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體物理學家Kaspi:快速射電暴可能不止來自某一種類型的天體
最近,貴州的「天眼」望遠鏡觀測到了來自太空的神秘無線電信號,並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重要文章,這種神秘的無線電信號就是所謂的「快射射電暴」(FRB)。首先,Victoria Kaspi向大家解釋了什麼是快速射電暴。她表示,接收快速射電暴的裝置和收音機類似,都是接收無線電信號的。我們接收到的快速射電暴基本上都是來自銀河系之外,這些信號轉瞬即逝,持續時間僅毫秒量級。
-
揭秘銀河系裡的快速射電暴
現在,天文學家已經找到了這個奇怪信號的來源,或許還將揭開尋求已久的最神秘的宇宙信號的面紗。 在發表於11月4日《自然》雜誌的三項研究中,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確認,這是一場快速射電暴,即一種超強射電波閃光,持續時間只有幾毫秒。之前望遠鏡也曾捕捉到過這樣的爆發,但都來自銀河系外。
-
閃爍千分之一秒|科學家首次確定一快速射電暴源於磁星
那麼,這次發現是否說明快速射電暴全部來源於磁星呢?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教授張冰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一個極端看法是宇宙中所有的快速射電暴都是由磁星產生的;另一個則是不否定「大自然的創造力」,存在不止一個起源。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重複出現的快速射電暴
據外媒BGR報導, 一種被稱為快速射電暴(FRB)的射電能量爆炸已被檢測到,在銀河系中重複出現。快速射電暴被認為是由磁星引起的,磁星是一種擁有極強磁場的恆星,會自我破裂和坍縮,產生強大的能量爆炸,在太空中輻射。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探測到的FRB已經被追蹤到一個特定的磁星。 雖然大多數快速射電暴都是一次性事件,但銀河系內的一個天體似乎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產生了多次爆發。正如科學家們在 《自然-天文學》 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所解釋的那樣,這種快速射電暴似乎源於一個叫做磁星的天體。
-
閃爍千分之一秒|科學家首次確定一快速射電暴源於磁星
據介紹,快速射電暴起源的相關模型有50多個,主流理論多指向大型緻密天體,除磁星外,還有中子星碰撞、中子星與黑洞碰撞或黑洞碰撞等產生的「災變性」快速射電暴,非主流模型則有外星文明訊號等。不過,這些均未得到驗證。 「快速射電暴模型的豐富反映了對其實測約束的缺乏,很大原因是過去發現的爆發都在銀河系外,距離遙遠。」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告訴《中國科學報》。
-
科學家識別了一個快速射電暴源頭
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s 或 FRB)是一種高能天體物理現象,呈現瞬態電波脈衝,僅維持數毫秒的爆發。其來源和性質充滿神秘,通常被認為是單次爆發,但天文學家已經觀察到部分快速射電暴會重複爆發。根據發布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內識別了一個快速射電暴源頭:一顆磁星。被稱為 FRB200428 的事件是在 4 月 28 日探測到的,它源自磁星 SGR 1935+2154。
-
快速射電暴起源之謎:新發現判斷是否源於銀河系內宇宙信號
近日,世界各地射電天文臺都報告說:在銀河系內捕捉到了一個強烈的、長達1毫秒的快速射電暴。科學家們希望,進一步的研究能證明這的確是來自銀河系內的宇宙信號。儘管時間很短,但快速射電暴的能量卻高得嚇人,其一次性釋放的能量堪比太陽在一天內釋放的能量。
-
快速射電暴(FRB)在銀河系中重複出現 磁星SGR 1935+2154正在製造「噪音」
快速射電暴(FRB)在銀河系中重複出現 磁星SGR 1935+2154正在製造「噪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一種被稱為快速射電暴(FRB)的射電能量爆炸已被檢測到,在銀河系中重複出現。
-
歷史上第二次發現重複的快速射電暴!
歷史上第二次發現重複的快速射電暴!快速射電暴(FRBs)是一種毫秒級的無線電波脈衝,其起源尚不清楚,但大多數科學家表示,它們由銀河系外數十億光年處產生的強大天體物理現象(比如黑洞或密度超高的中子星的合併)生成。然而,包括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阿維·勒布(Avi Loeb)教授在內的一些人提出了更為離奇的理論,他們認為這些快速射電暴可能是極其先進的外星技術的證據。
-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終於被確定
於是,多年來,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宇宙中探測各種神秘信號,希望可以發現外星文明發出的信息,破譯後好跟他們聯繫。快速射電暴就在這個探測搜索的過程中,被發現了。什麼是快速射電暴呢?簡單來說,它是一種來自於宇宙深處的,神秘的射電天文現象,它一般持續的時間之後幾毫秒,但是卻可以釋放出驚人的能量,差不多可以抵上太陽24小時釋放出的能量,由此可見,快速射電暴發出時,是多麼的可怕。
-
不同偏振角擺動的重複快速射電暴FRB 180301
FRB 180301(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快速射電暴(FRB)是持續時間為毫秒的未知來源的無線電瞬變。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827-2相關報導:中國天眼FAST發現快速射電暴重複爆輻射具有豐富偏振特徵(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1月4日電,中國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內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信號
銀河系中第一個發射快速射電暴串(FRBs)的天體現在正式成為中繼器。在一份新的同行評審論文中,SGR 1935 + 2154被描述為發出了兩個更強大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與從星系外來源看到的無線電信號一致。
-
這個宇宙「神秘電波」源頭找到了!中外科學家首次確定一個快速射電暴起源於磁星
這是人類首次確定一個快速射電暴的起源,也是首次在銀河系內觀測到快速射電暴。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副教授李柯伽說。FAST團隊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磁星會產生高能爆發,如γ射線爆發,並不會產生快速射電暴。原因是什麼呢?
-
「天眼」再立功,看見罕見快速射電暴「三連閃」
與首個重複射電暴脈衝結構相似「這是FAST通過盲搜發現的第一個快速射電暴新源,被命名為FRB 181123。這一新源顯示出兩個特點,一是脈衝輪廓表現為較罕見的三峰結構,這種結構通常在重複射電暴中出現;二是色散量高,在已知快速射電暴裡位列前茅,由此可判斷其來自宇宙的極深處。」朱煒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中國天眼」再立功,發現罕見快速射電暴「三連閃」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朱煒瑋、李菂等與合作者利用自主研發的搜尋技術,結合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技術(AI),對FAST海量的巡天數據進行快速搜索,發現了這一新源。近日,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快報》上。與首個重複射電暴脈衝結構相似「這是FAST通過盲搜發現的第一個快速射電暴新源,被命名為FRB 181123。
-
「中國天眼」監測到宇宙新快速射電暴 偉大科學家南仁東立下大功
三峰結構射電暴首次被「中國天眼」捕獲5月13日,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消息,該臺研究員朱煒瑋、李菂等與合作者利用自主研發的搜尋技術,結合深度學習人工智慧,對「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海量巡天數據進行快速搜索,首次發現一個新的快速射電暴。
-
...中國「天眼」、「四不像」動物、大圍山梧桐、快速射電暴、翼龍
>▲來源於磁層的快速射電暴偏振多樣性。李柯伽 供圖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最新消息說,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自2020年1月完成國家驗收以來運行穩定可靠,已取得發現逾240顆脈衝星等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並以其當今世界最強靈敏度射電望遠鏡的巨大潛力,有望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
-
銀河系內快速射電暴被發現,這是人類首次,它的來源很神秘
我國的500米直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前段時間,也正式宣布加入SETI開啟對地外文明的搜索工作,天眼的主要工作就是接收來自於宇宙深處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可能是自然天體的自然現象,當然也可能是智慧生命釋放出的信號。
-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確定
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確定凸顯國際研究合作和多位置覆蓋天空的重要性科技日報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張夢然)快速射電暴從近十年前第一次被發現以來,就一直令天文學家困惑不解。而根據英國《自然》雜誌4日同時公開發表的三篇論文,科學家首次確定了一個快速射電暴在銀河系內的起源。多個衛星及地面望遠鏡探測到的這些無線電波的明亮脈衝顯示,它們來自銀河系內的一顆磁星。科學家同時發表了對此次研究結果的看法以及人類目前對神秘快速射電暴的理解。快速射電暴首次發現於2007年。
-
85億年前的新快速射電暴、132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又有新發現
早在今年4月,FAST便發現一個新快速射電暴,並在國際著名《天體物理快報》發表。快速射電暴是射電波段最亮的持續僅幾毫秒的神秘現象,在2013年才得到正式命名,其起源完全未知,是天體物理領域最大熱點之一。FAST所發現的快速射電暴,來自85億年前的宇宙深處,表明FAST已具備開拓新學科方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