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完以上內容,請看下面的討論問題
從整體聯繫的觀點,舉例說明人體在病理狀態下臟腑器官的相互影響
我聽過這樣一個病例,是熊繼柏老先生的,有一天他接診了一位男性患者,是來找他治脫髮的,之前看過很多醫生都沒有用。患者看起來特別衰弱,戴著帽子,雖然年齡只要37歲,可一點都不顯得年輕,並且精神不好,弓著背,走路的時候腿是垂垂挪動,說話聲低息短,臉上沒有一點光榮,皮膚也很枯燥,瘦瘦的,他的眉毛一根都沒有了,頭髮也少得兇猛。這個病是典型的虛證表示,有兩個主症,一是洩瀉10年,二是將近半年多的時間裡頭髮、眉毛根本掉光了。
老先生想,健脾胃的藥,以往的醫生必定會大量使用;消炎的藥,所有的西醫必定都用過;以至於可能還有人開溫陽的藥、清熱的藥。那麼這個病起源於洩瀉,導致了脫髮,老先生當時的第一反響,就是張景嶽的《景嶽全書》中所講:「虛損……或先傷其氣,氣傷必及於精;或先傷其精,精傷必及於氣。」如今這個病人就是先由氣損,先傷了胃之氣,而後損到精,損到了腎精,所以先洩瀉,而後脫髮,這就是由脾損到腎了(就像種草一樣,土壤肥力好,才好生長草)。但以前未必沒有人去給他補脾、補腎,但是還是沒有效果,所以老先生想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脾氣不能升清呈現水谷夾雜的洩瀉,脾的功能已經相當的弱了,消化功能已經不行了,只單純健脾胃恐怕不行。
於是,老先生根據《內經》理論「清氣在下,則生飧瀉」,去闡發他的病證和指導治療。選了李東垣的昇陽益胃湯去黃連合桃花湯,患者吃這個處方不到30副,1個月之內洩瀉就完全控制。接著在固護脾胃的同時,讓患者生發,用參苓白朮散加鹿茸。這副丸藥吃了3個月,3個月之後這個患者來了,不但站直了,面色變了,說話的腔調也變了,更重要的是,眉毛、頭髮都長出來了,也不戴帽子了。
我想這個病例可以反映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之間生理上相互聯繫,病理上相互影響,治病的時候需要考慮臟腑之間的聯繫,標本兼治,使患者有更好的就診體驗。
世界觀和聯繫觀來看, 人體的整體性,是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即通過經絡系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繫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 病理情況下,臟腑機能失調,通過經絡反映在體表或影響其他器官。同樣,體表、組織的病變,也通過經絡影響到相關的臟腑。 所以,在分析病症時,首先要從整體觀念出發,著眼於局部病變所引起的全身性的病理反應,把局部病變視為整體失調後的集中病理表現,把局部與整體聯繫在一起,進行綜合考察。這種整體思想指導著中醫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例如,臨床治療口舌生瘡的病症,常用清心火、洩小腸火的方法,原因在於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裡。再如治療脫髮、耳聾等病症,常用補腎的方法,理論依據為腎藏精,其華在發,開竅於耳。
(1)臟腑、官竅等是人體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它們彼此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以維持其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共同完成人體統一協調的機能活動。
(2)病理上的相互影響、相互傳變:病理上的整體觀,主要表現在病變的相互影響和傳變方面。如臟腑功能失常可以通過經絡而反映於體表;而體表組織器官的病變亦可以通過經絡而影響臟腑。並且,髒與髒、髒與腑、腑與腑之間,也可以通過經絡而相互影響,發生疾病的傳變。故在病理上臟腑器官相互影響產生複雜的病理反應。
(3)如:心火亢盛,會致大便燥結、小便短赤、口舌生瘡等症狀。這是心和小腸相表裡、心開竅於舌。
又如:肝氣鬱結化火,會出現面紅、目赤、胸脅脹痛、咳嗽、咯血,中醫稱之為肝火犯肺,也稱為木火刑金。 這是因肝氣鬱結化火,氣火上逆犯肺、灼傷肺絡,致咯血如注的急危重證。
再如:外邪犯肺,若累及腎,則會出現咳嗽、氣喘、尿少、水腫等肺腎同病的病症。這是肺失宣降,通調水道失職,通必累及於腎,致腎氣虛弱,腎陽不足,氣化失司,水液內停,又上泛於肺,使肺失宣降,皆可導致水液輸布、排洩障礙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