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0月23日消息: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王加啟博士主持的國家攻關化學品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劑的合成與應用」課題,經科技人員3年努力,成功研製出可應用於畜牧生產的脲酶抑制劑。經專家鑑定,該成果總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脲酶抑制劑的成功合成,對探索高效利用尿素作為蛋白質飼料替代物,解決肉牛、奶牛、羊和鹿等反芻動物對尿素利用效率低的難題,緩解我國蛋白質飼料匱乏的狀況,促進反芻動物飼料工業的發展及對當前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積極作用。
據悉,該成果首次在國際上用人工瘤胃法提取了高純度的瘤胃微生物脲酶,測定了其理化性質,確定了脲酶活性的影響因素,揭示了瘤胃內脲酶抑制與脲酶作用的動力學關係。並在實驗室條件下完成了脲酶抑制劑合成工藝的研究,合成效率超過60%,純度達80%。利用脲酶抑制劑可降低尿素分解速度55.3%,提高利用效率16.7%。大規模飼養試驗表明,應用脲酶抑制劑後,平均提高奶牛產奶量15%,肉牛日增重18%,投入產出比達1:3至1:8。
該成果已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科技部表彰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15年成就展最佳獎和國家第一個反芻動物新飼料證書及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脲酶抑制劑預混料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歐盟專利優先權。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