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宇藥業招股書顯示,其向客戶的銷售數據與客戶本身披露的數據出現近700萬元的誤差。此外,其客戶及供應商高度集中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時運不濟,用這個詞來形容新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宇藥業)再適合不過。
作為藥品企業的一員,新宇藥業曾於2018年申報A股IPO上市,但由於當年市場爆出長生假疫苗的事件,整個醫藥行業都受到波及,遞交招股書沒多久的新宇藥業不久就終止了審查。
一年後,新宇藥業重振旗鼓再次遞交招股說明書,但此次由於其聘用的會計師事務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年報審計業務中涉嫌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瑞華負責的共計29家上市申請公司不得不處於「IPO中止」狀態。
據悉,新宇藥業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微生物藥物及其衍生物產品,主要產品為鹽酸林可黴素原料藥、克林黴素磷酸酯原料藥、鹽酸克林黴素原料藥和硫酸新黴素原料藥等。此次IPO擬募資約6.38億元,主要用於微生物藥物生產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下稱報告期),新宇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35億元、4.63億元和5.41億元,同期實現淨利潤0.4億元、0.63億元和0.76億元。
雖然業績看似呈現成長趨勢,但《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新宇藥業此前IPO失敗或並非偶然,客戶及供應商高度集中,屢觸安全問題紅線也讓市場難以忽視其產品的安全問題。
公司高管更迭頻繁
公司管理層方面,據招股書描述,孟新華持有新宇藥業共計3936.92萬股,持股比例達到43.74%,為公司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宇藥業的董事會秘書在三年內四次變動,財務總監也在三年內經歷了三次更換,且原因均為個人原因離任。
招股書顯示,2016年12月,因個人原因,趙祖強不再擔任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職務。《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趙祖強是新宇藥業的主要發起人之一,共持有172.125萬股。
其後,新宇藥業聘任孟雨為董事會秘書。招股書顯示,孟雨是該公司實控人孟新華的女兒,出生於1990年,碩士研究生學歷。2015年4月開始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職務,2016年12月兼任董秘一職,當時孟雨年僅26歲。不過在2018年1月,孟雨因身體原因辭任董秘一職,在董秘崗位上僅工作了13個月。
同一時期,新宇藥業聘任蔣峰為新一任財務總監。資料顯示,蔣峰同趙祖強一樣,也是新宇藥業發起人之一,並且共計持有新宇藥業172.125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91%。2019年5月,蔣峰因個人原因辭職,其在財務總監崗位上共任職兩年半的時間。
2018年1月,李德亮接替孟雨擔任新宇藥業董事會秘書一職,他持有公司29.51萬股,但就在2019年5月,李德亮也因個人原因離職。
2019年5月,新宇藥業聘任王佩劍為公司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此前,王佩劍曾在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財務公司任計劃財務部部長,在淮北市建投集團任副總經理。
不僅僅是這兩個職位,報告期內新宇藥業還有多名董事高管離任,2016年12月,江金鎖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獨立董事職務,張文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2016年12月,因內部職務調整,劉瑞華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僅擔任公司董事。
在公司上市環節中,董事會秘書和財務總監對於招股書的撰寫與核實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新宇藥業高管的頻繁變動顯然不是利好信息。
《投資時報》研究員還發現,新宇藥業招股書上的部分數據和其客戶之一的羅欣藥業並不一致。
資料顯示,羅欣藥業報告期內均進入新宇藥業年度前五大客戶名單,而因為羅欣藥業準備借殼東音股份回歸A股,在重組草案中,也有披露向新宇藥業採購的情況。
據新宇藥業招股書,報告期內(2016—2018年),其對羅欣藥業的銷售金額分別達到3503.20萬元、2579.66萬元以及3395.81萬元。而在羅欣藥業的重組草案中,其在2017年對新宇藥業的採購額為3215.56萬元,2016及2018年新宇藥業並未進入羅欣藥業的年度前五大採購商名單中。這代表著在2017年的交易數據上兩者存在近700萬的貿易差額。
合作夥伴麻煩多
既然提及客戶,那就不得不提新宇藥業一直存在的客戶與供應商集中度過高問題。
據其2017年版招股書披露,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新宇藥業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佔營收的68.01%、65.09%、73.97%、51.6%,前五大客戶集中佔比度超過五成;向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分別佔總採購額的89.32%、83.38%、80.74%、79.77%,前五大供應商集中度接近八成。
兩年過去,新宇藥業仍然沒有擺脫這個問題,報告期內,其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佔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2.88%、58.15%、66.31%;前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佔總採購額的比例分別為68.83%、75.74%、77.22%。
新宇藥業也於招股書中坦言,如果公司主要客戶或供應商因產品經營策略、存貨管理策略等狀況發生變化,而公司未能及時開發新客戶,產品的採購及銷售將受到不利影響。
更為不利的消息是,新宇藥業的第一大客戶及第一大供應商都有黑歷史。
2019年4月,證監會因內幕交易而開出的一張巨額罰單,便涉及新宇藥業的第一大客戶海翔藥業。據[2019]22號文件,2018年4月3日,當事人張某因內幕交易海翔藥業,被證監會罰沒1.34億元。
至於新宇藥業的第一大供應商安徽金玉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則是在環保問題上屢屢犯錯。據皖環函[2016]816號文件,2016年7月28日,安徽金玉米因未批先建、違法排放水汙染物、固體廢物管理不規範等五個問題,被安徽省環境保護廳掛牌督辦。2018年安徽金玉米因項目涉嫌未批先建而被安徽省環境保護廳不予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
據悉,2018年,新宇藥業向海翔藥業的銷售金額達1.55億元,佔主營業務比例為28.72%,向安徽金玉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採購金額達到7615.32萬元,佔總採購額比例為42.1%,數額都不小。
安全問題屢觸紅線
作為一家藥企,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必然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而新宇藥業雖然自稱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科技領先、爭創一流」的質量方針,並認真貫徹執行現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卻還是在藥品安全以及環保問題上多次留下讓人難以忽視的黑斑點。
藥品安全方面,據宿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2016年1月5日檢查中,新宇藥業因未通過藥品GMP(2010版)檢查,未通過的原料藥、片劑等全部停產。
2016年9月12—14日的藥品生產飛行檢查中,新宇藥業因直接用於生產的純化水和PE包裝袋未進行細菌內毒素檢驗等6項一般缺陷,被要求限期整改。
2017年1月,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12月份的藥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督檢查結果,涉及缺陷的企業42家,新宇藥業也位列其中。據了解,此次檢查共查出新宇藥業5項缺陷:包括未見變更編號為160020的變更記錄;企業未按文件規定對發生的所有偏差進行編號管理;5月4日上午,批號為R357-160504的中間體經檢測發現雜菌,企業確定該種子罐染菌,並判定為人員操作失誤造成染菌,但企業無調查過程記錄;生產檢查中,批號為1610001的克林黴素磷酸酯批生產記錄中,關於清場記錄時間等項目共出現5項一般缺陷,被要求限期整改。
2018年6月20—21日的GMP飛行檢查中,新宇藥業因鹽酸林可黴素粗品間直排效果不佳,房間內丁醇氣味很濃,存在安全生產隱患等8項一般缺陷,被要求限期整改。
同時,新宇藥業涉及到的環保問題也同樣值得社會重視。
2018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通報,安徽省環保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新一批督察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其中提到,新宇藥業公司存在有機廢氣尾氣處理吸收不完全、處理工序不規範問題。
當地安徽日報也在相關報告中有所提及,「位於經開區化工園區的新宇藥業現場氣味較重,且周邊有1個村莊距離藥廠較近,不符合衛生防護距離要求,該問題是生態環保部華東督察局反饋的重點問題之一。」
據悉,新宇藥業發生的與環保相關支出包括排汙費、檢測費、汙水處理站運行費用等,報告期內,上述支出分別為2129.15萬元、2230.22萬元、3283.82萬元。可這些費用並未能完全阻止安全問題的發生。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新宇藥業作為一家藥企,其產品線均涉及到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但其暴露出來的藥品安全問題、生產鏈監測問題以及環保違法等問題,會讓市場以及監管機構從根本上質疑其信用以及產品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趙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