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 新知」耗資1.35億美元,世界最大的水下國際空間站

2020-10-16 1m建築裝飾沙龍學會


「 我只是一個有夢想的瘋子。」

——Fabien Cousteau



人類登上了月球,探測車抵達了火星,我們不斷地把衛星、太空飛行器送進太空,但海洋的深處卻幾乎無人見過。迄今為止,有400多人進入太空,12個人登上月球,然而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只有3個人。


Proteus 水下實驗室較其它設計大了三倍


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裡,佔地球表面積的71%,然而高達95%的海洋是完全未被探索的。


懷抱著對深海的好奇與嚮往,法國著名海洋探險家Jacques-Yves Cousteau的孫子Aquanaut Fabien Cousteau宣布將建造全球最大的水下科研基地——Proteus。

Proteus水下空間站領導人:Yves Béhar和

Fabien Cousteau


Proteus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水下科學研究站和棲息地,該項目甚至被認為是國際空間站的水下版本,由Yves Behar的工作室Fuseproject和Cousteau的非營利組織Fabien Cousteau海洋學習中心(FCOLC)委託創立。


Fabien四歲就學會了水肺潛水,一直在參與祖父的海洋研究考察。他認為,對人類的生存和人類通往未來的軌道而言,海洋探索比太空探索重要1000倍。


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水下空間站是位於大西洋底的水瓶座空間站,僅佔地400平方英尺(約37平方米),但是已漸漸被廢棄。


他們將在Proteus建立最先進的實驗室,並為科學家長時間工作提供宜居的空間,旨在促進科學研究和海洋研究,包括探索海洋新物種,更好地了解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海洋環境以及用於測試先進綠色能源科技、水產養殖和機器人勘探的先進技術。


這個如同科幻電影裡的建築的國際空間站項目以希臘原始海神Proteus命名,其結構靈感來自於珊瑚蟲的樣子,使用非切割材料建造,面積為370平方米,將是以前建造的海底棲息地的三到四倍。該設施面向參與海洋勘探和研究與開發的學術界人士,私人公司,科學家和非政府組織開放。


Proteus在30天的時間內最多可同時容納12人,這是有史以來建造的任何水下站可容納的最大數量。整個空間站的動力由風能、太陽能和海洋熱能轉換而成,並通過一條臍帶生命線連接到水面,傳遞空氣和通訊。



Proteus的主要空間通過螺旋坡道相連,分布在兩層空間裡,包括起居室,廚房,餐廳和工作區。這裡擁有第一個水下溫室,用戶可以種植新鮮的蔬菜水果,以解決無法在明火下烹飪的問題。為了解決長時間在水下停留的最大挑戰,該項目還設置了可以用來放鬆身體,加強社交關聯和專業協作的中央空間。此外,該站的設計保證從窗戶,頂部以及建築物側面周圍收集儘可能多的光線。


主體為螺旋雙層圓形結構設計,通過幾根支柱固定在海床上,作為工作區、廚房、餐廳等公共空間使用。底下還有一個大孔,以便潛水員駕駛潛水器停靠和進出。



向外凸出的一系列珍珠形吊艙,分別用作實驗室、臥室、醫療艙、生命支持系統以及儲藏區。



相信未來隨著它的落地,必定會促進海洋、醫療、製藥、可持續食品生產和氣候變化等很多研究領域的發展。探索世界,人類永不停息。

Proteus水下空間站設計呈模塊化,有很多方式可以對其進行升級和擴展,絕對算是一次巨大的高科技突破。


想尋找一個理想的潛水目的地?那就跟上海洋科學家的步伐來庫拉索吧~


往期精選


【1m 新知】一場被龍捲風颳過的不鏽鋼建築盛宴!

【1m 新知】不用羨慕郵輪,48小時3D列印水上漂流豪宅~

【1m 新知】垃圾環保回收房,你敢住嗎?

【1m 專欄】高階估價師的職業敏感性。你,具備嗎?


相關焦點

  •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下科研基地項目,耗資1.35億美元
    但是這些項目多適用於淺海探險,如今有專家要在水下建立世界最大同時,也是最先進的水下科研站,當前整個科研站的設計方案已然出爐,整個項目的耗資金額預計在1.35億美元左右。他們提出這一建議的根據目的就在於更好的認識海洋,出於對大海的熱愛與敬畏之心,他們選取了古希臘的海洋之神普羅透斯,作為這個水下空間站的名稱。
  • 世界最大水下國際空間站設計出爐,耗資1.35億美刀
    這不,就在前幾天,全球最大水下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就出爐了本周早些時候,海洋學家、海洋保護主義者、電影製片人 Fabien Cousteau 和設計師 Yves Behar 宣布了要地表最深處的海底建造一個水下版本的國際空間站
  • 世界最大水下國際空間站設計出爐,耗資1.35億美刀!
    這不,就在前幾天, 全球最大水下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就出爐了! Fabien Cousteau 希望通過一個項目來解決這個問題,並最終建立一個世界範圍的水下研究棲息地網絡。
  • 「1m 新知」全球10大經典球形建築,創意爆棚!
    在 MSG Sphere 獨特的圓頂形式中,該方案將採用尖端技術,包括一個「內部碗」,它具有世界上最大和最高解析度的媒體顯示屏、一個自適應音響系統和新一代無線連接系統。這座建築是倫敦的第一座,由LED的外殼組成的球形建築。這些發光二極體是可編程的,可以在建築物表面顯示圖像,包括廣告。設計表明,圖像將在150米外清晰可見。無論是史詩般的演唱會還是超凡的表演。
  • 1.35億美元的水下打造真實「海底兩萬裡」
    雅克·庫斯託的孫子宣布計劃建造1.35億美元的水下「太空站」。如此財大氣粗那麼這位雅克·庫斯託又是何許人呢?雅克·庫斯託家族是一個從事保護海洋工作的家族,他們中的第一代人雅克·伊夫·庫斯託是一位法國海洋探險家,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製作和主持了上百部關於海洋的紀錄片,在幾代人眼中他是海洋探索者的代名詞!
  • 迄今為止最大的水下國際空間站
    Proteus水下國際空間站海洋探險家法比恩·庫斯託(Fabien Cousteau)和設計師伊夫·貝哈爾(Yves Behar)在地表最深處的海底建造一個水下版本的國際空間站Proteus。Proteus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國際空間站,佔地4000平方英尺(約372平方米),可容納12人。
  • 海洋中的國際空間站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5期,原文標題《海洋中的國際空間站》,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設計的目的不僅在於展示未來,而且能夠把人們直接帶入未來。」他把其中的片段拍攝成影片《沒有陽光的世界》,196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法比恩·庫斯託繼承了祖父的光榮與夢想,7月末,他和他的海洋學習中心(FCOLC)對外公布了「普羅透斯」(Proteus)的概念方案,以希臘海洋之神的名字命名,一個迄今為止最大、最先進的水下科學研究站和棲息地,「相當於海洋中的國際空間站」。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耗資2億美元左右
    任務耗資:2億美元(同類探測任務最低之一) 發射過程 這次發射由阿聯航天局買單、日本發射商三菱重工負責承運。原定7月14日發射升空,但由於連遭梅雨天氣影響,導致多次推遲。索性沒有遭遇新冠疫情太大影響。
  •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城市」,耗資110億美元修建,可同時容納6萬人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城市」,耗資110億美元修建,可同時容納6萬人隨著如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世界上有限的土地也開始變得不堪重負,人類生存的環境面臨重大的考驗,擁擠的交通,水電資源的緊缺等等城市生活問題不斷顯現出來,
  • 「1m 新知」極端氣候之下,人類最後的諾亞方舟
    而且每個浮動房屋都是模塊化的,加上它的主要結構框架是由模壓塑料製成的,這使得它適合世界上任何沿海地區。新知】勞力士不僅僅是手錶,也是建築界的標杆!【1m 新知】時尚、健康,3D列印帶著建築行業起飛!【1m 新知】翻滾、摺疊、飛翔...你見過橋的72變嗎?
  • 「1m 新知」不同的建築,不同的視野
    每一套公寓都有至少7米的室外空間(最大35米),並有多種私密性和布局選擇:住在複式公寓裡的人可以在不同的陽臺上移動。為使所有的公寓都能有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觀,建築師用三維物理模型做了一系列空間試驗,最終讓項目得以安全落地。項目的許多技術創新,包括露臺的懸挑高達7.5米長,都打破了世界紀錄。
  • 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直播五位太空人太空匯合
    北京時間5月31日上午10:29,SpaceX 載人龍飛船成功實現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將兩位航天員正式送入這個太空軌道前哨基地。對接成功標誌著龍飛船載人航天任務的又一重大裡程碑!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大型軌道實驗室,是世界上16個國家共同為人類在太空打造的一個永久性前哨基地,是人類最尖端科學技術的結晶,也是人類創造的最昂貴的裝置,目前為止已經花費1300億美元。
  • 花了20年,超過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究竟有什麼研究成果?
    國際空間站的設想是1989年由時任美國總統裡根首先提出的,也就是通過合作的方式,在太空見到最大的載人空間站。而這一設想一經提出,就在世界各國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討。國際空間站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歐空局等16個國家共同研製,並且國際空間站也是人類目前為止建造的最大的太空建築
  • 創投日報|「豌豆公主」完成53億日元新融資,「Indigo AG」籌集 2...
    圖片來源 | Pexels1月10日創投日報請查收。(查看更多請點這裡)CES 發布水下機器人「潛鮫Ⅱ」,「潛行創新」2019年已實現數千萬元銷售收入 | 新科技創業2020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水下機器人領導企業,產品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產品包括CES2020上全新發布的八推進器全矢量布局專業觀察級水下機器人「潛鮫Ⅱ」,以及潛鮫GLADIUS系列、潛行多睿等多款C端消費級產品。 ......
  • 美媒:明年搭SpaceX升空,耗資2億美元
    自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飛上太空後,人類的載人航天工程便迅速興起,如今就連太空旅行都被提上日程,據外媒《Variety》報導,好萊塢巨星湯姆·克魯斯將搭乘SpaceX的宇宙飛船前往太空拍戲,創下世界電影業的新紀錄。
  • 國際空間站介紹(圖)
    國際空間站介紹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領域的最大規模的科技合作項目,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在80年代初期為抗衡蘇聯的和平號軌道空間站而提出來的,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上一些投資大、風險高而一個國家又無力承擔的大科學研究項目逐漸走向國際合作。
  • 文物館、博物館、空間站…這都能被按入水下?未來世界還是建築師...
    來自:建道築格ArchiDogs(ID:ArchiDogs_AD) 本文已獲得授權 你能想像 沉船博物館、大型文物館 3D列印城市、水下版國際空間站
  • NASA將價值1.5億的馬桶送上天,背後是部辛酸的「太空屎」
    據世界廁所組織統計,人的一生約有 3 年時間花在廁所裡度過,此刻或許你就在馬桶上看著這篇文章。你可能也曽在便秘時吐槽地心引力太小了,可你是否想過身處零重力的太空中的太空人,在太空中上廁所一直困擾無數的太空人,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宇宙「飛翔」。
  • 投入1300億美元,遠超登月計劃,美國建設國際空間站值不值
    從那時起,先後有241位訪客曾經進入空間站,至今為止,美國在國際空間站上耗費了1300億美元,還沒有算入40億每年的維護費用,遠遠超過了阿波羅計劃的255億美元,是美國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項目。美國如此龐大的投入究竟值不值得呢?
  • 聚焦基因工程疫苗研發,「瑞科生物」完成超1億美元B輪融資
    36氪獲悉,「瑞科生物」已於近日完成超1億美元B輪融資,其中包含人民幣和美元的雙幣投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濟峰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祥峰投資、海通開元、基石資本、元生創投、清松資本、光大控股等機構聯合投資,上輪投資人東方富海旗下基金、深圳沃盈投資旗下基金、寧波浩金致同繼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