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中醫基礎理論的整體觀

2020-11-24 懸壺波
人體自身的整體性
人與環境的整體性
中醫學整體觀念

學完以上內容,請看下面的討論問題

從整體聯繫的觀點,舉例說明人體在病理狀態下臟腑器官的相互影響

我聽過這樣一個病例,是熊繼柏老先生的,有一天他接診了一位男性患者,是來找他治脫髮的,之前看過很多醫生都沒有用。患者看起來特別衰弱,戴著帽子,雖然年齡只要37歲,可一點都不顯得年輕,並且精神不好,弓著背,走路的時候腿是垂垂挪動,說話聲低息短,臉上沒有一點光榮,皮膚也很枯燥,瘦瘦的,他的眉毛一根都沒有了,頭髮也少得兇猛。這個病是典型的虛證表示,有兩個主症,一是洩瀉10年,二是將近半年多的時間裡頭髮、眉毛根本掉光了。

老先生想,健脾胃的藥,以往的醫生必定會大量使用;消炎的藥,所有的西醫必定都用過;以至於可能還有人開溫陽的藥、清熱的藥。那麼這個病起源於洩瀉,導致了脫髮,老先生當時的第一反響,就是張景嶽的《景嶽全書》中所講:「虛損……或先傷其氣,氣傷必及於精;或先傷其精,精傷必及於氣。」如今這個病人就是先由氣損,先傷了胃之氣,而後損到精,損到了腎精,所以先洩瀉,而後脫髮,這就是由脾損到腎了(就像種草一樣,土壤肥力好,才好生長草)。但以前未必沒有人去給他補脾、補腎,但是還是沒有效果,所以老先生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脾氣不能升清呈現水谷夾雜的洩瀉,脾的功能已經相當的弱了,消化功能已經不行了,只單純健脾胃恐怕不行。

於是,老先生根據《內經》理論「清氣在下,則生飧瀉」,去闡發他的病證和指導治療。選了李東垣的昇陽益胃湯去黃連合桃花湯,患者吃這個處方不到30副,1個月之內洩瀉就完全控制。接著在固護脾胃的同時,讓患者生發,用參苓白朮散加鹿茸。這副丸藥吃了3個月,3個月之後這個患者來了,不但站直了,面色變了,說話的腔調也變了,更重要的是,眉毛、頭髮都長出來了,也不戴帽子了。

我想這個病例可以反映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之間生理上相互聯繫,病理上相互影響,治病的時候需要考慮臟腑之間的聯繫,標本兼治,使患者有更好的就診體驗。

世界觀和聯繫觀來看, 人體的整體性,是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即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 病理情況下,臟腑機能失調,通過經絡反映在體表或影響其他器官。同樣,體表、組織的病變,也通過經絡影響到相關的臟腑。 所以,在分析病症時,首先要從整體觀念出發,著眼於局部病變所引起的全身性的病理反應,把局部病變視為整體失調後的集中病理表現,把局部與整體聯繫在一起,進行綜合考察。這種整體思想指導著中醫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例如,臨床治療口舌生瘡的病症,常用清心火、洩小腸火的方法,原因在於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裡。再如治療脫髮、耳聾等病症,常用補腎的方法,理論依據為腎藏精,其華在發,開竅於耳。

(1)臟腑、官竅等是人體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它們彼此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以維持其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共同完成人體統一協調的機能活動。

(2)病理上的相互影響、相互傳變:病理上的整體觀,主要表現在病變的相互影響和傳變方面。如臟腑功能失常可以通過經絡而反映於體表;而體表組織器官的病變亦可以通過經絡而影響臟腑。並且,髒與髒、髒與腑、腑與腑之間,也可以通過經絡而相互影響,發生疾病的傳變。故在病理上臟腑器官相互影響產生複雜的病理反應。

(3)如:心火亢盛,會致大便燥結、小便短赤、口舌生瘡等症狀。這是心和小腸相表裡、心開竅於舌。

又如:肝氣鬱結化火,會出現面紅、目赤、胸脅脹痛、咳嗽、咯血,中醫稱之為肝火犯肺,也稱為木火刑金。 這是因肝氣鬱結化火,氣火上逆犯肺、灼傷肺絡,致咯血如注的急危重證。

再如:外邪犯肺,若累及腎,則會出現咳嗽、氣喘、尿少、水腫等肺腎同病的病症。這是肺失宣降,通調水道失職,通必累及於腎,致腎氣虛弱,腎陽不足,氣化失司,水液內停,又上泛於肺,使肺失宣降,皆可導致水液輸布、排洩障礙

#中醫#

相關焦點

  • 2020年自考《中醫基礎理論(一)》真題練習題
    自考中醫基礎理論(一)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中醫基礎理論(一)》真題練習題一、名詞解釋(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1.整體觀念2.陰陽轉化3.五行4.藏象5.氣隨血脫
  • 在整體與部分之間(4)
    更具抽象性和思辨性認識是:「全息論所理解的整體性是全整體性,即在一個整體中,不僅整體具有整體性,而且每個部分也具有整體性。這意味著,在一個整體中保持著絕對的整體性或統一性。這種統一性或整體性是信息上的統一性,在部分與整體之間流動著的是彼此的信息。」
  • 中醫基礎理論的陰陽的特性
    說到這兒,又符合我們中醫的陰陽普遍存在的一種規律的現象。我們講最早的陰陽學說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的一個結晶,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中醫學的發展,後來又吸收了外來的好多科學,好好多宗教色彩的東西,比如說佛教講這個空,四大皆空,什麼是空?什麼是色啊?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教裡邊離不開這倆字。
  • 慈愛國學|第二期「國學•中醫養生啟蒙班」正式開班!
    2017年9月5日晚,由上海慈愛基金會主辦,上海城隍廟慈愛功德會承辦的第二期「國學·中醫養生啟蒙班」 在城隍廟正式開班。        「中醫養生啟蒙班」目前已開辦兩期,效果良好,報名更是非常火爆。基金會將把「中醫養生班」課程作為品牌課程來打造,為更多人提供一個學習和體悟中醫養生的平臺,同時也為弘揚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 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及其學科建設研究
    二是以「超學科」的研究方式,從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和空想社會主義批判的統一出發,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具體地澄清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從整體上推進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
  • 中醫的氣血,陰陽概念,具體是什麼樣子
    學習中醫,了解中醫,繞不開血氣(氣血)的概念,更繞不開陰陽的概念。當然,現代也有一些實踐學派,為藥效是論,拋棄了中醫的基本理論體系,這個情況我們就保留意見。今天就一起來學習,血氣,陰陽的概念。這其實講的是四個概念,四個事情:血、氣、陰、陽;人們經常把血氣放在一起討論,把陰陽放在一起討論,陰陽不只是中醫的概念,更是華夏文明所有學科之宗。這樣子是因為整體觀,他們就是一對的。我們初步感覺這四樣事情是這樣的,其實是這樣的,血,血液,這是很直觀的概念。
  • 中醫診脈究竟是「故弄玄虛」,還是真有臨床意義?
    很多人對中醫的印象,可能都有診脈這個畫面,因為診脈是中醫的獨特符號,只要一看到診脈的畫面,就會聯想到中醫。那麼,中醫診脈究竟是故弄玄虛?還是真的對臨床有意義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外行來看,或多或少會認為,中醫脈診為炫技,既然望診、聞診、問診都能把人體的生理病理信息收集的八九不離十,那為何還需要切脈呢?實則不然,中醫脈診如果那麼容易被代替,就不會延續了幾千年,而且脈診所捕捉的信息,往往是很關鍵的。因此,中醫脈診的確之於臨床,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 中醫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不同
    中醫臨床醫學:是中醫與西醫的結合醫生的方向去培養,也就是要學習中醫,西醫二者綜合能力要強。主要學習:中醫臨床基礎,中醫臨床,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知識與技能等,主要就業方向是在一些綜合性醫院就業,中西醫結合科或者中西醫結合醫院。
  • 錢學森論中醫科學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07頁——此為1983年至1987年錢學森在507所學術討論會上的歷次講話彙編)8、中醫的特點在於從整體、從系統來看問題。(《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297頁,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12)9、中醫理論中的陰陽說和五行說,中醫理論的臟腑論和經絡學說,中醫理論的六淫、七情,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這些都強調了人體的整體觀以及人和環境、人和工作的整體觀。應該說,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的。中醫理論的缺點是它和現代技術掛不上鉤,語言、概念是兩套。
  • 「聚焦新中醫研究,展望新中醫未來」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隆重召開
    2018年1月19日,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和證大九間堂新中醫聯合舉辦的「聚焦新中醫研究,展望新中醫未來」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合作夥伴中心隆重舉行。九間堂新中醫在繼承古中醫的基礎上,是對人類生命本質的科學探索,具有四性(融合性、全元性、全息性、心源性)、四化(定量化、智能化、自然化、生活化)的特色。
  • 兩大中醫權威專家加持 「網際網路醫療舌診辯識項目」正式啟動
    該項目由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吳顥昕牽頭、南京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吳承玉學生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教研室主任徐徵教授主導,將在頤寬(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此前研發的網際網路舌診測試項目的基礎上,還原中醫醫生真實環境下的舌診辨識,力爭成為中醫診療在網際網路上的示範性案例。目前,患者體徵信息的採集依然是網際網路診療中的一大難題。
  • 研究質量經濟學基礎理論 推動高質量發展
    研究質量經濟學基礎理論 推動高質量發展 「超越數量:以高質量發展助推陝西追趕超越」研討會暨《超越數量:質量經濟學的範式與標準研究》新書出版座談會舉行 2018年01月11日 07:5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王昭福 字號
  • 道家老莊、黃老學說對中醫氣功養生學的影響
    中醫把道家的養生原則,應用於氣功養生學的研究,是最為突出的成就。例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指出「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即是道家虛靜養生的體現。又如,《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與道家自然無為的觀點相一致。
  • 大科學家講中醫!
    (《錢學森人體科學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縱橫觀》107頁——此為1983年至1987年錢學森在507所學術討論會上的歷次講話彙編)8、中醫的特點在於從整體、從系統來看問題。(《錢學森等論人體科學》297頁,人民軍醫出版社1988,12)9、中醫理論中的陰陽說和五行說,中醫理論的臟腑論和經絡學說,中醫理論的六淫、七情,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這些都強調了人體的整體觀以及人和環境、人和工作的整體觀。應該說,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的。中醫理論的缺點是它和現代技術掛不上鉤,語言、概念是兩套。
  • 看中醫,還是中魯醫院 - 齊魯晚報數字報
    醫院簡介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魯醫院是在原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門診部的基礎上改建擴建的,坐落於山師東路28號,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中醫醫院。    醫院秉承中醫傳統,採用中醫方法,突出中醫特色。主要採取傳統中醫坐堂應診的方式,運用望聞問切,強調辨證論治,方法簡便廉驗。
  • 專業攻克}臨床、護理、中醫、藥學、醫基、檢驗、預防、中藥
    有些地區只考四門基礎課,即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有些地區會側重考查臨床課,即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和中醫婦科學,甚至還會涉及針灸和四大典型。但總的來說,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這五門課是重中之重。如果在您不了解當地考情的情況下,建議您著重複習這五門課,同時兼顧其他。
  • 「西醫院士」樊代明,力挺中醫的真相是什麼?
    現代醫學發展之路有些走偏了,離「科學」越來越近,離「病人」越來越遠;醫學研究越來越糾結於微觀,離整體越來越遠。 現代醫學需要向中醫藥學學習,來幫助自己「糾偏」。在此基礎上,兩者整合可以形成一個從整體出發、重點關注「人」的、真正有效保證人類健康的新的醫學體系。 我們西醫不能也不應該看不起中醫!
  • 中醫經典閱讀優秀文章展——《黃帝內經》讀書感悟
    它確立了我國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了中醫藥學發展的基礎和源泉,是我們後人學習中醫的必讀經典。 《內經》雖是一部中醫著作,但書中所闡述的醫理、醫術讓我覺得不僅形象逼真,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我閱讀的是清朝張志聰做注的版本,大一的時候開始看第一遍,剛開始的時候,對於文言文功底比較弱的我來說,真的是舉步維艱。
  • 如何理解中醫的陰陽,其實它倆的關係就像一對夫妻
    眾所周知,無論是養生還是治病,都要以中醫的基礎理論入手,而基礎理論中「陰陽」的理論是最讓人難以捉摸的。那該如何理解呢?中醫告訴你可以把它倆理解成「兩口子」的夫妻關係,丈夫是陽,妻子是陰,這樣就非常明確了。
  • 2021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點擊查看:全國各院校2021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匯總    中國中醫科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於1955年,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的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研究機構。中醫藥科學研究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中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