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毫升血可測157個項目!中國首家智能化整合實驗室落地深圳市三院

2020-12-04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31日訊(記者 劉夢婷)7月31日,中國首家智能化整合實驗室落地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今後,患者只要抽3毫升血就能測157個生化和免疫項目,2.5小時後可取檢驗報告,等候檢驗結果時間比之前縮短了40%,並且全程自動化,更準確,更高效。

深圳市三院院長劉磊表示,這將進一步提升醫院的綜合診療能力、服務能力,進一步打造智慧化醫院,目前,醫院已擁有智能化整合檢驗和感染性疾病檢驗兩大特色平臺,將為大灣區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更快!出生化免疫檢驗報告時間從4小時縮短到2.5小時

新冠疫情期間,深圳市三院住院和發熱門診送檢的標本量驟增,檢驗科累計發出76萬餘份檢測報告,共處理含有大量新冠病毒的肺泡灌洗液標本1000多人次。深圳市三院院長劉磊表示,疫情期間檢測量的驟然升高對醫院檢測樣本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智慧化醫院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悉,深圳市三院引入的這套CCM(cobas® connection modules)實驗室自動化解決方案,通過軌道連接樣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後的自動化設備,結合智能IT系統,可以實現生化、免疫、血球、血凝、急診檢驗平臺的全面優化整合,並在檢驗全流程實現智能化管理。

這是中國首家智能化整合實驗室,將更好的滿足醫學檢驗「快、全、準、少、高」的五大需求。例如,以往非急診患者抽血後,生化免疫的報告回執時間需要4小時。今後,只需2.5小時就能拿到檢驗報告,等候時間縮短了近40%。

更少!1管3毫升血就能測157個項目

小孩子到醫院做檢驗,最怕的就是抽血。「智能化整合實驗室上線後,深圳三院99.9%的患者做生化和免疫檢驗都是1管血搞定。」深圳市三院檢驗科負責人曲久鑫透露,智能化整合實驗室落地後,1管3毫升的血量樣本最多可完成157個生化免疫檢測項目,減輕了兒童、老人及特殊人群的採血負擔。

曲久鑫介紹:「比如心、肝、腎和甲狀腺功能,以及腫瘤標記物等生化免疫檢測的項目,很多醫院都是分開檢測生化和免疫的,需要2管血,但是我們需要1管血就可以了。」

更準!全程高度自動化,減少人工差錯

在智能化整合實驗室裡,記者發現,整條流水線上幾乎都沒有檢驗人員出現。當檢驗人員把樣本放入流水線後,就可以「離手」了。樣本在密閉的流水線中檢驗,完成了高度的自動化操作,也降低了院感風險。

樣本隨著軌道有序推進,最後的審核環節由「自動化+人工」共同完成,有效降低了可能出現的人工差錯,提高了審核效率。

「自動化節省了設備操作的人力成本,檢驗人員將把更多時間用在疑難案例臨床溝通、建立智能審核和精益化流程管理上。」曲久鑫表示。

更全!已打造感染性疾病檢驗和智能化整合檢驗兩大特色平臺

智能化整合實驗室落地以後,深圳市三院可以檢測的項目也更全了——檢驗科具備開展逾240種生化、免疫檢測項目的能力,盡最大可能滿足臨床與患者的檢測需求。

羅氏診斷中國副總裁、專業和分子診斷部陳錦添先生表示:「智能化實驗室是未來實驗室發展的主流方向,羅氏診斷始終與我國深化醫療改革同行,助力建設國際一流水平的智能化實驗室。此次很榮幸能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攜手打造智能化整合實驗室,為臨床與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學檢驗服務,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據了解,除了搭建智能化整合實驗室外,深圳市三院還打造了感染性疾病自動化分子檢測平臺,目前已擁有感染性疾病檢驗和智能化整合檢驗兩大特色平臺。

相關焦點

  • 3毫升血可測157個項目 出檢驗報告時間縮短40%
    7月31日,中國首家智能化整合實驗室落地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今後,患者只要抽3毫升血就能測157個生化和免疫項目,2.5小時後可取檢驗報告,等候檢驗結果時間比之前縮短了40%,並且全程自動化,更準確,更高效。
  • 出生時僅1.2千克 深圳市三院救治一名28周早產兒
    記者從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獲悉,近日新生兒科成功救治一名28周出生的早產兒小小(化名)。小小在新生兒科醫護人員49天的精心呵護下,小小終於「闖關」成功,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體重由1.2千克上升到2.5千克,於1月4日順利出院。
  • 廣東國檢司法鑑定所在深成立 整合9大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nbsp&nbsp&nbsp&nbsp10月24日上午,廣東國檢司法鑑定所在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式成立,這也是深圳首家具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司法鑑定機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10月24日訊(記者 張玲 通訊員 曉馬 田小聰)10月24日上午,廣東國檢司法鑑定所在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式成立,這也是深圳首家具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司法鑑定機構
  • 魅視科技助力全國首家千萬級機場遠程機坪管制室落地建設
    日前,白雲機場遠程機坪管制室(一期)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成為全國首家通過遠程機坪管制室項目竣工驗收的千萬級機場,為即將開展的運行驗證打下堅實基礎。多源高效整合,織起機坪完整地面防護網機坪管制不僅承接了機場本身的溝通協調職能,更多兼顧了空管的管制職能,面對高速增長的航班量和地面保障資源,已無法單靠人來協同和指揮,而加大技術的投入、解決協同部門信息快速共享,是降低管理維護成本和促進區域資源整合,有效提升對機坪運行效率和安全水平的核心
  • 建工集團所屬建科院打造全國首家建設工程材料智能化檢驗示範實驗室
    日前,建工集團所屬建科院成功建設全國首家建設工程材料智能化檢驗示範實驗室(以下簡稱「建材智能實驗室」)並投入使用。建材智能實驗室基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選取建設工程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項目作為示範,包括智能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系統、智能鋼筋力學性能檢測系統、智能混凝土抗滲性能檢測系統,每套系統均包括一套機器人和兩臺試驗機,拉開了智能化檢測發展的新篇章,是國內建設工程材料檢測行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有利於進一步促進我國建材智能化檢測行業的發展。
  • 南醫三院與廣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8月13日下午,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三院」)與廣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南醫三院院長蔡道章與廣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副所長陳軍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專長,致力於發揮科技創新與醫療器械行業的優勢,共同開展骨科智能化設備和修復材料相關技術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 中國建設智能衛星工廠 力促新基建落地
    這是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中國「新基建」後,首個在該領域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九天微星是中國首家完成百公斤級衛星研製和運營的商業航天企業。據九天微星介紹,衛星工廠計劃於明年年初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衛星工廠不僅是衛星整星總裝生產基地,還是衛星技術與應用研發實驗室。
  • 實驗室自動化發展勢頭強勁,智能化趨勢成必然
    近幾年國家大力推進科研實驗室創新項目建設,無論是企業單位
  • 深圳市商用密碼行業協會攜手騰訊安全 打造國內首家雲端密碼應用...
    期間,騰訊安全聯合深圳市商用密碼行業協會成立的「鼎雲密碼應用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是國內首家聚焦雲端密碼應用的聯合實驗室,致力於推動雲計算平臺密碼應用,促進密碼應用的合規、正確和有效。近年來,國內外大規模數據洩露事件頻頻發生,國家、企業甚至個人對網絡和信息安全的要求日益嚴格,對密碼技術也有了更高要求。
  • 實驗室管理系統LIMS——促進檢驗科檢測能力智能化提升
    檢測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實驗室管理系統LIMS搭建,將促進檢驗科檢測能力的智能化提升。構建實驗室智能化管理平臺,通過檢測軟體智能化能力建設和硬體物聯網技術實施,將助力醫療檢測實驗室服務能力將獲得極大提升,一線檢測人員將釋放更多的業務溝通和諮詢服務時間,從而提高檢測滿意度和客戶滿意度。1.LIMS提升實驗室管理效能從實驗室標本核收到結果報告的審核發送,都是實驗室績效管理的重中之重,迪瑞集約化實驗室依靠標本全流程智能管理,以高速、高效、高通量來保障檢驗質量,提高管理效能。
  • 深圳8所大學+超20家實驗室終於出手!又一大批科研成果、重大項目...
    與此同時,深圳又一批科技抗疫成果發布,據深圳夢梳理,最新有8所大學、超20個實驗室或團隊被委以重任,且有一批重大項目已落地。(歡迎曝料)  01  南科大科研團隊研發口罩再生設備  3分鐘滅毒延長口罩「壽命」
  • 南科大3家重點實驗室在列!2021年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
    原標題:南科大3家重點實驗室在列!2021年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公示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8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王海榮)9月18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對外公布了2021年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的公示名單,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3家重點實驗室擬獲得1500萬元的籌建啟動資助。
  • 首家「京東汽車商城」加盟店開業;電池巨頭沃特瑪資金難放假半年
    文/Autodealer1、全國首家「京東汽車商城」品牌加盟店開業6月23日,成都宇霖眾志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全國首家「京東汽車商城」品牌加盟店在成都金堂正式舉行了開業暨新車交付儀式。
  • 季華實驗室創造多項「第一」 啟動14個「頂天立地」項目
    在佛山市、南海區黨委政府支持關注下,去年5月3日季華實驗室首批建設運營團隊進駐,一年來,實驗室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進展。利用實驗室技術成果誕生首家企業去年12月28日,季華實驗室基本建設項目取得開工手續,宣告正式動工。在廣東省實驗室中,季華實驗室創下「首個啟動基建施工」的紀錄。
  • ...如一日,以技術贏未來 ——專訪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RFID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的代表企業,全球領先的RFID技術、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為深入交流,促進合作,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專程前往遠望谷調研,並對公司高級副總裁王立軍、市場總監朱珊進行專訪。據王總、朱總介紹,公司薈集了中國RFID行業的頂尖人才,其中研發人員佔50%以上,公司註冊資本7.40億,實力雄厚。
  • 攜手至高軍民融合研究院,愛莫成立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
    近日,愛莫·能助攜手深圳市至高軍民融合裝備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至高研究院」)成立機器智能聯合實驗室。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將愛莫國際領先的機器智能技術與至高研究院軍民科技融合渠道、人才交流平臺的定位相結合,立足國家「軍轉民」、「民參軍」的戰略需求,發揮深圳的特區優勢和前沿地位作用,共同推動深圳市國家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至高研究院作為深圳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軍民融合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章院長曾表示,「要讓科技服務於現實」。
  • 郴州醫院停測血鉛:測不了還是禁止測
    新華網湖南郴州3月29日電(記者 陳文廣)湖南郴州市是著名的「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由於先前過度開發,導致當地重金屬汙染嚴重,不少當地居民血鉛超標。郴州當地曾要求全力防治。時隔數年,卻又再度曝出「郴州各醫院停測血鉛事件」,居民無法在郴州本地進行血鉛檢測,而不得不輾轉外地檢測。
  • 1毫升唾液檢測DNA 將3.4萬個家譜數據化意味著什麼?
    1毫升唾液檢測DNA 將3.4萬個家譜數據化意味著什麼?  作為全球首家提供家譜匹配服務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23魔方基因樣本數已達40萬,在中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中名列前茅。「我們相信隨著數據量的增加,疾病預測等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創新應用,終將一一成為可能。」23魔方CEO周坤說。
  • ...3億美元12英寸半導體設備製造項目落地泰州 ;臺灣再生晶圓和...
    【官宣】寒武紀官宣雲端AI芯思元270首秀時間;3億美元12英寸半導體設備製造項目落地泰州 ;臺灣再生晶圓和IGBT項目落戶江蘇東海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
    餘次領導班子成員每年講授專題黨課200餘次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54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摘得集團公司和三院首個「中國專利金獎」和首個「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十三五」期間,三院進行內部管理變革,強化科技創新和資本運營管理,以「三創新」發展思路組建信息裝備、水下裝備和磁懸浮與電磁推進3個新領域總體部,推進具有開放協同基因的創新研究院建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配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