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隻船黃河淘鐵砂

2020-12-04 大河網

  今年5月,一批淘鐵砂者從南陽來到鄭州,駐紮在鄭州黃河二橋淘鐵砂。因淘鐵砂成本低廉,利潤豐厚,附近的村民也紛紛加入淘鐵砂行列。目前,鄭州黃河二橋附近有200多淘鐵砂船隻作業,場面甚是壯觀。知情人透露,從黃河中淘的鐵砂並不能直接煉鐵,而是被運到小煉鐵廠,作為造假原料。

  ■商報記者 熊玉偉

  宋曉珊

  實 習 生 孫慧平

  ■ 作業

  黃河二橋附近200多隻採沙船

  7月21日,微風,天氣晴朗。花園口到黃河二橋之間的20公裡有200多隻船在工作。他們每天早晨5時就開始工作了。工人說,前段時間因黃河水過大休息了20多天。

  「今年5月,發現花園口附近有鐵砂。」一名從南陽市新野縣到鄭州花園口淘沙的孫先生稱,從2008年1月起,南陽所有的河道因採沙被封,許多採沙人都到其他地方尋沙。自己所在的採沙船是最早發現黃河裡有鐵砂的船隻之一。

  「採了兩年沙,地都不咋種了。」孫先生說,雖然南陽叫停「採沙」,但是自己做了兩年的採沙工,已經不習慣再做農活。「焦作、三門峽、鄭州都去過。」孫先生說,最後選定花園口為採沙點。

  聽幾個南陽來的採沙人說採鐵砂賺錢,鄭州黃河二橋附近的村民也跟風「加盟」採沙。目前,鄭州市黃河二橋附近有200多淘鐵砂船隻作業,場面甚是壯觀。

  村民王女士的兒子小孬花2.7萬多元買了一隻採沙船,工作了兩個月就將成本收回了。王女士說,一艘船每天能採一噸多鐵砂礦,除去400多元的工人費用、油費,現在每天純利潤在600元左右。「人也累」王女士說,由於暴曬再加上水泡,兒子的腿上已經長滿了水泡。

  「俺6月份買的船,才開始幹就休息。」同村的黃女士說,自家剛買了船就碰到上遊放水,雖然一天可以採2噸沙,但現在還沒掙回船錢。村裡有十幾戶人家都在採鐵砂,基本上都沒收回本。黃女士擔心如果汛期到了或者採沙的人太多引起相關部門注意了,他們可能會血本無歸,「哪一天如果不讓採沙了,這船也不知道該幹啥了?」

  ■ 收購

  收鐵砂的車直接開到黃河邊 

  據淘鐵砂人介紹,在黃河中工作的淘鐵砂船大小基本相同,大的一天能淘到2噸鐵砂,小的只能淘到1噸多點,一般幾天就有人上門收購一回。

  鄭州黃河二橋附近一姓孫的村民介紹,他們村有10多戶家裡有採鐵砂的船,採沙時都在附近河道作業,這樣,不僅可以相互照應,也便於收沙人收購。

  「現在鐵砂640元/噸,如果純度高一點的,價格也就適當高一些。」孫姓村民說,她家有一隻船,一天能採2噸鐵砂,十來天就能採購20噸。「根本不愁銷路,經常有人上門買鐵砂。」孫姓村民說,以前,採到的鐵砂還要拉到家裡出售,現在直接放到黃河邊,收鐵砂的車直接開到那兒,一家採集到的鐵砂不夠一車,他們會幫忙湊夠一車。

  據採鐵砂人稱,收購鐵砂的人有滎陽的,有洛陽的,還有安陽的。「有小煉鋼廠的地方,都有人收購鐵砂。」一位採鐵砂的人說,現在鐵砂是賣方市場,誰出的價格高,他們就賣給誰。由於收購鐵砂競爭也很激烈,收購的價格也在飆升。

  ■ 流向

  鐵砂都賣到了小煉鐵廠造假

  孫先生是新鄉一所大學理工科的在校生,聽說老家有人採鐵砂,專門回家取了一些鐵砂樣本,到學校的實驗室用天平、吸鐵石進行檢測。得到的結論是鐵砂佔沙土的七成,鐵砂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

  據了解,鐵礦石中,最好的就是磁鐵礦,其次是赤鐵礦。磁鐵礦是一種氧化鐵的礦石,主要成分為四氧化三鐵,是Fe2O3和FeO的複合物,呈黑灰色,具有磁性。在選礦時可利用磁選法,經過長期風化作用後即變成赤鐵礦。 

  赤鐵礦也是一種氧化鐵的礦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鐵,呈暗紅色,是最主要的鐵礦石。

  採鐵砂人傳言鐵砂能煉鐵。一位知情人介紹,其實根本沒有的事。他說,黃河河道中採集的鐵砂,主要成分也是四氧化三鐵,但經過化驗,鐵砂中缺少幾種化學元素,無法直接煉鐵。

  據知情人介紹,鐵砂都賣到了小煉鐵廠,現在鋼材價格一再飆升,小鋼廠為了降低成本想盡辦法。「他們收購鐵砂,直接摻進煉鐵原料裡,一起煉鋼材了。」知情人說:「你想啊!摻的越多,成本肯定越低,小煉鋼賺的也就越多。」

  ■ 來源

  鐵砂來自哪裡至今是謎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佔宗列渠,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等省份,成「幾」字形,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匯集了三十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溪流,流域面積達七十五萬多平方公裡。中遊段流經廣大的黃土高原地區,許多支流夾帶大量泥沙匯入,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黃色。

  石井鄉位於新安縣北部,距縣城46公裡。西為澠池縣,東北為小浪底水庫,礦產資源有原煤、鐵礦石、硫鐵礦石、石灰石。

  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黃河河務局水政處趙處長稱,黃河形成時河道裡就有沙子,但鐵砂從哪來,他們也搞不清楚。趙處長說,根據他們掌握的情況,鐵砂應該是從上遊衝下來的,但沿河也沒有發現哪有鐵礦山或鐵礦石,這些鐵砂是從哪來的,還需要進一步調查。

  趙處長稱,他們在2007年底,才知道黃河河道中有鐵砂,當時在西霞院水庫發現有人在黃河裡作業,趕到近前一看,才發現他們是在採鐵砂。

  ■ 危害

  目前採沙規模還未影響行洪和黃河大堤

  「那時只有很少的人零星在河道作業,鄭州附近還沒有發現有人採鐵砂。最近,鄭州附近採鐵砂的人突然增多,有點成規模了。」趙處長說,根據他們現在掌握的情況,目前的開採規模,對黃河河道行洪和黃河大堤均不構成什麼影響,但對採沙人自身安全卻有很大影響。

  趙處長介紹,採鐵砂的船和採沙船不同,採鐵砂船隻把鐵砂採走,河中的沙還在採沙船附近遊動,不會形成大坑,這樣就不會改變河道。「所以採鐵砂目前還沒有對黃河河道行洪和大堤安全產生影響。」趙處長說。

  趙處長說,黃河水情況複雜,一旦遇到漲水或者大風天氣,對採沙船來說很不安全。採沙船體積小,根本經不起風浪襲擊,一旦船隻傾覆,採沙人員非常危險。

  「我們下一步將採取措施,制止非法在黃河河道中採鐵砂。」趙處長說,目前,在黃河河道中採集鐵砂的船隻,均沒有辦理合法的開採手續,都是非法開採。趙處長介紹,已有人向他們申請辦理相關手續了,但還沒有辦理出來。考慮到採沙人的安全,他們首先要向採沙人宣傳安全常識,勸他們不要再到黃河採鐵砂,如果勸說不聽,他們會下處罰通知單,不行了還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相關焦點

  • 這條寬200多公裡的暗河,流量是黃河的2倍,位於南美洲亞馬遜
    多口井,科學家正是通過觀測這些探井的數據,最終確認了哈姆扎河的存在。這正如青藏高原對長江黃河的重要性。即使是這樣,它的河水流量也是黃河流量(2571立方米每秒)的兩倍多。 哈姆扎河200多公裡寬,不會造成地陷嗎?那是因為你對地下暗河不了解,才會有此疑問。
  • 撈屍人: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黃河為什麼多死屍?
    這種水葬方式完全不同於將火化之後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那樣灑脫,也不同於將死者的遺體放置在死亡之船上任其漂流,而水葬的盛行主要是古代中國和如今西藏地區。不可否認,對於地球上的所有已知生物來說,水都是生命之源,而我國的第二長河黃河,即便水資源遠沒有長江豐富,但其多達7524443平方公裡的流域面積,依然成為了華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所以,我們也稱其為母親河。
  • 黃河正在把渤海變成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或許只要200年
    因而一直有人預測說,如果黃河繼續照目前的速度給渤海輸送泥沙,那麼只需要兩百年時間,渤海就有可能變成華北平原的一部分。這並非是聳人聽聞的說法,如果你知道黃河的歷史,就知道我們為什麼把它叫「母親河」了。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順著巴顏克拉山一直流向甘肅,最終在北方土地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黃河上遊的水很清澈,但是流經黃土高原只有,黃河水就變得異常渾濁。這並非像我們大部分人所想的那樣,是因為人類活動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黃河泥沙含量才這麼大的。
  • 六、黃河巨龜的真相
    帶著這個疑惑,在上大學的時候,終於有一個舍友給我講了一段他所認知的故事:梁田是我的舍友,他說他的太爺爺就是當年的目擊者之一,當時1965年的時候,饑荒不斷,人們都在想方設法的填飽肚子,於是能從河裡打撈上來一些吃的,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他太爺爺說,在某一個晌午,黃河邊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村裡的一個大子(黃河捕魚人)捕到了一個巨鱉,足足有汽車車頭那麼大,當時的衡量標準是解放汽車,於是村裡的人都驚動了
  • 寧夏中衛:黃河古渡南長灘
    此處是黃河進入寧夏的拐彎處,村子因黃河黑山峽衝刷淤積形成狹長河灘地而得名。抵達這裡時,正值隆冬臘月,我們驚訝地發現,此時此地黃河水,並不黃。進入村子,需要擺渡。擺渡人陳建忠就是本村人,指著入村口的一塊牌子說:「這裡是寧夏黃河第一渡,現在冬天雨水少,水清能見底咧。」村裡人大都姓拓,傳說,蒙古軍隊滅了西夏國後,西夏党項貴族拓跋一支逃難至此,依託黃河生存下來。
  • 黃河入海流
    直到有一天,我來到了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的黃河入海口……  我出生在黃河岸邊的一座小城,在黃河灘頭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時光。尤其當年在鄭州黃河花園口下鄉八年期間,每天眺望長河落日,目送黃水奔湧入海,釀就了對黃河黏稠得化不開的情感。離開以後,我一生一世都在沿著黃河奔走,耳畔迴響的永遠是信天遊民歌那悽厲高亢的曲調:「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
  • 大天鵝千裡赴約棲息黃河溼地
    旁邊還有許多黃鴨和其他水鳥,為冬日的黃河增添了無限生機。當日,陽光明媚,成群的大天鵝,悠然自得地在河面上覓食、嬉戲。岸邊的攝影愛好者用手中的鏡頭,記錄著自然精靈的精彩瞬間。每當有大天鵝振翅飛翔或者嬉戲打鬧時,快門聲不斷。拍攝貴德越冬大天鵝的攝影師宋先生告訴記者,青海的冬季有著獨特的魅力,每年前往貴德拍攝大天鵝是他的必修課。看到天鵝一年比一年多,棲息的範圍一年比一年廣,他感到非常高興。
  • 孟津黃河溼地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鄭佔波 馬朝紅 郭準)8月19日,黃河溼地孟津管理中心科研監測人員在保護區日常監測過程中,在稻田裡發現80多隻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鵐,數量如此多的黃胸鵐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十分罕見。
  • 同船共渡
    □孫興  記得那是1967年的冬天,我隨父親及同村的幾位鄉民過黃河到開封去。常言道:隔河不為近。儘管故鄉老村距開封僅一河之隔,但我們還是早早起了床,帶上乾糧,匆匆上路了。  臨近中午,我們趕到了黃河渡口。
  • 羊皮筏子衝浪黃河 駝鈴馬蹄夢回絲路
    6月22日,鄭報全媒體「陸上絲路採訪團」實地探訪蘭州標誌性建築,追尋黃河沿岸絲路古道,體驗黃河民俗文化。千年筏子百年橋,萬裡黃河第一漂。古絲路在甘肅境內的黃河上有不少古渡口,當時最常用的牛羊皮筏,舊稱「革船」,在黃河上遊藉助河水之力,是古時運輸人員和瓜果蔬菜物資的水上工具,如今,羊皮筏在黃河上遊完好的延續下來。羊皮筏子不僅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 鄭州黃河鯉魚保護區為何名存實亡?
    導讀:黃河鄭州段電魚鬼橫行,黃河鯉魚正遭受滅頂之災!中國四大名魚之首的黃河鯉魚,由於保護力度不足,正在逐漸消亡!電魚行為橫行,是黃河鯉魚遭受劫難的一個重要因素。鄭州黃河鯉魚如此出名,與黃河鄭州段獨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鄭州地處黃河下遊之首,地勢平坦,從黃土高原衝刷下來的泥沙,攜帶著樹葉、草籽、蟲類和糞便等豐富的營養物質,使鄭州成為黃河鯉魚最理想的棲息地之一。黃河鯉魚生存現狀:保護力度不足,野生資源消耗殆盡然而,名貴的黃河鯉魚卻終是命運多舛!
  • 黃河入海口 (86)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全長5464公裡,孕育著中華文明。「黃河入海流」,它會有想像中的澎湃、蒼茫和沉雄嗎?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這道入海口形成不足200年,是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的。
  • 奇聞趣事第三期:古怪的黃河巨龜
    這一期奇譚趣事我們來說說《古怪的黃河巨龜》。對於黃河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國最古老的一條河,華夏的起源與延續都和它分不開,而關於黃河的各種怪事更是數不勝數,在它底下的淤泥裡面更是什麼古怪的東西都有。有的更是被列入了禁忌之中,詭異的讓人們無法相信和理解。
  • 墨西哥灣海底現幽靈船 揭秘200年前海盜生活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2011年,勘探海底油田的聲吶系統在墨西哥灣海域發現了一艘疑似200年前神秘海盜船的殘骸。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和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聯合遠徵隊經過56天的勘測和考察之後終於將其完全發掘。這艘船船體長約24米。
  • 中國海洋調查船多了還是少了?到底需要多少艘?
    冰火兩重天的海洋調查船市場2017年,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已發布了13條成員船動態信息,「向陽紅08」船在航「執行調查任務」的信息只在1月、6月、9月出現了三次。記者粗略估算,該船全年在航時間僅約百天。「好比汽車需要保養,刨除修船、備航等時間,一艘船全年在航時間達250天,任務量才算飽和。」
  • 黃河的身世
    祖上的這些遺產,正是黃河的母體。光陰似箭,3億多年過去了,隨著地殼劇烈隆起,黃土層不斷上升,加之大量風沙紛紛揚揚,在數十萬平方公裡的陝甘寧盆地次第降落,積累成了200多米厚的黃土層,逐漸成了廣袤無垠的黃土高原。
  • 為什麼是黃河?
    圖:流出禹門口,黃河河道由窄展寬 (圖片來自Google Earth)自河口到禹門口為晉陝峽谷,其間河谷寬400~600m。衝出禹門口後河谷展寬至3~15km,到三門峽又被收束於晉豫峽谷間200~800m寬的河谷中。
  • 中國夢·黃河情|給「溼地精靈」一個安穩的家!8000隻黑嘴鷗「安家...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 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最後一站——東營,探尋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 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泱波 攝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南京9月26日電 題:探訪古黃河出海口:天然大港浮出海面  中新網記者 陳光明  和長江、珠江不一樣,黃河出海口沒有大港口。原因是黃河經過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入海,往往在出海口形成大片的泥灘。
  • 黃河重卡「溯源之旅」路上的那些事兒|新黃河|黃河源|新黃河重卡|...
    故事二、從「禁止拍攝」到「歡迎拍攝」車隊從蘭州出發沒多久便駛上了高速路,經過兩個多小時行進,抵達甘肅一服務區。按照事先安排,全隊人員在這裡進行短暫休整,順便拍攝一些宣傳圖片和視頻。然而,正當駕駛員們經過一番忙碌將車輛擺好隊形時,問題來了:服務區管理人員出面阻止了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