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春季攻勢開始了!
在金融和券商的推動下,滬深300指數創下三個月來最高漲幅。
市場在周二下午達到興奮點,該指數漲了2.9%,收於自2008年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券商股指數攀升5.3%,為八月份以來最高。東方財富上漲15.59%,招商證券上漲10%,中信證券上漲9.4%,中金公司上漲8.23%。
但就在周一,A股出現了近三周以來的最大跌幅,投資者質疑滬深300指數創下13年最高估值是否有意義。
上證綜指在上周觸及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後,11日收盤下跌1%。消費必需品指數是周一表現最差的指標之一,上季度飆升23%,為2019年初以來的最大漲幅。A股上周突破了5年前泡沫頂峰時期的最高水平,最近的上漲讓投資者懷疑這種上漲是否合理。滬深300指數的預期市盈率為16倍,而在2015年,該指數的市盈率超過19倍。
人們越來越擔心熱門股票存在泡沫。
周一,牧原股份、古井貢酒、通威股份均下跌了至少6.6%,五糧液下跌5%,為去年7月最大跌幅。
滬深300消費品指數(CSI 300)的預期市盈率為31倍,高於2015年泡沫頂峰時期的水平。創業板指數下跌1.8%,為去年12月22日以來的最大跌幅。科技股指數上周收於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市場的突然大漲再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周一的狀況,讓本來投資者就此懷疑抱團會否終結,一些股民甚至對市場短期能否上攻打上大大問號。
這裡解釋下,每一輪行情,往往到了後半場,總歸是普漲輪漲的;而那些發出風險預警的,龍頭板塊如果崩盤行情就會結束的人,他們並非不懂,而是真的壞,或者各有自己打算。
所以,到底是銀行券商反彈拉崩了抱團股,還是抱團股鬆動了輪動到金融地產,都可以自己去理解。
在說市場,如果是一輪成體系的行情,總歸是要擴散化的,2013-2014年創業板再極端,2015年終歸是輪動到了主板大盤股,最後把上證都打到5100點。區別在於哪裡,在於當時的創業板妖股漲的更多,但是後面摔得更疼,而後期補漲的白馬股雖然看起來當時漲的少,最後2019-2020年就陸續新高了。
行情初中期肯定是強勢板塊,但是到了後半場,最忌諱跟著情緒走,因為前期強勢板塊在高位開始進入高波動期了,不是說不能漲而是震蕩更大。
所以,看到滯漲的板塊,別擔心,會輪到的。
此外,市場需要關注:
第一,社融增速見頂進一步印證,2021年信用擴張放緩對經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第二,額度限制、消費降溫和地產調控收緊共同拖累12月信貸,但企業融資意願依然旺盛。
非標和債券共同拖累社融。12月新增社融1.72萬億,同比少增3830億。
綜合看,考慮到2021年雖然貨幣政策不急轉向,但邊際的收緊仍是大趨勢,社融增速2021年緩慢回落仍是大概率事件,2021年信用擴張放緩對經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經濟增速前高后低也是可以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