄉上峪村的「槐樹王」、8.香山公園東門外的「香山槐」、9.曹雪芹故居「葫蘆槐」和「歪脖槐」、10.臥佛寺「姜家槐」、11、萬壽寺「萬壽槐」、12、東嶽廟「壽槐」。

且不說那些名槐,有時間我也一定要去一棵一棵仔細觀賞。既然我去的是京城槐園,就給大家仔細來介紹一下京城槐園。京城槐園是個以槐樹為主的公園,位置在朝陽區平房鄉東五環路以東,面積不小,京城槐園的北邊緊挨著就是東壩郊野公園,之前我說過。我也是去東壩的時候,注意到了槐園。

京城槐園遊玩,除了常規的槐樹林之外,這個公園裡還有一個叫觀唐藝術區,這個藝術區裡邊和798類似,有一些藝術坊,還有一個觀唐美術館,據說很不錯,只不過我去的時候因為疫情原因,這個地方不對外開放,我也就沒有進去。

京城槐園裡邊,和正常的公園沒有多大的區別,有廣場和草坪,還有一些供人們健身的設施。公園的這些特色我不贅述,我要重點給大家說下公園裡的槐樹,雖然看著這些樹很粗糙,但是這些樹對於北京來說,卻有特殊的意義。

就樹木而言,我們知道南京以梧桐著稱,而北京的文化符號就是槐樹。有很多的文學作品,都談到了北京的槐樹。

《五月的北平》中是這樣來描述:「尤其槐樹,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種人家,到處都栽著有。在五月裡,你如登景山之巔,對北平城作個鳥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參差在綠海裡。這綠海就大部分是槐樹造成的……北平這個地方,實在適宜於綠樹的點綴,而綠樹能亭亭如蓋的,又莫過於槐樹。」足以見得槐樹在北京的地位!

除了以上我說的《五月的北平》之外,還有一本書叫《五月槐花香》說的就是發生在北京的故事,這本書的知名度更高一些。

其實老北京城和槐樹關聯,更多的是借著槐樹質樸而堅韌的性格,濃鬱而蓬勃的生機來烘託當時北京城的文化,現在的北京,每年五月的時候槐花一樣會芬芳,但是知道北京城和槐樹的文化的人越來越少了,就像是這北京槐園一樣,冷淡!

我建議大家在明年開春的時候,可以到這個槐園去看看,這裡的春色應該是很不錯的。雖然我是冬季去的京城槐園,但是我不建議大家現在去,因為現在確實破敗。等到五月份的時候,離開北京市中心,到這裡看看老北京的情懷,是很不錯的!

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助你!我是行者降帥傑,關注我,了解更多有趣的旅遊攻略和文化知識。如果你也喜歡行走,可以加入我的文旅圈子,我們一起暢談文旅。

相關焦點

  • 北京內城潛力資產大揭底:是什麼賦予了天壇府無可替代的文化符號?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都,同時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老北京有句俗話兒「內九外七皇城四」,「內九」和「外七」將北京分為了「內城」與「外城」之分。內外城雖緊密相連,但文化地位和文化風俗卻截然不同。內城文化受到800年建都史的深刻影響,是北京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歷史瑰寶。
  • 遊學假期帶你身臨其境走進明城牆遺址公園研學旅行在北京
    現存的崇文門至城東南角樓一線的城牆遺址全長1.5公裡,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是僅存的一段明代城牆,也是北京城的標誌。其城東南角樓是全國僅存的規模最大的城垣轉角角樓,始建於明代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兩代多次修繕,是明代北京城唯一保存至今的角樓。樓建於突出城牆外緣的方形臺座上。
  • 北京很有特色的郊野公園,充滿鄉間野趣,二月蘭正在盛開中
    這就是旅行的意義之一。這些綠色隔離帶,最後會建設成公園,形成環繞北京城的公園環。第一道綠色隔離帶,就在四環和五環之間。有些公園已經建成了,有些公園可能還沒有拆遷完畢,有待於繼續推進。這些公園的位置遠離城區,特別方便周邊居民的休閒、健身以及娛樂需求。給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健身娛樂場所。
  • 沒有了南城,北京就不是北京
    ▲論及名人故居密度,全世界能夠比肩北京的只有歐洲文化之都巴黎。僅東城、西城、宣武和崇文四區就有308所,其中超過1/2都在南城。攝影VCG名人故居多,普通老宅子也多,老百姓的地界兒,喘氣都舒坦!南城大爺+南城大媽,活成了新北京文化符號。跨欄背心+大褲衩,趿拉著一雙懶漢鞋。家事國事天下事,都能聊成一碗炸醬麵。
  • 北京二環內鬧中取靜「長出」一片森林 招蜂引蝶搭建「昆蟲旅館」
    但城市森林公園卻不止如此,要有高大密集的樹木、多樣化的豐富植被,甚至還要吸引鳥兒和昆蟲來定居。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環內,鬧中取靜建起這麼一片「森林」來,難度可想而知。東城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城市中「變」出森林的「秘密」。
  • 京城水跡|北京城與大象的故事:六月則浴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北京城曾經水網縱橫的景象已積澱成一種城市印跡,這些「水跡」承載著北京的水韻風情,見證著城市的滄海桑田。「京城水跡」欄目,以水尋史,於水觀城,旨在向大家講述京城河湖水系的歷史風韻、發展變遷,讓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城的水文化。
  • - 北京印跡inBeijing
    1.1 西山是什麼西山是對北京西部山地的總稱被譽為「神京右臂」在重疊的山嶺之間,有便捷的通道拱衛著北京城的同時也促進了北京城的發展與交流作者:王建民為北京城的出現提供了優越的地域空間促進了原始聚落的形成為北京城提供豐沛的水源永定河中上遊的森林為元明清北京的城市建設提供了大量木材為北京的城市生活供應了難以數計的木柴木炭
  • 北京的奈良公園,南海子公園200隻麋鹿上線,北京遛娃好去處
    南海子郊野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公園突出了歷史文化特色,再現昔日皇家苑囿風採,在明清時期就已被列為「燕京十景」之一。南海子公園是北京最大的溼地公園,面積相當於四個頤和園之大。在公園裡西北角的一片地方,有寶藏景點-麋鹿苑,數量成群、可可愛愛的麋鹿成了吸引市民前往南海子公園遊玩的主要原因。介紹一下麋鹿:麋鹿又叫四不像,因其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而被稱為四不像。南海子公園曾是麋鹿的滅絕之地,麋鹿在百年前因受到戰爭破壞而發生過滅絕,幸而在百年後從英國引回20隻麋鹿回到故鄉得到繁衍至今。
  • 指南丨除了鳥巢 水立方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還有哪些看點
    如果懷念,如果回味,不妨去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轉轉。除了鳥巢、水立方,奧園還有哪些看點?8月9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委會發布了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十八景」,小編數了數,至今一共去過9個景點,還有一半尚待發掘。
  • 「根在河洛酒杯」洛陽十大文化符號評選
    「根在河洛酒杯」洛陽十大文化符號評選活動正在進行,70個文化符號候選名單已出爐。即日起至4月3日,請您從70個候選符號中投票選出洛陽十大文化符號。  70個文化符號候選名單出爐後,不少市民、專家、學者反映,洛陽湯類頗多,如丸子湯、豆腐湯、不翻湯、牛肉湯、羊肉湯等,湯文化與洛陽人息息相關,有「早晨一碗湯,神仙都不當」之說。
  • 【名家話文化】袁慧琴: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符號
    【名家話文化】打造北京城市文化符號——專訪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袁慧琴作者 陸旅星袁慧琴,國家京劇院副院長,京劇老旦,國家一級演員,研究生學歷,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
  • 飛絮、風箏、飄雪,長春那些飛得更高的文化符號
    從一批文化政策,到一批文化場域,這些城市四季的過往,當你想要認真記錄下來的時候,它們早就融入了尋常巷陌。雕塑符號,城市守望者初看塞林格《麥田的守望者》的時候,我以為這是個關於稻草人的故事,是個熱愛大自然的故事,後來我知道了並不是這樣。在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我以為這是個關於「城市稻草人」的故事,後來我知道了也不是這樣。
  • 鄭誠|19世紀外文北京城市地圖之源流—— 比丘林的《北京城圖》及其影響
    兩圖一為北塘河至天津北京的區域道路地圖,二為詳細的北京城市地圖。這幅北京城圖究竟是何面目?李偉麗(2007)根據英文史料,認為當即其比丘林的作品。霍赫洛夫(2014)引用俄文史料,也傾向認可該圖即比丘林圖。
  • 這些地方逐漸成為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
    北京798、武漢漢陽、廣州紅磚廠這些地方逐漸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在城市鋼鐵水泥的外表下增添了一絲柔美。昆明也不例外。它的藝術氛圍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不遜於其他任何城市。因為我們不僅擁有M60文化創意園,充滿了小清新,還有871汽車文化園(871CE),重金屬風強勁,歷史悠久。原871重金屬BGM汽車文化園由原昆明重型機械廠改建而成。
  • 水立方:根據細胞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結構設計而成,創意十分奇特
    國家遊泳中心又被稱為「水立方」(Water Cube),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是北京為2008年夏季奧運會修建的主遊泳館,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它的設計方案,是經全球設計競賽產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2003年12月24開工,在2008年1月28日竣工。
  • 一夜紅遍北京城的歌手――程琳
    1980年11月3日,13歲的程琳首次以歌手身份在首都體育館「新星音樂會」獻唱一曲《小螺號》,一夜紅遍北京城。隨即這首歌在北京城內大街小巷廣為傳唱,成為北京當時最火的流行歌曲。歌手程琳的名字也在北京市民中廣為流傳,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文藝紅人。
  • 北京「地下城」不再神秘_今日北京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70年來,人防工程猶如藏身於北京城之下的「地下長城」,從最初的為國鑄盾到平戰結合,再到服務保障民生,人防工程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服務著城市的發展,已成為北京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北京人防配合疏解非首都功能等重大決策,共清理整治地下空間9000餘處。
  • 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啟動區雛形初現
    (潘之望 攝)  一座千年古城,正通過一座可「考古」的公園向現代人緩緩講述著歷史的滄桑變化。2019年,北京啟動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建設。據悉,路縣故城遺址公園先行啟動區已完成工程面積約26公頃,一條仿漢馳道的中軸路在公園內延展。
  •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地下環形隧道將貫通
    奧林匹克中心區遙感圖2010年8月8日,奧運場館曲棍球場改造成民用體育園。李剛 攝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北部場館群打造公眾健身樂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地處北京城中軸線的北端,被喻為「通往自然的軸線」。這裡曾是奧運會時各國運動員、教練員和奧組委官員的休閒後花園。
  • 投票:在你心中最能代表宜昌的文化符號是什麼?
    在你心中最能代表宜昌的文化符號是什麼? 文化符號是一個地域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獨特文化的體現,是經過長時間洗滌之後沉澱下來的客觀物質或主觀精神的精華,是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