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置業11月銷售均價創半年新低 發債利率創房企之最或折射資金壓力

2020-12-05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2月13日訊(記者 舒越)當代置業今年前11月「成績單」於近期出爐。數據顯示,當代置業1-11月實現合約銷售額約317.6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9.81%,按照全年360億元的銷售目標計算,當代置業已完成了88.24%。

  不過,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當代置業銷售均價在不斷下滑。數據顯示,1-11月當代置業的銷售均價為10305元/平方米,與上年同期的10664元/平方米相比下滑3.37%。從單月看,當代置業2019年11月的銷售均價為9547元/平方米,是近半年的最低值,5月-10月的數據分別為10392元/平方米、11140元/平方米、9903元/平方米、10363元/平方米和10463元/平方米和10061元/平方米。

  某知名房地產評論員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銷售均價持續往下走,或說明項目銷售有壓力,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進入到中小城市,價格也是走低的。」

  當代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張鵬曾於2017年提出「3年內完成500億銷售規模」的願景。2018年,當代置業的銷售金額為321.57億元,「踩線」完成了320億元的銷售目標,至於今年和2020年能否完成既定目標,我們拭目以待。

  資產負債率連續三年超80%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500億元目標壓頂的當代置業,計劃從補充土儲下手。

  在2018年業績發布會上,當代置業董事局主席張雷公開表示:2019年要獲取的土地貨值目標是400億元。那麼,前11個月當代置業拿了多少地呢?中國網財經記者查詢了克而瑞發布的《2019年1-11月房企新增貨值TOP100》,當代置業並未上榜,而排名第100的鵬瑞地產新增土地貨值為154.3億元。

  此前當代置業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以46.76億元的代價新增8個新項目,新增總建築面積約189萬平方米,截至報告期末,當代置業的土地儲備為995.24萬平方米。

  加速擴張導致當代置業對資金渴求程度大增,這也導致了公司槓桿水平日益走高。

  截至2019年6月30日,當代置業總負債為492.06億元,與上年年底相比增長了逾30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及其他借款和優先票據總和為74.47億元,而銀行結餘及現金為73.43億元;資產負債率方面,當代置業2018年6月末的數據為86%,創2012年以來的新高。值得一提的是,當代置業資產負債率此前已連續三年超過80%,2016-2018年的數據分別為83.4%、84.47%和85.86%。

  發債利率一度超過15%

  與此同時,當代置業的還頻繁高息發債融資,部分利率創下房企之最。

  今年2月,當代置業額外發行一筆金額達2億美元的綠色優先票據,與2019年1月發行的1.5億美元票據合併成單一系列,票面利率為15.5%,截至目前依然是行業「最高紀錄」。有投行人士表示,考慮到人民幣貶值、美元看漲等風險因素,當代置業實際支付的利率很可能會超過20%。對於所募款項,當代置業表示,用於公司離岸債務再融資及再按項目開發融資。

  此外,當代置業還於4月發行了一筆3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為12.85%,7月還發行了一筆公司債,規模為8.8億人民幣,票面利率7.8%。

  利率的高企導致融資成本走高。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當代置業的加權平均借貸利率為9.8%,與2018年底的8.2%相比上升1.6個百分點;融資成本為2.12億元,相較2018年同期增長52.2%。

  上述房地產評論員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在各方融資渠道收緊的背景下,那些沒有規模和土儲方面優勢企業,只能用高昂的代價尋求新的擴張。從這個方面來講,年度銷售不足400億元的當代置業,在融資成本上面確實沒有更多騰挪的空間。」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認為,融資成本是房企中長期信用的最直觀體現,反映了資本市場對於房企中長期發展的信心程度。

  旗下項目維權投訴多發

  張鵬也曾在業績發布會上公開回應過當代置業的高負債問題,他認為:「負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產品質量不好,產品差銷售不出,流動性沒有就會陷入困境。」

  那麼,當代置業的房子產品質量怎樣呢?據了解,當代置業近年來以房屋質量、綠色低碳為賣點,多數項目在業內獲得了不錯的口碑。然而,近期有河北張家口的網友通過圖文形式爆料,稱當代置業旗下項目垣郡ΜΟΜΛ與其宣傳的「英倫豪宅」嚴重不符,比如綠化達不到30%、單元門或者單元樓道狹窄、室內各種修修補補。

  還有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投訴,稱垣郡ΜΟΜΛ違規收取1萬元電商費+5000元購物卡費(虛假折扣),並且為了滿足車位1:1的綜合驗收在每兩棟樓間建立了三層地坑立體車位共600個,維護費用高,對小區的小孩老人極其不安全,且增加小區的車流量。該業主要求相關部門能令其退還電商費和購物卡費,拆除地面隨處可見的機械車位。

  據山西多家媒體11月報導,太原當代ΜΟΜΛ沿湖城部分業主買的房子原本是「3室2衛」,但收房時卻變成了「3室1衛」,還有部分業主表示,自家客廳到陽臺之間埡口套,無論是數量還是面積,跟之前買房時看均不太一樣。

  此外,還有西安高新區西安滿堂悅MOMΛ業主在微博投訴,稱一年前收房時發現房子存在外牆面鋼筋裸露、牆體空心、電路不通等多個質量問題。當時開發商承諾給修好,該業主才在房屋驗收單上簽了字,但截至目前沒有任何動靜。

  對上述業主投訴是否屬實,中國網財經記者曾通過多個途徑嘗試向當代置業求證,但截至發稿時沒有得到回應。

(責任編輯:劉小菲)

相關焦點

  • 「500億夢」落空、物業股價跌6成 當代置業綠色之路難行
    然而,在「綠色跑道」領跑多年的當代置業,卻並沒有帶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反而陷入了一個「怪圈」:曾經承諾的500億銷售目標終成泡影,旗下的物業第一服務股價更是在短短2個多月便跌去了將近6成。當代置業究竟緣何至此?「500億夢」落空在綠色建築上,當代置業一直期望覓得一片藍海。
  • 當代置業:距離「黃檔」只差7.3個百分點
    12月2日,樂居財經獲悉,武漢原綠英赫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綠英赫置業」)股權發生變更,新增股東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90%。股份轉讓前,武漢原綠創變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綠創變置業」」)持有其100%股份;股份轉讓後,原綠創變置業僅持有其10%股份。
  • 1-11月中國房企銷售TOP100榜單:單月同比增長21.4%,超6成房企接近...
    截至11月末,已有超6成房企接近完成全年目標,部分房企完成率低於85%。整體來看,考慮到目前市場整體的下行壓力猶存、去化率承壓,12月房企仍需加緊推貨、加強營銷以衝刺全年業績目標。1 業績:單月同比增速進一步回落2020年11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2025.8億元,單月業績同比增長21.4%,環比較上月小幅上升5.1%。
  • 房企的紅5月丨融資環境由松變緊,房企的「緊箍咒」還要戴多久?
    專家建議房企要構建自己的護城河,尤其資金壓力大的房企可以考慮適當轉讓部分股權,來降低風險。融資規模回升,成本降低業內對2019年1-5月房企融資環境的感受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由松變緊。「一季度融資環境相對寬鬆,不過,最近又在收緊。」某知名房企的資金部負責人對和訊房產講述他們對融資環境變化的感受。
  • 房企債市觀察 綠色票據為何走紅?
    在綠色票據不斷走紅的背後,是房企們逐漸加強了對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建築的要求,一直走在綠色地產前列的朗詩地產、金茂、當代置業等都在近年發布了新一代綠色科技建築產品,如萬科、碧桂園、保利等頭部企業也把綠色建築列為了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 有關部門或將限制房企「配資」拿地行為
    據上證報統計,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公司債約佔到房企債務融資總額的76%。2013年、2014年,公司債規模分別為5.15億元和139.50億元,2015年則開啟井噴模式,驟升到4122億元,今年前9個月再創歷史新高,達到7481.04億元。  「2015年前發公司債需要看中央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因此發債規模不大。」有知情人如此表示。
  • 「三條紅線」下加速資金回籠 房企前11月銷售整體優於預期
    財聯社(廣州,記者 陳業)日前,各房企陸續交出了2020年前11月的銷售成績單。數據顯示,今年1-11月,碧桂園、萬科、融創等龍頭房企銷售額同比均有小幅增長。與此同時,部分千億或即將邁入千億門檻的房企,銷售同比錄得較大增幅。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龍光、禹洲、中駿、時代中國四家房企平均銷售增幅同比超30%。
  • 償債高峰期即將到來,房企轉向資金快周轉
    「近期信用債風險頻發,使得監管部門更加謹慎,不少房企選擇取消或者推遲發行債券。」11月30日,一位地產行業分析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另外房企本身若是沒有足夠的信用管理機制,過多發債可能會使發債的成本陡然增加。
  • 違規銷售提速彌補巨大資金缺口
    8月1日,住建部公布了一批各地查處的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名單,保利、鴻坤等20家房企及中介公司均在名單之內。對此,保利地產方面回應稱,已要求全國分公司自查自糾。《財經》新媒體記者查詢發現,房企違規操作的多數原因在於追求銷售回款速度。
  • 房企頻繁發短期債應對即將到期債務,3月份待償債330億元
    2月14日,濱江集團發行12億元中期票據,期限3年,票面利率4% 。截至募集說明書籤署日,濱江集團待償還債務融資工具餘額為124.56億元。在濱江集團多次發債的背後,是公司承受著較大的償債壓力。作為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融資和銷售回款是主要的資金來源。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地產商的銷售回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而,發債融資就成為了各家地產商為公司輸血的主要渠道。
  • 千億房企融資大戲:旭輝、藍光發力美元債 去槓桿大考
    能確認的是,當前樓市已進入低增速區間。除了各家上市房企密集披露年度經營業績外,事關規模擴張的融資大戲似乎一刻也不能耽擱。1月12日,旭輝集團公告公司境外發行2027年到期的4.19億美元優先票據,年利率4.375%,意在對現有債務再融資,也就是「借新還舊」。地產密探詳細查閱了旭輝上市以來發債公告,發現上述融資利率可謂創新近年來新低。
  • 2020年徐州房企銷量TOP20出爐!本地房企無一上榜
    那麼你知道哪家樓盤是賣的最火的嗎?徐州各個區域真實成交數據又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房企銷售流量榜  房企銷售門檻持續提高  金地商置以84.81億榮登流量榜首  2020年收官之際,徐州市區新房市場也是十分火熱,熱點區域一房難求、首付提高、去化加速,網籤量大幅攀升。
  • 帳面大量貨幣資金卻大舉融資 資金收益率低折射使用效率
    從資金使用效率的角度看,爆雷的上市公司在資金使用效率上明顯不足,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資金收益率過低,甚至接近無風險收益率。另外,如果帳面有大量的貨幣資金,另支付高額的利息費用去外界融資,同樣違背正常的商業邏輯。
  • 交易所GC001利率走成一條直線,資金面壓力能否緩解?
    11月25日,貨幣市場出現頗為「詭異」的畫面,GC001、GC007等非銀貨幣市場利率走成一條直線。3月19日-20日,GC001利率曲線走成一條直線,幾乎不動,DR007利率創下0.79%的史上新低。  有券商交易員表示,今日交易所隔夜、7天資金的價格感覺明顯受到壓制。  11月25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另,明日將有700億元逆回購到期。
  • 市相| 年底房企眾生相:馬太效應加劇 節流降槓桿成常態
    銷售提升:千億軍團再擴容房企陣營分化近日,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億翰智庫等多家研究機構發布的1~11月房企銷售業績TOP100榜。榜單顯示, 11月單月TOP100房企中有超7成實現單月業績同比提升,並有8成房企累計業績超過去年同期,實現同比增長。在此背景下,千億房企擴容至32家,較上月增加6家,比去年同期多5家。
  • 城市涅槃 創變地產——2020(第十三屆)山西地產年度盛典暨太原市房...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商會一邊籌集善款購買物資送到抗疫一線,一邊開始向工商聯統戰部等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關於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房地產企業扶持政策的建議》,引起了太原市房產管理局、太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太原市財政局等七部門重視,於3月12日聯合出臺《關於有效應對疫情保障城鄉建設有序推進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 房企槓桿偏高,2019年49家淨負債率超100%
    此外,「存貨 /預收帳款」該項指標數值較高的還有京投發展( 11.79)、世茂股份( 9.56)、新鴻基地產(8.94)、中國恆大(8.42),這 4家房企在不新增土地儲備的情況下,按照2019年的銷售速度需要8年以上才能完成去化。
  • 8月樓市AB面:銷售衝高調控收緊,新一輪促銷潮醞釀
    大部分房企為了降負債,必須加緊銷售衝業績,回籠資金。恆大、融創、富力等資金壓力較大的開發商,不排除將發起一輪降價促銷。   復甦市場下的隱憂   8月,盛夏。延續首開銷售12多億元的熱度,前半月鄭州恆大林溪郡銷售額達到近2億元,繼續坐實鄭州網紅盤的名頭。   不只是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