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地球」是個什麼電影?

2020-12-05 騰訊網

  我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

  實話講,在我打定決心去買這張電影票的時候,我對這部電影是非常看好的。當時我看時光網的電影介紹,上面是這麼寫的:

  看到了吧。「國產硬科幻」。

  後來我看豆瓣,這個想法又堅定了很多。因為亮評告訴我這是中國「難得的」「拿得出手的」科幻電影。然後我一咬牙一跺腳,買了,去看。

  但在今天晚上進電影院之前,朋友圈裡看過電影出來的反饋卻讓我原本膨脹到快要炸裂的期待先涼一半。因為他的反饋長這樣:

  「太燃了」??????

  於是我帶著一肚子期望和一肚子懷疑坐進了電影院,兩個小時以後我垂頭喪氣地出來了。

  警告:以下內容可能引起諸位華夏戰狼不適,請自動遠離。

  這是一條隨便畫的分割線

  魯迅先生教育我們,就算要噴,也要噴得合理。所以我先不講電影怎麼樣,先來講講什麼是科幻。

  說到科幻,我就想起我國古代經典小說《西遊......啊對不起走錯片場了,我其實想起的是科幻小說界的泰鬥級任務艾薩克·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三部曲》還有《基地》系列這樣規模宏大的系列長篇先不說了,我們來看看阿西莫夫的幾個小故事《神們自己(The Gods Themselves)》,《永恆的終結(The End of Eternity)》和《我,機器人(I, Robot)》。

  這幾個故事都講了什麼呢?《神們自己》想像了存在於平行宇宙的一個外星文明的生存觀與道德觀,以及他們在與人類所處的宇宙進行物質交換的時候產生的文明間衝突;《永恆的終結》是在時空聯繫的基礎上,挑戰所謂「絕對安全」的以及實現這一絕對安全所需要的「規劃」這一價值觀;而《我,機器人》則是一個賽博朋克時代下人與機器人各方面的衝突。

  簡單地講幾句之後,大家應該明白什麼是科幻了。你把「科幻」拆開成「科」和「幻」,它應該是兩者都沾邊的。也就是說,不論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它們都是建立在一個可以被科學想像的科學世界之內,藉由這一殼子來討論一個大問題,比如道德構建,比如文明存續。

  科幻的好作品有不少,阿西莫夫的作品穩定地處在比較高的位置,論電影的話,雷德利·斯科特老爺子執導的《異形》系列和《銀翼殺手》系列都非常值得一看。

  有些人可能要問了,你怎麼講來講去都是些國外的東西,不過是一條慕洋犬罷了,國內的東西你都說不好。我還請抱著這個心態看我文章的諸位稍安勿躁,因為我這就要講劉慈欣了。

  大劉在國內屬於第一流的科幻作家,但比起前輩大師們還差得很遠。《三體》系列是一部好作品,可如果你看到卷三,你著實會思考為什麼程心可以聖母到這般地步。

  原因很簡單,大劉需要她的聖母屬性推著他的劇情前進。如果程心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聖母,那大劉想要的效果就達不到。

  除了人物刻畫的問題以外,大劉對於細節的把控也沒有到一流的地步。拿阿西莫夫《神們自己》中的細節來做一個對比:在第二部分中,阿西莫夫想像了這個位於平行宇宙的外星文明中生存的物種的交媾方式,而這一想像細節到了具體的分工(一個Rational,Emotional,Parental的三角模式),甚至交媾過程中外星物種的思維活動。而大劉的小說則更注重大局的把控,在細節上,尤其是一些值得深挖的細節上,就弱了很多。

  大劉的這些弱點,在他寫《三體》這樣的長篇系列的時候看上去還不算怎麼明顯,但當你去看《流浪地球》的原著的時候,短篇受限制的空間更放大了大劉的弱點。《流浪地球》原作的劇情推進之簡陋,人物刻畫之單薄,還請各位親自去看看小說,在此就不贅述了。可是即使這原著有那麼多的問題,細節也不到位,我依然認為這是一部可以啟發我思考的小說,因為其中依然涉及了不少大問題:比如逃逸時代的家庭倫理與道德建構(什麼東西叫做愛情?為了生存可以放棄什麼?),逃逸時代末期發生的一種宗教式的(宗教於之前失去影響力)叛亂(「地球派」與「流浪派」的存在觀衝突),等等等等。

  在放低了兩層要求以後,這些東西我在電影裡依然一個都沒見著(手動微笑),我出電影院的時候表情大抵如下:

  那麼穿山甲,哦不對,電影,究竟講了個什麼(鬼)故事呢?

  注意:以下內容涉及劇透,不想看的可以略過。

  劇情梗概:在xxxx年的一天,共產主義戰士冷鋒同志被送上空間站當「流浪地球」計劃的領航員。為了這件事,他拋棄了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的妻子,讓自己的孩子和公公去到地下城生活。怎知這個「流浪地球」計劃失敗了,正巧自己叛逆期的兒子上到多災多難的地面觀(zuo)光(si),又正巧遭遇了危機,於是他的兒子和養女和正巧上路的戰狼救援中隊合作使地球脫離危機,結果還就差一點達成任務。最後,共產主義戰士冷鋒同志為了人類的希望,用自己在夏威夷技校學來的技術開著空間站自爆,成功拯救了地球。

  嗯,這確實是一部合格的災難片,還有著最後四十分鐘感動人心的親情戲,我給四星......

  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這也是一條隨便畫的分割線

  綜合來看,這部電影的製作可以看得出是花了些功夫的,至少在特效上沒有做成豆腐渣工程,這一點值得表揚。各位演員的演技,不說讓人驚豔吧,至少也沒有掉線。但問題就在於,你在宣傳的時候,頂著這麼大一個「科幻」的名頭,一部電影看完,「科」我不敢斷言,「幻」是半點沒有。就算脫離了《流浪地球》這麼一個優秀的原著設定,這個災難故事照樣可以拍,「世界命運共同體」這樣的偉大構想也照樣可以搭。你改個名字叫《戰狼3:地求拯救計劃》或者叫什麼《大後天:宇宙重生》,一點也沒有違和感。你要問我我看完之後留下了什麼印象,我只能告訴你:

  oh對不起我又走錯片場了,這裡原來不是肖申克監獄啊。

  寫在最後:我之前看電影從未如此生氣過,今天這是頭一遭。我寫這篇文字的時候,突然想起之前在豆瓣上看梅爾·吉勃遜《血戰鋼鋸嶺》的影評,底下有人在撕逼,說中國連《拯救大兵瑞恩》級別的電影都沒有。

  我現在想告訴他,我們也有的,叫《感恩大兵吳京》。

相關焦點

  • 《少年的你》之後,流量明星對電影意味著什麼?
    電影口碑好壞的強烈對比之下是關於流量明星carry能力強弱的討論。除了《少年的你》, 2019年還有多部與流量明星深度綁定的影視作品,但這些作品在口碑和票房上卻有比較大的差距。幾年前,即便作品質量一般,製片方仍然能通過流量明星力挽狂瀾——《小時代》系列就是最好的證明。
  • 鹿晗舒淇的這部電影,將敲響流量IP電影的喪鐘
    雖然已經看過了點映,但片哥現在並不打算討論劇情來劇透,而是從其他方面分析下這部電影的前景。 選角不是大問題 看到很多人在網上表示會因為鹿晗而直接拒看,但是說實話,如果有好導演和好劇本,演技尚待錘鍊的流量明星並不會在電影中拖後腿。
  • 伍迪艾倫找3個流量明星,拍了個流水帳故事,圍城內外的愛情電影
    84歲的伍迪.艾倫執導過49部長篇電影,23次提名奧斯卡,尤其擅長拍愛情電影。一顆少男心,拍出了最好的斯嘉麗.詹森,沒有之一。雖說私生活方面一直爭議不斷,卻從未被主流踢出圈。《紐約的一個雨天》是伍迪.艾倫自編自導的一部愛情喜劇。這次他竟然啟用了3個流量明星,賽琳娜.戈麥斯,艾麗.範寧和「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
  • 跨年夜刷屏朋友圈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你看懂了嗎?
    地球最後的夜晚整個影片都在做夢。所有人物都在念青春小說的臺詞。監獄的大媽說著方言講「回憶」;黃覺的旁白顯得不像個農民工;打桌球的小孩還像個大人;除了站街的中年女人,整個片子都在不搭當中緩慢遊移。地球最後的夜晚經此一役,畢導應該要消停一陣了。哪個不長眼的投資方還敢給畢導投錢實現抱負,這人是真的愛電影啊!
  • 安娜貝爾3,電影IP和流量不能如此揮霍
    好的電影IP,擁有眾多粉絲群體,擁有大量的周邊流量和票房收入,我們耳熟能詳的知名IP比如變形金剛、魔獸世界、復仇者聯盟、異形系列等等......每一部電影的推出,都能引起轟動,讓人追捧不已,但一個好的IP打造並不容易,有的需要積累很多年,也有的就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我看App | 用免費流量看電影,盡在咪咕影院
    地鐵裡、公交上並木有WiFi,想看電影手機流量卻傷不起。這應該是N多人內心的OS吧,平時工作學習忙,本想在公交地鐵上看個劇放鬆一下,但是無奈每個月手機流量套餐有限,只好在地鐵公交上聽聽歌了。      這幾天路過北京的多個地鐵站時,卻被大幅咪咕影院的海報吸引了,原本只是打算去領取一個50元的新人紅包,沒想到卻解鎖了免費流量看那電影的新技能!
  • 當《流量地球》MOSS有了擬人,遇上了真人COS,被帥到窒息
    說到《流量地球》,想必很多人都有看過這部電影吧,作為國產的科幻片,真的是可以值得很驕傲的一部作品了,而且這一部電影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國產科幻片的希望。所以當流浪地球火了之後,裡面的一些角色也相繼有了人氣,其中就連人工智慧也有了擬人化的形象,所以,小編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當《流量地球》MOSS有了擬人,遇上了真人COS,被帥到窒息!
  • 流浪地球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了,製作精良,畫面感很強,完全讓人融入到地球末日那種絕望卻又被人們對地球和家鄉的熱愛帶來的希望中,對於被稱為是中國近代科幻片的代表作當之無愧,當然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看完後小編對劉慈欣的崇拜更加提升了,而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流浪地球》《八佰》到底給中國電影工業帶來了什麼影響?
    聽上去好像是個理所應當的事,但如今的中國影視行業,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國著名編劇汪海林老師曾經痛批過國內的影視制度非常落後,其原因之一正是我們不採取劇本制。這一現象在電視劇領域尤為嚴重,相信讀者朋友們應該在各大視頻平臺上看過見過許多粗製濫造的網劇,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標籤——小鮮肉。說回標題,劇本制和流浪地球、八百又有何關係呢?
  • 從流量派到演技派,李易峰的轉變全在這部電影中
    「碾壓」他,毫不誇張地說,當年看到那些有李易峰的名字的電影,就已經可以跨過挑選下一部了。, 憑藉自己的實力向觀眾們證明這一切 李易峰,憑著這一部作品讓所有人認識到,他,是個演員。
  • 流浪地球電影講述什麼故事?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從目前傳出的口碑來看,無論是在科幻類型的突破,還是故事、特效、場面,《流浪地球》幾乎獲得了觀眾幾乎一邊倒的讚賞。作為國內少有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什麼故事呢?接下來,就介紹說一說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 電影《流浪地球》的成功,除了吳京,都忽視了這一個男人
    我是晴晴,每天為大家推薦一部好電影。 2019年的大片《流浪地球》,對於中國科幻電影而言,確實有著裡程碑似的意義。 而在去年過年,這部《流浪地球》不僅僅在口碑上獲得了網友一致好評,在票房上也收穫了近47億人名幣的好成績。
  • 《流浪地球》彩蛋有哪些?《流浪地球》原著電影50個彩蛋介紹
    《流浪地球》排片率逐步上升,電影太火爆了,星爺的招牌也沒能扛住打擊。成龍大哥的電影更慘,沒幹過一群豬。吳京現在看來是個高人,眼光毒辣,從《戰狼2》到《流浪地球》,一個票房神話,一個科幻的開山之作,吳京都成功了。聽說《流浪地球》有好多彩蛋?  網友總結的這份流浪地球彩蛋,真的超級用心了,看完這50條知識點,原本就覺得厲害的電影,發現更厲害了!
  • 《流浪地球》改變中國科幻,卻被另一部電影改回去了?
    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便憑藉好劇本、經得起推敲的設定、還有給力的特效,成功為觀眾們塑造了一個未來末日環境下的地球。從之前高密度的宣發、比較出名的原作來看,它怎麼說也算個旗艦級別的科幻作品,和《流浪地球》一個級別的那種。然而現在再看它上映後的口碑,人們覺得,《上海堡壘》遭重了。
  •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怎麼樣,主要表達的是什麼
    《地球最後的夜晚》結構跟《路邊野餐》一樣,前半段是人物的經歷和困境,後半段的長鏡頭裡用人物經歷寫詩在夢裡跟困境和解。畢贛不是深刻的導演,他不關心世界,不探尋深刻。他只拍出一場夢,但可以走進一個人的夢裡這件事已經足夠美了,不是嗎? 看不懂的可以再多看幾遍,真的沒有很晦澀。
  • 3個方面闡述:流量和流量模式的變遷
    一、兜頭先一個問題:什麼是流量?Emmmmm,這竟然還是個問題。對,而且往往越是這種看起來都很清楚的、很簡單、很直接的概念,真要解釋起來一下子還有點麻煩,還好我們有度娘。不過,在解釋這個概念之前。我們舉幾個例子。
  •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什麼時候上映 流浪地球2電影上映時間介紹 《流浪地球2》電影會在什麼時候上映呢,相信看過第一部電影的朋友已經對續作十分的期待了
  • 電影《流浪地球》靠什麼在科學技術界圈粉無數?
    因為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將在大年初一公映。影片還沒上映,原作粉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科幻迷們也紛紛聲援支持……網上掀起了一陣陣熱潮。國內喜歡科幻的人這麼多,《流浪地球》可是中國科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大家能不沸騰嗎?
  • 孔板流量計的體積流量是什麼,如何選擇孔板流量計
    孔板流量計選擇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根據哪些參數來選型的呢?答:孔板流量計是差壓流量計的一種,主要應用於液體、氣體的流量計量,在選型的時間,需要對現場的介質、溫度、壓力來確認,只有滿足了這三個基本參數,才可以解決現場的流量測量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