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訓練:在教練員的指導下,專門組織的有計劃的體育活動。
2、完整訓練法:指從動作的開始至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進行學習和練習的方法。
3、靈敏素質:是指人體在各種突然變換的條件下,快速、協調、敏捷、準確地完成動作的能力。
4、耐力素質:指有機體堅持長時間運動的能力。
5、重複訓練法:在不改變動作結構和運動負荷的條件下,接照既定的要求反覆進行練習的訓練方法。
6、力量素質:指人體神經肌肉系統在工作時克服或對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素質: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
8、戰術意識:運動員在比賽中為達到特定戰術目的而決定自己戰術行為的思維活動過程。
9、持續訓練法:指負荷強度較低、負荷時間較長、無間斷地連續進行練習的訓練方法。
10、間歇訓練法:對多次練習時的間歇時間作出嚴格規定,在機體處於不完全恢復的狀態下,反覆進行練習的訓練方法。
11、訓練規律:是指運動訓練系統內部各構成因素之間,以及它們與系統外部各相關因素之間在結構與功能上的本質聯繫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12、訓練量:指訓練過程中身體的總做功量,可以由身體活動的持續時間、距離和重複次數來評定。
13、訓練強度:指訓練時單位時間內負荷量,單位時間內的負荷量越大,強度就越大。
14、運動訓練方法:是在運動訓練活動中,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完成訓練任務的途徑。
15、運動訓練手段:是指在運動訓練過程中,以提高某一競技運動能力、完成某一具體的訓練任務所採用的身體練習。
16、模式訓練法:是一種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規範式目標模型的要求組織和把握運動訓練過程的控制性方法。
17、程序訓練法:是按照訓練過程的時序性和訓練內容的系統性特點,將多種訓練內容有序且邏輯性地編製成訓練程序,按照預定程序組織訓練活動對訓練過程實施科學控制的方法。
18、分解訓練法:是指將完整的技術動作或戰術配合過程合理地分成若干個環節或部分,然後按環節或部分分別進行訓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