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壹
6月3日晚,青島市「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如期舉行。初夏時節,島城的夜晚還有些涼,而會議現場的氛圍卻是熱火朝天、熱氣騰騰。
這場答辯會的正式開始時間是晚6點半,比以往的答辯會時間提前,不少人是從單位直接趕到會場,顧不上吃晚飯,都不想錯過這一場與青島國企改革相關的「頭腦風暴」和「精神食糧」。
本場答辯依然採取主答辯人+副答辯人的形式,主答辯人是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副答辯人有3位,分別為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徐守國,雙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柴永森。
提起青島製造、青島品牌,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海爾、海信、青啤、雙星、澳柯瑪……以這「五朵金花」為代表,市屬企業已成為青島的城市名片和金字招牌,是城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也是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一組數據顯示了青島市屬企業的實力:2018年,市屬企業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91萬億元和5907億元,實現利潤433億元,分別增長15.3%、11.2%、6.6%,在全國37個省級國資監管機構中,分別排在第10位、第14位、第7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均排在第3位;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均排在第2位。
搞活青島這座城市,首先要搞活青島的國有企業,「推進國企改革攻勢」被納入了全市「十五個攻勢」。全面對標深圳,市國資委查找出了市屬企業目前存在痛點、難點、堵點,主要涉及9個方面:
1、集團層面混改尚未有大的突破
2、有的企業主業多而亂
3、市場化運營體系較弱
4、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兩張皮」
5、國資監管方式單一
6、有的企業存在債務負擔過高過重風險
7、平臺公司域外境外投資存在風險
8、帶頭作用不夠
9、高質量發展壓力大
在答辯會現場,主答辯人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一梳理和分析,毫無疑問,這些也正是我市國企改革攻勢的攻堅重點和突破點。針對這些問題,我市開出「藥方」,提出要打贏「開放創新、強企發展、科學監管、穩增提質」4場「硬仗」,炸掉8個「碉堡」,攻破17個「山頭」,全面實施87個攻堅作戰措施。
——「開放創新」硬仗,堅持更高水平開放,更大力度創新,通過混改攻堅、上市攻堅、招商攻堅、平臺攻堅,全力攻破企業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上市發展「公眾公司」兩個「碉堡」,引進全球優質資源,在現代產業國企精準招商、提升證券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增強國企市場競爭力。
——「強企發展」硬仗,建立新舊動能轉換攻堅目標導向機制,實施「開放活企、創新興企、人才強企」三大動能轉換工程,全力攻破動能轉換、轉型升級兩個「碉堡」,打造世界一流國際化品牌企業,增強新舊動能轉換驅動力。
——「科學監管」硬仗,堅持黨建統領深化國資監管職能轉變,實施主業監管攻堅、經營目標責任制攻堅、強化監管方式攻堅、統一監管攻堅,全力攻破法治化加強監管和市場化配置資源兩個「碉堡」,實現國資監管職能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放活企業,管好資本,激發深化改革創新力。
——「穩增提質」硬仗,全力攻破提升國有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國有經濟由數量規模增長型向高質量發展型轉變兩個「碉堡」,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提升國有經濟提質增效創造力,提高市屬企業在全市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的貢獻度。
NO. 2|貳
如果把攻勢作戰方案看作一劑「藥方」,當晚的答辯會就是一場專家「會診」。病症找得準不準?「藥方」是否對症下藥?國有資本如何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如何避免「大樹底下難長草」,推進國企改革與支持民營企業如何結合?臺下的十多位評委依次提出問題或建議,不少問題直指焦點核心,思想火花就在問答往來中迸發。
以下為青島市「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會現場實錄(摘登)
(1)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劉子玉
剛才在答辯當中提出的「開放創新、強企發展、科學監管、穩增提質」四場硬仗,始終把深化國企改革貫穿其中。在改革當中,我比較關心的問題是怎麼樣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充分發揮好國有企業在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等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和市場經濟當中主導作用的同時,有效防範風險,防止以各種名義造成的國有資產的流失,避免出現「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不斷增強市場活力和競爭力。剛才你們講了很多措施,我想能不能再說得更加明確一些?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國有企業改革可能在社會上有很多誤解,我理解,首先要突出國資監管的主責,再就是突出企業發展的主體責任,這兩方面缺一不可。怎麼解決?就要通過市場化和法治化去保障,不能把企業當成政府機關去管理。我想從中央2014年開始提出混改的概念之後,一直到今天,應該說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的國有企業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了,由過去的管企業改成管資本,就是最大限度讓企業搞活,讓企業有更大活力。為什麼剛才講到要混改呢?深圳混改已經達到77%,而我們的24家市屬國有企業,都是百分之百獨資。一方面我們有壓力,另一方面我們有空間,因為有這麼多優勢資源。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破解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問題,關鍵是緊緊圍繞市場化增強活力和法治化加強監管,在體制機制上進行創新。做到「五減五加」,做到「兩管一防範」,並且把工作思路落實到具體工作措施上。
(2)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勇
會前我收到了攻勢論證座談會的發言彙編,總共150頁,我全讀了,非常受觸動。這主要是企業家談怎樣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國有企業的作用,同時也是法律專家、會計師、諮詢機構的專家談怎樣解決好市場化和法治化的關係。從攻勢的方案答辯情況看,確確實實集思廣益,集中了智慧。一個問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與雙招雙引攻勢怎樣結合?如何選擇優勢資源,實現資本的聯合,做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雙招雙引攻勢也是我牽頭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很大的篇幅也羅列了如何發揮市屬國有企業的作用。在國企改革攻勢當中,我們也涉及了包括以商招商、以資引資方面的聚合效應。因為有了基礎,有了模板,加上產業鏈需求,再加上通過人工智慧,通過現代科技的賦能,可以派生出很多新項目。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發揮好市屬企業的平臺優勢和資源優勢,開展產業鏈招商,以混改政策為機遇,擴大引進社會資本。區市的騰籠換鳥,要把「籠子」建好,把好「鳥」引來,築巢引鳳,在這方面市屬企業要通過混改擴大社會資本的招商,特別是國際資本的招商,助力雙招雙引,同時也通過雙招雙引深化國企改革的攻勢。
雙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柴永森
現在國資委要求國有企業在15大攻勢當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在雙招雙引當中要求我們發揮兩大作用:一個是雙招雙引過程中的主要產業帶動作用,第二個是產業的招商作用。過去青島國有企業主要在基礎建設平臺上,現在要求在製造業實體經濟方面發揮平臺作用,特別是通過發揮平臺作用,解決產業瓶頸或者是產業資源共享問題。
(3)
市政協副主席楊宏鈞
十八大以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明顯加強,其中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各地搞活經濟體制和機制的重要一環。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來要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提出要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我市國有企業發展很強大,民營經濟有「大樹底下難長草」的反映。在15個攻勢當中,一個是今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勢,還有一個是壯大民營經濟的攻勢,這裡面有兩個攻勢如何更好地結合的問題。我想問一下答辯人,如何推進優秀的民資和民企參與國企改革,更好地推動市場化力量配置國有資本?國企改革與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如何結合?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在2014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當中,有這麼句話:放開國有企業競爭性業務,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是新時代開始改革的標誌。我的理解,混改不光對國有企業有利,同樣對民營企業、民資也是共同的雙向進入、相互進入。國企可以通過上市、股權改革的方式進入民企,都是按照國際化的原則要求,構建現代企業制度,使之按照健康、透明化、高效率發展。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徐守國
混改,從2013年提出,2014年經濟工作會上加以強調。2016年-2018年,從國家層面已經連續推出三批一共50家混改,在央企的七大領域,比如電力、石油、天然氣、電信、鐵路、民航、軍工。第四批從去年開始,由國務院、國家發改委主導的第四批混改,從去年的篩選經過今年國務院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會議通過,一共公布了160家,這個領域就放寬了,不再是七大領域,有金融類的、投資類平臺,各種各樣的都有。
青島的混改,剛才攻勢中一下點出了107家,24個市直企業當中的集團層面,加上85個國資二級企業或者下級企業混改,這個量是非常大的,證明混改的風口來了,混改的大機會來了。民營企業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我們覺得是這樣的,資產的相容、資源配置匹配更合理的,可以去做。
(4)
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山東主管合伙人張國俊
我本人是從事專業服務的,我在想,做一個攻堅戰,就像打仗一樣,離不開後勤的保障。聯繫到我們從事的專業服務,涉及到企業發展的各個層面,包括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戰略的重新梳理或者企業架構的重組,或者說企業內部制度的完善,或者是業務流程的再造,企業風險的管控、人力資源法務系統的完善、財務管理、稅務管理、風險管理、上市,這一切一切都離不開專業服務的支持。 但是在攻堅方案中,在這方面提得不多。我覺得青島在專業服務領域尤其是高端專業服務領域,相對其它城市還是比較有優勢的,為了下一步更好地發展,青島應該更加重視高端專業服務的發展,包括會計師、律師、評估師等各類的發展,尤其要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
(5)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青島分所負責合伙人張毅強
想問一個問題,國企改革的難點還是體制改革,怎麼樣實現政企分開,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科學分離,是不容易的。能否介紹青島市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方面,國資委怎麼界定和國有企業之間的權責邊界?怎樣更好地界定國資委和國有企業之間的權責邊界?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這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在界定政企界限方面,主要做好幾個事情。一是按照剛剛出臺的國務院9號文件規定,把出資人代表機構的監管權和企業法人的財產權以及企業經營自主權「三權」清單儘快制定出來,使權利清單化。二是轉變國資委職能。從過去管人管事管資產的「三管」行政化模式,佔向管住產權、管好收益、防範風險的「兩管一防範」的市場化為主的監管方式,搞活企業,管住資本。同時有一個落實的載體平臺,就是要做好國有資本的投資公司、運營公司,國務院國資委已經作出了部署,央企已經全面開展了試點,我們也正在推進這項工作,使我們更多試點推進國有資本的投資公司試點和授權經營的運營公司的試點,從過去管企業向管資本實現轉變。這是我們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的重點工作。
雙星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柴永森
我理解這次國企改革對過去的「三管」到「兩管一防範」,簡單說是管資本,我認為是三個方面:一個是管資本主業的投向,第二是管資本的收益,第三個是管管資本的人,簡單說就是選好班子。
(6)
青島市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聯通青島分公司總經理崔波
剛才提到了要將央企的「春季青島行」常態化,做到春夏秋冬四季行,我非常贊同,也非常期盼。作為駐青央企,4月份有幸參加了央企春季青島行,也充分感受到活動對央企和駐地企業提供的良好機會。藉此機會,請簡單介紹一下活動後,央企和我市國企合作方面有哪些具體進展?
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
4月10日,央企春季青島行,21家央企負責人當天籤署的項目,累計籤約235億元人民幣,目前有一個項目正式完成了註冊和有關手續。
市國資委主任馬衛剛
我接著匯報一下,現在有7戶完成了選址,4戶完成的招標設計,2戶完成了工商註冊登記,另外4項正在進一步項目對接。比如中交建項目,市國資委和中交建聯合成立了領導組,把其中涉及到九項都落實到非常細的工作清單。另外還有一個信息,我們為了搞好這次央企行,匯集起來央企機構提出的60個問題,現在全部解決的是57個,還有三個涉及到修路、管道等,西海岸管委會也都表示在9月份之前全部完成。所以我們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現在已經開始正常活動,在國資委專門設立了秘書處,活動基地就設在西海岸新區管委。我們還要在幾個區市輪流開展活動,所以青島和央企的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NO. 3|叄
5月底,新華社推出重磅報導《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文章中提到,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的萬華化學集團,從昔日生產合成革的傳統國企起步,成長為全球MDI行業領軍者的現代化大型企業,以改革創新的闖勁生動詮釋了國企改革發展之路。萬華遇到的難題、解決的路徑、改革的經驗與教訓等等,對於青島的國有企業來說,極具借鑑意義。
改革一直在路上,當下,青島的國企改革按下了「快進鍵」,確立了明確目標——在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高質量發展的遼闊海洋上,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品牌大企業,將市屬企業打造成為服從黨委政府戰略部署、攻堅克難衝鋒陷陣、勇於突擊重大戰略任務的航母型集群化現代企業。我們也期待更多的青島「金花」在改革創新中綻放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