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教育者應善待自己的教育職業

2021-01-08 真本追求
教育者應善待教育職業

新時代教育者應善待自己的教育職業

戴直楷

新時代的教育受多種因素影響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社會有埋怨、家長有意見、學生厭學……教師自己辛勤付出而又收不到滿意的回報,家長心存焦慮、教師自己苦不堪言。遵循時代發展要求,善待自己的職業,是人生美好夙願。

教育者從事的是一項系統工程,關係學生身心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社會很多現象,幹擾著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影響著教師教育教學的正常心態,更是影響這學生學習的激情和態度。

教育改革應遵循時代發展的需要,引領學生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提升學生基本的社會生存能力。教育者應從教育本質出發,積極思考社會及教育的現狀,探索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生存需要,提煉教育內容和基本策略。

教師職業有其特殊性,是一項專門的專業技術活動。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講解的方式方法不同,其效果很不一樣。還有,教師職業不是將某個知識講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學習有關知識,提升知識的運用能力。

學生學會弄懂是教育教學的關鍵。學生學會某個知識,不是了解所學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弄清知識的來源及原理,便於知識的運用明確方向;弄懂就是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知識點解決現實生活有關問題,也是教師職業的基本作用。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靠教師專業技能的引領,教師不得隨心所欲。雖然,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無論怎樣開展,對教師本人顯性影響不大,但隱性影響是無可預測的,關鍵在於學生及家長對教育教學效果的看法,對教師是一個極大地考驗。

教師的言行舉止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AI時代,信息技術特別發達,教師稍有不留心,就會給學生心理和行為造成負面影響,更是給教師本人帶來諸多不必要的麻煩。教師隨時都應該關注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及言語。

教師有寒暑假,但教育教學期間確實很辛苦。每天7:00左右就得到學校,晚上10:00左右才離校。雖然學校有作息時間,但不可能學生到學校了,老師還沒在學校,因為學生是有靈性、有意識的高級動物,沒有人監管或引導,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教師的工資雖不怎麼理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教師職業的要求比其他職業都高,因為「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和典範,遵規守紀不僅是個人行為的要求,而且是教師職業必須的規範。

在改革開放的當下,生產生活的利益驅使,教師職業與行業差距,難免心生不平衡,但生活沒有止境,善待自己的教育職業,樂於施教,自求生存快樂,也會心滿意足。

改革開放背景下的教育現狀、家長期盼、教師教育教學處境、學生學習環境及學習狀態,嚴重幹擾著現實中的教育生態,作為一個有著三十餘年教齡的教育者,有著無盡的感慨,教育者善待自己的教育職業,緊隨時代發展,培養良好從業心態,積極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關焦點

  • 這裡,我們將分析處於學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學生的特徵
    所以,從廣泛的意義上說,受教育者是指所有為了提高自己素質而從事學習活動的人;在狹義的意義上,受教育者主要指學校教育中的學生。這裡,我們將分析處於學校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學生的特徵。第一,主體性。學習是學生的自主活動,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育活動是促進學生將一定外在的教育內容和活動方式內化為他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的過程。
  • 教書育人,締造靈魂,是教育者的初心,有多少老師沒了教育的初心
    有多少老師沒了教育的初心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行業,除了是一份職業以外,更是一份崇高的信仰,因為他們背負著事關孩子們前途和命運的使命。這也就註定了教書育人是一個造人工程,要麼怎麼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呢?中國有一個民間教育平臺的主張非常好叫:「博瑞智教育,締造靈魂」。一語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和育人的使命。所以說「教書育人,締造靈魂」,就是每一位教育者的底線和初心。我們都無比懷念當年純真的師生情,懷念那些一心希望學生好的老教師。
  • 教育不是無關風月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誠如斯言,作為當代培養人才的最重磅武器,教育一直是各種行業發展的基礎。就像這次新冠,一個頂尖的科學家可以發表頂級期刊,研究抗疫;小市小民,可以待在家中共同戰鬥。在遠不如蓋房子如此簡單的教育中,教育者一直都在奉承造就真善美的活人。從古至今,有陶行知知行合一,小小春雨潤桃李,有葉聖陶「教育就是實踐。」可見要做到造就真善美的活人,就要學會選取不同角度出發。既要受教育著享受權利,同時也要讓他們學會履行不只一種義務 ,道法兼行。就不得不需要教育者煞費苦心。不久前,某職業學校開設烹飪小龍蝦等課程引起社會褒貶不一。
  • 加強教師事跡宣傳,提高正能量,彰顯教育者時代精神
    教育系統海報展,以教育系統抗議鬥爭偉大實踐為主題,將持續進行到一月底,這次聲勢浩大的展覽,將全面系統介紹教育系統工作者,在新冠疫情防疫、抗疫中的感人事跡,是近年來轟動最大的先進事跡主題展覽。加上個別媒體和自媒體,惡意誇大教育系統內的一些個別違紀違規現象,誤導社會注意力。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中,除了醫護人員的一線拼爭,各級政府公職人員嚴防死守之外,教師作為重要的補充力量,要積極融入一線抗議防疫工作中,街頭、校區、檢查卡口,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看到老師的身影。
  • 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學會(IACLE)2017年度會員會議在我校召開
    國際隱形眼鏡教育者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tact lens educators,簡稱IACLE)成立於1979年,是一個非贏利性,非營利性國際教育組織,總部在澳大利亞雪梨,其宗旨是通過教育那些直接從事接觸鏡教學的人員,提高全球接觸鏡教學水平,促進全球角膜接觸鏡的安全和廣泛的使用
  • 職業教育迎「春天」 火星時代CG培訓或釋放更大潛能
    2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發布,火星時代教育將在政策利好下繼續推進產教融合。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要加大職業教育的力度,讓年輕人有一技之長。在今年2月,國家也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給職業教育提供了更加利好的政策支持。而電影行業的職業教育並未普及。導演賈樟柯在3月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我國每年的電影製作是兩百多部,人才資源的配置和培養剛好匹配,而到2018年年產電影製作已超過一千部,電影工作人員配置和專業職業教育的開展並不普及,已有從業人員長期陷入疲勞戰。
  • 在這裡洞見未來教育 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正式開幕
    後疫情時代,全球範圍內教育信息化賽道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除了大會首日的主論壇,還安排了四場分論壇。「未來•名校長說」論壇聚焦「面向未來教育,培育未來人才」主題,就如何具體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新冠疫情常態下的線上教育、家庭與學校共同教育、新教育環境下教育者如何應對等熱點話題進行研討,華師大附屬學校杭州學校校長馬驫、濱江實驗學校校長張翼文、臨平一中校長唐建強等名校名師為觀眾帶來「家校合作培育未來創新型人才」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分享,共同探討未來教育。
  • 請談談你對新時代教師的作用和地位的看法。
    請談談你對新時代教師的作用和地位的看法。【參考答案】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們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一方面,教師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 「時代楷模」盧永根院士的事跡告訴我們:教育需要一種情懷
    對待科研,一絲不苟,認認真真,將自己的畢生積蓄以夫妻名義捐出,將自己的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事業,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盧院士的事跡讓我想到了關於教育情懷這一點,身為一個教師,必須要對教育事業有著激情、熱愛、執著與追求,我是教育學專業的一名學生,我們的老師一直告訴我們,身為一個教育者,一定要有一種教育情懷,教育本身就是奉獻。
  • 後疫情時代的職業教育:SKU擴張,幾乎相當於新成立一家公司
    11月24日,在由芥末堆主辦的「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職業教育論壇上,藍象資本投資副總裁陳晶邀請達內集團市場營銷總經理唐曉瀾、三節課創始人兼CEO後顯慧、騰訊廣告教育行業職業學歷賽道運營負責人李麗華,圍繞「後疫情時代,職業教育的增長與市場空間」進行了圓桌論壇形式的分享。
  • 洞見未來教育趨勢,國際數字教育大會上驚喜不斷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姜贇 通訊員 翁餚琦「數化世間萬物,一切皆有可能」,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畫卷正在杭州徐徐展開。12月10日,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2020iDEE)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這是一場關乎數字和創新的盛宴,也是一次洞見未來教育趨勢的碰撞。
  • 直播預告 第二屆「曼」談教育—後疫情時代未來國際教育與職業發展...
    在逆流中尋求生機,履步維艱的時刻已經過去,後疫情時代到來。對教育領域學者、海內外華人學子、各高等教育機構而言,探索在後疫情時代下的發展模式尤為重要。促進全球教育領域學者、業界大咖深度對話,以及給全球海內外華人學子傳遞未來國際教育、繼續教育、跨文化教育以及新職業教育在疫情下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方法,從而推動海內外教育資源的流動。
  • 廣東省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
    日前,廣東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印發《廣東省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哪些目標?有哪些具體內容?
  • 「中文+職業教育」邁出新一步
    同時,有利於切實保障並提升『中文+醫學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遼寧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李寶貴說。    漢語水平系列考試新成員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以學習醫學為目的的來華留學生規模正逐年擴大。在此背景下,提升專業學習和臨床實習過程中的中文實際運用水平成為醫學專業留學生的實際需求,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應勢而生。
  • 把立德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孫柳: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新的時代條件下,立德的內容和標準有其新的要求。當前,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社會主義的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它承載著全體中國人民的精神追求,引領著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規範,是中華民族賴以維繫的精神紐帶,是當代中國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
  • 職業教育數據治理的基本邏輯與行動框架
    當然,正是這種職業教育多元化大數據的存在,以及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的愈發成熟,使得大數據技術在「創新職業教育決策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具有無限的潛能」①。這成為解決當前職業教育發展中的治理問題並實現善治的價值源泉,自然也提供了全面提升大數據時代職業教育治理能力的契機。  新時代對職業教育發展及其治理創新有新的期冀。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圓滿閉幕,向未來教育新藍圖再出發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作為學術支持單位,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並設置了14個主題報告和平行論壇,以多元化視角探討了「最新教育政策文件解讀與理解」、「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聚焦核心素養,創新育人模式」、「新課標、新教材、新考試、新評價」、「中小學特色化辦學思考與實踐」、「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
  • 託特科學:打造領先的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中國STEM科學教育機構
    STEM教育如此受歡迎的原因?隨著網際網路技術、AI技術開始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是當下每一個國家、每一位教育者必須考慮的問題。對於教育者和家長來說,現代教育的投資方向已經逐漸走向對孩子們的能力的培養,並且更注重在更好的場景中激發孩子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這是新時代教育的更優模式。
  • 16個新職業公布 「新領」 新機遇
    在科技進步引領行業加速變革的今天,「新領」職業在帶來數以萬計新工作崗位的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打開通往智能時代大門的一種渠道。體現新職業領域趨勢「有一次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了『原畫』課程教學,出於好奇我就報了名,很快就被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優厚待遇吸引了。」
  • 教育與教育學常考考點總結
    2.教育就其定義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泛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和身體健康,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所有活動。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3.學校教育包括三個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