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是海洋中的最大魚類!

2021-02-25 科學解碼

導讀:一項長達十年的分析證實,雌性鯊魚作為海中最大的魚類獨佔鰲頭--體長超過雄性鯊魚,平均體長達到14米。

據外媒CNET報導,鯨鯊身體龐大,通常體長為8或9米。但近十年來,鯨鯊的「性別之戰」依然存在:雄性和雌性誰更大?根據周三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一項長達十年的分析證實,雌性鯊魚作為海中最大的魚類獨佔鰲頭--體長超過雄性鯊魚,平均體長達到14米。

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的魚類生物學家、該論文的第一作者Mark Meekan指出,一些鯨鯊體長甚至已經達到了18米。「這絕對是巨大的--大約相當於城市街道上一輛大型公共汽車的大小,」他說。「但即使它們很大,它們的生長速度也非常非常緩慢。每年只有20釐米或30釐米左右。」

由於生長速度緩慢,該團隊在10年的時間裡追蹤了54條鯨鯊個體,用立體視頻攝像機記錄了1000多個測量數據。「這基本上是兩個相機設置在一個框架上,當你在水下時,你會沿著框架推著走,」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科學家的生物學家、該研究的共同作者Brett Taylor說。

「它的工作方式和我們的眼睛一樣--所以你可以校準兩段視頻記錄,並對鯊魚進行非常精確的測量,」 Taylor說。

該團隊還發現,雌性鯨鯊的體型增大,在生產後代時可能是有利的。研究人員曾在一條雌性鯨鯊體內發現300條幼鯊及卵殼,但與大多數鯊魚產下的2至12條幼鯊不同。

這一發現可能對保護工作也有影響。鯨鯊自2016年起被列為瀕危物種。考慮到它們的生長速度較慢,鯨鯊被漁民盯上可能會導致這些動物的數量進一步下降。

「如果是一種生長非常緩慢的動物,需要30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成年,那麼在有機會繁殖之前,災難發生的機率可能相當高,」Meekan說。「而對於鯨鯊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鯨鯊的「性別之戰」:她們才是海洋中的最大魚類
    圖片來源:CNET一項長達十年的分析證實,雌性鯊魚作為海中最大的魚類獨佔鰲頭——體長超過雄性鯊魚,平均體長達到14米。據外媒報導,鯨鯊身體龐大,通常體長為8或9米。但近十年來,鯨鯊的「性別之戰」依然存在:雄性和雌性誰更大?
  • 魚類在海洋中的分布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文藝的土豆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魚類在海洋中的分布。在廣闊的海洋裡,魚的種類繁多,形態千奇百怪,生活方式和分布的水層也是千差萬別。海洋魚類根據它們自身的需求和身體的適應性會選擇在不同的水域或水層生活。
  • 海洋中時速最快的十大魚類
    據調查,目前魚類約有2萬多種,而海洋中的魚類就佔據了一萬多種,對於魚類來說,速度直接影響著其生存能力——逃亡與覓食。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海洋中那些時速最快的魚類,一起來看看是什麼魚吧!是世界上熱帶、亞熱帶海洋中一種常見魚類,因其上頜向前延伸呈劍狀而得名。是海洋中可怕的捕食者,其平均壽命在9年左右,體長5米左右,體重可以達到600公斤以上。劍魚在海洋中的時速可達到每小時64公裡。
  • 它或危害90%的常見魚類,未來將成海洋中的最大住戶
    你知道海洋的微塑料嗎?科研人員形象地把它稱之為海洋中的PM2.5。那麼微塑料是怎麼來的?它對海洋生態有什麼影響?《南海圓桌派》欄目專訪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蔡明剛教授。塑料本身含有增塑劑,並能從環境中吸附有毒有害物質。因為塑料難於降解,所以,在海洋裡面佔了很大的比重。據預測,到 2050 年,就數量而言,全球海洋塑料垃圾的數量將超過魚類,成為海洋中「人口」最多的住戶。
  • 海洋中最大的魚多大?淡水中最大的魚多大?歷史上最大的魚多大?
    提起大海中最大的魚,想必第一反應就是鯨魚,畢竟這是大家印象中最深的「最大魚類」了因為它的長度超過33米,體重可達180噸以上,但可能各位在上一年級的小孩子馬上會提醒你,鯨魚不是魚,它只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準確的說它只是最大的動物!估計很多朋友可能就會一臉懵逼了,最大的是哪種魚?
  •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如果有海洋魚類,能放生青海湖裡嗎?
    我們印象中的青海湖是一個美麗的景點,但是我們對於他的了解僅僅是停留在了絕美風景之上,對於其他方面我們卻是了解甚少。青海湖青海湖又被叫做是「措溫步」,也就是藏語中青色之海的意思,也就是的青湖,藍湖的意思。作為中國最大湖泊的青海湖,它坐落在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中,被四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橡皮山四座大山所環繞著。
  • 地球上最大的魚類是什麼?最大有多大?
    目前地球上存在的最大動物是藍鯨,發現的最大藍鯨體長33米體重181噸。最大植物是雷曼將軍樹高83.8米,樹木底部最大直徑11.1米。在2002年測量的體積大約是1487立方米。這棵樹的樹齡約為2300-2700年。2002年測得的體積為1487立方米。
  • 世界上最大的魚是鯨魚嗎?誰才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西瓜視頻科普
    在本期視頻中,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袁人袁嵐峰將與我們分享對鯨鯊這種生物的拍攝經歷,帶我們進一步了解鯨鯊。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你可能以為它是喜歡殺戮的肉食動物,然而它卻是實打實的濾食動物,僅僅以些魚蝦為食,在浩瀚的海洋裡可以說是人畜無害的溫和存在了。
  • 海洋中最毒的5種魚類,遇到趕緊逃跑
    海洋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其中很多生物都是我們未知的,其中不乏一些致命的魚類,下面為您盤點海洋中最毒的5種生物,遇到趕緊逃跑!一、小丑魚,它曾經被評為世界上最可愛的魚類,雖然它們毒性不強,可是它們卻與海葵形成了共生關係,海葵靠小丑魚吸引其他魚類,獲得食物,而海葵則是一種劇毒生物!
  • 海洋魚類可以生吃,難道海洋魚類真的沒有寄生蟲?
    現生魚類共2萬餘種,其中海洋魚類約有1.2萬種,為魚類中最繁盛的類群。海洋魚不是沒有寄生蟲,而是寄生蟲比較少。寄生蟲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終身寄生在宿主體內的寄生蟲。還有一些寄生蟲,在整個生長階段會變化成不同的形態,在這個過程中會從一個宿主轉移到另外的宿主身上。這一大類的寄生蟲佔了寄生蟲總數量的一大半以上。但是在海洋中,這一類寄生蟲幾乎沒有。●海洋的魚類,雖然生活在鹹水中,但是魚肉並不鹹。
  • 全球最大的海洋魚類展館在珠海,鯨鯊多到數不清,魔鬼魚長達四米
    世界上豐富的海洋魚類生物,吸引著我們想要探秘海底,想要了解海平面下的多彩世界。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和體力去學習潛水,這個時候海洋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可以滿足一切對海底好奇的人們,只需用眼睛,便能簡簡單單地欣賞海底世界,並且了解海洋生物。在世界各地有不少海洋魚類展館,但你可否知道全球最大的一家在哪?讓我告訴你,全球最大的海洋魚類展館就在中國,在廣東的珠海。
  • 海洋中最大的殺手-底拖網
    海洋底層拖網的特色是「大小通吃,凡拖過必無生機」。超大型拖網船就像吸塵器一樣,將成千上萬的魚不論大小,不管魚種,全都落入到容量相當13架波音747大小的漁網中。海洋好像無盡大,取之不盡。事實上,現在我們已經過度捕魚:現代漁船配以軍事的科術,去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沉默大屠殺,導致海洋生態失衡,全球 90% 的大型魚類已在海洋絕跡。拖網捕魚對自然破壞如此的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推行各類方法來進行可持續的捕獲。
  • 海洋世界中的10種「最大」的生物
    雙吻前口蝠鱝,為海洋中上層大型魚類,翼展超過7米,體重達2噸。體扁平,體盤寬,舌狀鰭突出於眼前,能自由搖動,並可從下向外轉捲成管狀。眼球大,齒細小,粒狀。雙吻前口蝠鱝為海洋中上層大型魚類,性情溫和,肉食性,主要攝食浮遊動物及小型魚類。通常單獨活動,為尋找豐富的食物,做季節性遷徙。遊動體態優美,可以快速遊行和潛水,深度可超過1000米。
  •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和最小的魚類
    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鯨鯊(學名:Rhincodon typus、英語:whale shark),又名鯨鮫、豆腐鯊、大憨鯊,是目前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屬於軟骨魚綱鬚鯊目鯨鯊科。
  • 海洋中最大的魚,淡水中最大的魚,歷史上最大的魚分別有多大?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提到世界上最大的魚是誰,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會想到鯨魚。但是實際上,鯨魚並不能算作是魚類。它只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巨型哺乳動物而已,所以現在你一定很疑惑,那誰是海洋裡最大的魚呢?
  • 海馬屬於魚類嗎? 海馬是海洋中的龍還是魚?海馬科普知識
    海馬屬於魚類嗎? 海馬是海洋中的龍還是魚?海馬科普知識時間:2021-01-13 21:13   來源:百思特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馬屬於魚類嗎? 海馬是海洋中的龍還是魚?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的海洋魚類
    這次《名錄》中收錄了海洋魚類(這裡包括部分淡、海水洄遊性魚類和文昌魚綱物種)共記9個物種(或類群),其中新增5個物種(或類群)(表1)。下面做一簡單梳理: 黃唇魚 Bahaba taipingensis,建議保護級別:升級為一級 黃唇魚,俗稱「黃金鰵」,是一種大型石首魚類(石首魚科),最大體長可達2米。
  • 海洋書籍推薦:魚類辨識
    推薦幾本跟海有關的書,集中但不僅限於海洋知識,也歡迎各位文化人兒推薦好書給我。實體書可以,kindle版最佳,畢竟把書搬來海邊兒實在太沉了。
  • 海洋中的偽裝獵手博比特蟲 可輕易撕裂魚類
    【科技訊】12月15日消息,海洋是自然界中最危險的存在,因為在其中隱藏著一些令人十分恐懼的物種。而博比特蟲就是其中之一,它的體長可以達到驚人的3米,可以隱藏在沙層中,對獵物發動致命攻擊。   博比特蟲十分善於偽裝自己,它會在海底挖洞,只暴露身體的幾釐米,以顯示自己的弱小。
  • 在深海中,黑暗中的海洋魚類已經進化出了超能力的視野
    但是,在比陽光更深的海水中穿過海洋的魚已經發展出超視覺,高度適應其他生物散發的微弱光芒和閃爍。進化生物學家已經了解到,他們的這種能力使杆狀視蛋白的基因數量顯著增加,視網膜蛋白可以檢測到昏暗的光線。這些額外的基因已經多樣化以產生能夠捕獲多個波長的每個可能光子的蛋白質 - 這可能意味著儘管有黑暗,但是在深海中漫遊的魚實際上看到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