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化繭成蝶,中間發生了什麼?美麗的蛻變背後都是殘酷

2020-12-05 野生動物自然君

全文字數:2154字,閱讀時間:約為4-6分鐘,標註:重點內容已標註,可快速瀏覽

我小的時候上科學課,有一個環節是肯定要做的,那就是飼養蠶寶寶。那個時候我對於這些可愛的小蟲子傾注了相當多的精力,只是養著養著,這些蠶寶寶變得不愛動彈了。直到有一天我發現盒子裡突然不見了它們的蹤影,有的只是一個個白色的橢圓球體。

那時候的我以為蠶寶寶死了,抱著盒子在那鬼哭狼嚎。父母則告訴我蠶寶寶並沒有離我而去,不信的話可以過段時間再來看看這個盒子。

當時我將父母的話當做金科玉律,真的就一直抱著盒子在那苦等。然後……一天下午從盒子裡鑽出了一大群撲稜蛾子,又再次把我嚇哭了。

現在想來,這也算是童年的一件趣事。自那之後,我對於昆蟲結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本花花綠綠、白白胖胖的毛毛蟲,為什麼在結繭或化蛹之後就能長出翅膀呢?

這樣的問題一直盤旋在我的心中,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裡,我不停地學習相關知識。終於有一天,我了解到了昆蟲化蛹的秘密。

只不過是個秘密同樣把我嚇得不輕,雖然不至於如小時候那般幼稚地哭出來,但也足以稱得上是三觀崩碎,呆立當場。

飛行與蛻皮的悖論

昆蟲所在的昆蟲綱是動物界的第一大綱,裡面有著各種「妖魔鬼怪」,長什麼樣的都有。但儘管如此,它們還是有著一些相似的特徵,比如頭胸腹的結構,比如六條腿,比如外骨骼。

外骨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昆蟲的甲殼,雖然在我們人類眼中看來就是甲殼並不算多麼堅固,但在自然界當中,還算是比較好的防禦了。

如果說甲殼的存在,幫助昆蟲的生存機率大大提高的話。那用於飛行的翅膀,則幫助昆蟲們在自然界當中站穩了腳跟,甚至在某些時期中封神。

各位可不要小看了昆蟲的翅膀,雖然鳥類以及哺乳動物中的蝙蝠都會飛行,但這樣的飛行是依靠改變前肢實現的,想要有一個翅膀就必須放棄一對臂膀。

可是昆蟲的翅膀是長在它們的背面,對於胸部的六條腿絲毫沒有什麼影響。也就是說當其他動物辛辛苦苦改造身體獲得飛行能力時,昆蟲們卻如同開局就送了把屠龍寶刀,簡直比外掛還外掛。

不過,昆蟲的翅膀也並非沒有弱點。因為沒有肌肉來輔助飛行,所以昆蟲的翅膀就必須變得足夠的輕,足夠的薄,用快速扇動空氣的方式來抵抗重力。

另一方面,昆蟲想要繼續長大,就必須得不斷突破外骨骼的限制,所以在長成成蟲之前,它們都需要經歷不斷的蛻皮。

這樣一來,昆蟲就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

既然翅膀很薄,就意味著它很容易在蛻皮過程中受傷,並且只要一受傷就再也無法承擔飛行的功能。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飛行與蛻皮的悖論:想要蛻皮就不能有翅膀,想要有翅膀就不能蛻皮。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昆蟲一出生就擁有翅膀呢?

用「變態」來解決問題

各位可不要想歪了,這裡說的變態不是那個變態,而是我們初中生物課上所說的「形態改變」。

有關昆蟲的變態,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增節變態、表變態、不完全變態、完全變態。而想要一出生就擁有翅膀,只能依靠完全變態來實現,所以今天我就以毛毛蟲變成蝴蝶為例,給大家講講完全變態的秘密。

如果從樸素的想法來看,毛毛蟲化蛹變成蝴蝶,那毛毛蟲肯定就是蝴蝶的幼蟲,它在化蛹的時候長出翅膀,然後破蛹而出從此飛向天空。

可我卻告訴大家,這樣的想法有著兩個錯誤,首先毛毛蟲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算是蝴蝶的幼蟲,其次在蟲繭裡發生的事情也不僅僅是長出翅膀這麼簡單。

你以為化繭成蝶很勵志?那只是童話,真正的現實卻是充滿了詭異與殘酷!

通過解剖,我們可以發現毛毛蟲體內存在一些微小而透明的盤狀結構,這些東西被稱為「成蟲盤」。它們其實是一些還沒有分化的細胞,並且一直處於休眠狀態。

當毛毛蟲不停啃食樹葉時,這不僅在給自己提供能量,也為這些成蟲盤提供了能量。這樣的日子一直要持續到毛毛蟲的發育後期,在那個時候毛毛蟲已經準備要化蛹了,而它體內的蟲盤也漸漸開始成熟,漸漸能夠看出翅膀等器官的雛形。

各位注意,這個時候令人震驚的事情才剛剛發生:只要蟲繭成型,毛毛蟲的身體就會迅速崩潰,身體的細胞迅速死亡,直至瓦解成一大團富含營養的濃漿。

這些富含營養的濃漿會給那些初具形狀的器官提供能量,以便讓它們繼續發育。這些器官在營養的供給之下,會從原本分裂的狀態漸漸組合在一起,並且分化出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最終拼成一個蝴蝶的樣子。

是的,從某些意義上來講,當毛毛蟲開始分解身體的時候,它就已經死了。而原本休眠在體內的成蟲盤在吸收了毛毛蟲的身體後,才長成了美麗的蝴蝶。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這就好比小時候的你不停地吃吃喝喝,到了一定時候,你的身體突然就分解了,然後一些細胞藉此吸收營養重新組成了一個成年的你。

現在大家明白我當初為什麼會呆在當場吧,毫不誇張地說,毛毛蟲生存的意義就是為體內的成蟲盤提供足夠的營養。成蟲盤才是幼年的蝴蝶,而毛毛蟲只是一個工具罷了。

也許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昆蟲的變態發育好像真的有些「變態」。

事實上不僅是毛毛蟲,我們所能見到的所有完全變態昆蟲的發育模式都是如此:利用一個進食機器(毛毛蟲),給自己的幼體供養能量(成蟲盤),最後破體而出。

這樣的方式看起來很殘忍,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它非常的有效。昆蟲綱總共將近30個目,其中有10個目是完全變態昆蟲,而它們佔據了地球動物總量的70%以上。

除了在數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外,完全變態昆蟲還在傳承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我們從石炭紀開始就能看到它們的身影,3億多年的時光當中,它們經歷了起起伏伏,如今依舊盤旋在天空當中,堪稱動物界的大贏家。

所以啊,我一直認為世界上美妙的藝術有很多,而動物的演化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其中之一,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圖看毛毛蟲「化繭成蝶」
    但嚴格來講,這個答案不算完全正確,因為毛毛蟲除了能變成蝴蝶,更多的有可能變成蛾子,甚至還有葉蜂和葉甲的幼蟲,它們無論如何是變不成蝴蝶的。  那麼,能變成蝴蝶的毛毛蟲長什麼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化蝶前後都是什麼樣?  幼蟲並不全是「醜小鴨」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
  • 化繭成蝶 英語教師 孫彩玲
    化繭成蝶英語教師 孫彩玲 經歷了十屆「世紀杯」賽課,每次賽課都是經歷緊張的備課,一次次的修改,到最後呈現最滿意的一堂課
  • 《以家人之名》完結,唐燦、齊明月和李尖尖,誰是真正的毛毛蟲?
    只有毛毛蟲才會蛻變,而我們終究都是普通人。 劇中有段臺詞印象很深刻,齊明月說她是一條普通的蟲子,無法化繭成蝶。唐燦說她只是一條長得像蝴蝶的幼蟲,李尖尖說她頂多是一隻長得像蝴蝶的蛾子。
  • 羽化成蝶,蛹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成蟲吃掉了幼蟲
    蝴蝶幼年時期只是一隻人見人厭的毛毛蟲,而在化蛹之後,破蛹而出的則是擁有一對美麗翅膀的花間舞者,蛹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在人類社會,人們喜歡用「羽化成蝶」來描述成長與蛻變,而「羽化成蝶」的實質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破蛹之後的蝴蝶並不能算是化蛹之前的那條毛毛蟲了。
  • ...廣闊郊野求真知-陳志兵 蝴蝶 新品種 毛毛蟲 上海 幼蟲 成蝶 蝶...
    梁山伯和祝英臺羽化成蝶的愛情故事,你一定知道。可是你知不知道,他們化成了什麼蝴蝶?   上海動物園科技信息科技術人員陳志兵拋出的這個問題,讓記者一愣。隨後,他一臉嚴肅地說:「那叫玉帶鳳蝶。它的翅膀斑紋美麗,還有長長的尾突,是上海較常見的品種。」   40歲剛出頭的陳志兵,是園裡的蝴蝶專家、高級工程師,還是科普作家。
  • 灰蝶科毛毛幼蟲被螞蟻保護著,成蝶後抖抖翅膀,螞蟻想留也留不住
    在動物世界中,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都是毛毛蟲,而毛毛蟲由於爬行速度比較慢,蟲身又沒有外殼保護,容易被各種動物獵食,包括螞蟻。所以不同種類的毛毛蟲,進化出不同的技能,有些毛毛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有些會偽裝成毒蛇、樹枝等等,嚇退或躲避獵食者。
  •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
    毛毛蟲在破繭成蝶後,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嗎?看完令人意外蝴蝶是一種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而大家也知道,蝴蝶都是由令人不太喜歡的毛毛蟲蛻變而來的,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被學術界稱之為變態發育,那麼也許有人會好奇,毛毛蟲破繭成蝶,基本上是完全變換了一個心態,那麼它還會記得自己毛毛蟲的事情嗎?相關的實驗結果令人感到意外。
  • 再說英語寫作中的「化繭成蝶」
    化繭成蝶也作「羽化成蝶」。原意指蝴蝶幼蟲由蛹,經過蛻皮,變化為成蟲的過程。寓意人經歷成長,蛻去醜陋的無用的,變得智慧 、 美麗。
  • 揭秘毛毛蟲化繭成蝶全過程[組圖]
    毛毛蟲變成美麗的彩蝶是自然界昆蟲進化的一個奇蹟。人們經常在花叢中看到蝴蝶翩翩起舞,但是很少有人能近距離看到這些美麗的蝴蝶是如何從一個蟲繭裡羽化而出的,下面讓我們在跟隨鏡頭鏡頭看看蝴蝶身上發生了什麼樣的驚人變化。
  • 邊玩邊學,親手製作化繭成蝶3D模型
    連蝴蝶和蜜蜂都在忙著採花授粉同學們,你們知道蝴蝶的生長過程嗎?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蝴蝶生長過程3D模型認識蝴蝶化繭成蝶的過程母的成蝶,一生的產卵量通常從數十至數百粒卵,卵的顏色和形狀隨不同的蝴蝶而有所不同,各種蝴蝶的卵形狀和顏色都有明顯的不同,通常有球形、圓形、包子型、子彈型。幼蟲
  • 毛毛蟲變成蝴蝶都經歷了什麼
    蝴蝶的美麗令人欣喜,毛毛蟲的醜陋讓人厭惡,美好的事物總是佔有優勢。毛毛蟲代表了什麼?而蝴蝶又代表了什麼?一切事物出生的時候都是不完美的,猶如毛毛蟲。生命的過程在於不斷的改變,有的安於現狀靜待死亡,當然這也是變化,只是沒有意義的改變;有的破繭成蝶,向著更美好變化,這個過程肯定也是痛苦的。得到多少,相應的會失去多少;擁有什麼,就相應付出什麼。
  • 比小強還強的毛毛蟲,凍成冰塊都死不了
    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荒誕,人類拼命追求卻不得的東西,有些動物輕鬆就做到了,燈蛾毛蟲一種生活在南極的毛毛蟲,它的一生可以經過數十年的休眠,在生命的第十四年完成化繭成蝶,成為史上最長壽的蛾子。 普通的蛾子從毛毛蟲到花蝶,整個生命時間短的幾個星期,長的也不到一年,燈蛾毛蟲的一生卻能貫穿14年,這活了同類型生物的十幾、二十倍,如果與人類類比,那就是活了800年的彭祖。
  • 不作繭自縛,又怎能化繭成蝶!
    成長就是一個作繭自縛的過程,如果受不了這份痛,那就只能夭折在繭裡;所以已經長大的我們,都是破繭而出的碟。不論哪個解釋,我覺得這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個人不經歷苦難怎能長大?古人說的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蟋蟀在經過長期的攀爬過後再最後化繭成蝶,竹子在生長的過程中,前期用好幾年才長了幾釐米。後期竹子會突然發力,以驚人的速度生長。它的成長速度是每天兩英尺。
  • 蝴蝶還記得自己還是毛毛蟲時的事嗎?
    關於變態發育一隻漂亮的蝴蝶必須有一條令人反感的毛毛蟲蛻變而來,這個過程被稱為變態發育!從出生開始,每一條毛毛蟲就註定要變成蝴蝶,它的器官也知道這一點,因為這些毛毛蟲都有一組稱為「器官芽」的細胞,這些細胞已經被配置成像翅膀、觸角、生殖器和腿這樣的成蟲結構。
  • 【化繭成蝶】如何重拾學英語的信心
    有很多低級別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易產生困惑或者失去信心
  • 蝴蝶會記得自己的毛毛蟲時光嗎?
    有些動物在長大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眾所周知的蛻變過程——變態。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自然現象,它在生物學上是指個體生命周期中,從幼體階段到成體階段,在形狀、結構或兩者同時發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轉變。有些變態的例子很微妙。例如海星,它們會在對稱性上發生變化,從幼蟲的軸對稱轉變為成年的徑向對稱。
  • 蝴蝶的蛻變
    ,不得驚嘆蝴蝶家裡的衣櫃一定是四壁都是落地大衣櫃,好奇心令你想尋找下一隻蝴蝶,看它穿了哪一件花衣裳。蝴蝶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經過四個形態完全四個不同的發育階段,特別是蝴蝶的幼蟲階段到成蟲階段的蛻變,感覺超級變態,一條蠕動的毛毛蟲蛻變成仙,這種變態能力簡直令我欣佩。
  • 成長,是一次次蛻變的過程
    學習毛毛蟲蛻變的智慧我們都知道蝴蝶它是一種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的一生經歷了卵-蟲-蛹-蝴蝶4個時期,每個時期的外在形態很不一樣的。一隻毛毛蟲想要蛻變成美麗的蝴蝶,需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的舒適圈,有策略才能蛻變成功。當它是一隻毛毛蟲的時候,要努力吃很多食物,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或者是有自己的秘密自保武器。可是毛毛蟲殺傷力實在是太弱了,它怎麼自保呢?
  • 一些叫做蝴蝶的傢伙—化蛹成蝶 | 蘢騰生態館
    很多涉及自然保護地、植被群落、動植物棲息地等項目,都依附當地自然演變規律,在不破壞動植物生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規劃和設計,在工作中觀察和閱讀自然背後的故事,記錄自然的美麗、智慧與奇妙。【蘢騰生態館】,記錄蘢騰人對大自然的感悟,通過講解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的知識,傳播保護動植物和尊重、順應、保護自然的理念。今天,我們跟著蘢騰的小夥伴們一起揭開奇妙蝴蝶世界的一角。
  • 化繭成蝶:昆蟲變態的秘密
    在紐奧良奧杜邦蝴蝶園和昆蟲館裡,一隻聖歌女神裙綃蝶的蝶蛹正掛在那裡。圖源:ANAND VARMA, NATIONAL GEOGRAPHIC IMAGE COLLECTION卵與幼蟲幾乎所有的昆蟲最初都是卵,然後孵化成幼蟲。毛毛蟲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種幼蟲,但另一些幼蟲看上去像蠕蟲或小昆蟲,比如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