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宮二號今晚升天 天宮一號預計2017年下半年隕落
央廣網酒泉9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喆華 王晶 李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說起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很多人都會想起四年發射的天宮一號。那麼即將發射天宮二號和天宮一號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在有了天宮一號之後,還要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二號又承擔著怎樣的使命?昨天,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
"天宮一號"2011年下半年發射 空間站2020年前建成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任沁沁、羅沙)2020年之前中國將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國空間站。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該空間站將包括一個核心艙、實驗艙和貨運、載人飛船。
-
「天宮一號」下半年發射中國空間站2020年前建成
據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中國將在2011年下半年進行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全國政協委員、神舟飛船原總設計師戚發軔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2011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後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之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交會對接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個階段即建立空間實驗室所需關鍵技術之一。
-
中國2011年先後發射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記者孫自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牛紅光表示,按照計劃安排,中國將於2011年上半年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2011年下半年發射神舟八號飛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10日發布上述信息稱,目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長徵二號F」火箭、神舟八號飛船等主要飛行產品正陸續轉入正樣生產、試驗,「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裝載的各項空間科學實驗載荷設備及有關地面系統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
天宮一號備份改為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2017年發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3月2日在京接受新華社專訪時透露了這一信息。他介紹,天宮一號研製的時候,準備了一個備份飛行器應對某些特殊情況,確保交會對接任務的萬無一失。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29日發射以來,先後完成了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的交會對接任務,迄今在軌飛行逾29個月,超過了原來設計要求的兩年壽命。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天宮一號被稱為中國空間站的雛形,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有6名航天員曾駐留其中。天宮一號突破的空間交會對接、航天員短期駐留等關鍵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積累了重要技術基礎。專家表示,此次天宮一號再入堪稱「完美」,落區也正處於太空飛行器扎堆墜入的太平洋「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經計算預測,8噸左右的天宮一號,或將產生1-1.5噸左右的殘骸墜入大洋。
-
在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和墜入大洋時,發生了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以下為引用聯合國A AC 105 1150文件內容: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代表團 2017 年 5月 4日的照會內容:天宮一號於2016 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載人飛行器功能失效,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截至目前,天宮一號整器結構完整,運行軌道仍在中方持續、密切跟蹤監視之中。當前平均軌道高度為 349公裡,且正以每天160米左右的速度衰減。預計 2017 年10 月至 2018 年4月間重返大氣層隕落。
-
天宮一號墜落!歡迎回家!
天宮一號是做什麼的?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主要目的是檢驗軌道交會對接和太空人在太空較長時間駐留的技術驗證,為計劃中在2022年前後建成中國的首個正式空間站奠定基礎。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壽命兩年。在預定壽命完成後,為進一步檢驗飛船長期在軌運行與測控能力,天宮一號繼續超期服役,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
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經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和專業機構分析,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後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將每日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的謝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不息飛天夢的天宮一號到底有多厲害?一起了解一下!資料圖: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
-
「天宮一號」踏上歸途,那些憂慮不值一提
近日,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這件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功勳卓著的太空飛行器預計在4月2日前後投入地球大氣懷抱,最後一次燃燒自己。在「天宮一號」圓滿完成預期任務後,狀態一直保持很好,在地面人員精心照料下,它在高度約370-400公裡的軌道上繼續運動,成功延長壽命2年。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終止了數據服務。
-
2018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科技常識:「天宮一號」踏上歸途
下面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網就給大家附上「天宮一號」踏上歸途的相關常識積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日,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這件在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功勳卓著的太空飛行器預計在4月2日前後投入地球大氣懷抱,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
我國計劃下半年發射「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飛船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田兆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29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計劃於今年下半年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飛船,進行第一次無人交會對接試驗。 楊利偉介紹說,目前,任務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研製、神舟飛船及長徵2F運載火箭改進研製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均已突破。
-
【2017年】「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
2016年4月22日 世界首個通過IAEA安全審查小堆技術誕生 2016年4月22日,中核集團ACP100通用反應堆技術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安全審查。 2017年4月22日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 2017年4月22日,由航天科技抓總研製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二號發射入軌以來,首次與貨運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
天宮一號神舟八號將由長徵二號F火箭承擔發射
2010年11月16日,觀眾參觀「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當日,第八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廣東省珠海市開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重磅推出代表月球探測工程最新成果的「嫦娥二號」衛星模型,代表「北鬥導航」工程、直徑達7米、蔚為壯觀的天地一體衛星運行沙盤,1比1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模型,新一代運載火箭以及代表深空探測計劃的「螢火一號」衛星模型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近100項新展品首次亮相。
-
天宮一號,歡迎回家!
中國攜帶有毒物質的空間站將在下周墜毀在歐洲或者紐約。天宮一號被某些西方媒體妖魔化成這樣也是醉了。而今天,天宮一號「悄無聲息」地再入大氣層的消息終於讓這些謠言炒作不攻自破。而且,咱們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官網從2017年3月開始每周都會公布天宮一號軌道狀態,3月14日起更是變成每天一次。其實,被某些西方媒體妖魔化的天宮一號為咱們中國的空間站建設運營和載人航天成果應用推廣積累了非常重要的經驗。
-
我國「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地球?不,是受控!!
中國航天專家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天宮一號失控是西方媒體的謠傳,它將受控墜落在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美媒的報導內容與前幾次如出一轍,甚至直接把去年10月的舊聞「復讀」一遍。例如強調,8.5噸重的天宮一號正加速下降,預計將於2018年墜入地球。儘管該飛行器的大部分結構將被再入大氣層過程中摩擦產生的高溫燃燒殆盡,但仍可能有部分殘骸砸向地面。
-
科技|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天宮」到底是座什麼「宮」?
天宮二號在外觀上與我國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類似,都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紹,天宮二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重8.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
-
中國官方: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最近,有關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即將墜毀的消息非常多,現在官方終於發聲了!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其中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
-
美媒再炒天宮一號2018年將"撞"地球落點"無法預測" 專家闢謠
(新華社記者 曲振東 編制)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2013年6月13日,天宮一號分別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