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如今變成「最糟糕的發明」,國家要限制了

2021-01-15 騰訊網

今年9月起,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正式施行,禁止和限制生產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有了明確時間表。塑膠袋、食品包裝袋、玩具……塑料似乎包圍了我們的生活。「無塑料生活」是怎樣的?僅有百年歷史的塑料製造了哪些「白色汙染」?用各類材料代替塑料,各國又有哪些新實踐?

「無塑料」生活是怎樣的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升級版「限塑令」。與十幾年前的「限塑令」相比,這一系列新規定不再只針對塑料購物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快遞塑料包裝等被納入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製品範圍。

離開了塑料,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為了看看塑料製品對我們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不少網友體驗了一天至一周不等的「無塑料生活」,並且在一些論壇發布了體驗報告。

農貿市場成為塑膠袋「重災區」。來源:新華社

「帶著我的帆布袋到了超市後才注意到,幾乎所有的果蔬全部都是塑料包裝,上面貼上價格標籤。就算沒有塑料包裝的,最後也要裝到透明的塑膠袋裡稱重結帳。此前每次來超市都覺得完成這些步驟順理成章,從沒注意塑料包裝這件事情。」網友司徒醒醒在網上這樣分享。

超市到處都是塑料薄膜和包裝袋等,這條「無塑料」之路行不通,不少人選擇了去菜市場。「自己帶上環保袋,體驗下來,蔬菜、水果稱完可以直接放入,但是買肉的話似乎又少不了塑膠袋。」「90後」小儀表示,不嫌麻煩的話可以用專門的環保袋裝肉類製品,否則只能吃素了。

司徒醒醒還發現了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垃圾,需要使用垃圾袋。直接將家裡的零散垃圾不經過垃圾袋這一環節,直接倒入小區垃圾桶,似乎不現實。為了將「無塑料生活」貫徹到底,她選擇了可降解或可回收的垃圾袋。

「每天用的紙抽是塑料包裝的」「便利店裡的飲料基本都是塑料包裝」「我的刷牙杯也是塑料的」「買的新書,都用塑料薄膜包裝好」……不少網友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參與「無塑料」生活體驗,帶著「放大鏡」尋找塑料製品,他們平時不會注意這些。

它成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

塑料製品中,塑膠袋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塑膠袋剛被發明時,因為其輕便和實用,曾被稱作「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可後來在英國《衛報》一項評選中,它又獲得「人類最糟糕的發明」的稱號

新版「限塑令」能否管住小小塑膠袋?來源:新華社

塑膠袋使用方便,高需求量促成了高生產量,可是「用完就扔」,無節制的使用,反而使得塑膠袋成了「白色汙染」。人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塑料產生的問題。每年,大量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土壤等,海洋動物、野生動物、我們生存的環境,甚至人類自身都成了受害者。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每分鐘發送出將近200萬個一次性塑膠袋;到2021年,全世界將售出5000億個塑料瓶,但回收量不到一半。科學家們發現,海底沉積物中有著形形色色的塑料汙染物。據統計,全球每年至少有800萬噸塑料製品被丟棄到海洋中,成為海洋裡的「垃圾」。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總重量可能超過魚類。

由於塑料的物理化學結構穩定,在自然環境中可能數十年至數百年都不會被分解,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數十萬海洋動物的死亡。不僅如此,它還以微塑料、塑料碎片等形式出現在食物鏈中,進入飲水中和餐桌上,影響人類健康。雖然目前科學上尚無證據表明微塑料會對人體健康產生直接危害,但它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

近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跟蹤並模擬了塑料進入全球陸地和水體的過程。他們發現,到2040年,即使採取有效的行動,仍有約7.1億噸塑料汙染物會進入環境中。聯合國有關報告指出,全世界總計生產出的90億噸塑料製品中,被循環利用的只有9%。

來源:視覺中國

「限塑令」走過十餘載

隨著對塑料垃圾危害認識的加深,中國將減少使用塑料列為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並且通過「限塑令」等政策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

我國的「限塑」之路歷時十餘年。1986年,中國在鐵路上首次使用塑料快餐盒,但大量白色餐盒被丟棄於鐵路沿線,帶來嚴重汙染。2001年,原國家經貿委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這是「限塑令」的最早版本。直到2008年6月,「限塑令」正式實施。其中最為重要的政策有兩條:一是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即日常所說的超薄塑料購物袋;二是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

今年,新版「限塑令」的力度和範圍更大。到今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專家表示,為生活「減塑」,不僅需要政府積極行動,制定政策規範和實施細則,也需要行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還需要社會公眾的理解和參與,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許多消費者養成了自備購物袋的習慣;去餐飲店時,儘量不用一次性吸管等塑料製品。為減少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一些餐飲企業改造冷飲杯蓋,用自帶飲嘴的杯蓋代替「吸管+杯蓋」組合,替代了吸管。一些連鎖超市開始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開展商品包裝的設計優化,以便消費者直接手提。

新材料替代塑料

新版「限塑令」的出臺,值得更廣泛的期待。在「限塑」倡議下,人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在尋找塑料替代品上,世界各國也有許多新嘗試。

英國正在研製一種能進行生物降解的環保塑膠袋,希望以此替代常用的一次性塑膠袋,減輕廢品對環境的壓力。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的甲殼綱動物身上都含有一種「殼聚糖」的成分,其中以龍蝦殼中的殼聚糖最多,最大特點是無毒、易降解。 墨西哥開發芒果皮,成為塑料替代品之一。科學家偶然發現芒果皮的韌性具有開發價值,於是在果皮中添加澱粉及其他化學材料,研製出一種替代塑料的「芒果皮合成品」。這種材料的韌性和硬度與塑料的相似,不僅造價成本低廉,還可以自然降解。

泰國一家超市想出一個減少塑料包裝的妙招,用香蕉葉代替塑料包裝。香蕉葉在泰國非常容易獲得,使用成本低,相較於其他塑料替代品是一種物美價廉的產品。印度尼西亞的企業用海藻材料代替塑料包裝,這和泰國使用香蕉葉的思路不謀而合———因地制宜,多且易得。

在美國利用本國豐富的玉米或土豆澱粉製造購物袋時,義大利科學家發現,西紅柿皮經加工後也可以做成能重複使用的購物袋。義大利是歐洲的農業大國,西紅柿產量大。科學家認為,從西紅柿廢棄料中,特別是皮中提取複合糖化物最終製成包裝袋,很有發展前景。

作為「牛油果大國」的墨西哥,每天扔掉幾十萬噸牛油果核,處理牛油果核費時又費力。科學家在其果核中添加澱粉及其他材料,研製出一種可以替代塑料的牛油果吸管。在廢物利用的同時,減少了環境汙染,新吸管僅需6個月便可降解。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可降解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中。「限塑」生活,離我們並不遙遠。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最糟糕的發明家:兩項發明危害人類幾十年,曾一度被人們崇拜
    在人類歷史上有兩項發明非常特殊,起初他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我們每一個人都從中受益,但這兩項發明卻無時無刻不危害著人類。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們一直將這兩項發明沿用下去,估計人類都已經滅絕了。這不其實還不是重點,最主要的是四乙基鉛使得全人類慢性中毒,氟利昂給地球環境留下了持久的影響。當人們認識到這些以後,小託馬斯·米基利也從此跌下了神壇,一代偉大的發明家曾經風光無限,最後遭人唾棄。
  • 世界公認最「糟糕發明家」:他1項發明,卻讓人類至今深受其害
    人類能取得如今的科技水平,建立在眾多前人不斷探索創造的成果上。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聲,因為他的發明並沒有造福人類,相反還對地球的環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何這樣一個原本對人類發展有著不可磨滅貢獻的發明家,卻成了世界公認最「糟糕發明家」?
  • 兩千年來最偉大的發明
    環球在線消息:究竟什麼才算得上是人類幾千年來最偉大的發明呢?美國的一份頗有影響的報刊就為此問題專門拜訪了一些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哲學家,其中甚至還有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徵求了他們的意見。這些科學和思想界的精英所提到的最偉大的發明有些已被公認,有些卻似乎有悖於常理,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 他是世界上「最糟糕」發明家,他的一項發明,讓人類付出沉重代價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了,人類可以享用他帶來的便利,但是利用不好,他就會成為無形的殺手。對於科學家們來說,很多科學產物本身是有價值的,但同時也是有危害的,就看利用這如何利用了。小託馬斯·米基利的發明就是如此,初衷是為了解決問題,後來被廣泛使用後卻成了「殺器」,他也被稱為世界上「最糟糕」的發明家。小託馬斯出生於19世紀末,在那個年代正是近現代科學快速發展的時代。
  • 霍金最後的警告:AI可能會成為人類最偉大、也是最後一項發明
    霍金最後的警告:AI可能會成為人類最偉大、也是最後一項發明  黃琨 • 2018-10-17 08:42:54
  • 富蘭克林最偉大的發明
    富蘭克林純粹因為個人愛好,通過風箏實驗,發明了避雷針,發現並捕捉了閃電電流,並歸結提出電荷守恆定律。  同樣憑藉好奇,富蘭克林採用嚴格的科學方法,在數學、熱學、氣象學、聲學等多領域作出了令專業科學家稱奇的成就,還得出了一大批實用發明,積極改進了政治和社會管理制度,從路燈到遊泳眼鏡,從現代郵政制度到選舉制度。
  • 普通話水平測試朗讀作品60號——《最糟糕的發明》
    在一次名人訪問中,被問及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是什麼時,有人說是電腦,有人說是汽車,等等。但新加坡的一位知名人士卻說是冷氣機。
  • 陳東升:複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大水裡面才有大魚,所以一定要選大產業、好行業,天花板要足夠高,才有可能做成大企業。對於行業和產業的選擇,我的經驗是:長期看人口——一要關注人口結構的變化。傳統農業社會出生率高、存活率低、人均壽命短,形成典型的金字塔結構。到了工業社會,生育率和死亡率降低,人均壽命大為延長,自然就演變成柱狀結構;同時中產人群形成和不斷壯大,人均壽命的延長也帶來老齡化的挑戰和機會。
  • 有人問:截止目前,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人類歷史上,不缺乏偉大的發明,這些發明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處在不同領域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以下只是個人的看法。電力人類文明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科學當中一項極為重要的發明——發電機,或者說「電力」,自從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1831年發明第一臺發電機以來,電力就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事物。
  • 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影響力超過原子彈,讓我們從此步入文明!
    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是當今世界上的主宰,那麼問題來了人類一共有多少年歷史呢?很多人覺得人類最起碼在地球上有上萬年的歷史了,據資料顯示人類最起碼有600萬年歷史。2000年,在非洲肯亞的土根山區發現距今600萬年前的原初人(土根種)。
  • 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明。僅僅提到一個是不夠的,所以小編將提到所有的發明,沒有它我們將不能生活在我們今天知道的世界。在這個答案中,小編將提到大多數人不知道我們發明的最重要的我國發明。
  • 世界公認的「糟糕發明家」:他的發明,讓很多人深受其害
    人類能取得如今的科技水平,建立在眾多前人不斷探索創造的成果上。然而說到科技發展的歷程,就不得不提及很多起到過重要推動作用的發明成果。這些發明成果的問世,給後來產品的更新迭代消除了阻礙,科技產品才得以更好地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不過科技探索創新的道路無疑是曲折的,過程中總會存在很多走上歧途的例子。
  • 「人造太陽」開始組裝,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三十多個國家共同努力
    引子: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人造太陽」計劃,對於這個計劃從最當初的設想再到現在其實有了很大階段性的提升,而且對於人造太陽最近也是宣布正式開始組裝,對於這次的成功一定是人類發明歷史上面最有意義的一步。但對於這個所謂的人造太陽通過這麼多年以來也是有著很多的難題,但是對於科學家們也是一次次的迎刃而解再次開啟到現在的關鍵時刻。
  • 傳奇發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工具,牛頓的微積分都要靠邊站
    點擊關注哦  傳奇發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工具,牛頓的微積分都要靠邊站  ,但是數學歷史的發展經歷過很多次的危機,也經歷過不少質疑,然而這門最被人討厭的科學,還是穩穩的站在人類知識界的巔峰。  在數學的發展中,人類為了更好的解決數學複雜的邏輯運算和一些超出人類智慧的數學形式,發明了幾個重要的數學工具,負責任的說,如果沒有這幾個強大的數學工具,那麼這門科學絕對不可能向今天一樣助力我們的社會發展。
  • 世界上最糟糕的3大發明,它們正以不同的方式,危害著人類和地球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糟糕的3大發明,它們正以不同的方式,危害著人了和地球自從人類的科技越來越先進了之後,科學家就發明出了很多便民的物品,來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是節省人們的時間,但任何一樣事物都是有正面和反面存在的
  • 最偉大的數學發明,人類精神的最高勝利,數學史上最精彩的紛爭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哲學,也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最重要的工具,但是數學歷史的發展經歷過很多次的危機,也經歷過不少質疑,然而這門最被人討厭的科學,還是穩穩地站在人類知識界的巔峰。沒有任何人可以否定,數學的發展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沒有數學基礎的自然科學,一定不可能建立起雄偉聳立的「科學大廈」。
  • 目前為止,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有中國的嗎?
    文/濤聲依舊目前為止,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有哪些?看完後才知道中國了不起人類文明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進步的最佳體現就是各種發明的出現,科學家們的發明創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無論是飛機還是火車這種交通工具,亦或是電腦和手機這種通訊工具,人類的生活都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麼截止到目前,能夠被稱得上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有幾個呢?中國的有嗎?
  • 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六個發明,如沒有它們的出現,人類還要落後幾千年
    但慢慢地人類學會了製造工具,一些天才或幸運兒發明/發現了各種實用的的器具、方法,人類開始一點點走向了文明,生產力慢慢提高,人口增多,文化也不斷豐富,直到18世紀西歐爆發了工業革命,人類的生產力和壽命一起發生質的飛躍。到今天知識大爆炸,科技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人類發展似乎已經勢不可擋。帶來進步的是發明創造。
  • 史上最硬核,三項偉大的數學新發明
    文藝復興期間或之後不久,17世紀數學領域誕生了三個偉大的發明:對數、解析幾何和微積分。早在第一次婚姻後不久,他就開始了數學的研究與發現,並且萌發了對數的觀念,1614年出版了《神妙的對數規則之描述》,向世人公布了他的偉大發明。
  • 愛因斯坦稱頌的複利奇蹟 "複利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滙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蔣興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複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