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建築主體結構封頂
8月31日,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傳來喜訊,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工程已成功完成建築主體結構封頂。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是我國海洋領域在建的唯一海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東海海底觀測子網、南海海底觀測子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及配套工程。
-
清遠奧體中心體育場項目鋼結構屋蓋封頂
(體育場)項目鋼結構屋蓋封頂體育館輪廓形成、雛形呈現,其造型新穎獨特,體量龐大,吊裝施工組織難度大,這對項目的階段性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自2020年6月30日鋼罩棚結構開弔起,共歷時136天,比原施工計劃縮短了近兩個月。
-
中建一局五公司江西萍鄉金融中心建設工程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11月18日,由中建一局五公司承建的萍鄉市金融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儀式,在主樓36層頂板上如期舉行。在封頂儀式上,項目負責人鞠巍致開場辭,項目勞務分包、設計單位、監理單位、項目管理公司、項目建設單位分別介紹了項目工作的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成績。
-
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建設進展:監測與數據中心主體結構封頂
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本文圖片均來自同濟大學官網8月31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海底科學觀測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工程已成功完成建築主體結構封頂。這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同濟大學牽頭建設。據同濟大學官網介紹,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是中國海洋領域在建的唯一海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東海海底觀測子網、南海海底觀測子網、監測與數據中心及配套工程。建成後,將成為總體水平國際一流、綜合指標國家先進的綜合性海底科學觀測網,可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建立開放共享的重大科學平臺,並服務於海洋環境監測、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災害預警等多方面的綜合需求。
-
通遼市亞琦物流商貿城項目多層商貿80%已主體結構封頂
該項目由亞琦集團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50億元,佔地1664畝,建設規模310萬平方米,建設集物流倉儲、物流信息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市場及相關配套為一體,並涵蓋家具家居、五金機電、數碼家電、汽摩配件、百貨商品、糧油副食、生鮮水產、名優特產等商貿主題,是一座將智能化物流倉儲、網上信息交易平臺、物流總部基地、商品交易市場、物流金融
-
北京HEPS增強器高頻廳主體結構封頂
千龍網北京5月8日訊(記者劉美君)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懷柔區獲悉,北京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項目建築規模約3500平方米的增強器高頻廳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這是HEPS項目第一個率先完成的主體結構封頂。
-
地處全國最繁忙十條公路之一,深圳地鐵12號線鍾屋站主體結構封頂
1月13日上午,在寶安區107國道施工圍擋中間,隨著第十八段頂板混凝土的澆築完成,深圳地鐵12號線鍾屋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比原計劃提前3天。據了解,這是深圳地鐵12號線2021年封頂的首座車站,至此,12號線全線已有19座車站實現封頂,施工進度繼續領跑深圳軌道交通四期工程。
-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祥鵬航空大廈順利封頂
【民航事兒】11月13日,雲南祥鵬航空位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祥鵬航空大廈順利封頂祥鵬航空成都天府基地主體結構取得階段性進展。上午10:18分,祥鵬航空大廈封頂儀式正式開始。儀式由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主持,祥鵬航空、四川省城建工程監理公司領導出席,同時邀請海航基礎、海航控股、海航技術、海航貨運等海航集團駐蓉企業嘉賓及員工代表共同參與。
-
大科學裝置建設迎來新進展 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綜合實驗樓封頂
11月6日,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舉行綜合實驗樓主體封頂儀式項目主體封頂,標誌著南方先進光源的規劃和建設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據了解,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建設單位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分部(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總投資約5.87億元,其中科研設備投資1.829億元。建設周期為2年,預計2021年完工。
-
亞運主會場主要通道最新進展:濱盛路下穿隧道主體結構已封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剛剛,小時新聞記者獲悉,由奧體濱江公司負責建設打造的橫跨濱江、蕭山兩區的濱盛路下穿隧道工程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接下來,隧道內部會進行安裝及裝修施工,預計年底前全線完工。作為貫穿奧體博覽城的重要地下疏解通道,隧道下穿杭州奧體博覽城核心區,與奧體中心主體育場(大蓮花)地下二層車庫,國際博覽中心及體育遊泳館地下二層車庫相連,橫跨濱江、蕭山兩區。隧道效果圖隧道規模為雙向4車道主線+雙向2車道地庫專用道。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今日封頂
本網訊 11月6日上午,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目前已全面轉入二次結構、粗裝修、機電安裝階段,預計2021年10月竣工。
-
中科院榆林分院項目四大組團主體結構封頂
12月2日,歷經兩月鏖戰與精雕細琢,由九建集團承建,備受矚目的中科院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榆林分院項目一期工程榮耀封頂。為慶祝這一重要工程節點,現場舉辦了簡單而又頗具紀念意義的封頂儀式。由於工程建設任務重、工期要求緊,現場施工節奏更是異於平常。特別是11月以來,面對持續降溫和風雪衝擊,九建鐵軍仍堅守在施工一線,真拼實創、奮力爭先,用實幹擔當詮釋著國企使命與存在價值。
-
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首個單體建築主體封頂
新疆網訊(記者王媛媛 通訊員殷笑笑)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11月8日,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能源中心製冷站工程順利實現主體封頂。這也是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第一個主體封頂的單體建築。11月10日, 中建新疆建工集團、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能源中心製冷站工程項目經理李帥介紹,製冷站建築面積5865.22平方米,地上1層,局部2層,是新疆目前最大的製冷站項目。為確保工程全面推進,項目部通過科學調度、倒排工期、增加機械車輛等措施進行統籌安排。
-
主體混凝土結構封頂,深圳機場衛星廳現雛形,年服務兩千萬人
為滿足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深圳正加快機場衛星廳、三跑道等新一期擴建工程建設。9月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深圳機場兩條跑道中間的衛星廳工程建設現場一片火熱。目前,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計劃2021年中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通訊員 嚴向煒 董曉英 曹立英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日前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
-
機場改擴建航站樓一階段主體結構封頂
經過近兩個月的冬季施工,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機場建設項目——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工程航站樓第一階段土建主體結構順利實現封頂。中建三局機場改擴建項目執行經理李磊說:「我們冬施現場在滿足施工條件的情況下,主要進行航站樓主體地上土建結構施工,僅我們開挖的17萬平方米區域,在12月15號前超額完成了年度的施工任務。」
-
【聚焦·懷柔科學城】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已封頂。三大系統: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立體探測系統、大氣環境容量與能量交換觀測系統和大氣環境實驗分析和研究系統。平臺利用大氣化學和大氣物理的學科交叉優勢,集成地基觀測和雷達垂直觀測系統,建成國際領先的大氣邊界層理化探測和分析中心,實現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的天空地一體觀測,形成系列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立體探測標準和示範體系,揭示京津冀大氣複合汙染來源和成因機制,全面支撐京津冀大氣複合汙染的科學防治。
-
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增強器高頻廳主體結構封頂
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項目建築規模約3500平方米的增強器高頻廳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這是HEPS項目第一個率先完成的主體結構封頂。HEPS工程自2019年6月開工以來,參建各方大力促進項目建設,各單體均取得不同程度進展,其中增強器高頻廳自2019年9月開始進行墊層澆築以來,經歷了土方開挖、地基釺探、回填土、高支模安裝驗收、柱梁板砼澆築等,各部門高度重視、嚴格把關、保證質量,基礎、拉梁、柱、模架等一次驗收通過率達100%。
-
四川國際賽事中心項目一期工程主體結構封頂 我市將新增 國家級一...
本報訊 12日,位於雨城區草壩鎮文教新城的四川國際賽事中心項目一期工程主體結構正式封頂,標誌著我市即將新增一座國家級現代化多功能一站式體育園區。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啟動雅安文教新城建設。一年多來,文教新城圍繞國家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和川西教育中心的目標,建項目、大招商、強產業、促創新、美環境,各項工作都取得新進展,特別是由四川金強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的四川國際賽事中心,項目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分三期進行,其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於去年7月動工,由會議接待中心、交流宿舍區和3個訓練館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