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這個身體器官可以讓人更有精神,中醫稱它為「氣血生化之源」
我們都知道,中醫的理論與道家的陰陽五行學說略有相同。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器官在五行中屬土,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中醫的藏象學說中認為: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人體的中焦(人體有,上、中、下三焦,具體要以後再給大家介紹。),它可以將食物轉化為氣血,也就是我們所需要的能量,脾胃屬於人體後天生存之根本。
中醫講:脾胃主運化,什麼是運?顧名思義,運輸傳送。那麼化就是消化吸收,也可理解為分化吸收,從而化作我們身體所需的氣血。有點中醫知識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這麼一句話: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二者不可分離。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人健不健康,主要看這個人的精、氣、神。精代表著先天之精氣,也就是生命先天之源;氣勢生命的動力之源;神則是生命的主導體。三者不離不棄,相互扶持,相互轉化,相互制約共同維持著人體的健康。在上面咱們說道,脾胃是後天之本源,所以可以得出結論:脾胃與精氣神三者有非常重要的聯繫。
脾胃主要運化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者為水谷,指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的一種狀態,當食物進入胃中,那麼小腸會作為輔助與胃一起工作,但必須依賴脾的功能,才能吸收食物中的精華,同樣,脾還肩負著將精華傳輸至全身的重要作用。
二者運化水液,也有人叫運化水溼,意思一樣。人渴了要喝水,而脾負責吸收水液中的營養物質,再傳輸至全身,把多餘的水分轉化個腎,通過尿液排出,同時也會轉化給肺,這就是人為什麼要出汗的原因了。脾能夠利水,保證了人不會被溼痰等疾病滋擾。
所以說,脾胃好的人給人的感覺就是精氣神特別足,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
那麼說萬物皆有其弱點,脾胃怕寒涼。這裡面我們要提到一個名醫——黃元御。雍正十二年,二十九歲的黃元御還沒接觸到中醫,因他勤勉工作,累壞了一隻眼睛,只能求醫。這時候,讓黃元御最痛恨的一位名醫出現了,書中記載,這位名醫頭戴高帽,說話之時吐沫星子橫飛,上來就給黃元御診斷是因大腸之火所導致的,欲要治病首先將火瀉下去,但是黃元御吃了並沒有什麼感覺,醫生也很奇怪,遂加大劑量。後來又說是風寒之證,要散寒。
最後三治兩治,將他黃元御折騰的夠嗆,病也沒治好。最後,那醫生用苦寒之藥,給黃元御治病,但是依然沒治好。還折了黃元御的脾胃。後來,黃元御說了一句話,大致是:我的脾胃壞了,就等於要了我的半條命,影響了我的陽壽。
由此可見,脾胃對人體的重要性非常大,下一期,我會給大家講解:中醫是如何建議大家調理脾胃的!敬請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