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壞孩子竟被音樂老師徵服,校長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2020-12-04 影視藍格子

放牛班的春天,壞孩子竟被音樂老師徵服,校長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採用的是倒敘的方式。影片的開頭是兩個老人,在交談,看著童年時的,回憶。通過他們的交談,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曾經,上過的學校,是一個叫做池塘底的教養院。而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學監,就是,馬修老師。

這個叫做佩皮諾的老人,是皮埃爾舊時的好朋友。他冒著雨夜前來,是為了送給他一本馬修老師遺留下的古老日記本。翻看著這本音樂啟蒙老師給他遺留下來的日記,皮埃爾逐漸陷入以往的回憶之中,與此同時影片的序幕也被拉開。

中年的馬修,其實是一名十分具有音樂才華的老師。但是他的才華無處安放,就只能來到鄉下的一所問題少年的教養院充當一名代課老師。他的人生本來就十分的不容易,在這個如同監獄一般陰森的地方就更加顯得自己人生十分悲慘。通過自己親身體驗,他逐漸體會到這個地方是多麼的讓人不喜歡。沒有教養的孩子們對老師開著無釐頭的玩笑,並且會時不時的捉弄他們,甚至捉弄到頭破血流的地步。就算是做到這種程度,他們心中也毫無悔恨的意思。更讓人感到心驚的是這所學院的校長,竟然採用了體罰的方式來對待這些學生。馬修老師認為這是十分不人道的行為,於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寬容讓學生們明白了做錯事情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彌補以及承擔責任,並不需要接受體罰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之中馬修自己也在逐漸地改變著,他逐漸地發現這些孩子的本質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頑劣。

馬修老師突發奇想的將自己的音樂才華發揮在了組建一個少年唱詩班上。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將這一組調皮,看似頑固的學生們,調教成了一個優秀的合唱團。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是存在著許多挫折。其中作為主角的皮埃爾就是最大的一個問題所在。他其實是一個擁有著漂亮臉蛋兒以及完美嗓音的小男孩,在音樂方面有著十分強大的天賦。但是他確實也是最為調皮的孩子之一,所以經常不聽老師的教導,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通過深入的接觸,馬修老師逐漸明白了皮埃爾性格的形成與他的母親有關。皮埃爾總是認為自己是被母親拋棄的拖油瓶,所以在內心深處早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不滿與無望。

馬修老師通過與皮埃爾母親的交流,讓皮埃爾又重新感受到了母愛的滋養。在這個過程中,馬修老師也對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好感,但最終卻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

影片的最後馬修老師沒有抗爭過作為邪惡勢力的校長,最終被驅逐出這個學校。但是令人感動的是,他教授過的學生都親自來到窗戶前目送他離開,並且疊出一個一個的紙飛機,飛向他的背影,就像是放飛自己的希望。

影片描述的是一個孩子唱詩班的養成故事,所以對於音樂而言,自然是影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影片的線索,音樂從頭到尾都貫穿著情節的發展。當孩子們的歌聲響起,你會感受到處於孩子內心最純淨的那一抹清靜,而不是他們表面所浮現出的那樣頑劣。一首一首動聽的歌曲,啟迪著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最終醒悟並且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這部影片具有極大的教育意義,告訴人們,對於孩子的教育而言,並不要因為他們的調皮不聽話,就採取放逐的方式,而是要寬容的對待他們。這樣以柔克剛,反而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實對於孩子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考試能夠考多少分數,而是,自己的天性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釋放,以及能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他們只是聽從父母的安排,上了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雖然說以後考上了好學校,也尋找到了十分體面的工作。但是,他們的人生卻處在極端的痛苦中,永遠都沒有了生活的興趣。

父母以及老師對於孩子們的教育,不應該只是逼迫他們接受考試的應對教育,而是應該當成一個鮮活的生命一樣,處於平等的地位來教導他們。不要總是居高臨下的給他們灌輸一個一個麻木的思想。如果只是一直的逼迫他們,反而會導致不好的後果,但如果是一步一步的引導,讓他們做自己樂意的事情,他們也會活得開心,幸福。這才應該是父母最想看到的局面,不是嗎?

相關焦點

  • 解讀豆瓣9.2的高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重新定義愛的含義 ​
    1 放牛班的春天的來到這是一部感動過無數人的法國音樂電影,由法國著名導演"克裡斯託夫.巴拉蒂"導演,曾獲得法國年度票房冠軍。2005年入圍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原創歌曲兩項提名,以及第6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等獎項。這部電影就是《放牛班的春天》,電影的開頭是50年以後,我們看到成年之後的莫翰奇,成為了一個出色的指揮家。
  • 豆瓣9.3分《放牛班的春天》:身處陰溝時,愛就是那束救贖的星光
    《放牛班的春天》的開頭,成功運用了「死」的情感:休息中的音樂家接到法國的緊急來電,得知母親去世,卻含淚完美完成了音樂會。編劇用音樂家母親的「死」在觀眾腦海中植入了一個「真空」,把觀眾快速代入劇情:他的母親生前是個什麼樣人?他跟母親之間發生過什麼事?跟電影主題《放牛班的春天》有什麼關係?
  • 《放牛班的春天》與《地球上的星星》藝術審美比較【3】
    四、愛的交響:情感交融的心靈之音 音樂,作為電影語言的一種,在影片中起著創造情感體驗、展現環境氛圍、調整敘事節奏等作用。 《放牛班的春天》中不同的片段採用不同的配樂,每一個段落都有一首完整的插曲,這些插曲根據影片的情緒氛圍不斷變化,既相互獨立又統一於影片,對應影片情節的發展。
  • 從孩子的角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的品行,都跟家長有關
    《放牛班的春天》很多家長應該看過,電影主要講述的是1949年的法國某鄉村,男主角到了一個當地的教會學校當音樂助教,在他看來,這是一個氣氛壓抑的學校,每個孩子都是不完美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點缺陷。其中,以一個男主角認為所有孩子裡面最有音樂天賦的男孩為例子,男主十分看重這個孩子,但是這個孩子的舉動都在男主的意料之外,這讓男主角開始對這個孩子的家庭好奇,最終男主角能否幫助孩子們改善自我呢?
  • 《熱血合唱團》:劉德華首演音樂老師,用歌聲治癒人生
    故事所講述的內容其實和我們熟悉的《放牛班的春天》有一些相似之處。 劉德華在片中飾演的是一位鐵面又極其專業的音樂指揮家,但其實他的內心一點都不冷漠。
  • 浙江教音樂的「副科校長」火了!咱們成都還有更牛的「副科校長」
    報導內容呢,說的是江山市石門初級中學一名音樂老師當上校長,並打破家長質疑,帶領學校創下近十年來最好中考成績。其實大家之所以熱議這名「副科校長」,一是很好奇為什麼音樂老師也可以做校長,傳統觀念裡,不都是主科老師升職做校長嗎?二是好奇,音樂老師做了校長,又是怎麼率領教學教研的呢?而後,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對「副科」教師能否勝任校長的大討論。
  • 校長來了!魔法生請起立,開言英語盤點歐美影視劇中教師經典語錄
    還記的校長鄧布利多嗎?一個很偉大的巫師,掙扎在黑暗裡,卻始終追逐光明。他將自己釘在教書育人的位子上,為學生們傳授著魔法知識,教他們成長。正如現在的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老師承擔了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恰好到了教師節,在感謝這些辛勤的園丁同時,開言英語也盤點了歐美影視劇中教師的經典語錄,快來看看有沒有你愛的!
  • 這位19歲溫州小夥在布拉格用大提琴「徵服」了一大批人
    同時,演出團師生還精心編排了二胡、大提琴表演,其中溫州青年陳天瑞演奏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利用大提琴深沉動人的旋律和抒情的個性,將這首曲子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展現在聽眾面前,深入人心,唯美浪漫,「徵服」了包括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中國計量大學校長宋明順、布拉格金融管理大學校長波滬斯拉娃·申基洛娃等170餘人,贏得了他們的熱烈掌聲和好評。
  • 豆瓣評分都超過了9.0以上,真正的好電影,良心劇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眾多優秀好電影中的一部良心劇作,影片拍攝於2004年;在優酷,百度,豆瓣等評分都超過了9.0以上。真正的好電影,不一定是豪華製作,華麗高大的大排場。觀眾不是傻瓜,真正能打動觀眾的好電影,一定是能夠震撼心靈,滋潤人心,讓觀眾有所感悟和有所期待的...
  • 跨越山河,他用音樂讓孩子們看到了另一片天空|微言夜讀
    」 節目排練的負責人之一——年近六旬的趙興洲原是上海市嘉定區楊柳初級中學的老師2019年臨近退休的他「這裡的孩子不能沒有音樂」不顧高寒缺氧的不適趙興洲夜裡獨自一人把樂器都修理了一遍一周後這座高原音樂教室
  • 吾愛吾師,今生你遇到過幾個經典電影中那樣的好老師
    · 好老師之克萊門特——出自影片:《放牛班的春天》 ·克萊門特(傑勒德尊諾 飾)出自影片:《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劇情提要: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
  • 論「徵服」學生,我只服日本的這位美術老師,他畫黑板報簡直一絕
    論「徵服」學生,我只服日本的這位美術老師,他畫黑板報簡直一絕說起老師,我們想到的大概會是刻板嚴厲,或者是知識豐富只專注於學生們的教學,他們一心想要提高學生們的成績。雖然學生們可能會很怕他們,但是從內心裡大多數都是對老師不服的。
  • 一生必看的5部電影,你都看過幾部呢?
    作為華語影壇的旗幟級作品和享有世界級重要榮譽的電影,《霸王別姬》兼具史詩格局與文化內涵,在底蘊深厚的京劇藝術背景下,極具張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錯位及面臨災難時的多面性和豐富性,其中蘊含的人性的力量和演員們堪稱絕妙的表演徵服了全世界的眾多電影觀眾。
  • 繁衍最快的「下酒菜」,小龍蝦在它面前黯然失色,幾乎沒有天敵
    說到物種泛濫,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許多國家都有經歷過物種泛濫的情況,例如澳洲的小龍蝦、野兔泛濫;美國的牛蛙泛濫;紐西蘭的鮑魚泛濫等,都讓當地人非常頭疼。畢竟物種泛濫,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
  • 縣管校聘,能充分約束好校長權力嗎,老師們能不能評聘校長?
    當年我們畢業到鄉中學教書時,那次教工大會,我們校長說了一句讓我一生都難以忘懷的話,他站在教室的講臺上高聲對著大家說:你是龍,我說你是蟲,你能抓到龍,我不讓你去抓。當時他的霸氣讓我們感到窒息,我們一聲不吭。調到第二所鄉中學教書,那個校長也讓我終生難忘。
  • 遇見好老師是怎樣的一種體驗?15部著名教育電影,15種偉大老師形象
    豆瓣評分8.1 好老師會給特殊孩子更多的關照 有著先天性智障的詹姆斯從小到大都是眾人嘲笑的對象,由於他總帶著一個收音機,「收音機」就成為了他的代號。 藝術老師 12 放牛班的春天 Les choristes 豆瓣評分9.2
  • 教師節影單:最好的禮物,是對老師多一份理解
    放牛班的春天讓你靜靜流淚的電影推薦指數:★★★★★豆瓣評分:9.3影片簡介:1949年的法國鄉村,音樂家克萊門特(傑勒德尊諾 飾)到了一間外號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學校當助理教師。學校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體罰在這裡司空見慣,學校的校長(弗朗西斯貝爾蘭德 飾)只顧自己的前途,殘暴高壓。 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他重新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
  • 廣州欣海苑音樂培訓中心校長古櫟新:為考生塑造音樂靈魂
    這裡有著非常雄厚的師資,培訓中的教師都是在業界內比較有實力的。從12歲開始跟隨魏其誠老師啟蒙吉他,現師從旅美古典吉他演奏家關振民博士,曾多次參加大型比賽,演出等。古校長非常明白考生最需要的什麼,最重要的則是「為考生塑造音樂靈魂」。將「靈魂」注入音樂教學中,學員有了「靈魂」才會在音樂方面有所造就,這也是古校長所注重的一點,極其有特色。
  • 《嗝嗝老師》:一部永不放棄的勵志電影
    剛剛上映的一部《嗝嗝老師》,講述的是教育勵志方面的故事,口碑反響不錯,豆瓣評分目前7.6。說這部影片是勵志題材,一方面是女主有著身體上的缺陷,卻能夠克服自身問題,取得職位,在教育事業上發光發熱。另一方面則是在女主的教導下,一群不被看好地學生能夠自我認識,並最終獲得認可得到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