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電鍍中45nm銅工藝面臨的挑戰

2021-01-11 hc360慧聰網

    慧聰表面處理網:

    摘要:本文綜述了銅工藝即將面臨的各種變化,包括擴散阻障層(barrier)、電鍍添加劑、覆蓋層以及與多孔超低k電介質之間的整合等。

    隨著半導體向45nm工藝的深入發展,銅工藝技術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一些變化。TaN擴散阻障層物理氣相沉積(PVD)技術可能將被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技術所取代,之後可能還會引進釕阻障層技術。釕阻障層技術不再需要電鍍種子層,但是其發展狀況將取決於研究結果的進展程度。

    電鍍槽中的有機「添加劑」也可能會有所變化,因為有些添加劑最終會被包埋在銅中。儘管有機添加劑的使用可以使沉積得到的銅填充沒有任何縫隙,同時在密集區不會產生沉積過度的情況,因此不會給CMP帶來額外負擔,從而減小了CMP難度,但是包埋在銅裡的雜質會提高電阻係數,並且使銅在退火時不太容易形成大金屬顆粒。

    銅工藝也有電致遷移這個嚴重的可靠性問題,它通常發生在銅導線頂部與電介質相接的交界處。可能的解決辦法是在銅表面選擇性地沉積上一層鈷鎢磷化物(cobalt tungsten phosphide,CoWP)或鈷鎢硼化物(cobalt tungsten boride,CoWB),最終取代Si(C)N覆蓋層,使銅原子遷移受到限制。

    金屬顆粒邊界、缺陷和表面造成的電子散射問題也會逐漸突顯出來,因為導線尺寸很小時電子散射效應會使電阻升高。解決辦法包括增大金屬顆粒、減少缺陷數量和增加金屬表面光滑度等。

    當然,我們還需要將銅和多孔超低k介電材料整合在一起,該需求會進一步增加銅工藝的複雜度。其中一個問題是這些多孔材料需要一些孔洞密封工藝,人們對其與沉積在上面的擴散阻障礙層之間的相互作用感到擔心,不知道兩者之間是否能夠相互兼容。

    銅工藝基礎

    自1990年代中期IBM、Intel、AMD和其他IC製造商決定用銅製工藝取代鋁工藝以來,銅工藝的主要優點基本保持不變。銅電阻較小,具有更好的導電性,這意味著內連接導線在具有同等甚至更強電流承載能力的同時可以做得更小、更密集。此外,還可以將銅導線做得更薄,從而減小相鄰導線之間的互相干擾。低電阻還意味著可以提高晶片速度,因為RC時間延遲中的R因子變小了。當然,減小RC延遲的C因子也可以提高速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低k電介質感興趣的原因。

    VLSI Research Inc.總裁Dan Hutcheson認為,儘管由於早期銅工藝遇到的可靠性等問題給一些人造成了「銅工藝是非常棘手的工藝」的成見,但是現在世界上幾乎每個生產130nm邏輯器件的公司都在使用銅工藝。人們對銅工藝的了解已經非常透徹,而且良品率也很高,有些情況下甚至比相應的鋁工藝還要高。另一方面,當半導體公司向65nm和45nm工藝邁進時,銅製造工藝在某些方面顯然需要進一步改善,包括擴散阻障層沉積方式、覆蓋層類型等。雖然超低k電介質的使用被推遲了,但是人們估計那時也將開始使用超低k材料。這意味著將會出現許多新材料。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電鍍銅技術在PCB工藝中遇到的常見問題解析
    本文中我們將介紹電鍍銅技術在PCB工藝中遇到的常見問題以及它們的解決措施。 一、酸銅電鍍常見問題 硫酸銅電鍍在PCB電鍍中佔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酸銅電鍍的好壞直接影響電鍍銅層的質量和相關機械性能,並對後續加工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如何控制好酸銅電鍍的質量是PCB電鍍中重要的一環,也是很多大廠工藝控制較難的工序之一。
  • 半導體製造工藝中的主要設備及材料大盤點
    、晶圓切割、貼片、引線鍵合、模塑、電鍍、切筋/成型和終測等8個主要步驟。、晶圓切割、貼片、引線鍵合、模塑、電鍍、切筋/成型和終測等8個主要步驟。目前平面工藝仍然是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生產的主流工藝。   在半導體製造工藝發展的前35年,特徵尺寸的縮小是半導體技術發展的一個標誌,有效等比縮小(Scaling-down)的努力重點集中在通過提高器件速度以及在成品率可接受的晶片上集成更多的器件和功能來提高性能。然而,當半導體行業演進到45nm節點或更小尺寸的時候,器件的等比縮小將引發巨大的技術挑戰。
  • 工藝技術│無氰鹼銅電鍍管控探討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隨著環保政策越來越嚴,國家對氰化鈉的管控越來越緊,無氰電鍍在電鍍工藝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吉和昌順應國家環保要求,於2013年下半年與美國epi電化學合作,引進他們先進的,環保的無氰鍍銅,無氰鍍銀電鍍工藝。經過快兩年的推廣,公司在無氰鍍銅,無氰鍍銀鍍種上開發了好幾個客戶。
  • MOS器件的發展與面臨的挑戰
    隨著集成電路工藝製程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集成電路的集成度,同時提升器件的工作速度和降低它的功耗,MOS器件的特徵尺寸不斷縮小,MOS器件面臨一系列的挑戰。為了克服這些挑戰,半導體業界不斷開發出一系列的先進工藝技術,例如多晶矽柵、源漏離子注入自對準、LDD離子注入、polycide、Salicide、SRD、應變矽和HKMG技術。另外,電晶體也從MOSFET演變為FD-SOI、Bulk FinFET和SOI FinFET。
  • 關於鋁箔電鍍銅和錫的工藝技術介紹
    1·工藝介紹     鋁是很生動的兩性金屬,具有高度的親氧性,在其外表很簡單構成氧化膜,給鋁箔電鍍帶來很大艱難。要想在鋁箔上獲得傑出的電鍍層,電鍍前的處置是一道要害工序。在電子應用範疇,為了添加鋁的導電性和焊接性,需求在其外表電鍍銅和錫等金屬,當前國內外許多研討大多是選用化學的辦法,預浸和化學鍍相結合,處置技術較雜亂。
  • 從10μm到45nm!英特爾CPU工藝發展史
    從10μm到45nm!那麼,在這60周年的今天,Intel公司將首次推出45nm工藝處理器。此後,Intel又推出了奔騰75MHz~120MHz,製造工藝則提高到500納米,此後CPU發展直接就跳轉至350nm工藝時代。● 奔騰深入人心—350nm過渡250nm時期    1995年後,半導體行業已普遍採用0.35微米(350nm)工藝進行主流晶片的生產。
  • 電鍍工藝廢氣治理綜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介紹了電鍍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廢氣汙染物的種類以及末端減少汙染物排放的基本途徑,分析了各類汙染物的常用淨化處理方法與應用實例,供開展電鍍工藝廢氣治理的人員交流探討。
  • 鹼性材料能讓銅工藝無限續命?
    上個月,IBM才聲稱銅仍然是5納米(nm)及其後的互連選擇,撼動了下一代半導體節點規劃的根基。如今,法國公司Aveni甚至積極尋求為銅替代方案敲響喪鐘。
  • 硼氫化鈉還原法回收電鍍廢液中的銅
    吳佳,張振忠,趙芳霞     (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南京210009)     慧聰表面處理網:[摘要]採用NaBH4作為還原劑回收電鍍廢液中的銅。經該工藝可獲得平均粒徑為33nm的近球形立方晶系納米銅粉,處理後廢液中銅離子質量濃度低至0.2mg/L。在銅粉製備過程中加入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可有效阻止晶粒長大,並提高其分散性能,使產物粒徑均勻。採用苯駢三氮唑處理後的銅粉抗氧化能力明顯提高。
  • 電鍍工藝簡介
    電鍍工藝的分類:   酸性光亮銅電鍍 電鍍鎳/金 電鍍錫   二.此處應使用C.P級硫酸;   (二)全板電鍍銅:又叫一次銅,板電,Panel-plating   ① 作用與目的:   保護剛剛沉積的薄薄的化學銅,防止化學銅氧化後被酸浸蝕掉,通過電鍍將其加後到一定程度   ② 全板電鍍銅相關工藝參數:槽液主要成分有硫酸銅和硫酸,採用高酸低銅配方,保證電鍍時板面厚度分布的均勻性和對深孔小孔的深鍍能力
  • 電鍍新工藝和電鍍工藝流程新技術的回顧與展望
    而對添加劑、光亮劑的改進,在老工藝中應用一個新的光亮劑,都只能說是一個新產品,不能說是一個新工藝。對電鍍工藝來說,是以主鹽和配位體為特徵的體系。一個新的工藝,往往是採用了一種新的主鹽,或者新的絡合物。以鍍銅為例,傳統是氰化物鍍銅,是以絡合物為特徵的。有了酸性光亮鍍銅後,用的是硫酸銅和硫酸體系,加上光亮劑這種新產品,還要加上陰極移動裝置,這就是酸性光亮鍍銅新工藝。
  • 電鍍工藝的分類 工藝流程及其說明
    在以下簡單介紹一下有關電鍍工藝的一些基本知識。電鍍工藝的分類:酸性光亮銅電鍍電鍍鎳/金電鍍錫。工藝流程:浸酸→全板電鍍銅→酸性除油→微蝕→浸酸→鍍錫→浸酸→圖形電鍍銅→鍍鎳→浸檸檬酸→鍍金。流程說明:(1)浸酸。
  • 電鍍的常見工藝過程
    1-2-1.電鍍工藝過程介紹就塑膠件而言,我們常見的塑膠包括熱塑性和熱固性的塑料均可以進行電鍍,
  • PCB行業直接電鍍電路工藝介紹,電路板行業小白往這看!
    在印刷電路板工業電路印刷過程中,印刷電路(雙面和多層)可以形成工業規模的生產,多虧了1963年PCK專利公布的化學鍍銅配方和1961年Ship ley專利公布的膠體鈀配方。它們是使通孔電鍍成為自動化生產線運行的基礎,也是後來被廣泛接受的PCB還原的基本技術。
  • 電鍍的工藝過程
    一般包括電鍍前預處理,電鍍及鍍後處理三個階段。
  • 鋅合金電鍍中性鎳工藝的實踐
    慧聰表面處理網:由於鋅合金的電極電位較負,在鹼和酸溶液中能發生化學反應,尤其在滾鍍作業時,形狀複雜而密集,滾鍍鎳極易受鋅汙染,檸檬酸鹽鍍鎳克服了鋅合金鑄件滾鍍的難題。我們東威公司專注鋅合金電鍍,為此對中性鎳工藝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淺談展櫃行業中常見的三大電鍍工藝
    展櫃行業中最常的三大電鍍工藝:真空鍍、水鍍、電泳。而一般採用電鍍工藝的材質為不鏽鋼,在商業中常用到珠寶、服裝、會所、商場等地方。而真空鍍、水鍍以及電泳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我們說說其各自的定義。電鍍是一種電化學過程,也是一種氧化還原過程.電鍍的基本過程是將零件浸在金屬鹽的溶液中作為陰極,金屬板作為陽極,接直流電源後,在零件上沉積出所需的鍍層。真空蒸鍍:在高真空下,通過金屬細絲的蒸發和凝結,使金屬薄層附著在塑膠表面。 真空蒸鍍過程中金屬(最常用的鋁)的熔融,蒸發僅需幾秒鐘,整個周期一般不超過15s,鍍層厚度為0.8-1.2uM。
  • 霍尼韋爾推出新型半導體銅錳濺射靶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34885.htm  新型靶材採用霍尼韋爾等徑角塑型(ECAE)專利技術,它是霍尼韋爾最初為鋁和鋁合金靶所研發的先進生產工藝。
  • 高精密線路板水平電鍍工藝詳解
    其主要原因需從電鍍原理關於電流分布狀態進行分析,通過實際電鍍時發現孔內電流的分布呈現腰鼓形,出現孔內電流分布由孔邊到孔中央逐漸降低,致使大量的銅沉積在表面與孔邊,無法確保孔中央需銅的部位銅層應達到的標準厚度,有時銅層極薄或無銅層,嚴重時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導致大量的多層板報廢。為解決量產中產品質量問題,目前都從電流及添加劑方面去解決深孔電鍍問題。
  • 32nm將至 Intel半導體工藝究竟領先多少?
    很快,Intel就將率先步入32nm工藝時代,Westmere家族中的桌面型號Clarkdale即將新鮮出爐。與競爭對手AMD、全球頭號代工廠臺積電相比,Intel的半導體工藝優勢有多少呢?注意:本文數據均來自微電子技術顧問公司Semiconductor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