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攻勢來了 青島瞄準打贏四場硬仗

2021-01-21 藍睛新聞


NO. 1|壹

6月3日晚,青島市「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如期舉行。初夏時節,島城的夜晚還有些涼,而會議現場的氛圍卻是熱火朝天、熱氣騰騰。

這場答辯會的正式開始時間是晚6點半,比以往的答辯會時間提前,不少人是從單位直接趕到會場,顧不上吃晚飯,都不想錯過這一場與青島國企改革相關的「頭腦風暴」和「精神食糧」。

本場答辯依然採取主答辯人+副答辯人的形式,主答辯人是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副答辯人有3位,分別為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徐守國,雙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柴永森。

提起青島製造、青島品牌,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以這「五朵金花」為代表,市屬企業已成為青島的城市名片和金字招牌,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一組數據顯示了青島市屬企業的實力:2018年,市屬企業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91萬億元和5907億元,實現利潤433億元,分別增長15.3%、11.2%、6.6%,在全國37個省級國資監管機構中,分別排在第10位、第14位、第7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均排在第3位;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均排在第2位。

搞活青島這座城市,首先要搞活青島的國有企業,「推進國企改革攻勢」被納入了全市「十五個攻勢」。全面對標深圳,市國資委查找出了市屬企業目前存在痛點、難點、堵點,主要涉及9個方面:

1、集團層面混改尚未有大的突破

2、有的企業主業多而亂

3、市場化運營體系較弱

4、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兩張皮」

5、國資監管方式單一

6、有的企業存在債務負擔過高過重風險

7、平臺公司域外境外投資存在風險

8、帶頭作用不夠

9、高質量發展壓力大


在答辯會現場,主答辯人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一梳理和分析,毫無疑問,這些也正是我市國企改革攻勢的攻堅重點和突破點。針對這些問題,我市開出「藥方」,提出要打贏「開放創新、強企發展、科學監管、穩增提質」4場「硬仗」,炸掉8個「碉堡」,攻破17個「山頭」,全面實施87個攻堅作戰措施。

——「開放創新」硬仗,堅持更高水平開放,更大力度創新,通過混改攻堅、上市攻堅、招商攻堅、平臺攻堅,全力攻破企業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上市發展「公眾公司」兩個「碉堡」,引進全球優質資源,在現代產業國企精準招商、提升證券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增強國企市場競爭力。

——「強企發展」硬仗,建立新舊動能轉換攻堅目標導向機制,實施「開放活企、創新興企、人才強企」三大動能轉換工程,全力攻破動能轉換、轉型升級兩個「碉堡」,打造世界一流國際化品牌企業,增強新舊動能轉換驅動力。

——「科學監管」硬仗,堅持黨建統領深化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實施主業監管攻堅、經營目標責任制攻堅、強化監管方式攻堅、統一監管攻堅,全力攻破法治化加強監管和市場化配置資源兩個「碉堡」,實現國資監管職能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放活企業,管好資本,激發深化改革創新力。

——「穩增提質」硬仗,全力攻破提升國有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國有經濟由數量規模增長型向高質量發展型轉變兩個「碉堡」,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提升國有經濟提質增效創造力,提高市屬企業在全市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的貢獻度。



NO. 2|貳

如果把攻勢作戰方案看作一劑「藥方」,當晚的答辯會就是一場專家「會診」。病症找得準不準?「藥方」是否對症下藥?國有資本如何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如何避免「大樹底下難長草」,推進國企改革與支持民營企業如何結合?臺下的十多位評委依次提出問題或建議,不少問題直指焦點核心,思想火花就在問答往來中迸發。

以下為青島市「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現場實錄(摘登)

(1)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劉子玉

剛才在答辯當中提出的「開放創新、強企發展、科學監管、穩增提質」四場硬仗,始終把深化國企改革貫穿其中。在改革當中,我比較關心的問題是怎麼樣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充分發揮好國有企業在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等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市場經濟當中主導作用的同時,有效防範風險,防止以各種名義造成的國有資產的流失,避免出現「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不斷增強市場活力和競爭力。剛才你們講了很多措施,我想能不能再說得更加明確一些?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國有企業改革可能在社會上有很多誤解,我理解,首先要突出國資監管的主責,再就是突出企業發展的主體責任,這兩方面缺一不可。怎麼解決?就要通過市場化和法治化去保障,不能把企業當成政府機關去管理。我想從中央2014年開始提出混改的概念之後,一直到今天,應該說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的國有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了,由過去的管企業改成管資本,就是最大限度讓企業搞活,讓企業有更大活力。為什麼剛才講到要混改呢?深圳混改已經達到77%,而我們的24家市屬國有企業,都是百分之百獨資。一方面我們有壓力,另一方面我們有空間,因為有這麼多優勢資源。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破解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問題,關鍵是緊緊圍繞市場化增強活力和法治化加強監管,在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做到「五減五加」,做到「兩管一防範」,並且把工作思路落實到具體工作措施上。



(2)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勇

會前我收到了攻勢論證座談會的發言彙編,總共150頁,我全讀了,非常受觸動。這主要是企業家談怎樣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國有企業的作用,同時也是法律專家、會計師、諮詢機構的專家談怎樣解決好市場化和法治化的關係。從攻勢的方案答辯情況看,確確實實集思廣益,集中了智慧。一個問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與雙招雙引攻勢怎樣結合?如何選擇優勢資源,實現資本的聯合,做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雙招雙引攻勢也是我牽頭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很大的篇幅也羅列了如何發揮市屬國有企業的作用。在國企改革攻勢當中,我們也涉及了包括以商招商、以資引資方面的聚合效應。因為有了基礎,有了模板,加上產業鏈需求,再加上通過人工智慧,通過現代科技的賦能,可以派生出很多新項目。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發揮好市屬企業的平臺優勢和資源優勢,開展產業鏈招商,以混改政策為機遇,擴大引進社會資本。區市的騰籠換鳥,要把「籠子」建好,把好「鳥」引來,築巢引鳳,在這方面市屬企業要通過混改擴大社會資本的招商,特別是國際資本的招商,助力雙招雙引,同時也通過雙招雙引深化國企改革的攻勢。

雙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柴永森

現在國資委要求國有企業在15大攻勢當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在雙招雙引當中要求我們發揮兩大作用:一個是雙招雙引過程中的主要產業帶動作用,第二個是產業的招商作用。過去青島國有企業主要在基礎建設平臺上,現在要求在製造業實體經濟方面發揮平臺作用,特別是通過發揮平臺作用,解決產業瓶頸或者是產業資源共享問題。


(3)

市政協副主席楊宏鈞

十八大以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明顯加強,其中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各地搞活經濟體制和機制的重要一環。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來要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提出要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我市國有企業發展很強大,民營經濟有「大樹底下難長草」的反映。在15個攻勢當中,一個是今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勢,還有一個是壯大民營經濟的攻勢,這裡面有兩個攻勢如何更好地結合的問題。我想問一下答辯人,如何推進優秀的民資和民企參與國企改革,更好地推動市場化力量配置國有資本?國企改革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如何結合?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在2014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當中,有這麼句話:放開國有企業競爭性業務,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是新時代開始改革的標誌。我的理解,混改不光對國有企業有利,同樣對民營企業、民資也是共同的雙向進入、相互進入。國企可以通過上市、股權改革的方式進入民企,都是按照國際化的原則要求,構建現代企業制度,使之按照健康、透明化、高效率發展。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徐守國

混改,從2013年提出,2014年經濟工作會上加以強調。2016年-2018年,從國家層面已經連續推出三批一共50家混改,在央企的七大領域,比如電力、石油、天然氣、電信、鐵路、民航、軍工。第四批從去年開始,由國務院、國家發改委主導的第四批混改,從去年的篩選經過今年國務院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通過,一共公布了160家,這個領域就放寬了,不再是七大領域,有金融類的、投資類平臺,各種各樣的都有。

青島的混改,剛才攻勢中一下點出了107家,24個市直企業當中的集團層面,加上85個國資二級企業或者下級企業混改,這個量是非常大的,證明混改的風口來了,混改的大機會來了。民營企業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我們覺得是這樣的,資產的相容、資源配置匹配更合理的,可以去做。


(4)

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山東主管合伙人張國俊

我本人是從事專業服務的,我在想,做一個攻堅戰,就像打仗一樣,離不開後勤的保障。聯繫到我們從事的專業服務,涉及到企業發展的各個層面,包括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戰略的重新梳理或者企業架構的重組,或者說企業內部制度的完善,或者是業務流程的再造,企業風險的管控、人力資源法務系統的完善、財務管理、稅務管理、風險管理、上市,這一切一切都離不開專業服務的支持。 但是在攻堅方案中,在這方面提得不多。我覺得青島在專業服務領域尤其是高端專業服務領域,相對其它城市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為了下一步更好地發展,青島應該更加重視高端專業服務的發展,包括會計師、律師、評估師等各類的發展,尤其要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


(5)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青島分所負責合伙人張毅強

想問一個問題,國企改革的難點還是體制改革,怎麼樣實現政企分開,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科學分離,是不容易的。能否介紹青島市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方面,國資委怎麼界定和國有企業之間的權責邊界?怎樣更好地界定國資委和國有企業之間的權責邊界?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在界定政企界限方面,主要做好幾個事情。一是按照剛剛出臺的國務院9號文件規定,把出資人代表機構的監管權和企業法人的財產權以及企業經營自主權「三權」清單儘快制定出來,使權利清單化。二是轉變國資委職能。從過去管人管事管資產的「三管」行政化模式,佔向管住產權、管好收益、防範風險的「兩管一防範」的市場化為主的監管方式,搞活企業,管住資本。同時有一個落實的載體平臺,就是要做好國有資本的投資公司、運營公司,國務院國資委已經作出了部署,央企已經全面開展了試點,我們也正在推進這項工作,使我們更多試點推進國有資本的投資公司試點和授權經營的運營公司的試點,從過去管企業向管資本實現轉變。這是我們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的重點工作。

雙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柴永森

我理解這次國企改革對過去的「三管」到「兩管一防範」,簡單說是管資本,我認為是三個方面:一個是管資本主業的投向,第二是管資本的收益,第三個是管管資本的人,簡單說就是選好班子。


(6)

青島市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聯通青島分公司總經理崔波

剛才提到了要將央企的「春季青島行」常態化,做到春夏秋冬四季行,我非常贊同,也非常期盼。作為駐青央企,4月份有幸參加了央企春季青島行,也充分感受到活動對央企和駐地企業提供的良好機會。藉此機會,請簡單介紹一下活動後,央企和我市國企合作方面有哪些具體進展?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4月10日,央企春季青島行,21家央企負責人當天籤署的項目,累計籤約235億元人民幣,目前有一個項目正式完成了註冊和有關手續。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我接著匯報一下,現在有7戶完成了選址,4戶完成的招標設計,2戶完成了工商註冊登記,另外4項正在進一步項目對接。比如中交建項目,市國資委和中交建聯合成立了領導組,把其中涉及到九項都落實到非常細的工作清單。另外還有一個信息,我們為了搞好這次央企行,匯集起來央企機構提出的60個問題,現在全部解決的是57個,還有三個涉及到修路、管道等,西海岸管委會也都表示在9月份之前全部完成。所以我們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現在已經開始正常活動,在國資委專門設立了秘書處,活動基地就設在西海岸新區管委。我們還要在幾個區市輪流開展活動,所以青島和央企的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NO. 3|叄

5月底,新華社推出重磅報導《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文章中提到,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的萬華化學集團,從昔日生產合成革的傳統國企起步,成長為全球MDI行業領軍者的現代化大型企業,以改革創新的闖勁生動詮釋了國企改革發展之路。萬華遇到的難題、解決的路徑、改革的經驗與教訓等等,對於青島的國有企業來說,極具借鑑意義。

改革一直在路上,當下,青島的國企改革按下了「快進鍵」,確立了明確目標——在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高質量發展的遼闊海洋上,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品牌大企業,將市屬企業打造成為服從黨委政府戰略部署、攻堅克難衝鋒陷陣、勇於突擊重大戰略任務的航母型集群化現代企業。我們也期待更多的青島「金花」在改革創新中綻放盛開。

相關焦點

  • 【國企改革】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1-01-12
    行業重點關注:家電、銀行、地產、醫藥、食品、電子等,主題建議關注區塊鏈、國企改革等。---基準日:2019-10-27 * 【國資委主任郝鵬: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吹響改革衝鋒號】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企改革重在行動、重在效果。
  • 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
    著力解決海洋產業「小而散」、成果轉化率低等難題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島瞄準九大產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勳祥2020年9月底,山東明確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0月初,自然資源部進行相關答覆,指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優勢。
  • 【地評線】按下科技戰疫「快進鍵」 增添打贏硬仗「加速度」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是社會進步的強大支撐,更是決勝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硬核重器」。
  • 青島:打贏海岸線保衛戰
    2019年以來,青島市全面發起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持續加大海岸線保護力度,著力修復受到破壞的海岸景觀和生態功能,堅決打贏打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硬仗,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拓展海洋空間、提供生態保障。
  • 15個攻勢:盡銳出戰交出精彩答卷
    15個攻勢:盡銳出戰交出精彩答卷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2 星期二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如約而至。
  • 「十三五」期間,高效青島建設攻勢成果豐碩
    1月8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青島「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十六場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服務高效青島建設有關情況。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陳萬勝,市司法局副局長王書劍,市大數據局副局長張豔,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張會佐,市發展改革委市場配置促進處(營商環境優化處)處長程強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穩居15個攻勢13產業鏈之首,青島這個最大優勢迸發新動能
    在青島市15個攻勢、13條產業鏈中,海洋攻勢、現代海洋產業均排在最前面。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更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做大做強現代海洋產業集群,提升涉海產業核心競爭力。  另一方面,抓增量,瞄準百億級大項目開展精準招商引資。青島海洋產業主管部門組建招商引資攻堅突擊隊,與戴德梁行、上海寶茂集團等專業化招商平臺開展戰略合作,大力引進經濟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涉海大項目。
  • 第一風口丨穩居15個攻勢13條產業鏈之首 青島海洋產業迸發澎湃新動能
    在青島市15個攻勢、13條產業鏈中,海洋攻勢、現代海洋產業均排在最前面。今年的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更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做大做強現代海洋產業集群,提升涉海產業核心競爭力。 另一方面,抓增量,瞄準百億級大項目開展精準招商引資。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孫來斌:孫來斌答:今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上指出,要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推動沿黃地區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針對這些情況,青島自去年春天發起海洋攻勢,在海洋產業轉型跨越、海洋科技創新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海洋港口提質增效、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滋養海洋文化等六方面加強突破。一年多的時間裡,海洋攻勢全面起勢,「六場硬仗」落地有聲。
  • 「功勳浙商」馮根生病逝:一隻國企改革「出頭鳥」停止飛翔
    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中國企業改革的風雲人物。澎湃新聞的這篇報導以四味中藥串聯,回顧了馮根生的生平,以此向這位投身中藥事業長達70年的「國藥工匠」致敬。 2010年度「風雲浙商」頒獎典禮上,白巖松蹲著採訪馮根生。視覺中國 資料2011年1月,年度「風雲浙商」頒獎典禮現場。
  • 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發起「海洋攻勢」,不斷補齊發展短板    青島海洋人才和科研實力領先全國,但短板也很明顯,海洋支柱性產業有待加強,海洋生物醫藥、新能源、海工裝備等海洋新興產業僅佔海洋經濟比重的十分之一左右;科技成果產出與產業實際需求存在差距,科技、產業結合缺乏緊密性,制約了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 健全「四個體系」打好「四場硬仗」做好「四個銜接」,濟南奮力書寫...
    健全「四個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制度保障我市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落實黨委主責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全力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打好「四場硬仗」全力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我市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脫貧核心標準,堅持精準方略,全力打好貧困村提升、貧困群眾增收、扶貧政策保障和內生脫貧構建「四場硬仗」,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
  • 青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好高效建設攻勢
    原標題:青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好高效建設攻勢   1月8日,中國工業報從青島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圍繞營商環境評價、審批提速增效
  • 每經專訪國企改革專家李錦:國企改革更致力於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李錦認為,2020年國企改革進入關鍵的歷史階段,國企改革與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構成主題,市場化的體制機制是方向,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是目的。而各界高度關注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不少核心內容,也有望在今年兩會的精神中得到充分體現。
  • 創意青島洞見未來!中國企業改革50人論壇暨創意青島大會今天啟幕
    今天,又一場盛會在青島啟幕。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中國企業改革50人論壇暨創意青島大會登陸青島。這是繼去年成功舉辦創意青島大會之後,這座城市再一次以「創意」為名,搭建交流合作的高端平臺。
  • 尋求國企改革最大公約數
    正如有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國企國資改革要「保障先行」。足見,此次會議是為下一步國企改革定調子、劃底線,更是在尋求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最大公約數,加強有效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正是最大共識。在這一層面下,未來國企領域的改革將加速而至,國企改革頂層設計的「1+N」方案接近瓜熟蒂落。    眾所周知,國企改革既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難啃的硬骨頭。
  • 回放|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聞發布會
    實施我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既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國企改革重大舉措的再深化再落實,又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行動,是今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工作任務。10:09李傑云:三、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的目標性要求總體上講,就是要通過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五個方面的目標性要求:一是國有企業要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國有企業必須發揮經濟功能,創造市場價值,通過創造更多的人民幣來為人民服務。
  • 習近平就國企改革頻「發聲」:「三個有利於」確立成敗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吉林長春考察調研國企時談到。國有企業是國之重器,改革成敗關乎經濟全局、民眾利益,一直以來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是什麼,路徑何在,改革成敗的標準又在何處?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習近平多次就國有企業改革「發聲」,不僅糾正了當前社會對於國企改革的一些錯誤認識,更為正確推進國企改革劃定了紅線、指明了方向,確定了標準。
  • 山東國企改革「打通任督二脈」
    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 馬玉峰 吳永功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四個「翻一番」目標山東能源、山東鋼鐵進入世界500強「十三五十二五」末的46:54優化為42:58,重化工資產總額佔比由42%降至36%「十三五」期間,截至目前累計研究開發費用支出509.87億元,年均增長24.9%……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國企一定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