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氣血中『血』的相關概念是什麼?深入淺出的講解非常易懂!

2021-01-09 騰訊網

血,又稱血液,是循環流通於心脈之中富含有營養的紅色液體,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血是在脈絡中運行才能發揮其生理功效,稱為"血府"。中醫認為氣為陽,血為陰,血與氣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是血生成運行的動力,血是氣的載體與物質基礎,氣以推動溫熙為主,血以滋潤營養為生,氣血相隨,"氣為血帥,血為氣母",兩者關係密切而統一。

一、血的生成

中醫認為血是由津液與營氣赤化所成,"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以經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及腎精為基礎物質,經由營氣與肺的作用化生為血。津液與營氣來源於後天水谷精氣,腎精源於先天,需要後天血的補充,藏於腎,血藏於肝,二者之間是相互資生,相互轉化的,所以有"精血互生"、"精血同源"之說。

二、血與臟腑的關係

1、血與心的關係:中醫認為心主血脈,行血輸送營養物質至全身各處,也促進血的生成,另外通過脾的轉輸升清將攝入的水谷微精上輸送於心肺,於肺中吐故納新後注於心脈變為血液;

2、血與肺的關係:中醫認為肺主氣,氣能生血,氣虛則血弱,氣旺則血強。脾胃吸收消化的水谷精微化生為津液與營氣,通過經脈聚於肺,經過氣體交換而生成血;

3、血與脾的關係:中醫認為脾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則會運化不足則會導致血虛;

4、血與肝的關係:中醫認為肝藏血,主疏洩,肝也是一個造血器官;

5、血與腎的關係:中醫認為腎藏精,而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質,腎對血的生成有調節作用,腎精通過肝的作用生成血;

血的生成與臟腑器官的共同作用密切相關,其間的協調統一的氣化過程,是水谷精微和腎精得以化生為血的保證。

三、血的運行

血依靠心肺之氣的推動而運行於脈道中,周而復返,運行不息,遍布全身。當血在脈道中循環運行,依賴於脾之氣的約束統攝使其循經脈而行,肝的藏血疏洩能調節血量,是保證血能運行與發揮的重要條件。血的正常循環運行有推力與統攝力,從而保證血能正常運行並不外溢,"蓋其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洩於腎,灌溉一身,無所不及"。

中醫認為血行失常不外乎兩種情況:血瘀與出血,若血瘀則要行血、活血、袪瘀,其一般多在"和血"之上進行的,如理氣活血、攻逐瘀血、溫經活絡;而出血則要分清原因,比如袪瘀止血,益氣止血、清熱止血、清肺止血或者平肝止血等。

四、血的功能

血依靠心肺之氣推動而運行於閉合的脈道,有滋潤與營養全身的功能,人的面色、肌肉、皮膚、毛髮、精神、感知、思維等等方面都依賴於血氣的充沛與否,血脈的調和順暢與否;血有養神的作用,無論何種原因形成的血虛或血熱亦或者血的運行失常,都會引發精神狀態方面的問題,比如神志恍惚,神志失常、心悸不安等。

相關焦點

  • 中醫的氣血,陰陽概念,具體是什麼樣子
    學習中醫,了解中醫,繞不開血氣(氣血)的概念,更繞不開陰陽的概念。當然,現代也有一些實踐學派,為藥效是論,拋棄了中醫的基本理論體系,這個情況我們就保留意見。今天就一起來學習,血氣,陰陽的概念。這其實講的是四個概念,四個事情:血、氣、陰、陽;人們經常把血氣放在一起討論,把陰陽放在一起討論,陰陽不只是中醫的概念,更是華夏文明所有學科之宗。這樣子是因為整體觀,他們就是一對的。我們初步感覺這四樣事情是這樣的,其實是這樣的,血,血液,這是很直觀的概念。
  • 這個身體器官可以讓人更有精神,中醫稱它為「氣血生化之源」
    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器官在五行中屬土,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中醫的藏象學說中認為: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人體的中焦(人體有,上、中、下三焦,具體要以後再給大家介紹。),它可以將食物轉化為氣血,也就是我們所需要的能量,脾胃屬於人體後天生存之根本。中醫講:脾胃主運化,什麼是運?顧名思義,運輸傳送。那麼化就是消化吸收,也可理解為分化吸收,從而化作我們身體所需的氣血。
  • 中醫講:氣血乃人體之本,那「氣」和「血」哪個更重要呢?
    雖然氣血總是聯繫起來說,但二者實際是分開的。氣是動力,血是養分,血在氣的推動下,運行各處,人體才有營養支撐。氣是虛的,血是實的。氣存於臟腑之間,充塞身體各處,無形卻又無處不在,血是可見的,經由血管通達身體各處。沒有了氣血,人就好像是空的,沒有了支撐,也就容易得病。
  • 中醫時間醫學 對應臟腑氣血
    中醫子午流注歷史悠久,其理論基礎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奠定,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最具特色的寶貴理論
  • 氣血是怎麼流失的?氣血不足時,吃什麼能補回來?醫生有答案
    長時間的處於這種狀態對身體非常有害。大多數人都會異常出現氣血不足的現象,這時候往往就會導致脫髮、頻繁上廁所、記性變差、睡眠質量差、動不動就會頭痛頭暈等,女性還會有月經不調、脾氣變差的現象,假如說你有上面的這些症狀,平時就要注意補充氣血。那麼什麼叫做氣血不足呢?
  •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白天上午為陽,下午為陰~氣為陽,血為陰。。。
  • 凡是女人病,皆是氣血虛!艾灸八髎穴,全身氣血的總開關!
    氣血是女人的命根子 多數人只知道物質上的有形血液,而不知「氣」為何物?在中醫理論裡,「氣」就是精氣,人體有一張密布全身的「能量管道網」——經絡,「氣」就在經絡裡行走。氣與血相互依存——氣為血之帥,推動血運行;血為氣之母,為氣提供營養。
  • 怎麼知道自己氣血虛弱?這三個部位有變化,說明需要調理氣血了
    怎麼知道自己氣血虛弱?這三個部位有變化,說明需要調理氣血了。氣血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已經多次強調過了。總的來說,氣屬「陽」、血屬「陰」,它們一起成為我們生命活動的基礎。雖然氣血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卻也是有所區別的,這正是中醫「對立統一」的觀點。
  • 摸脈象知病情 中醫把脈究竟能看出什麼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判斷一個人身體上出現了什麼樣的病態狀況,除了看臉色等變化,診脈是中醫上最常見也是效果最好的診療方法,同時也是中醫看病的首要環節。通過診脈究竟能做出哪些判斷呢?中醫如何摸脈判斷病證呢?想必大家都非常的好奇。今天小編就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幫助大家介紹一些中醫診脈上的奧秘,一起來了解下吧。
  • 女人怎麼養氣血 氣血不足有什麼症狀
    對於女性而言,養氣血是很重要的事情,氣血不足,對人的身體不利,在身體各方面都有體現。那麼,女人怎麼養氣血呢?女人氣血不足有什麼症狀?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女人怎麼養氣血食療養氣血用食療來養氣血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滿足食慾,對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吃的好了身體才更健康。女性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 艾灸和氣血有什麼關係?神奇而又實用的養生常識
    艾灸技術流傳千年,驗證無數,有非常強的群眾基礎,我們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今天掌門師兄就跟打擊來聊一聊艾灸和氣血、經絡、元陽的關係。氣血的重要性氣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對於養生卻有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科學上還無法解釋,但是卻有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了氣的存在和重要性。
  • 氣血不足會影響身體健康,氣血不足的表現有哪些?不妨自測一下
    大部分人都要承受工作和家庭的壓力,經常會出現氣血不足的症狀,尤其是女性,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工作累。那麼血和血不足有哪些表現呢?你是氣血不足嗎?以及如何調理?現在,讓我告訴你應該注意什麼。氣血兩虛的表現氣血是中醫的一個詞彙。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兩種物質。「氣」可以促進和調動人體,而血可以滋養和溫暖人體。同時,氣參與臟腑功能的代謝,氣聖則臟腑功能旺盛,不易得病。
  • 氣血虧虛的身體奧秘,看中醫辨證論證其根本
    但體內無論哪個方面的機能失調,也會導致氣血不足,我們今天就來討論這個方面。 一、引起氣血虧虛的原因 1.飲食不規律 饑飽不調、嗜食偏食、暴飲暴食、營養不良等因素,均可導致脾胃損傷,不能生化水谷精微,氣血來源不足,而導致血虛。
  • 女人氣血不足危害多!艾灸5個穴位,讓氣血「動」起來!
    我們經常會說講氣血不足容易怕冷,但是什麼是氣血呢?為什麼要補血氣呢?其實很多人之所以去補氣血,屬於一種人云亦云的心理,少有了解氣血不足的的危害。其實,在中醫看來經脈「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而經脈中主要流動的就是人體的氣血。
  • 武漢國粹中醫解答中醫治療腫瘤相關問題
    這時,也可採用中醫治療。結節或症狀可以緩解其惡變。也有一些臨床高度懷疑腫瘤的患者,其診斷期通常較長,期間也可運用中醫治療。 問:手術、化療、放療期間可以中醫治療嗎?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理論認為腫瘤是由於稟賦、環境、飲食起居、七情等原因導致的身體內環境失衡所引起,七情所傷引起臟腑虧虛、氣血失調等內虛的情況下,內外合邪,引起人體氣滯血瘀,痰凝毒結,形成腫瘤。因此,腫瘤的中醫治療理念十分強調身體內環境陰陽和七情調整。在顧護正氣方面,這是西醫是無法比擬的。
  • 女人氣血不足吃什麼補,推薦10大補氣血食物
    作者:寶寶知道 @懂得愛自己女人氣血不足吃什麼補1、豬肝女性在月經之前吃豬肝是具有補血的作用。月經期間吃豬肝是能夠有效的下血,令我們的身體中的經血完全排出乾淨。2、南瓜性溫味甘,可補中益氣,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經人體吸收後轉化為維生素A,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女性經期服用,可益氣補血。3、花膠花膠也有補氣血、養容顏的絕佳效果,對於氣血不足、神疲體倦、肌膚不澤、面部皺紋者都有幫助。花膠極有滋補食療作用,具滋陰養顏,補腎的功效。4、紅棗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滋陰養血。
  • 女人氣血不足老得快?艾灸這6個穴位就夠了
    中醫認為,陰陽和諧,氣血健旺,經絡順暢,百病不生。又言,「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人體的動力,血則是這個動力的源泉,它們共同推動著身體內的能量轉化和新陳代謝。氣與血,一陰一陽,一虛一實,和肉體、靈魂等一道構成了神奇精妙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總會在人的臉上留下痕跡。
  • 深入淺出多維數據分析(一)核心概念之Cube、Dimension、Measure
    多維數據分析的概念非常容易引起疑惑,它常常讓人聯想到超越三維的更高維空間中的一些幾何概念。其實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多維數據分析概念本質上是極為簡單和容易理解的,今天小編就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這幾個概念。
  • 2017年考研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考試大綱
    評價的標準是高等醫學院校中醫臨床醫學專業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於各高校及科研院所擇優選拔,確保中醫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查目標 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考試範圍包括臨床醫學人文精神,基礎醫學中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臨床醫學中的中醫內科學和針灸學。
  • 如何自測自己氣血是否充足
    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面若桃花,肌如凝脂、充滿活力,可是生活的壓力,情感的糾葛,以及不正確的生活方式卻在慢慢消耗我們的氣血,讓我們變得面如土色,精神不振。怎樣才能了解自己的氣血是否充足呢?看完這篇內容,你就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