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起訴朱軍:法律何時還我們公平正義?

2021-01-07 網易

  弦子起訴朱軍:

  法律何時還我們公平正義?

  文 | 霧滿攔江

  (01)

  弦子訴央視主持人朱軍案,近日在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開庭。

  

  (弦子開庭前在法院門口)

  有人支持弦子。

  也有人聲稱「只相信法律」。

  

  雙方都在期待著法律給自己一個公平。

  可法官在琢磨什麼呢?

  (02)

  法律是否能夠給人以「正義」?

  古人是持懷疑態度的。

  紀曉嵐就是疑問者之一,他曾說過兩件事:

  有三個士兵,在外值守。夜晚大雪,三個人在屋子裡掌燈聊天,忽然間燈滅了,就聽咣嘰咣嘰,黑暗之中,三個人打起來了。

  打到天亮一看,嘿,打死了一個。

  刑部急忙來審問:是誰打死了人?

  活著的兩個士兵一起搖頭:不知道,不曉得,不清楚,半夜裡黑古隆咚什麼也看不見,有人打我我就打回去,打到了誰我也不知道,更不知道是誰打死了人。

  兩人都不能確信死者是誰打死的。有可能是自己,也有可能是另外一個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你再追問也白搭。

  咋整呢?

  這可咋整呢?

  刑部官員懵圈了。

  

  找不出真兇,死者家屬不依:

  正義呢?我就是要個正義,有這麼難嗎?

  難不難說不上來,但就此案子而言,人的智力,距離正義訴求是有距離的。

  有距離的。

  (03)

  一對青年男女,攔下縣太爺的轎子喊冤。

  喊什麼冤呢?

  男青年說:大老爺,這姑娘是我媳婦,她想拋棄我跑掉。

  女青年說:別聽這貨瞎掰,我是他的妹妹,他娶不到老婆,想拿我頂數。

  嘿,縣太爺樂了:這個案子簡單,你們倆是夫妻還是兄妹,找家屬鄰居一問,不就清楚了嗎?

  可萬萬沒想到,這對青年男女,是流浪乞丐,根本沒家屬,也沒有鄰居。他們生在荒郊,連個家鄉都沒有。他們不認識任何人,任何人也不認識他們,問都無從問起。

  那怎麼判呢?

  師爺出來,一錘定音:就按他們是兄妹判了。

  為什麼要按兄妹判呢?縣太爺不明白。

  師爺道:假設我們怎麼判都錯,那我們只能儘量犯小錯。假設他們是夫妻,我們按兄妹給判了,無非不過是搶走這個男人的老婆,不算什麼大事兒。可如果,如果我們按夫妻判了,而他們其實是兄妹,那我們強制妹妹做哥哥的老婆,可就造了大孽。兩個錯誤只能挑一個,我挑搶走這個男人的老婆。

  

  縣太爺:……我也挑搶走這個男人的老婆。

  (04)

  紀曉嵐兩個故事,已經把法律的意義說明白了。

  ——當事人想要公正。

  ——於審理者而言,只能在兩個錯誤之中,儘量挑選出一個小的來。

  弦子訴朱軍,就是典型的黑箱案,一方說有騷擾,一方說無,說有者拿不出證據,說無者更沒依據。法院只能假設自己一定判錯了,所以錯誤無非是兩個:

  一是明明沒有騷擾,卻出於對女性弱勢地位的同情而判了有,這種錯誤,對男當事人的傷害有多大?

  一是明明有騷擾,卻因為沒有證據,硬是讓女當事人冤情無訴,這種情況,對女當事人的傷害又有多大?

  法官正點燈熬油撥拉著小算盤,計算這個數值。

  你跟他說正義……sorry,他牙齒還沒刷,算盤珠子還沒撥拉明白呢。

  (05)

  現在的司法制度,不再是紀曉嵐時代刑偵起訴判決一勺燴,所以前面的比喻不恰當。

  新的時代,新的麻煩。

  有個妹子,被狠心老公家暴,趕出家門,奪走了她生的兩個孩子。妹子憤怒起訴,一是離婚,二要孩子的撫養權。

  這麼簡單的案子,一連三個法官,都判決妹子不許離婚。

  

  法官這是怎麼了?

  還有良知嗎?

  妹子第四次起訴。

  這一次,法官跟妹子說了實話:判決你離婚,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須放棄孩子的撫養權。

  為啥呀?妹子不明白:孩子是我親生骨肉,你為什麼逼我放棄?

  法官:如果我判決你離婚,同時讓你擁有孩子撫養權,那我就得替你搶孩子。

  替我搶孩子,委屈你了嗎?妹子更困惑:正因為我無法從老公手裡,把孩子搶回來,才求助於司法,可你為什麼不幫我?

  不是我不幫你……法官急了,拿出熱點新聞給妹子看:看新聞,這標題你認得嗎?

  妹子拿過新聞一看,樂了。

  這條新聞是:東莞基層法院民庭法官,一年要辦1600個案子。

  1600個案子。

  這就意味著,這位法官一天至少要處理5個案子,多者6到7個,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寫同等數目的判決書,還不可能讓書記員代筆那種。而且他的工作量,在自己的單位只排到第三。

  只排到第三。

  西安有個法官,被稱為辦案快手,但他一年才結案484件,還不到當年東莞基層法官的零頭。但這個數目也夠嚇人的了,因此這名法官被當事人告了。因為當事人要「正義」,正義最大的訴求是時間資源,你花在我案子上的時間太少,蘿蔔快了不洗泥,不夠正義。

  所以法官的意思是說:你以為我們法官全都閒著沒事,可以組團替你去搶孩子?可這樣的案子我手裡有幾十個,一天就要處理五到七起,我根本沒有時間替你去搶孩子,更沒有時間替所有的當事人去搶孩子,你希望全世界都停下來關注的正義,在法院只是件普通工作,是無數同質事務中的一件。我們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滿足所有人的正義。

  ——去年出了個怪案,一名當事人申訴14年,法官最後給了他一個無罪判決,而事後發現,這紙無罪判決,竟然是假的。是法官自己瞎寫的。

  事發之後,法院吱唔稱這名法官有精神病——真正的原因,就是個法官工作量飽和,攤到每個案子上的時間極短,一堆案子沒結,又來了一堆。一名14年堅持上訴的人,縱有奇冤在身,但具體的法官被困在無數案子裡,根本沒有時間攤給他。所以搞了個假的無罪證明想讓對方消停——只因事實太荒謬,說出來大家聽不懂。有些人只能聽懂幾個字的解釋,所以法院方面就給了一個「精神病」的答案。事實上,這個解釋給出之後,輿論真的消停了。

  這就是荒謬的現實。

  你的正義,沒有時間。

  (06)

  訴訟資源,最短缺的是時間。

  

  一個人要想打贏官司,需要做到三點:

  第一點,不要與對方爭論,你只需要條理清晰的說服法官,法官覺得你這人懂事明理,同情的天平自然就會向你傾斜。

  第二點,不要惡意消耗法律資源,你的事情再大,在法官這裡也只是日常工作,你越讓法官省心,法官越容易認可你。

  第三點,不要情緒化。法庭是講理的地方,你老是弄出慷慨激昂,一定是表錯了情。

  有事說事,有理講理,司法資源的本質,不過是法官的時間。爭奪司法資源的關注是情理之中,但法官人數有邊界,法官們的時間是個固定的量,消耗在你身上的多了,花在其它案子上的一定會減少。這對於法院來說,你就是個「劣質客戶」,當然法院永遠不會這樣說,甚至不會有絲毫的情緒表達,但這個世界是平衡的,你爭奪了太多的司法時間,別的方面一定會出現損耗,一旦你明白了這淺顯的道理,就知道如何為自己爭取公道了。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

  去年今日·霧曰

  開放的社會下,你會遭遇到各種形式的冒犯。

  人是一系列習慣的總和,生活在固化的圈層中。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構成了我的視野和認知。通常情況下,人會把自己所關注的碎片視為整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弦子公開喊話朱軍,希望他出庭當面對質,希望他不要再「逃避」
    在朱軍這個案件中,女主人公就是一個聲稱要追求正義的人,她叫做弦子,她就是不管時間過了多久,都還要一直為自己發聲,為女生發聲,為正義發聲。當然,這也是弦子自己的思想,也是她自己的一面之詞,在弦子和朱軍的事情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好人,誰才是追求正義的那個人,現在還不好下定論。
  • 起訴朱軍的弦子被批長得醜!女方曬清純照:我對長相很自信!
    弦子起訴朱軍性騷擾案近日鬧得沸沸揚揚,庭審目前還在等結果。在這段時間裡,雙方你來我往展開激烈的拉鋸戰。 弦子在筆錄中說:朱軍的猥褻過程從開始到結束持續了整整40-50分鐘。 涉事化妝間
  • 25歲的朱軍性騷擾事件女當事人弦子:被朱軍起訴後的80天
    2018年9月25日,25歲的女生弦子決定放棄隱私權,直面鏡頭。兩個月前,一條發布在朋友圈裡的自述,讓她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貼著「朱軍性騷擾實習生」當事人的標籤。事件的發酵、輿論的攪動,徹底改變了這個女孩的生活。決定出鏡的當天,她剛接到北京海澱法院電話,得知自己和將其性騷擾經歷自述轉發到社交媒體上的麥燒已被朱軍起訴。
  • 央視主持人性騷擾案將開庭,弦子要求公開審理,朱軍到庭當面對質
    11月27日中午,曾經於2018年起訴央視主持人朱軍性騷擾的「受害人」弦子在其微博發文稱:我起訴朱軍的案子終於要開庭了。弦子在發文中表示,她從2018年到現在,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她一直在堅持向法院起訴朱軍對她的性騷擾,終於在她努力下,法院受理了此案。儘管她本人和朱軍都申請法院公開進行庭審,但卻被法院給拒絕了。弦子稱她曾向法院提出要求朱軍本人到庭,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 朱軍騷擾案開庭!歷時2年或將真相大白,百人赴現場為當事人加油
    文/黃衫女 相信不少網友應該還對2018年朱軍被曝性騷擾實習生一案印象深刻,自此之後朱軍退出「德藝雙馨」老藝術家行列,並漸漸離開奮鬥多年的主持人行業,再也不曾在公開場合現身。
  • 央視朱軍性騷案 弦子公開全部經過
    因為,個人感受必須為正義讓步,我願意公開審理,願意公開全部證據、公開我被朱軍性騷擾的經過,公開所有那些恥辱的細節。  只是,從2018年至今,我們要求公開審理的訴求從未得到過批准,出於對法院、法律的尊重,我恪守諾言,保持沉默。出乎意料的是,近日卻不斷有人對當年案發情況進行斷章取義和惡意歪曲,變成對事實的詆毀、對我的辱罵。
  • 朱軍首度回應性騷擾:這幾年我才是受害者!56歲朱軍靠走穴撈金,其妻公司也陷入經營危機!
    月22日凌晨,朱軍在社交平臺首度發聲回應騷擾案,並配文稱:「這兩年多我承受了巨大恥辱,一直未發聲因我堅信清者自清,相信法律。弦子起訴朱軍後,曾被朱軍的律師質疑其患有妄想症,被要求做精神鑑定,在整個舉證的過程中,弦子稱自己不再有任何隱私與尊嚴,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正常人」。
  • 公平與正義的邏輯關係
    公平與正義是人類生存與發展過程中永恆的主題,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理想境界,對於公平與正義的邏輯分析是價值理論無法迴避的重要內容。然而,關於公平與正義的價值內涵及其邏輯關係,當前的學術界並沒有統一的觀點和清晰的思路。
  • 更新理念找準定位 開創民事支持起訴工作新局面
    當前,我們已經通過構建多元化監督體系不斷加大對民事司法活動的監督力度,但在暢通司法救濟渠道方面還鮮有招數。支持起訴作為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能之一,恰恰能夠在每個人的工作、生活、財產、家庭、置業、交往等方方面面提供司法救濟,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求,有利於培養新時代公民的新形象新風尚,有利於更好地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理念變革,引領支持起訴創新發展。
  • 以司法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以司法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全面深化改革述評之三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 楊維漢)從嚴格規範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到把涉法涉訴信訪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從出臺防範冤假錯案制度規定到進一步推開社區矯正制度
  • 德希達解構主義的法律正義觀
    德希達認為,每一個社會主體都有自己關於公平、正義的觀念,它們是多元的、局部的、以多種方式存在的正義,因而單一的正義觀念已經不存在了。人們生活在不同的社會層面,人的社會身份因時因地而不同,並且人的心理也是複雜的,因而法律並不能反映社會共識,它的普遍性因為無視主體的差異性、通過剛性不變的法律規則來裁判每一個個體的行為而在後現代社會的多元性面前顯得空泛和缺乏實際,因而是虛擬的。
  • 法律推理在法官解釋法律過程中的運用
    當這個案件擺在法官面前的時候,法官憑直覺推理和查找可以發現本案沒有可以直接適用的法律規定,但他卻又不能拒絕審判和裁判。這時他應當運用相應的法律原則來處理這個案件。  第二步。在尋找法律原則的時候,憑直覺推理,法官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被告的行為違反了民法公平、正義原則(原告起訴認為被告違反憲法關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這明顯不正確)。《民法通則》第四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
  • 此案,不起訴!
    12月1日,荊門市東寶區檢察院對一起擬作絕對不起訴的故意傷害案件進行公開聽證,邀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律師及偵查機關辦案人員參加。
  • 一個戴安倒下,弦子與她的千萬個朋友站起來
    2020年12月2日晚11點,海澱區人民法院外,弦子和她的朋友們的故事,估計讓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濃烈的情緒。
  • 【熱點檢訊】讓公平正義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辦案與聽證
    而公開聽證作為一項公開、民主的制度,通過不同利益主體的參與,使檢察機關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採取溝通協調、釋法說理、幫扶救助等多種方式,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營造社會和諧氛圍,讓公平正義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人民群眾具有切實的獲得感、幸福感。
  • 朝法榜樣 | 王楊:法臺上的大夢想,讓每個人看到公平正義之光
    以下文章來源於法庭內外雜誌社 ,作者習文 法庭內外雜誌社以宣傳法治、促進和諧為宗旨,以提供權威法律資訊、提供全面法律服務為特色,做最好看的法治新聞期刊。點擊上方「朝陽法苑」 關注我們!
  • 芒康弦子舞傳承人次仁旺堆
    次仁旺堆不僅傳藝,還創作超過百首新的弦子曲,並且一首首錄製成唱片。琴聲再起,樂器的生產銷售也帶動了鄉親們致富。古老技藝,散發出新的魅力。走近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鹽井鎮一處小院,聞得管弦咿呀。叩門,樂止,一個穿著樸素的老人拉開大門。「我就是次仁旺堆。」上下打量,實難相信這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芒康弦子舞的傳承人。「能請您演一曲嗎?」
  • 強職能 重規範 提質效 堅守「最後一個堡壘」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級人民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對法律、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全面強化審判監督職能作用,堅持依法糾錯、維護裁判權威,為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預付卡退費難、4歲女童被虐待……支持起訴,為弱勢群體撐腰!
    「檢察機關支持眾多消費者起訴,促進群體性消費糾紛依法解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發揮了社會治理職能作用,實現了『辦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面』的效果。」在與張軍的座談中,三位人大代表為檢察機關主動作為點讚。
  • 新一輪改革重點突出公平正義 提升社會認同感
    「如果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國家慢,還談什麼優越性?」今天回過頭來看,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的這番話,依然振聾發聵。而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時,鄧小平的另一番話無疑引發了更多的共鳴:「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