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八佰》到底給中國電影工業帶來了什麼影響?

2020-12-05 鬧影視

2019年春節,一部被稱為「中國第一部國產科幻片」的史詩級巨作《流浪地球》走進影院,幾乎在每個看過的中國人心中留下了一個清晰的概念——一部好的國產科幻片應該是什麼樣的。

「美國大片」復仇者聯盟

以往我們在大熒幕上可以看見的科幻片,幾乎是一水兒的美國大片,甚至「美國大片」這個詞兒,在新時代的語境下都有些向「美國好萊塢科幻片」靠近。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電影工業確實是在朝著美國發展,一個成熟的流水線式電影工廠,譬如迪士尼、漫威影業等等,與我們在制度上有許多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劇本制」。

著名編劇汪海林

先簡單介紹一下劇本制:圍繞著劇本形成的一套成熟的開發體系,在一部電影的籌備過程中,是先有劇本,再有演員、導演等等一系列的配套人員。聽上去好像是個理所應當的事,但如今的中國影視行業,卻並不是這樣的。我國著名編劇汪海林老師曾經痛批過國內的影視制度非常落後,其原因之一正是我們不採取劇本制。這一現象在電視劇領域尤為嚴重,相信讀者朋友們應該在各大視頻平臺上看過見過許多粗製濫造的網劇,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標籤——小鮮肉。

說回標題,劇本制和流浪地球、八百又有何關係呢?

中國科幻小說第一人——劉慈欣

流浪地球的原作小說,是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作品,粉絲們親切地稱呼其為大劉,導演郭帆在電影的籌備階段時找上大劉,希望能獲得一些劇本的修改指導,但大劉卻只說了一句:你們隨便改。

導演郭帆

有了原作者的尚方寶劍,郭帆團隊就對原作小說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變,那麼究竟流浪地球的編劇是誰呢?他們是龔格爾、嚴東旭 、郭帆 、葉俊策 、楊治學 、吳荑 、葉濡暢,對你沒有看錯,足足有7個人,這也足以說明郭帆導演對劇本的重視程度,最後呈現的正片效果也著實震撼。

值得一提的是,在流浪地球上映的同時,還有一個標榜著「國產科幻片」的電影也在映,那就是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壘。說實話,脫離電影,江南的原作小說還是不錯的,是一部質量上乘的青春文學,非常適合16歲及其以下的中學生,但片方——無論是製作還是發行,都將其美化成一部科幻片,並且也不知是不是巧合,偏偏又和流浪地球撞在了一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小說改編作品,同樣有著廣闊的粉絲基礎,為啥口碑差距就這麼大呢?

原因不言而喻,那就是劇本。

鹿晗在上海堡壘裡的扮相

可以說,一個劇本決定了作品的上限,導演則是決定了成片的下限。像上海堡壘這樣,企圖接著小鮮肉的流量,用粗製濫造的商業片碰瓷要求嚴格的科幻片,在十年前或許可行,但流浪地球一經問世,這條路便被徹底地封死了,這也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給中國電影工業帶來的第二個好處。

幾年或許是個戰爭片熱潮,不管八佰和金剛川的評分、口碑到底如何,它們都是足以載入史冊的兩部影片。

提名奧斯卡的1917很難拍

這裡需要給讀者朋友們科普一個概念,在電影行業中,有兩種電影類型非常難做,一個是流浪地球這樣正兒八經的科幻片,沒有一個好的劇本和社會人文內核,拍出來的東西只能被稱為是視效片;另一個影片類型,就是戰爭片。

新時代下,我國的戰爭片是一個比科幻片還要空白的市場,你們或許看過不少和「戰爭」掛邊的電視劇,譬如《亮劍》、《雪豹》,但電視劇和電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戰爭片,首先最重要的不是場面的逼真和宏大,而是政治立場與尊重歷史。

關於導演和編劇的爭議網上頗多,就不過多贅述,如果要講,那不是千字就可以說清道明的。

四行倉庫的外景

往好的一面看,以《八百》和《金剛川》為例,為我國電影工業帶了一個質量的突破,在服化道和場景調度上,導演組開創了一個國內實景戰爭片的先河,他們真的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搭設了一個1:1的四行倉庫,開挖了一條人工「蘇州河」,將當時的歷史風貌和人文風情毫無保留原汁原味地搬到了大熒幕上。

除此以外,觀眾們第一次看見原來機槍是需要附帶水箱降溫,如果溫度過高是沒法開火的,雖然在以往的影視作品裡或多或少的提到過,但確實是八百第一次嚴肅且細緻地執行了下去。

還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點,在金剛川的開頭部分,一個騎著白馬的傳令員從部隊的後方一路往前傳達命令,戰爭不是過家家,幾千上萬人的大兵團作戰不是將軍或者司令在最前面喊一句跟我衝就能夠調動這麼多人的,中國觀眾第一次在熒幕上觀察到了如此大規模的兵團作戰。

總的來說,雖然八佰和金剛川有許多問題,但我還是希望這樣的電影越多越好,有了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佳作才有孕育的土壤,流浪地球這樣的國產科幻作品才能有更好的市場和製作規模。

#流浪地球2#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27日,《流浪地球2》趁熱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依舊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製作歷時近5年的流浪巨製將再次起航。從《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到待映的「外太空三部曲」、《時間之外》《拓星者》《明日戰記》《摺疊城市》《深海》《全頻帶阻塞幹擾》。近年來國產科幻片備受市場關注,傳遞中國精神的主旋律題材更是成為「香餑餑」。
  • 八佰否認下發發行通知,電影《八佰》演員表及上映時間曝光
    近日,電影《八佰》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電影《八佰》並沒有下發任何的發行通知,否認之前的發行通知消息,一時間該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都十分好奇,電影《八佰》演員表都有誰呢?電影《八佰》上映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一起來看一下。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雖然首映日之後,票房和排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但是在精品稀缺的當下,足以見得觀眾對國產科幻電影的期待。 27日,《流浪地球2》趁熱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依舊由郭帆執導、劉慈欣監製,製作歷時近5年的流浪巨製將再次起航。
  • 北電劉德瀕老師對話《八佰》製片人梁靜老師|《八佰》嘉賓分享會
    由文學系劉德瀕老師作為活動主持者、文學系精品課程《影視策劃經典案例分析》於2020年11月20日圖書館報告廳,邀請了電影《八佰》總製片人梁靜老師。劉老師與梁靜老師一起面向文學系2018、2019、2020級劇作、策劃方向的本科與研究生及第25期文學系進修班的學員,針對電影《八佰》的前期策劃、幕後創作以及定檔發行的相關議題進行了深入而多元的分享、交流與互動。
  • 電影《八佰》故事背景是什麼? 看八佰不可不知的三個背景
    電影《八佰》故事背景是什麼?據悉,《八佰》是根據真實的史實改編的,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末期,主要講述了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與租界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造就了一場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的故事。
  • 《八佰》戰士守四行倉庫 電影最後一幕是什麼意思?最後結局是什麼?
    《八佰》戰士守四行倉庫1937年,上海戰場硝煙滾滾,四行倉庫炮火震天。今天,記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八佰》已經進入了上映前的倒計時。這座25米高的大廈是當時閘北區最高的建築物,也是電影《八佰》中,謝晉元將軍率領將士們和日寇殊死搏殺的地方。當時淞滬會戰已經進入尾聲,儘管中國軍隊頑強作戰,仍然不敵裝備上絕對佔優的日本侵略軍,在日軍陸海空軍的聯合火力壓制下,不得不向南京方向撤退,為接下來的南京保衛戰保存有生力量。88師作為國民革命軍中最精銳的德械師,曾經重創日軍,被日本稱為「閘北可恨之敵」。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於是,「科幻元年」又代表了一種真實存在的巨大期望的投射:什麼時候中國科幻電影能不再賣萌或做鬼臉,而是真正地「秀肌肉」呢?要知道,一方面,在消費社會的普泛化紅包式小額刺激中,「奇觀」已然成為電影觀眾攫取高峰體驗的觀影剛需,另一方面,真正能帶動一個國家電影工業完成質的飛躍的恰恰是對「奇觀」的生產,尤其是對特別強調認知新奇性的科幻奇觀的生產。因此,科幻奇觀電影不僅是消費社會市場需求的產物,也是國家電影工業實力的發展與炫示的必然要求。這就像世博會一樣,得「秀」。
  • 流浪地球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電影流浪地球結局彩蛋是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了,製作精良,畫面感很強,完全讓人融入到地球末日那種絕望卻又被人們對地球和家鄉的熱愛帶來的希望中,對於被稱為是中國近代科幻片的代表作當之無愧,當然這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看完後小編對劉慈欣的崇拜更加提升了,而很多人想知道小說的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星際穿越》重映火爆,《八佰》《信條》將再添火
    其中,備受關注的《八佰》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宣布定檔8月21日,成為影院復工後首部定檔的華語大片。《星際穿越》片長超2小時,設置中場休息諾蘭作品《星際穿越》無疑是近十年誕生的科幻經典巨製之一。該片豆瓣評分高達9.3分,位居豆瓣電影Top 250的第16位。《星際穿越》曾在2014年11月登陸中國內地院線,當時收穫7.55億元票房。
  • 遲到一年多的《八佰》,它回來了!
    《八佰》回來了!作為復工後首部華語商業大片,《八佰》吹響了鼓舞人心的號角。但這部影片的命運可謂是命運多舛,原定要為剛剛落幕的上海電影節揭幕,但隨後出品方華誼宣布「因技術原因取消」。《八佰》正式宣布撤檔,並且將不在暑期檔7月5日上映,現在正式定檔8月21日。
  • 《八佰》:難以用「好看」形容的好電影
    一部好電影所具有的教育功能要比教科書更生動、更具體、更共情。管虎導演的《八佰》給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動,它喚起了每個人心中的英雄情結和愛國情懷。管虎從事電影行業至今,拍攝了十三部電影,題材廣泛,風格多變,但關注時代變革中小人物的命運,在矛盾和衝突的過程中顯現小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是其電影的一大主題。戰爭年代,人如螻蟻,命如草芥,《八佰》的動人之處在於凸顯了生命的珍貴和偉大。這些人民英雄他們的身體不是「工具的身體」,而是父母生養,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身體」。
  • 胡歌:電影《八佰》喚醒了國人的民族凝聚力,照亮著民族的心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不過最近熱映的 《八佰》裡面也有胡歌的身影。八佰電影《八佰》的開始,一隊雜牌軍從湖北過來上海支援,沒弄清楚上海的形勢,遇到日本敵軍即被四下衝散八佰電影八佰的戰爭場面很戲劇化,蘇州河北岸戰火紛飛,南岸燈火輝煌,隔岸觀火說的應該就是這樣吧
  • 《流浪地球》:不需要管黑噴,只說客觀上的中國電影工業進步!
    導讀:嗨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流浪地球》小編今天看完後,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觀後感。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它強大的引力,是地球流浪過程中最大的威脅。地球的流浪需要藉助木星的引力,將其彈出去。但是在前往木星的路上五千多臺發動機熄火,因為達到了剛體洛希極限,地球可能面臨解體的危險,然後就提出了點燃木星這個偉大的想法,然後他們成功了。中間有許多人們犧牲了,但是他們的理想實現了,地球,活了。
  • 「第一次真正把中國人的情感放在太空尺度上」 ——電影《流浪地球...
    在短暫的學習期間,郭帆看到了中美電影工業水平的差距。學習結束,派拉蒙公司為遠道而來的中國學員組織歡送會。在會上,郭帆問美國同行看不看中國電影。對方直截了當地回答:不看,因為我們不看字幕。他心裡難受,許下願望:「五到十年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進入美國市場。」四年多之後,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將於2019年2月5日,即大年初一公映。
  • 《八佰》之後,川軍抗戰電影《九條命》11月13日上映
    繼《八佰》之後,又一部戰爭題材影片《金剛川》將在本周五(10月23日)上映。 而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由四川電影人精心打造的川軍抗戰影片《九條命》也定檔於11月13日全國公映。這部由李幼斌等特約出演的新片有什麼看點?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該片導演錢路劼。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這是個很「中國」的選擇!
    2019年賀歲檔最火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流浪地球》。上映6天,總票房已經超過了20億,口碑炸裂,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之作。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地球人帶著地球開展了一次充滿浪漫詩意的流浪冒險之旅。
  • 《流浪地球2020》比原版多了些什麼?
    在《流浪地球2020》上映期間宣布這一消息,頗為有趣。 新版比原版多了些什麼? 相比起去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版本,《流浪地球2020》增添了大概11分鐘的新內容。從某種程度而言,這倒有些導演剪輯版的意思了。 畢竟,原版上映的時候,就曾有人詢問郭帆,是否會有導演剪輯版出現。
  • 電影《八佰》刷屏,票房破10億!「燃爆了」用英語怎麼說?
    目前,在豆瓣平臺上,電影《八佰》的評分高達7.8分,成為託起後疫情時代電影市場的力作。《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等多位實力派演員,共同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影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上海四行倉庫由於和租界僅一河之隔,形成了在戰爭史上極其罕見的一幕:「河的一岸歌舞昇平,另一岸硝煙四起。」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