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氣血,陰陽概念,具體是什麼樣子

2021-01-16 謙和既濟

學習中醫,了解中醫,繞不開血氣(氣血)的概念,更繞不開陰陽的概念。

當然,現代也有一些實踐學派,為藥效是論,拋棄了中醫的基本理論體系,這個情況我們就保留意見。

今天就一起來學習,血氣,陰陽的概念。

這其實講的是四個概念,四個事情:血、氣、陰、陽;

人們經常把血氣放在一起討論,把陰陽放在一起討論,陰陽不只是中醫的概念,更是華夏文明所有學科之宗。

這樣子是因為整體觀,他們就是一對的。

我們初步感覺這四樣事情是這樣的,

其實是這樣的,

血,血液,這是很直觀的概念。

氣,就相對複雜一些,但是不論什麼複雜,知道血,就知道氣。氣也可以指氣息,也可以指全身的氣體,氣機循環。

因為氣是有很強的穿透性,無色無味,沒有形狀,按照現在的科學理論是不可量化,難以觀測。

很長的歷史時期,現代科學,只認血不認氣。

在傳統中醫理論範疇,血氣是一體的,血氣相生,互化,互相依存。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氣虛則失血,氣隨血脫。

血如河水,而氣就像河面上的風,甚至還有一陣陣的水氣。所以,某些大師有看水流走向的理論,和中醫血氣理論是統一的。

人體裡面有血液流動的地方有氣,血液達不到的地方,也可以有氣存在的。

氣機是充盈著整個人體,深層剖析下去,人體有一個強大的氣場,這是真實存在的氣場,不同於雞血課程的所謂的虛幻的氣場。

那麼觀測這個氣,除了中醫把脈的手法以外,還有那些觀測手段呢?

其實,很多,這個人容易累,動則氣喘籲籲,就是氣虛,呼吸很弱,有力無氣,這些狀況都有氣虛的症狀了。

一個人很少出現血虛氣盛的狀況,有也是短暫的。只要血虛的病症拖上一陣子,得不到及時治療之後,這個人必然隨著出現氣虛的症狀。

血虛導致氣虛,從而血氣兩虛。

為什麼會知道這些呢?

就離不開陰陽理論這個總綱了。

就氣血這個整體而論,血屬於陰,有形;氣屬於陽,無形;

那麼經常有人說,我這個氣血,是不是就等於陽虛;我這個血虛,是不是就等於陰虛?

不等於!

但是,他們也不是沒關係,是一種從屬包含的關係,還是看圖比較直觀:

血,氣,是陰陽這個大集合中的一個元素而已,數學不好,還是要去學習一下集合的概念再說。

血中還有陰陽,血之陽,血之陰,可以這樣理解,靜脈屬於血之陰,動脈屬於血之陽。

還有流動在六腑中的血液可以歸為血之陽,流動在五臟中的血液可以歸為血之陰。

氣中也有陰陽,有陽氣,有陰氣。

陰陽是一個層層的概率,任何事物中都有陰陽。

血氣是一個橫向的概念,而陰陽是一個縱向的概念。

--

從一個例子展開說人體的陰陽,

比如,經常說到脾陰,脾陽,

這個脾陰,就不只是脾之血,還有脾液體,脾臟的這個有形之體,都屬於脾陰的範疇;

那麼脾陽,還是建立在脾陰的概念上來理解,脾的氣機,脾的運化功能,驅動力,生物電,經絡功能,等等都屬於脾陽的範疇。

陰陽就是有無的研究,有形之物好研究,從有形到無形,有無相生互根,互為鏡子,知一則知二,《道德經》中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相關焦點

  • 中醫陰陽兩虛怎麼理解呢?
    導語~中醫陰陽兩虛怎麼理解呢?天氣冷了,很多人都知道冬天是進補的最好時候,特別是都知道冬天屬是屬於腎的,所以都想著補補,發揮下腎主封藏的作用,來年身體會健康。但是很多人在補的過程中非常的疑惑,分不清究竟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還是腎氣足,或者是腎精虛,總而言之無從下手。
  • 中醫常說陰陽,陰陽究竟是什麼,快看看和你理解的一樣嗎
    陰陽的概念起源於遠古時期。人類對自身及自然現象的觀察,特別是對人類生活、生產影響最大的太陽出沒、月亮變化等明暗交替的天象觀察,由此形成陰陽最初涵義,即向日為陽,背日為陰。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陰陽觀念才應用到醫學領域。秦名醫醫和在為晉侯診病時,以陰陽解釋疾病的病因,「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這是陰陽在醫學領域成功且正確的應用。可能大家還是不理解陰陽,只是模糊的認為,白天為陽,夜晚為陰,這麼認識是正確的,但不全面。
  • 中醫養生|一分為二——陰陽學說,天地之道陰陽的基本概念
    一分為二——陰陽學說陰陽,是古人從大自然獲得靈感後總結出來的一對概念。地球自轉一周即為一天,出現白天黑夜的交替。白天氣溫較高,能見度較強,象徵著光明;夜晚氣溫較低,能見度弱,象徵著黑暗;黑白之分非常明顯,屬於自然的陰陽之說由此而生。人類順應這個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比如為什麼說陽虛多兼氣虛,陰虛多兼血虛等,自然界萬物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陰陽的相互作用~陽主動而散,可促進萬物的氣化,陰主靜而凝,可促進萬物的成形~晝為陽,夜為陰!白天上午為陽,下午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 【中醫知識】陰陽學說
    陰陽是氣本身所具有的對立統一屬性,含有對立統一的意思,所謂「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類經·陰陽類》)。陰和陽之間有著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陰陽的對立統一是宇宙的總規律:陰陽不僅貫穿於中國古代哲學,而且與天文、歷算、醫學\農學等具體學科相結合,—並成為各門具體學科的理論基礎,促進了各門具體學科的發展。陰陽的對立、互根、消長和轉化構成了陰陽的矛盾運動,成為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 陰陽學說理論概念內容在中醫學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因此,儘管疾病的變化複雜,但就其陰陽屬性來說,亦不外陽盛、陰盛、陽虛、陰虛等四大類病變而已。另外,機體陰陽任何一方虛損到一定程度,亦常導致對方之不足,即所謂陽損及陰和陰損及陽,最後則可導致陰陽兩虛,氣血雙虧,此即慢性病常見之病理發展過程。
  • 人體五臟六腑是如何對應陰陽的?中醫思維給五臟六腑的陰陽定性的
    其實對於我們人的身體來說,五臟六腑也是對應著我們的陰陽武器的,如果我們的身體當中出現了一些疾病,有可能是陰陽五行出現了顛倒的症狀,那麼*五臟六腑是如何對應陰陽之氣的,那中醫的思維給我們的五臟六腑的陰陽定性,到底是什麼樣的思維呢?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是最好的。 一、*的五臟六腑。
  • 通過中醫來理解陰陽
    在中醫中對於陰陽轉化是這樣描述的,「因為陰陽對立,雙方聯繫不強,所以也就不可能向陰陽屬性相反的方向進行轉化」,這句話從陰陽哲理來看,有點失之偏頗的。中醫中陰陽標準好多都是人為所規定,也就是陰陽均衡點人為色彩太多濃厚。
  • 中醫為什麼講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學說對我國古代醫學理論的建立有著重大意義,是我國古代醫學理論體系的核心組成和概括總結。如果想要成為一名醫術高超的中醫,除了一些口傳心授的偏方、秘方和各代編著的醫藥書籍外,還必須深入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而想要了解中醫的理論基礎,首先必須弄清陰陽五行的概念。我國古代先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五種自然元素構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 這個身體器官可以讓人更有精神,中醫稱它為「氣血生化之源」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這個身體器官可以讓人更有精神,中醫稱它為「氣血生化之源」我們都知道,中醫的理論與道家的陰陽五行學說略有相同。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器官在五行中屬土,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中醫的藏象學說中認為: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人體的中焦(人體有,上、中、下三焦,具體要以後再給大家介紹。),它可以將食物轉化為氣血,也就是我們所需要的能量,脾胃屬於人體後天生存之根本。中醫講:脾胃主運化,什麼是運?顧名思義,運輸傳送。那麼化就是消化吸收,也可理解為分化吸收,從而化作我們身體所需的氣血。
  • 「陰陽」概念的具體來源是什麼,能從哪些角度去深入理解?
    從做人角度深入理解陰陽關係,《道德經》中,道是陰,德是陽,道是真理、規律,看不清的虛無,德是方法論世界觀造化論,是可以具體實行的措施。從做事角度深入理解陰陽關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事物發展的規律,宇宙變化的規則,就是規律是本質,做事入世出世,前因後果,後世今生,都是事物變化的陰陽關係變化,陰不在陽反,陰在陽內。
  • 《黃帝內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百病的起因,無非一個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裡,就有很多關於疾病形成、健康養生的論述。《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應該是中醫關於健康長壽最早的總結。
  • 用一個實際案例,解釋為什麼陰陽平衡法在中醫辨證中需要貫穿始終
    陰陽平衡法,不僅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也是辨證過程中,始終不可或缺的應用方法。陰陽平衡的重要性,起源於中醫的一個基本理論,生理病態的表現,無一例外的,都是身體陰陽失去平衡造成的,就是說,身體陰陽不平衡了,邪氣才會侵犯身體,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氣血虧虛的身體奧秘,看中醫辨證論證其根本
    氣血,是我們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相對於「陰陽」的抽象來說,它們形象地存在著,可正常情況下,又幾乎不能被觀察到。它們影響到機體的各個方面,大到生命的存在,小到一個動作、一次呼吸,都離不開「氣血」的支撐。
  • 中醫氣血中『血』的相關概念是什麼?深入淺出的講解非常易懂!
    中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血與氣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是血生成運行的動力,血是氣的載體與物質基礎,氣以推動溫熙為主,血以滋潤營養為生,氣血相隨,"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兩者關係密切而統一。
  • 2017年考研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考試大綱
    2.陰陽學說 (1)陰陽的概念及事物陰陽屬性的相對性。 (2)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長平衡、相互轉化的含義及其在自然界、人體生理病理上的體現。 (3)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3.五行學說 (1)五行的概念。
  • 「陰陽五行」與自然科學的關係
    「陰陽五行」與自然科學的關係古嶽丘壑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陰陽五行不是科學,甚至有人說陰陽根本就不存在。尤其在攻擊中醫的時候。他們只承認現代醫學才是科學。但現代醫學給人看病的時候,也會說某某人呈陰性或陽性啊。說明現代醫學也是承認有陰陽存在的。
  • 陰 陽 學 說---陰陽概念
    第一節   陰陽的概念      陰陽具體指的是什麼?其實陰陽是一切具有對立統一兩種屬性事物的代名詞。它們既代表具體物質,又代表事物具有的對立面,並說明事物在矛盾中的發展變化。我們可以通過自然界事物的屬性來理解。例如:就天地而言,天為陽,地為陰;就晝夜而言,白天為陽,夜間為陰;就水火而言,火為陽,水為陰;就四季而言,春夏為陽,秋冬屬陰。
  • 院士何祚庥:中醫陰陽五行是偽科學
    第2頁:中醫陰陽五行理論是偽科學第3頁:馬上廢止中醫不現實   何院士總是被媒體包圍(資料圖)「從這個方面來說,我是支持批評中醫的,我覺得那些呼籲取締中醫的言論大多數有根有據。」  「那時很多老頑固非常相信中醫,對西醫極為排斥。就像《家春秋》裡描寫的那樣,西醫說什麼他們根本不聽」  「我主要就是說它在理論上落後。什麼虛啊,實啊,氣啊,補啊,陰陽五行啊等等,這些概念都是不準確的,不知所云。什麼叫做虛火上升,什麼叫做寒症,這些語言是不科學的。
  • 武漢國粹中醫解答中醫治療腫瘤相關問題
    在臨床上,經常聽到許多腫瘤患者詢問醫生:「醫生,我已經晚期了,中醫治療怎麼樣?」、「吃中藥會不會影響放化療效果?」、「會不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中醫是如何治療腫瘤的?」。類似的疑問、盲點、甚至誤區,諸多患者百思不解。下面來聽聽武漢國粹中醫腫瘤專家龍青峰主任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