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17歲就發頂尖期刊的學霸,都做對了什麼?和藤校終身教授做科研!

2020-11-28 網易新聞

  

  作為準留學生

  你一定想知道 每次通宵爆肝大課題後

  還能在頂尖期刊發表署名科研論文的滋味

  會有~多~麼~爽~

  下面主頁君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寶藏男孩

  就讀於Gunn High School的Kevin Frans

  就是這樣一個「男默女淚」的

  「真人版高中生天才」


  像多數「天才敘事」那樣

  年僅17歲時

  Kevin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

  發表了一篇關於深度學習的論文

  並成功提交到了行業內的頂級會議ICLR

  這篇論文厲害到什麼程度呢?

  ——它讓「鋼鐵俠」馬斯克的合伙人

  全美第一大非營利性人工智慧組織

  OpenAI的創始人約翰·舒爾曼(John Schulman)

  都在看到的瞬間驚呼

  「太!牛!X!了!」

  

  OpenAI創始人John Schulman

  但與媒體為了抓人眼球

  刻意報導的那種「畸形作弊天才」不同

  即便Kevin的老爸本人也是實打實的計算機高手

  (其父是FPGA生產商的矽晶片設計師)

  但Kevin的成就卻完全不來自「拼爹/啃老」

  更不是找機構花錢買論文坑位

  那種無良騷操作

  相反

  他用了成功學最忌諱的方法——

  「靠實力說話」

  年紀只有17歲的他

  人生當中有整整7年幾乎都用在了編程上

  這是啥概念呢?

  就是即便每天只寫4個小時的程序

  ...7年 x 365天 x 4小時

  也足足有10220 小時

  妥妥達到了成功的基礎配置

  「一萬小時定律」

  

  趕上業餘時間 他還會閱讀大量論文

  名噪一時的「雅達利大崩潰「遊戲

  以及人工智慧界突破性的AlphaGo

  都被他自己在家重新複寫和部分呈現

  你看

  相比那些買paper又拼爹的小孩

  這才是天才少年的標準養成路

  

  Kevin目前已經是MIT的大二學生

  隨隨便便走捷徑

  只會讓人一陷到底

  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刻意練習

  才是成功的終極密碼

  下面7位來自耶魯、MIT、牛津的終身教授

  就將帶給你

  全程在線指導完成100%藤校科研活動

  親手完成的的高規格活動成果

  以個人身份發表高含金量論文

  1 on 1 藤校終身教授「定製推薦信」

  SPARK Academics全球名校頂級科研

  給你10000小時定律般的紮實成就

  

  先人一步!開啟你的MBA初體驗

  市場營銷在現代企業發展中的應用

  

  心動指數:9分

  適合方向:商科、市場營銷、品牌管理

  在「萬物皆可聯名」的今天,品牌們一直都在刷新著聯名的定義和玩法:

  喜茶 x Fenty Beauty,一個食品一個美妝,八桿子打不著的品牌聯名了芝芝桃桃系列彩妝,看到卻好想下單畫個「蜜桃斬男妝」

  好利來x奧利奧聯名系列蛋糕,明知是「減肥路上的一號殺手」,也會為了俏皮的包裝心甘情願付款;

  600歲的故宮x國貨之光完美日記做的宮廷聯名,祥雲紋、雕花圖案,分分鐘改變你對國貨的踩雷印象;

  沒有人能抗拒美的東西,但只有很少人知道,品牌帶來美好體驗的「魔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市場營銷。

  

  用紮實的原材料甜蜜你的味蕾,這是喜茶的產品+marketing策略

  用600年的歷史打造超級IP,玩轉新媒體,這是故宮的IP營銷之道

  猜準了95後、00後的消費能力,不到百元拿下一線產品的質量,這是完美日記的供應鏈能力和定價策略...

  在人人皆可創業的今天,學會營銷,就是提前預訂了一個「CEO「般的未來。在那,MIT斯隆商學院終身教授將會帶你「預習」全套營銷秘籍:

  提前走進MIT的MBA課堂:從傳播角度分析網紅品牌的「aha moments」;

  掌握傳奇品牌「營銷哲學」:包裝設計、消費心理學、科特勒定義,凱洛斯效應

  用最時髦的市場營銷玩法:洞察消費者心理,對品牌/營銷/創意廣告/產品美學等環節一探究竟

  從0到1構建你的workshop企劃:Get營銷品牌、產品、公司甚至營銷自己的全面構架

  當同齡人還在TVB商戰劇沉迷,你已經著手打造自己的創業品牌。

  此項目學生人均獲得Offer數:5.31份

  特別收穫:

  一對一定製網申推薦信(.edu 後綴)

  EI/CPCI 論文發表

  G5/藤校級別科研經歷

  了解更多市場營銷項目信息

  錯過這次,只能再等一年

  

  成交!你的第一桶金到手

  股票組合與金融投資數學模型研究

  

  心動指數:9分

  適合方向:金融、創業、投資、商科

  你一定做過這樣的「白日夢」吧?

  不想過冬,就「飛去熱帶的島嶼遊泳」

  想看極光,就去聖誕老人的故鄉找「神秘歐若拉」;

  不想打工,就去註冊自己的公司,僱傭職業經理人拿下一個又一個千萬營業額;

  不想管理,就去成為同齡人的「天使投資人」,看小小投入如何一點點滾成大雪球...

  是的,我正在描述的這個東西,就叫做「財務自由」,而沒有人會否認, 實現財務自由的最佳方法只有一個——金融股票投資

  

  在股票市場接連爆出「牛市」的當下,蔚來汽車市值已經翻了10倍,曾經不看好它的人,就這樣錯失了「100塊1000元」的良機;

  而另一邊,Moderna新冠疫苗一出,曾經押注黃金和美股市場的人,卻又紛紛看著千元貶800;

  正確的投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穩健的心理素質,踏實的金融知識,才能不成為韭菜;而這,正是芝加哥大學金融數學系終身教授N.N.要帶給你的能力:

  TOP1金融教授親自指導的股票投資訓練:挖掘最優潛力股

  風險壓力測試、組合業績歸因、組合收益風險優化...鎖定「牛市最優投資組合」

  各種金融衍生品和股票概率論,期貨、標準化合約...確定零和博弈等相關技術

  獨到的投資眼光、快準狠的投資手法,實現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當同齡人準備在黑五血拼,你早已看好電商潛力股,拿下了第一桶金。

  此項目學生人均獲得Offer數:4.33份

  特別收穫:

  一對一定製網申推薦信(.edu 後綴)

  EI/CPCI 論文發表

  G5/藤校級別科研經歷

  了解更多金融投資項目信息

  錯過這次,只能再等一年

  

  外掛級「學霸腦」速成班!

  康奈爾·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科研實訓


  心動指數:8分

  適合方向:心理學,人類學,腦科學,社會學

  承認吧!作為準留學黨,誰還不希望有個「開掛大腦」呢?畢竟,如果有此等buff加持——

  Final當前,擁有超強記憶力的你,一個月就能記住一學期的內容,考試從不發愁;

  面試過程中,識別招生官表情裡的「微信號」,穩準狠斬獲Top20的offer;

  管他lol、王者還是吃雞,超強全局意識,一路carry全場,同班女生打call助威;

  但你以為get學霸腦就是每天一杯熱牛奶?早睡早起改變生活習慣?吃核桃「以形補形」?

  Too naive,在提升智力的玄學蠱惑大腦前,你首先要了解——「科學家眼裡的人類智力,究竟是如何形成?」而這個問題,只有美國當代心理學屆的「祖師爺」,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Sternberg才能回答。

  

  作為智力理論「三元智力論」的提出者,他不僅能成為你探尋自己智力秘境的開端,更是你實現學霸腦速成的絕佳機會,你將:

  探秘人類智力形成背後的理論

  心理學,認知,生物學,文化等元素

  學習「真正天才」或「超級大腦」人群智力的發展異同

  揭秘心理學、教育、社會是如何對智力構成影響

  GPA4.0?Top 20 offer?

  普通人才做選擇,buff加持的我選「都要」

  此項目學生人均獲得Offer數:4.83份

  特別收穫:

  一對一定製網申推薦信(.edu 後綴)

  EI/CPCI 論文發表

  G5/藤校級別科研經歷

  了解更多認知心理項目信息

  錯過這次,只能再等一年

  

  制霸未來的第一人:程式設計師

  機器學習與大數據技術的實際應用


  心動指數:9分

  適合方向:計算機,算法工程,大數據,人工智慧

  毫無疑問,我們早就進入了一個AI大數據發展的「黃金時代」 。

  ①出行必備軟體滴滴,把Uber趕出中國市場的它,現在還要搶起「汽車商」的生意!最近聯合比亞迪發布的電動車D1,就是「幾億中國人的出行數據」賦予它的優勢

  ②蘋果叫好又叫座的自研處理器M1,就是Apple在「全球用戶的硬軟體使用數據」上改進後的成果;

  ③本地網站大眾點評,只需你的幾次關鍵點擊,它能自動猜出你的口味喜好,給你推薦餐廳,這就是「深度學習+機器算法+人工智慧」在我們生活中的日常運用。

  在你不曾意識到的情況下,其實我們的生活,早讓人工智慧安排的明明白白。而人工智慧的起點,正是專業排名Top1的,CMU卡耐基梅隆計算機系。你將在終身教授G.K.的指導下:

  深入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領域的相關知識

  運用數學,統計學和程序設計提供基礎,接觸探索產品視覺或數據分析可視化

  實操數據分析和計算機視覺可視化的相關學術探索

  結合python語言,將所學領域的知識與實際產品結合,解決數據分析與計算機實際問題

  17.64萬美元/年,對,你沒看錯——

  這就是一個junior程式設計師的基礎年薪

  此項目學生人均獲得Offer數:5.76份

  特別收穫:

  一對一定製網申推薦信(.edu 後綴)

  EI/CPCI 論文發表

  G5/藤校級別科研經歷

  

  擺脫"留學peer pressure"

  成為自己的「治療師

  JHU—人類意識在認知科學中的研究

  

  心動指數:9分

  適合方向: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

  在這個壓力很大的社會,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留學生的心理困境,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大概是非常恰當了

  再比如,知道要非常努力才能毫不費力,讓自己停下來歇歇的瞬間,卻看見同齡人拿下了丘成桐競賽金獎,心裡真的不是滋味;

  班上的女同學,左手拎著Chanel,腳踩一雙Jimmy Choo,心裡痒痒得不行,寧可吃土一兩個月也要買到同款;

  焦慮也好,攀比也罷...數不過來的情緒隨時都能壓垮自己,而想要成為情緒主人的辦法只有一個,成為自己的心理諮詢師。約翰霍普金斯終身教授J.F.,將會是你在認知心理學領域的指路人。他將帶你以大腦思維為起點,學會如何分析、解讀人類行為背後的動機,找到內心隱秘的角落:

  解讀自己的行為、動機,進一步了解人性

  探究焦慮症、攀比心、peer pressure來臨時,自己的思考模式

  研究人類意識體驗的本質

  象徵計算在人類認知中的角色以及思維與大腦的關係

  根據人類記憶、視覺和感知、決策進行道德推理

  此項目學生人均獲得Offer數:4.58份

  特別收穫:

  G5/藤校級別科研經歷

  了解更多心理學項目信息

  

  體驗「斜槓」生物科研人的一天!


  心動指數:9分

  適合方向:生物,統計,醫學

  輝瑞、莫德納等醫療巨頭公司剛剛領跑「COVID19」疫苗;

  IT狂人埃隆·馬斯克就說4次新冠測試,「兩陰兩陽真奇妙「

  杭州HPV疫苗剛放開,預約檢測的頁面就宕機...

  為什麼生物學的發展感覺很波折?這是因為猜想提出、方案論證、臨床實驗,每一步都有好長的周期,動不動還有人道主義危機。大量的數據怎麼都處理不完,更何談得出結論?

  而這正是生物統計學的魅力所在:這門全新的交叉學科中,你將綜合運用大數據和計算機算力,解決那些複雜的計算,用人類精準的智慧找到生物學本身的問題。換句話說,生物統計,就是用計算機幫生物er「開天眼」。

  你會跟隨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統計終身教授N.P.T.接觸目前最領先的「生物信息學」,以科研學霸身份,開啟你的新日常:

  √關注分子數據和臨床數據的整合:集成TCGA的體細胞突變、基因表達、DNA甲基化、拷貝數變

  √研究統計和算法評估大型生物醫學數據:基因表達,邊緣缺失數據恢復實驗結果表明√生物統計序列分析,有監督/無監督機器學習,圖論模型和網絡分析,資訊理論等

  更有頂級期刊發表論文的機會,讓自己在生物狂人的路上更進一步。

  此項目學生人均獲得Offer數:4.52份

  特別收穫:

  一對一定製網申推薦信(.edu 後綴)

  EI/CPCI 論文發表

  G5/藤校級別科研經歷

  了解更多生物學項目信息

  錯過這次,只能再等一年

  

  站上「真正的上帝視角」

  雲計算網絡與分布式系統研究

  

  心動指數:8分

  適合方向:計算機,人工智慧,數據科學,算法工程

  提及雲計算,你是不是也產生過「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嗎」的疑問?

  好吧,事實是:

  當躺在床上刷tinder、微博時,和喜歡的男生/女生匹配;

  當你隔著大洋彼岸,倒著時差堪比「打工人」上ZOOM大學;

  當你把《曼達洛人》《女王的棋局》等大火美劇資源存儲到雲盤;

  當你打開抖音、TIKTOK時主頁上滑的每條短視頻內容;

  你所輸入的「每條需求」,都會經過「雲」系統,進行著複雜、精密、高速度的大型運算。換句話說,如果離開雲計算,你就什麼也別想做了!

  因此,掌握了雲計算,就是真·Get上帝視角,制霸一切數據和信息UIUC計算機科學系終身教授M.C.將指導你,探索「在線雲」背後的網絡和分布式統計:

  百度雲盤、iCloud等系統中的關鍵設計和選擇: 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

  雲伺服器虛擬化網絡環境設計、運行和保護實際運營網絡與計算機技術混合演化史

  網絡基礎結構設計、路由協議,外圍防禦,研究網絡雲端隱私與安全等

  為自己的第一個百萬年薪鋪路,託起精英雲集的前沿技術

相關焦點

  • 京領藤校科研 | 桃李遍藤校的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來了!
    ,並接受了京領新國際的專訪,對未來參與京領藤校科研項目的學生提出了他的寶貴經驗和建議。 此外,我在這方面的工作發表在了多個頂級學術期刊上,並且還獲得了《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經濟學人》、《財富》等頂級媒體的引用。我還為對衝基金公司做諮詢,向政府提供金融和創新政策方面的建議,並且還作為專家出席美國國會。
  • 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院士帶你做健康大數據分析項目!
    「 相比於那些早期學術生涯相似但沒有頂尖合作者的同齡人,與頂尖科學家合作發論文會給初級研究人員在學術生涯中帶來持久的競爭優勢。 京領藤校科研不僅邀請到了來自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學終身講席教授 而且是哈佛大學數據科學項目聯合負責人—— 項目導師
  •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鄭景旭校友鄭景旭科研成果首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化學家約翰·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和吉野彰三人,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40多年來,科學家對電池技術研究不輟,產品不斷升級迭代。在新能源儲存方面,可充電的金屬負極電池是一個嶄新的發展方向。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Struct.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SCI期刊論文14篇(AB檔13篇),會議論文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第一發明人9項),已獲授權5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航天基礎預研等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對面向環境勘探、軍事偵察發展高速移動軟體機器人系統,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 中國科學做對了什麼?-虎嗅網
    近年來,中國科學家在頂級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其他一些指標也表明,中國科學在近年來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就。但中國究竟做對了什麼才取得了如此成就?又做錯了什麼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在回答「做對了什麼」這個問題時,筆者當然也嘗試著回答「做錯了什麼」,並把它與全文的討論整體上融合在一起。在此處,本文所說的科學主要限於以學術發表為目的的基礎科研。技術應用為目標的研發進展,將是筆者另一姊妹篇文章「中國創新究竟做對了什麼?」討論的內容。中國科學做了什麼?
  • 那些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幾乎都是「大牛」
    (原標題:那些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幾乎都是「大牛」)
  • 學霸中的學神:大三成為CVPR審稿人,28歲任教史丹福大學
    清華大學是個學霸遍地的地方,但強中更有強中手,吳佳俊當之無愧地被公認為是「清華學神」,不僅導師讚不絕口地誇他:「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已經超過博士生」,而且,他還是CVPR審稿人。前不久,年僅28歲的他在Twitter上說:「很高興告訴大家,我將於2020年加入史丹福大學擔任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
  • 深外校友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深圳外國語學校校友、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鄭景旭也正發力於電池技術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日前,以鄭景旭為第一作者的論文《Reversible epitaxial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s in battery anodes》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雜誌上發表。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18歲時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本科就讀北大數院期間19門課程成績100分、7門99分,35歲成為麻省理工(MIT)終身教授……近日,數學「大神」惲之瑋再獲國際大獎——西蒙斯學者獎,成為第4位獲此榮譽的華人數學家。
  • 中國家庭最大的冒險不是送娃出國, 而是對藤校的神化與迷戀!
    那些從超級精英大學畢業的學生(常春藤盟校加上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杜克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有1/5的機會在30歲左右前躋身財富前1%,年收入超過630,000美元。  上其他精英大學畢業,這個機率是1/11;而讀社區大學,這個機率只有1/300。
  • 惲之瑋斬獲西蒙斯學者獎:18歲滿分獲IMO金牌,35歲成MIT終身教授
    沒錯,就是那個18歲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金牌,35歲捧起「科學界奧斯卡獎」、成為MIT終身教授的北大數學學神惲之瑋。 畢竟,北大數學本科的所有專業課裡,惲之瑋有19門課都是100分,還有7門課也是99分。 這大概就是「學霸考滿分是因為試卷只有100分」的現實例子了。 從北大畢業後,他就去了普利斯頓數學系讀博,博士畢業後就留校做了一年研究院,很快就去了同樣是理工科全球頂尖高校的MIT教數學。
  • 他是復旦學霸,與施一公、饒毅齊名,放棄耶魯終身教授,全職回國
    在這股熱潮中,「科學研究丹尼爾」石一公和「耿直教授」羅伊不僅有深入的研究經驗和驕傲的研究成果,而且道德素質也在人們中以龍鳳、謙虛和實用主義、敢於直言的「黑暗」引領國內科學界的潮流。 此外,今天的年輕人也有值得學習的「科研丹尼爾」,他的名字叫赫達。《西湖三傑》前兩年,與石一公、饒毅一起回國,他的名聲較低,或逐漸為人所知的西湖大學副校長。
  • 這四類16個培養藤校「預備軍」的頂級夏校,離申請截止竟然不到兩個...
    申請條件:年齡從15歲到18歲不等。(在極少數情況下,年齡較小或較大的學生都可以入學。) 申請須知:需要成績單和推薦信,不需要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 基本信息:科研類夏校。項目包括一個為期兩周的線上學習課程和一個為期四周的住宿項目。
  • 斯坦福終身教授崔屹專訪:那些指引向成功的力量—新聞—科學網
    > 作為曾經的學生,崔屹是學霸中的戰神,在哈佛讀博,在加州伯克利讀博士後,在無數人夢想的頂尖期刊《自然》、《科學》發表科研成果是家常便飯; 作為現在的發明家,崔屹團隊的發明已經三次被《科學美國人》評為年度「十大創新技術」:2010年,移動式水過濾器;2014年,將低級廢熱轉化成電能的電池;2016年,會製冷的衣服。
  • 為什麼學物理的人,做什麼行業都很出色?
    這些知識都是前人探索的成果,甚至有些到現在都還只是猜測,而主要學習階段結束後,學生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研究方向,參與科研。進入科研階段之後,就完全是一種新的生活。以轉行金融為例,在本科時發展人脈比之積累學術沉澱更為重要,此時可適當觀察選擇數學或金工強校,以求在學期間拓寬視野,在結識良師益友的同時,得知在畢業後轉行和發展過程中有用的信息。再以欲轉行工程者為例,則應看重學校與對口企業的合作與實習機會,而非一味追求學術排名,學界活躍的大學一般與業界名聲良好的大學重合度很低(除藤校等頂尖大學外)。
  • 35歲成MIT終身教授!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再獲大獎
    18歲時滿分斬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本科就讀北大數院期間19門課程成績100分、7門99分,35歲成為麻省理工(MIT)終身教授……近日,數學「大神」惲之瑋再獲國際大獎——西蒙斯學者獎,成為第4位獲此榮譽的華人數學家。惲之瑋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還有許晨陽、張偉、朱歆文、袁新意、劉若川、肖梁等數學家。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4年之後,他先後在美國「新常春藤名校」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美國大學排名第九的頂尖私立研究型高校西北大學做教授,並且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科研能力,獲得了美國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就這樣一直到了2007年,他做出來讓所有認識他、了解他的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回國了,很乾淨回國的那一種。
  • 讀博時每天工作17小時,現已是助理教授研究員
    連續4年幾乎每天在實驗室工作17個小時,除了整天打交道的蛋白結構,她對科研工作以外的事情幾乎沒有什麼了解。 然而——和她相識了8年的導師、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副所長劉志傑教授說,在她瘦弱的身形下,內心非常豐富,充滿著力量,她的基因裡從來就沒有放棄!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專訪
    (本文來自《清華管理評論》2017年6月刊) 作為曾經的學生,崔屹是學霸中的戰神,在哈佛讀博,在加州伯克利讀博士後,在無數人夢想的頂尖期刊《自然》、《科學》發表科研成果是家常便飯; 作為現在的發明家,崔屹團隊的發明已經三次被《科學美國人》評為年度「十大創新技術」:2010年,移動式水過濾器;2014年,將低級廢熱轉化成電能的電池;2016年,會製冷的衣服。
  • 在美獲得終身教授的中國天才,榮譽加身之際,因祖國呼喚火速回國
    我國如今經濟發展迅速,各領域也都有了巨大突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可謂是發展的蒸蒸日上,當然這些都離不開人才的貢獻。這些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是我們如今國家發展的建設者,都是被值得尊敬的驕傲。就有這麼一位中國天才,在美已經獲得終身教授的職位,榮譽加身之際,棄美回國,只因祖國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