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課文學習指導——《動物遊戲之謎》

2021-01-15 劍鳴濤聲

【編者按】

今天是2月28日,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我們暫時還開不了學!在結束了必修三第一、二、三單元古詩文的學習之後,網上直播課程還要進行一段時間。從今天起,轉入必修三第四單元現代文的學習。由於現代文特別是小說課文篇幅較長,大家手頭又沒有課本,教師上課又不能將文本完全呈現,所以從今天起,原創文章公眾號「劍鳴濤聲」在原來推送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材課文學習輔導文章時,又有了兩大改進:一是提供電子課本本課學習內容截圖,按順序插入指導文章中;二是提供所有課後「思考與練習」的答案截圖。在閱讀文章時,一定不要認為插圖只是陪襯!同時提醒各位:現代文教學更要重視課前的及時預習和課後的複習鞏固!因為教師上課時不能完全呈現文本,只能抓住單元教學重點,簡明扼要進行點撥;學生聽課時師生互動受限,不能像課堂授課那樣充分交流。只要您加關注,每天都可以按時收到相關課程的學習指導文章!和二、三單元一樣,一天一課,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安排,靈活機動的適時適地學習!——只要您想學,打開手機就能學!課餘還可以讀一讀本號每天都會準時推出的一篇原創文章!

今天推出第四單元第12課:

12.動物遊戲之謎

一.單元學習內容:

科普文章

二.單元學習要求:

1. 要重視科學精神的培養,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科學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現的人格魅力。

2. 注意審美鑑賞,感受科學思維及其語言表達的特殊美感。

三.本課學習目標:

1.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培養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

2. 抓住關鍵詞句,品味文章準確、平實、簡明的語言特點,以及生動描寫和嚴謹說明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認識動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體,重新審視人類和動物的關係。

4.培養勤於探索、勇於鑽研的科學精神。

四.教材課文原貌:

五.作家作品和文體介紹:

周立明,科普作家。《動物遊戲之謎》被選為二十世紀科普佳作。

科普說明文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性文體,大致分兩類:一是科學說明文,以傳授一般科學知識為目的,有很強的科學性,嚴格遵循科學原理,語言簡潔、平實、淺顯易懂;一是科學小品文,多用文藝筆調介紹科學知識,闡述科學道理,常藉助生動比喻、有趣聯想,在講清科學道理的同時,使讀者得到感情陶冶和藝術享受。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此類文體是過去一段時間高考常考文本,稱之為科技文閱讀(自科文和社科文),2007年以後,此類文本閱讀演變成論述類文本閱讀,取材多為社會科學領域,少有自然科學領域,但命題方式和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毫無二致,完全相同,要高度重視!

科普文章,其實就是說明文。說明文閱讀要抓住說明的事物和事物的特徵來進行。說明方式有平實說明(客觀說明)和生動說明(科學小品的文藝性),說明方法主要有: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

需要說明的是:比喻和對比,在記敘類文章和文學作品中,就是兩種修辭手法,在說明文中是兩種說明方法,在議論文中是兩種論證方法。

六.導語設計:

2020新年伊始,因為某些人濫食野生動物引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席捲神州,波及世界!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同是院士,人們對他們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對以鍾南山、李蘭娟、王辰為代表的,人們心存感激,頂禮膜拜;而對以高福為代表的,人們則心懷怨恨,棄如敝履!為什麼?這場災難,也讓我們對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有了全新的認識!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動物,去揭開它們的遊戲之謎!

七.基礎知識一覽:

八.問題設計:

1. 動物為什麼遊戲,課文裡提供了哪幾種假說?你認同這些說法嗎?理由是什麼?這些內容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2.那麼,除了這些段落,文章其它段落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3. 作為科普文章,本文的科學性是如何體現的?讀了此文,動物的遊戲行為引發了你哪些思考?

九.主旨點睛:

這篇科普文章在介紹動物遊戲現象的基礎上,介紹了當今世界人們對這一現象的研究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鼓勵人們積極去探求動物遊戲的奧秘。

十.藝術特色:

1.用詞精到,語言平實,通俗易懂;

2.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

3.「總—分—總」的結構形式。

(要求:你能一一舉出實例來嗎?)

十一.板書設計和課後習題答案:

【附】問題設計參考答案:

1. 四種,依次是演習說(生活的演習)、自娛說(自我娛樂、自我安撫和保護)、學習說(實踐性很強的學習行為)、鍛練說(鍛鍊逃避敵害的能力)。這些內容在課文的9-14段。

2. 第1-4段:以葉猴、北極渡鵝、露脊鯨為例介紹動物的遊戲行為,並點明這是動物行為研究中的一個複雜問題。

第5-8段:介紹動物遊戲行為的三種類型及特徵。

①單獨遊戲:無需夥伴,獨自進行,興高採烈、奔跑、跳躍、打圈子;

②戰鬥遊戲:兩個以上個體參加,社會行為,親密廝打,極有分寸,配合默契,絕無傷害。

③操縱周圍事物遊戲:動物支配環境能力。

第15段:指出動物遊戲還有許多謎團待解,需進行深入研究。

3. 問題①a.知識準確、真實;b.思維嚴密、清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分—總)c.態度認真,嚴謹(語言準確;尊重生命存在,敬畏生命奧秘,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治學方法,推陳出新的創新精神。)

問題②動物也有智慧和情感,給青少年減負,保護其天性。

十二.延伸閱讀和練習:

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動物冬眠之謎

冬眠,是變溫動物避開食物匱乏的寒冷冬天的一個「法寶」。   

你看,冬天一到,刺蝟就縮進泥洞裡,蜷著身子,不食不動,它幾乎不怎麼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鐘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裡,半小時也死不了,可是當一隻醒著的刺蝟浸在水裡2-3分鐘後,就會被淹死,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冬眠時,動物的神經已經進入麻痺狀態。有人曾用蜜蜂進行試驗,當氣溫在7-9℃時,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動,但輕輕觸動它時,它的翅和足還能微微抖動;當氣溫下降到4-6℃時,再觸動它卻沒有絲毫反應,顯然它已進入了深沉的麻痺狀態;當氣溫下降到0.5℃時,它則進入更深沉的睡眠狀態。由此可見,冬眠時神經的麻痺深度是與溫度有密切關係的。   

另外,冬眠時,動物體溫顯著下降。據研究,黃鼠在130個晝夜的冬眠時間中,共放出70卡熱量,但冬眠過後的13.7個晝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熱量。一般來說,動物在冬眠過程中,每晝夜只能放出0.5卡熱量,但在它甦醒後,興奮的時候,每晝夜則能放出42卡熱量。由此可見,冬眠動物體溫下降時,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動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體溫,更重要的是供給冬眠時體內的消耗。一般動物在冬眠前的體重,都比平時增加1-2倍,冬眠之後,體重就逐漸減輕。如冬眠163天的土撥鼠體重減輕35%;冬眠162天的蝙蝠體重可以減少33.5%。   

動物在冬眠時,血細胞還會大大減少。平時,1立方毫米土撥鼠血液中,會有12180個白細胞,但冬眠時平均只有5950個,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儘管體內「衛士」──白細胞大大減少,但冬眠動物卻從來沒有發現生病的。   

那麼,為什麼每年到一定的時候,動物就會進入冬眠呢?   

為此,科學家進行過長期的探索。   

夏天,科學家從人工條件下進行冬眠的黃鼠身上抽出血液,注射到活蹦亂跳的黃鼠靜脈裡,結果,它像被麻醉一樣,很快進入昏睡的冬眠狀態。   

看來,在冬眠動物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一種能誘發冬眠的物質。實驗還表明,冬眠時間越長的動物,其血液誘發冬眠的作用越強烈。   

那麼,這種誘發冬眠的物質是什麼呢?   

據研究,這是一種存在於血清中的顆粒狀物質,有時這種物質也會粘附到紅細胞,因而使紅細胞也有了誘發冬眠的作用。   

奇怪的是,在正常情況下,動物對外來物質總是排斥的,但冬眠中的動物例外。科學家抽出冬眠旱獺的血清,注射到黃鼠的血液中,黃鼠不但不產生排斥反應,反而呼呼入睡,進入冬眠了。   

科學家的不斷探索又帶來了新的信息,在動物的血液中,還存在著另一種與冬眠物質相對抗的物質。這種物質在血液中達到一定量時,就使冬眠的動物甦醒過來。   

這樣看來,動物何時開始冬眠,不僅取決於誘發物質,而且也取決於誘發物質和抗誘發物質比例的變化。科學家判斷冬眠的動物可能一年到頭都在「製造」誘發物質。抗誘發物質可能是在進入冬眠後開始產生的,並且其產量是沿直線上升,直到春暖花開才逐漸減少。當抗誘發物質在血液中的濃度足以控制誘發物質的時候,動物才能從冬眠中甦醒過來。   

至今,人們仍然未完全揭開動物冬眠的奧秘,探索還在進行,科學家認識到,研究動物冬眠不僅妙趣橫生,而且在航天與醫學上有重大實用價值。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由於冬天寒冷,食物匱乏,恆溫動物為了避開這個難捱的季節,就選擇了「冬眠」這種越冬方式 。

B.縮進泥洞裡,蜷著身子,不食不動,幾乎不怎麼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鐘只跳10-20次:這時候的刺蝟就處在冬眠狀態中。

C.冬眠時動物神經的麻痺深度與環境溫度密切相關,溫度越低,神經的麻痺狀態越深,當氣溫下降到0.5℃時,冬眠動物則進入更深沉的睡眠狀態。   

D.冬眠時,動物體溫顯著下降,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冬眠動物的皮下脂肪有兩大作用:一是可以保持體溫,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供給冬眠時體內的熱量消耗。

B.動物在冬眠時,血細胞會大大減少。白細胞大量減少是冬眠動物從來不生病的主要原因,

這顯然有悖常理。

C.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冬眠動物的血液中還存在著一種與冬眠物質截然相反的物質,它在血液中達到一定量時,冬眠的動物就會甦醒過來。

D..在正常情況下,動物對外來物質總是排斥的,但冬眠中的動物對外來物質卻不排斥,這就像白細胞大大減少,而冬眠動物卻很健康一樣反常。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冬眠動物的血液中含有一種能誘發冬眠的物質,冬眠時間越長的動物,其血液誘發冬眠的作用也越強烈。   

B.能夠誘發動物冬眠的物質是一種可能存在於血清中的顆粒狀物質,它有時也會粘附到紅細胞上,使紅細胞也具有誘發冬眠的作用。

C.本文前半部分採用列數字、舉例子和作比較三種說明方法,非常準確的說明了動物冬眠時神經、體溫和血細胞的變化情況。

D.動物的冬眠和動物的遊戲一樣,雖然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懈探索,但都還存在著不少待解之謎,有待後人繼續探索發現。

附:【參考答案】

1.A.冬眠的是變溫動物。

2.B.白細胞是「體內衛士」,可有效抵抗疾病發生,而題意正好與此相反;另外,「從來沒有發現生病的」與「從來不生病」也不是一回事。

3.B.是「肯定」存在而非「可能」存在。

相關焦點

  •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課文學習指導——《宇宙的邊疆》
    在結束了必修三第一、二、三單元古詩文的學習之後,網上直播課程還要進行一段時間。從今天起,轉入必修三第四單元現代文的學習。由於現代文特別是小說課文篇幅較長,大家手頭又沒有課本,教師上課又不能將文本完全呈現,所以從今天起,原創文章公眾號「劍鳴濤聲」在原來推送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材課文學習輔導文章時,又有了兩大改進:一是提供電子課本本課學習內容截圖,按順序插入指導文章中;二是提供所有課後「思考與練習」的答案截圖。在閱讀文章時,一定不要認為插圖只是陪襯!同時提醒各位:現代文教學更要重視課前的及時預習和課後的複習鞏固!
  • 人教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原文及「快樂讀書吧」解讀
    以下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本拍照圖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人教統編版語文一下第一單元「識字(春夏秋冬)」教材及部分解讀人教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最新」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課文原文及部分解讀
  •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新在哪?溫儒敏詳解十大問題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選擇性必修」即將投入使用,我講一講編寫意圖和體例,對教材的使用提一些建議。關於這套新教材「新」在哪裡?2019年在六省市投入使用前的培訓會上,我有個發言也做了介紹,是就整個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說明,而這裡主要講「選擇性必修」,分10個問題來講。
  • 高中語文教材包括哪些重點學習內容?總主編告訴你
    教育部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溫儒敏介紹,高中語文此次一共編了5冊,分為必修教材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上、中、下3冊。在內容上統籌安排,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按照「整體設計,自然滲透」的思路選擇內容,設計學習任務。選文強調導向要正面,要文質兼美,深淺也比較適合,具有經典性和時代性。
  • 【必修地理】原創2021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海水的運動
    1第三單元地球上的水第三節海水的運動的內容。>新課標必修一【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1地球的宇宙環境【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3地球的歷史【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層結構【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2.2大氣受熱過程和大氣運動【必修地理】原創2020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
  •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電子課本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電子課本 2013-01-11 11:3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了解大自然的啟示
    人教版語文小學四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了解大自然的啟示本組教材的學習是對觀察大自然、保護環境等專題的延伸與發展,並有新的內涵。了解一些新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關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對自然的觀察、了解、發現中受到有益的啟示,同時發展觀察、想像等思維品質;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繼續培養默讀與自學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一、《自然之道》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新在哪裡?總主編溫儒敏詳解十大...
    原標題:高中語文統編教材「選擇性必修」新在哪裡?總主編溫儒敏詳解十大問題 | 特別關注民小編說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選擇性必修」即將投入使用,對於這套新教材,該如何進行「學習」與「研習」?對於學生閱讀、寫作、應對考試以及最關鍵的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等關鍵問題,新教材編寫意圖和考慮是什麼?
  • 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古詩文數佔比近半 必修冊以「勞動...
    【新民晚報 新民網】今天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即將於今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情況,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介紹,語文教材精選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名篇,注重題材的多樣性和體裁的覆蓋面,從古風、民歌、絕句、律詩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
  • @高中生:新北師大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課文翻譯+單詞彙總!
    高中的童鞋們好哇,學姐總是和你們分享人教版高中英語單詞(必修1~選修8)的單詞表和默寫版但是很多同學都問學姐要北師大版的,所以學姐收集整理了新北師大版的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的單詞+課文翻譯學姐猜測應該是每個地方用的高中教材不一樣,學姐想,那每個同學需要的資料應該也不一樣吧
  •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5)課本常見成語彙總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5)課本成語大全   高中語文課本成語第一部分   1.崢嶸歲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風華正茂 正是風採動人和才華橫溢的時候。形容青年朝氣蓬勃、年輕有為.   3.揮斥方遒 是說熱情奔放,勁頭正足。
  • 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課文學習指導——《一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一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一.單元學習內容:科普文章二.單元學習要求:1. 要重視科學精神的培養,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科學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現的人格魅力。三.本課學習目標:1.釐清文章思路,探求科學研究的思維過程。2. 學習作者藉助想像,採用擬人化手法介紹科普知識的方法。3.了解作者的「教育歷程」,學習他執著奮進的精神。四.
  • 備戰期末|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最全知識點匯總!可列印!
    給各位同學整理了一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冊的全部知識點匯總。生物這門課偏文科,很多知識點只要牢記概念和公式,基本都能得出正確答案。對於選修科目選生物的高中生,這個階段對於高中全冊的知識點的「熟練於心」就顯得特別重要!
  • 快對照一下你家孩子吧,鄭州市教育局發布詳細到天的學習進度表
    《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在延期開學期間,學校既要指導學生文化課程學習,又要指導好學生的身體鍛鍊和勞動教育,關愛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為幫助中小學把控線上教學進度,《指導意見》分年級、分學科逐一進行了明確。高中階段主要針對高一、高二年級,涉及學科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音樂、勞動技術。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怎麼教?教材編寫組解讀思路
    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特別要說明的是,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必修上冊以「勞動光榮」為主題專設一個單元,選取謳歌勞動人民、勞動模範、勞動精神的課文,引導學生了解和繼承中華民族熱愛勞動的優良傳統,樹立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崇高、勞動美麗的觀念。三是強化語文實踐活動,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人教版),筆記整理不好速來!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學習乾貨是高中化學必修二的知識點匯總。化學必修二(人教版)包含章節:第一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表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第四章 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 新版高中語文教材設「勞動光榮」單元,古詩文佔全部選文近半
    8月27日上午,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有關工作情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發布會上了解到,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冊。
  • 課本單元講解(含課文音頻):必修二Unit3 Computers(人教版)
    原標題:課本單元講解(含課文音頻):必修二Unit3 Computers(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2 Unit3 Computers知識點講解和單元練習來啦,文末附人教版必修一~選修十課本配套音頻 免費贈送
  • 福建省出臺高中9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省教育廳結合實際組織編寫《福建省普通高中語文等九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門)。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深化課程改革的學科教育教學理念  1.
  • 課本|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課本目錄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電子課本★第一單元★1 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恩格斯2 改造我們的學習/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毛澤東3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4 *修辭立其誠/張岱年*憐憫是人的天性/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