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數據出現700萬誤差系失誤? 新宇藥業IPO安全問題屢觸紅線

2021-01-14 中國網財經

  新宇藥業招股書顯示,其向客戶的銷售數據與客戶本身披露的數據出現近700萬元的誤差。此外,其客戶及供應商高度集中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時運不濟,用這個詞來形容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宇藥業)再適合不過。

  作為藥品企業的一員,新宇藥業曾於2018年申報A股IPO上市,但由於當年市場爆出長生假疫苗的事件,整個醫藥行業都受到波及,遞交招股書沒多久的新宇藥業不久就終止了審查。

  一年後,新宇藥業重振旗鼓再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但此次由於其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年報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瑞華負責的共計29家上市申請公司不得不處於「IPO中止」狀態。

  據悉,新宇藥業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微生物藥物及其衍生物產品,主要產品為鹽酸林可黴素原料藥、克林黴素磷酸酯原料藥、鹽酸克林黴素原料藥和硫酸新黴素原料藥等。此次IPO擬募資約6.38億元,主要用於微生物藥物生產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下稱報告期),新宇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35億元、4.63億元和5.41億元,同期實現淨利潤0.4億元、0.63億元和0.76億元。

  雖然業績看似呈現成長趨勢,但《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新宇藥業此前IPO失敗或並非偶然,客戶及供應商高度集中,屢觸安全問題紅線也讓市場難以忽視其產品的安全問題。

  公司高管更迭頻繁

  公司管理層方面,據招股書描述,孟新華持有新宇藥業共計3936.92萬股,持股比例達到43.74%,為公司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宇藥業的董事會秘書在三年內四次變動,財務總監也在三年內經歷了三次更換,且原因均為個人原因離任。

  招股書顯示,2016年12月,因個人原因,趙祖強不再擔任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職務。《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趙祖強是新宇藥業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共持有172.125萬股。

  其後,新宇藥業聘任孟雨為董事會秘書。招股書顯示,孟雨是該公司實控人孟新華的女兒,出生於1990年,碩士研究生學歷。2015年4月開始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職務,2016年12月兼任董秘一職,當時孟雨年僅26歲。不過在2018年1月,孟雨因身體原因辭任董秘一職,在董秘崗位上僅工作了13個月。

  同一時期,新宇藥業聘任蔣峰為新一任財務總監。資料顯示,蔣峰同趙祖強一樣,也是新宇藥業發起人之一,並且共計持有新宇藥業172.125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91%。2019年5月,蔣峰因個人原因辭職,其在財務總監崗位上共任職兩年半的時間。

  2018年1月,李德亮接替孟雨擔任新宇藥業董事會秘書一職,他持有公司29.51萬股,但就在2019年5月,李德亮也因個人原因離職。

  2019年5月,新宇藥業聘任王佩劍為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此前,王佩劍曾在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財務公司任計劃財務部部長,在淮北市建投集團任副總經理。

  不僅僅是這兩個職位,報告期內新宇藥業還有多名董事高管離任,2016年12月,江金鎖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獨立董事職務,張文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2016年12月,因內部職務調整,劉瑞華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僅擔任公司董事。

  在公司上市環節中,董事會秘書和財務總監對於招股書的撰寫與核實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新宇藥業高管的頻繁變動顯然不是利好信息。

  《投資時報》研究員還發現,新宇藥業招股書上的部分數據和其客戶之一的羅欣藥業並不一致。

  資料顯示,羅欣藥業報告期內均進入新宇藥業年度前五大客戶名單,而因為羅欣藥業準備借殼東音股份回歸A股,在重組草案中,也有披露向新宇藥業採購的情況。

  據新宇藥業招股書,報告期內(2016—2018年),其對羅欣藥業的銷售金額分別達到3503.20萬元、2579.66萬元以及3395.81萬元。而在羅欣藥業的重組草案中,其在2017年對新宇藥業的採購額為3215.56萬元,2016及2018年新宇藥業並未進入羅欣藥業的年度前五大採購商名單中。這代表著在2017年的交易數據上兩者存在近700萬的貿易差額。

  合作夥伴麻煩多

  既然提及客戶,那就不得不提新宇藥業一直存在的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度過高問題。

  據其2017年版招股書披露,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新宇藥業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佔營收的68.01%、65.09%、73.97%、51.6%,前五大客戶集中佔比度超過五成;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佔總採購額的89.32%、83.38%、80.74%、79.77%,前五大供應商集中度接近八成。

  兩年過去,新宇藥業仍然沒有擺脫這個問題,報告期內,其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2.88%、58.15%、66.31%;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佔總採購額的比例分別為68.83%、75.74%、77.22%。

  新宇藥業也於招股書中坦言,如果公司主要客戶或供應商因產品經營策略、存貨管理策略等狀況發生變化,而公司未能及時開發新客戶,產品的採購及銷售將受到不利影響。

  更為不利的消息是,新宇藥業的第一大客戶及第一大供應商都有黑歷史。

  2019年4月,證監會因內幕交易而開出的一張巨額罰單,便涉及新宇藥業的第一大客戶海翔藥業。據[2019]22號文件,2018年4月3日,當事人張某因內幕交易海翔藥業,被證監會罰沒1.34億元。

  至於新宇藥業的第一大供應商安徽金玉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則是在環保問題上屢屢犯錯。據皖環函[2016]816號文件,2016年7月28日,安徽金玉米因未批先建、違法排放水汙染物、固體廢物管理不規範等五個問題,被安徽省環境保護廳掛牌督辦。2018年安徽金玉米因項目涉嫌未批先建而被安徽省環境保護廳不予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

  據悉,2018年,新宇藥業向海翔藥業的銷售金額達1.55億元,佔主營業務比例為28.72%,向安徽金玉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採購金額達到7615.32萬元,佔總採購額比例為42.1%,數額都不小。

  安全問題屢觸紅線

  作為一家藥企,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必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而新宇藥業雖然自稱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科技領先、爭創一流」的質量方針,並認真貫徹執行現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卻還是在藥品安全以及環保問題上多次留下讓人難以忽視的黑斑點。

  藥品安全方面,據宿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年1月5日檢查中,新宇藥業因未通過藥品GMP(2010版)檢查,未通過的原料藥、片劑等全部停產。

  2016年9月12—14日的藥品生產飛行檢查中,新宇藥業因直接用於生產的純化水和PE包裝袋未進行細菌內毒素檢驗等6項一般缺陷,被要求限期整改。

  2017年1月,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12月份的藥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結果,涉及缺陷的企業42家,新宇藥業也位列其中。據了解,此次檢查共查出新宇藥業5項缺陷:包括未見變更編號為160020的變更記錄;企業未按文件規定對發生的所有偏差進行編號管理;5月4日上午,批號為R357-160504的中間體經檢測發現雜菌,企業確定該種子罐染菌,並判定為人員操作失誤造成染菌,但企業無調查過程記錄;生產檢查中,批號為1610001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批生產記錄中,關於清場記錄時間等項目共出現5項一般缺陷,被要求限期整改。

  2018年6月20—21日的GMP飛行檢查中,新宇藥業因鹽酸林可黴素粗品間直排效果不佳,房間內丁醇氣味很濃,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等8項一般缺陷,被要求限期整改。

  同時,新宇藥業涉及到的環保問題也同樣值得社會重視。

  2018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通報,安徽省環保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新一批督察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其中提到,新宇藥業公司存在有機廢氣尾氣處理吸收不完全、處理工序不規範問題。

  當地安徽日報也在相關報告中有所提及,「位於經開區化工園區的新宇藥業現場氣味較重,且周邊有1個村莊距離藥廠較近,不符合衛生防護距離要求,該問題是生態環保部華東督察局反饋的重點問題之一。」

  據悉,新宇藥業發生的與環保相關支出包括排汙費、檢測費、汙水處理站運行費用等,報告期內,上述支出分別為2129.15萬元、2230.22萬元、3283.82萬元。可這些費用並未能完全阻止安全問題的發生。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新宇藥業作為一家藥企,其產品線均涉及到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但其暴露出來的藥品安全問題、生產鏈監測問題以及環保違法等問題,會讓市場以及監管機構從根本上質疑其信用以及產品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趙金博)

相關焦點

  • 曠視啟動科創板IPO背後:深陷虧損魔咒 屢踩隱私紅線
    2 屢踩隱私紅線IPO頭上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要想發展,離不開海量用戶數據的支撐。但與大數據相伴的隱私洩露問題已成為輿論和監管的紅線,一旦碰觸,後果不堪設想。
  • 濟川藥業:2019年蒲地藍少賣4000萬盒 銷售人均差旅17萬元
    蒲地藍的生產和銷售隨之出現下降,年報顯示,2019年濟川藥業蒲地藍的產量1.07億盒,銷售1.26億盒,而2018年蒲地藍產量為1.82億盒,銷量為1.66億盒,2019年產量直降四成,銷量同比下降24%。另外,從營業收入來看,2019年,公司清熱解毒類產品(主要為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營收23.48億元,同比下滑14.27%。
  • 抗「非典」明星中和藥業IPO 九鼎入股估值一年半升十倍
    而在股權輾轉的2015年至2016年間,中和藥業的估值也隨之水漲船高飆升十倍。  不過,在中和藥業成功闖關之前,也許還需要面臨來自包括規範性與信披兩方面問題的壓力。根據此前證監會下發的反饋意見顯示,共48個問題中,僅規範性與信披問題就達到43個。
  • 太安堂槽點何其多,摩擦消費資本紅線,柯樹泉的堂訓之思
    2016年,太安堂披露的對第一大客戶陝西必康製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系延安必康子公司)銷售額13,433.50萬元。而延安必康年報中,並未出現與上述信息相對數據。2017年,太安堂披露的對第一大客戶陝西必康製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銷售額16,016.04萬元。
  • 康華生物產品屢受挫難掩單一困局 「吹噓」銷售領先涉嫌虛假宣傳
    2  核心產品批文或行賄所得,「吹噓」銷售領先涉嫌虛假宣傳  作為康華生物核心產品,人二倍體狂犬疫苗的批文獲或系行賄所得。  雪上加霜的是,近幾年,康華生物ACYW135群腦膜炎疫苗出現銷量、營收雙雙「開倒車」現象。  據招股書,2016-2018年,康華生物ACYW135群腦膜炎疫苗的銷量分別為20.67萬劑、43.38萬劑、21.28萬劑,同期銷售收入分別為740.16萬元、2,040.6萬元、821.3萬元。
  • 阿里系高管退出,平安好醫生管理層大換血;降幅達80%!兩藥業注射液...
    恆瑞醫藥/科倫藥業碳酸氫鈉林格注射液同時降價;兒科中成藥TOP20出爐,18個品牌銷售過億 4個產品增長超30%; 平安好醫生管理層大換血,阿里系高管團隊全部退出;B肝功能性治癒;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稱一年內口罩還是摘不掉。Part.1一周投融資本周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事件共16起,其中國內8起,國外8起。
  • 江中藥業成名多年,業績「原地踏步」,子公司違法銷售劣藥
    從報表上來看江中藥業2019年公司整體運營保持穩定,醫藥OTC幾個主力產品沒有獲得有效突破,處方藥業務增收不增利,保健品業務繼續下滑,從具體的經營數據來看公司整體依然還處於困境中,反轉的拐點還沒有看到。保健品業務2019年營收規模繼續下滑至1.45億,負增長25%,50%的毛利,這應該是是年報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 廢水水質檢測化驗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
    廢水水質檢測化驗過程中會出現其他影響因素,導致檢測化驗數據出現誤差,工作人員要通過分析此情況,減少誤差出現概率。引言水質檢測可保證水資源質量安全、可靠,它是保證農村地區飲用水健康的重要方式。但在水質檢測過程中,受主、客觀因素影響和制約,如農村地區檢測設備、技術方式等相對落後等,這些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幹擾水質測定結果;再加上水質檢測過程中技術人員主觀失誤和責任意識不強,經常會導致水質檢測化驗數據出現誤差。所以,對水質檢測化驗誤差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尤為重要。
  • 冠盛股份IPO疑雲:侵佔員工利益超千萬?海外客戶銷售數據大變臉
    真假客戶銷量海外客戶銷售數據,因為核實存在較大困難,成為眾多IPO公司數據造假的重災區。《電鰻財經》注意到,2016年,冠盛股份前五大客戶銷售數量出現兩個版本,金額相差巨大,實際銷售情況存疑。2017年,公司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6年,冠盛股份前五大客戶分別為Crossroads Global Trading Co.Ltd.
  • 三道紅線下房企多次遞表仍難IPO 負債過高成癥結
    諸葛找房統計數據顯示,100家上市房企踩中「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的佔比高達86%,當然,剩下的14%亦不能完全「安枕」。貝殼研究院向《證券日報》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來成功赴港上市的房企有5家,仍在排隊赴港上市的房企尚有8家(含招股書已過期),其中有多家企業都是經過二次遞表尚未完成IPO。
  • 關鍵盈利指標雙雙走低 北京首開股份交銷售「成績單」
    11月10日,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首開股份」,600376.SH)交出了一份銷售「成績單」。銷售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公司累計籤約面積273.1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74%;籤約金額768.68億元,同比下降0.09%。表面看,雖然只是個別數據微降,但與同行比較,首開股份這份績單並不算出彩。
  • 強化用戶安全「紅線「意識 共建出行「三方安全觀」
    20餘家組織及企業,共同發起主題為:「心中有『紅線』,出行更安全,共建出行『三方安全觀』」的聯合倡議,倡議如下:強化出行安全的「紅線」和「底線」思維,並在日常出行中杜絕僥倖心理。北京綠創公益基金會負責人表示,當下,私人汽車保有量不斷增長,交通安全問題始終嚴峻,這也反映出,公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強化和常識普及,需要常抓不懈。
  • 特治星回歸 海正藥業欲打業績翻身仗
    2012年9月,海正藥業與輝瑞建立合資公司「海正輝瑞」。在與輝瑞合作的幾年中,海正藥業雖然持續投入新品研發,但市場效果並不盡如人意,輝瑞旗下惠氏製藥公司獨家供應給海正輝瑞銷售的產品「特治星」拯救了海正藥業的業績。作為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海正藥業的重點產品特治星出現供貨不足。
  • 2020款酷睿i9掠奪者戰斧700
    極刃模式下,戰斧700將自動進入超頻模式, 雙進風風道開啟讓冷冽寒風肆意灌入,帶來額外24.5%的風量提升,化身為冷冽利器,只待你開啟掠奪狀態、大殺四方。 對於極刃模式,我們除了驚豔和震撼之外,實在有些詞窮。只有當你親手開啟它,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做跨時代的設計。某種意義上說,極刃模式的出現,是2020款掠奪者戰斧700帶給PC世界的不同設計理念和全新思考。
  • 海正藥業:與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歷史問題及整改結果
    海正藥業:與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歷史問題及整改結果 時間:2020年08月31日 21:11:46&nbsp中財網 原標題:海正藥業:關於與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歷史問題及整改結果的公告
  • 存儲器數據的軟誤差率(SER)問題介紹
    軟誤差率(SER)問題是於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作為一項存儲器數據課題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的,當時DRAM開始呈現出隨機故障的徵兆。隨著工藝幾何尺寸的不斷縮小,引起失調所需的臨界電荷的減少速度要比存儲單元中的電荷聚集區的減小速度快得多。
  • 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安全被警示 科倫藥業等恐受衝擊
    2月26日,記者獲悉,國家食藥監總局針對其安全性問題再次進行了分析和評估。評估認為,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在特定健康條件的患者中存在著死亡率升高、腎損害及過量出血等風險,尤其是對嚴重膿毒血症患者的腎損傷及死亡率增加風險。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國外文獻提到的風險在我國已經監測到。
  • 北京人口承載極限調查 1800萬紅線2013年將修改
    核心提示: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相關數據,北京常住人口達到1961萬,意味著北京2020年總人口規模控制在「1800萬」的紅線被提前突破。越來越巨大的焦慮感籠罩著這座城市。基於城市生命線告急的邏輯基礎,人口調控已拔劍出鞘。
  • 海正藥業: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項目...
    在本回覆中,除非文義載明,相關簡稱與《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中「釋義」所定義的詞語或簡稱具有相同的含義。除特別說明外,若出現各分項數值之和與總數尾數不符的情況,均為四捨五入原因造成。
  • 含致癌物質 華海藥業召回國內外纈沙坦
    7月23日,哈三聯方面告訴新京報記者,「我公司纈沙坦分散片銷售市場在中國境內,尚未在國外上市銷售。」並再次強調,「公司在獲悉華海藥業通知後,為切實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公司依照國家《藥品召回管理辦法》(局令第29號)相關規定的要求,已實施召回使用華海藥業纈沙坦原料藥生產的纈沙坦分散片的相關工作,將風險降至最低。」召回工作由哈三聯與經銷商共同完成,目前正在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