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目:
《氣功醫學基礎》共分兩大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是中醫學基礎理論,第二部分是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其中:
一、中醫學基礎理論內容: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腑學說、辨證、經絡學說五章。
二、現代醫學基礎理論內容: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七章。
第一章 陰陽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實踐中,通過觀察各種自然現象以及它們的運動變化規律,總結產生的一種自發的辯證學說。它認為物質世界是在陰陽兩氣作用的推動下發展著的。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是構成世界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元素,這五種物質具有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的關係,它們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都可以分陰陽兩大類,陰和陽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消長和相互轉化的關係,它們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是事物生長、變化和消亡的根源。《內經》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這是對陰陽學說的高度概括。
第一節 陰陽的概念
陰陽具體指的是什麼?其實陰陽是一切具有對立統一兩種屬性事物的代名詞。它們既代表具體物質,又代表事物具有的對立面,並說明事物在矛盾中的發展變化。我們可以通過自然界事物的屬性來理解。例如:就天地而言,天為陽,地為陰;就晝夜而言,白天為陽,夜間為陰;就水火而言,火為陽,水為陰;就四季而言,春夏為陽,秋冬屬陰。歸納這些事物的性質、屬性,總的來說,如是活動的、興奮的、外在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屬於功能的或機能亢進的等等,均屬陽。相反,沉靜的、抑制的、內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物質的或機能減退的等等,則屬陰。在人體結構、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可以廣泛地用陰陽作例證。在人體結構方面也可分為陰陽,從部分而言身
體上部屬陽,下部屬陰,以機體的表裡而言,體表屬陽,體內屬陰,在氣血方面,氣為陽,血為陰,在臟腑方面,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六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屬陽。又如屬於虛弱的、寒冷的疾病為陰;屬於亢進的、熱實的疾病為陽。在「陰」或「陽」裡面又可以再分陰陽。例如,體表屬陽,但又可以分為陽中之陽和陽中之陰,體表的背部為陽中之陽,腹部為陽中之陰。在五臟之中居於上部的心肺屬陰中之陽。居於下部肝脾腎屬陰中之陰。具體到一個臟腑又有陰陽之分。例如屬於物質的心陰、腎陰和屬於功能的心陽、腎陽等,正如《素問》所謂「人生有形,不離陰陽」,而在陰和陽裡面。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中,又有陰陽。事物具有無窮可分性。
事物的陰陽屬性並不是絕對不變的。陰和陽只是相對而言,但是構成陰陽雙方的內在聯繫與運動變化是有它的獨特規律的。掌握陰陽屬性的歸類方法及其變化規律,對於指導練功,理解功理,到達更深的境界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它是學習氣功者首先要掌握的基礎內容之一。
往前回顧
《氣功醫學基礎》【 前言】
控 型 理 論
經 絡 類 型 說
【中國穩健前行】法治鑄就平安中國
養 生 劍 指 樁 的難點
意念力理論與心物辯證法
接 功 態
生 物 全 息 能 理 論
生 物 儀 器 說
中 秋 佳 節
中國政府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
聚 氣 法
通 周 輔 助 功
提 腎 功
臥 功
圖文編輯:勤燈
部分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