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 陽 學 說---陰陽概念

2021-01-17 春深玉堂



內容簡目:

     《氣功醫學基礎》共分兩大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第二部分是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其中:


一、中醫學基礎理論內容: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腑學說、辨證、經絡學說五章。

二、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內容: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七章。



第一章   陰陽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實踐中,通過觀察各種自然現象以及它們的運動變化規律,總結產生的一種自發的辯證學說。它認為物質世界是在陰陽兩氣作用的推動下發展著的。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元素,這五種物質具有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的關係,它們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都可以分陰陽兩大類,陰和陽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消長和相互轉化的關係,它們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是事物生長、變化和消亡的根源。《內經》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是對陰陽學說的高度概括。



第一節   陰陽的概念


      陰陽具體指的是什麼?其實陰陽是一切具有對立統一兩種屬性事物的代名詞。它們既代表具體物質,又代表事物具有的對立面,並說明事物在矛盾中的發展變化。我們可以通過自然界事物的屬性來理解。例如:就天地而言,天為陽,地為陰;就晝夜而言,白天為陽,夜間為陰;就水火而言,火為陽,水為陰;就四季而言,春夏為陽,秋冬屬陰。歸納這些事物的性質、屬性,總的來說,如是活動的、興奮的、外在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屬於功能的或機能亢進的等等,均屬陽。相反,沉靜的、抑制的、內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物質的或機能減退的等等,則屬陰。在人體結構、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可以廣泛地用陰陽作例證。在人體結構方面也可分為陰陽,從部分而言身



體上部屬陽,下部屬陰,以機體的表裡而言,體表屬陽,體內屬陰,在氣血方面,氣為陽,血為陰,在臟腑方面,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屬陽。又如屬於虛弱的、寒冷的疾病為陰;屬於亢進的、熱實的疾病為陽。在「陰」或「陽」裡面又可以再分陰陽。例如,體表屬陽,但又可以分為陽中之陽和陽中之陰,體表的背部為陽中之陽,腹部為陽中之陰。在五臟之中居於上部的心肺屬陰中之陽。居於下部肝脾腎屬陰中之陰。具體到一個臟腑又有陰陽之分。例如屬於物質的心陰、腎陰和屬於功能的心陽、腎陽等,正如《素問》所謂「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而在陰和陽裡面。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中,又有陰陽。事物具有無窮可分性。



      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不變的。陰和陽只是相對而言,但是構成陰陽雙方的內在聯繫與運動變化是有它的獨特規律的。掌握陰陽屬性的歸類方法及其變化規律,對於指導練功,理解功理,到達更深的境界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它是學習氣功者首先要掌握的基礎內容之一。


往前回顧


《氣功醫學基礎》【 前言】

控 型 理 論

經 絡 類 型 說

【中國穩健前行】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養 生 劍 指 樁 的難點

意念力理論與心物辯證法

接 功 態

生 物 全 息 能 理 論

生 物 儀 器 說

中 秋 佳 節

中國政府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

聚  氣  法

通 周 輔 助 功

提 腎 功

臥     功




圖文編輯:勤燈

部分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陰陽」為什麼是陰在前,而不是「陽陰」陽在前?
    「陰陽」為什麼是陰在前,而不是「陽陰」陽在前?古嶽丘壑陽爻(—)和陰爻(- -)兩種符號,是來源於遠古時期的結繩記事。當時,還沒有文字,或者文字還停留在符號階段,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陰爻中間的空缺,不是被分成兩段的意思,是「結」的意思,是記錄或記載或後期引申為載物的系統之意。《易經》裡的「易」,是日月交替的意思。「日」叫太陽,「月」叫太陰。所以也叫陽陰交替變化。最早是「一」畫開天,「陽」為上。在宇宙或自然界中,是陽陰變化。但在人的生活當中,是遇到了災害就打結記事;遇到順利的事,就不打結。
  • 中醫養生|一分為二——陰陽學說,天地之道陰陽的基本概念
    一分為二——陰陽學說陰陽,是古人從大自然獲得靈感後總結出來的一對概念。地球自轉一周即為一天,出現白天黑夜的交替。白天氣溫較高,能見度較強,象徵著光明;夜晚氣溫較低,能見度弱,象徵著黑暗;黑白之分非常明顯,屬於自然的陰陽之說由此而生。人類順應這個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陰陽離子樹脂 陰樹脂 陽樹脂 混床用
    陰陽離子樹脂 陰樹脂 陽樹脂 混床用混床使用的陽離子樹脂非軟化水用陽離子樹脂,軟化水用的陽離子樹脂為:001*7,是比較常見的,在這裡提醒大家,很多號稱國標的陽樹脂其實是達不到的,由於樹脂價格比較高昂,尤其是近兩年來,樹脂化工原料上浮幅度相對比較大,樹脂價格比較貴,所以建議客戶採購陽樹脂的時候要比較樹脂質量跟價格後再進行採購
  • 中醫的氣血,陰陽概念,具體是什麼樣子
    這其實講的是四個概念,四個事情:血、氣、陰、陽;人們經常把血氣放在一起討論,把陰陽放在一起討論,陰陽不只是中醫的概念,更是華夏文明所有學科之宗。這樣子是因為整體觀,他們就是一對的。我們初步感覺這四樣事情是這樣的,其實是這樣的,血,血液,這是很直觀的概念。
  • 易以道陰陽——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
    我們說易經是六經之首,群經之始,諸子百家之源,這裡的之首、之始、之源,就是易經中的無極、太極和陰陽,可以說諸子百家都是從無極、太極和陰陽之後分化出來的學術流派,因此陰陽概念也貫穿在各家學說之中。比如《孫子兵法》中僅僅六千字,就出現了80多對陰陽,而且是反覆出現、反覆提及。陰陽的產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陰陽觀念的產生、陰陽符號的創立和陰陽概念的提出。
  • 中醫常說陰陽,陰陽究竟是什麼,快看看和你理解的一樣嗎
    陰陽的概念起源於遠古時期。人類對自身及自然現象的觀察,特別是對人類生活、生產影響最大的太陽出沒、月亮變化等明暗交替的天象觀察,由此形成陰陽最初涵義,即向日為陽,背日為陰。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陰陽觀念才應用到醫學領域。秦名醫醫和在為晉侯診病時,以陰陽解釋疾病的病因,「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這是陰陽在醫學領域成功且正確的應用。可能大家還是不理解陰陽,只是模糊的認為,白天為陽,夜晚為陰,這麼認識是正確的,但不全面。
  • 易經中的陰和陽在我們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和應用解析《一》
    凡是向上的,積極的,發光發熱的,美好的,向外發散的都是陽。向下的,消極的,寒冷陰暗的,不好的,向內收斂的都是陰。看到這裡,那上與下,高與矮,白天與黑夜,熱與冷,男人與女人等等,把這些名詞劃分為陰與陽兩個概念,我想各位朋友都能考滿分。先說說白天與黑夜這一對「陰與陽」。當白天時間特別長,夜晚時間特別短,那麼這個時候一定是炎熱的夏季。
  • 夏至日是陰陽大轉換的關鍵時刻,在陰陽學說中被賦予扶陽抑陰之義
    西周以後,北方陰陽學說盛行,始用陰陽來解釋春、夏、秋、冬四時,認為四時推演是由於陰陽的作用。如《管子·乘馬》云:「春、夏、秋、冬,陰陽之推演也。」夏至、冬至作為在夏代就已確定的兩個重要節氣,因此一直是陰陽學說的重要闡釋對象。陰陽學說認為夏至日是陽氣達到極點開始由盛轉衰,而陰氣開始萌生之日。民間一直有所謂「夏至一陰生」的說法。《淮南子·天文訓》雲夏至「陽氣極,陰氣萌,故日夏至為刑」。
  • 陰陽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婦忽起坐曰:『感君痛悼,我不即朽,君可瞑後見就,依平生時陰陽,當為君生一男。』語畢還臥。」1、古代中國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2、日月運轉之學陰陽曆算。
  • 「陰陽」概念的具體來源是什麼,能從哪些角度去深入理解?
    從做人角度深入理解陰陽關係,《道德經》中,道是陰,德是陽,道是真理、規律,看不清的虛無,德是方法論世界觀造化論,是可以具體實行的措施。從做事角度深入理解陰陽關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事物發展的規律,宇宙變化的規則,就是規律是本質,做事入世出世,前因後果,後世今生,都是事物變化的陰陽關係變化,陰不在陽反,陰在陽內。
  • 把握陰陽 學好左右開弓似射鵰(一)
    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們認識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而又相互作用的關係,因此就用陰陽這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並認為世界是物質性的整體,世界本身就是陰陽兩氣對立統一的結果。
  • 《易》以道陰陽: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時至今日有何意義?
    就目前看來「陰陽」的概念似乎沒落,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僅僅在傳統文化、哲學領域有所體現,其主要應用則在中醫學領域。也就是說,現在對於學中醫的人來說,陰陽的概念還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未來仍有必要對「陰陽」進行繼承和發揚,陰陽邏輯關係是文化、思想乃至科研的未來發展方向。
  • 懂了「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就明白中國畫
    中國畫的工筆畫與寫意畫如太極圖中的陰陽關係,需工中有寫,寫中有工。這個原理如《雪心賦》中所講的,「孤陰不長,獨陽不生」是一個道理。基本圍繞陰陽而生。我們的醫學講的也是陰陽之辯。杜豔作品中國畫也是陰陽關係。工筆為陰,寫意為陽。
  • 陰陽學說理論概念內容在中醫學中有哪些具體應用
    例如陽邪致病,可導致陽偏盛而傷陰,因而出現熱證;陰邪致病,則可導致陰偏盛而傷陽,因而出現寒證;陽氣虛損不能制陰,則可出現陽虛陰盛的虛寒證;陰液虧耗不能制陽,則可出現陰虛陽亢的虛熱證。所以,《素問》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又說: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因此,儘管疾病的變化複雜,但就其陰陽屬性來說,亦不外陽盛、陰盛、陽虛、陰虛等四大類病變而已。
  • 陰陽學說---基本內容
    而冬季本來陰寒盛,但冬至以後氣候逐漸暖和,也就是說陽氣隨之而復,用以制約嚴寒的陰。又如鍛鍊靜功的部分同志,在入靜一段時間後會出現熱、癢、動等所謂八觸的感覺,又有謂之靜極生動,其實這也是一種以陽(八觸)對抗陰(入靜)的一種現象。以上的例子說明,任何事物相互對立著的一方面,總是通過鬥爭對另一方面起著制約作用。氣功鍛鍊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陰陽對立、相互制約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
  • 從愛因斯坦的能量質量互化,來看黃帝內經講的陽化氣陰成形
    在黃帝內經陰陽大論中,看到很多描述陰陽的,陽化氣陰成形應是描述陰陽的核心。區區六個字,講了宇宙萬物的演化,從易經到道德經,再來看陽化氣陰成形。易經講象數理佔,道德經講道,都離開陰陽兩氣的交替互換。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什麼,一二三萬指的又是什麼,草民也許理解的不對,道指的是無極,空空如也,一就是太極,二是兩儀,陰陽兩種物質,三指的是三陰三陽中的三,陰和陽在不同時空的三個階段,萬物的萬是指陰陽通過變幻形成不同組合而造化成世間萬物。而這一切的變化的動力都源於陽化氣陰成形。
  • 中醫基礎理論的陰陽的特性
    今天我們學習陰陽的特性。陰陽的特性裡邊第一條,陰陽的普遍性。陰陽是普遍存在於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之中的,它代表著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或者兩個密切相關的事物。我們離不開的例子,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夏為陽、冬為陰、土為陽、水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等等。
  • 陰陽 學說
    易道委員會|易道專業委員會|譚德貴|易道|易學|中國宗教學會易道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概念,是古人認識自然的一種樸素的唯物觀點。我們的祖先在對自然界現象的認知過程中,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分為陰和陽兩大類,認為世上各種生物、各種事物的發展運行規律都離不開陰陽兩面,認為陰陽是萬物的核心。比如主宰地球生命的兩大星球-太陽和月亮,太陽就屬陽,月亮就屬陰。《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所謂「兩儀」就是陰陽,所以《易》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關於陰陽對立。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婦忽起坐曰:『感君痛悼,我不即朽,君可瞑後見就,依平生時陰陽,當為君生一男。』語畢還臥。」1、古代中國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2、日月運轉之學陰陽曆算。
  • 生命源於陰陽,只有陰陽的正常變化才可以產生生命
    在陰陽屬性上,天就是陽,地就是陰,天上的陽氣同地上的陰氣相互正常作用便產生了生命。從小的方面來說,人體生命的由來,是由男女二性相交而產生的,在陰陽屬性上,男就是陽,女就是陰,在男女相交的作用下便產生出了新的生命。假如說,有天無地或者說有陽無陰,比如說天上只有太陽的熱力,但地上卻沒有水來參與作用,或者是人類中只有男性沒有女性,這樣也不能產生生命或者是產生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