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科學家確定兩大「宇宙末日」

2020-12-06 參考消息

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數據進行的計算機模擬顯示,銀河系將在40億年後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相撞,然後形成一個新星系。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科學家稱,仙女座星系與銀河系將無法避免地碰撞是能完全確定的兩個世界末日預言因素中的一個,另一個是太陽的毀滅。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這兩個星系最終碰撞是兩個超級重的「宇宙島」不可阻擋的引力作用的結果,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質量均為太陽的1萬億倍以上。

300年前,如果牛頓掌握了這兩個星系的質量和速率數據,他或許預測到它們的這種最終碰撞。這一碰撞如同牛頓發現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一樣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太陽還有60億年的壽命。60億年後它將燒毀,使地球變成寒冷貧瘠之地。太陽的這種命運可推斷出宇宙中每顆恆星的命運。從現在算起,100萬億年後最後一顆恆星將熄滅。

除了上述這兩個不可改變的事件外,所有其他宇宙災難事件都只是蓋然性的。

報導稱,網際網路上盛傳的宇宙災難的說法各種各樣,從可能、不大可能到完全不可能。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一種殺手級小行星在未來不到1億年裡應當會與我們的地球發生碰撞。未來2.5億年裡,離地球很近的一顆超新星可能會照亮地球。

混沌理論認為幾十億年後行星可能會在它們的軌道中變得不穩定,地球可能與火星發生碰撞。不過,到那時,地球上的海洋早已因炙熱的太陽完全蒸發。

此外,還有一些發生概率極小的事件,譬如一顆路過的恆星或者「流浪」黑洞將撞上太陽。在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期間這種可能性會稍稍增加。畢竟星際空間廣闊無垠,因此不會發生恆星直接碰撞的事件,儘管引力的不穩定性很可能將造成星系動力混沌。

但報導認為,人類文明未來的先進技術潛力應當能緩解這些災難事件的最壞後果。

相關焦點

  • 宇宙的死期被算出,科學家:最後一次超新星爆發,便是宇宙的末日
    宇宙的起源既然科學家們計算出了宇宙的「末日」,那麼,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宇宙的起源。在宇宙中,星系、恆星、行星,甚至是生命,都陸續在其中出現,簡單來說,大爆炸創造了時空,雖然有科學家認為,宇宙的壽命是沒有盡頭的了,不過科學家們認為,既然宇宙的主要構成是黑洞和恆星,那麼,宇宙也將伴隨著它們的消亡而逐漸死寂。
  • 美媒:科學家或發現最遙遠亦是最古老星系
    美媒稱,天文學家觀察探測茫茫宇宙,發現了他們認為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因而也是最古老)的星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2日報導,GN-z11星系或許沒有酷炫的名字,但是科學家發現,它看來是迄今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古老的星系。
  • 帶你了解宇宙末日「大凍結」的全過程,超乎想像的漫長!
    目前看來我們住在一個近乎完美的宇宙裡,有剛好的引力能把星系拉在一起,又能量使得宇宙永遠擴張下去而不會把自己撕碎。宇宙學家現在終於能預想末日的情景。30年前,我們還不能確定。但現在看來,宇宙很可能會遇上大凍結。
  • 美科學家將「末日之鐘」調快2分鐘
    ,將其象徵世界末日的時鐘上的分針向著發生災難的時刻撥快2分鐘。  在1月22日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召開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BAS執行董事Kennette Benedict表示,氣候變化的加速以及減少核武器儲備的不力在BAS的科學與安全委員會將「末日之鐘」重置在下午11點57分這一舉措上具有相同的推動作用。  Benedict認為,人類生存面臨兩大「非同尋常和不可否認的」威脅:一個是氣候變化。
  • 美媒:科學家詳解嫦娥五號月球採樣
    美媒稱,將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首次準備採集新的月球樣本。據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12月1日報導,中國將進行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首次月球採樣。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傑茜卡·巴恩斯表示:「自阿波羅探月時代以來,我們一直在說要重返月球、在另一個區域再採集一些樣本,如今終於實現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行星科學家肖龍說,嫦娥五號的著陸器配備一個鏟鬥和一個鑽頭,它將採集大約兩公斤的土壤和小塊巖石,最深將鑽到距月球表面兩米的地方。報導稱,嫦娥五號必須動作迅速。
  • 美媒:科學家詳解嫦娥五號月球採樣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美媒稱,將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首次準備採集新的月球樣本。據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12月1日報導,中國將進行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首次月球採樣。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傑茜卡·巴恩斯表示:「自阿波羅探月時代以來,我們一直在說要重返月球、在另一個區域再採集一些樣本,如今終於實現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行星科學家肖龍說,嫦娥五號的著陸器配備一個鏟鬥和一個鑽頭,它將採集大約兩公斤的土壤和小塊巖石,最深將鑽到距月球表面兩米的地方。
  • 宇宙末日可能隨時發生?著名物理學家再度揭露:宇宙不穩定性
    而在2012年的時候,有科學家就用一項實驗揭示我們人類所身處的宇宙,很可能是處在假真空中,也就是所謂的西格斯波色子的發現。想要理解這個理論,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麼是假真空以及真真空。而假真空的含義就與真真空相反,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宇宙的穩定性極小,並非完全穩定,並且這種平衡狀態非常容易被打破。也正是因為如此假真空宇宙,可能會因為隨機的量子波動導致被真真空宇宙吞噬,也就意味著災難的發生,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宇宙末日。
  • 穿越宇宙末日的黑洞
    宇宙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黑洞,有些是大質量恆星走到生命盡頭、經歷一場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遺骸;有些則藏身在星系中心,擁有相當於數十億個太陽的龐大質量。理論物理學家推測,大型強子對撞機也有可能製造出微型黑洞來。還有一種黑洞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在大爆炸之時的極端高密度條件下產生的,所以被稱為原初黑洞。
  • 美媒:三趾樹懶被確定為代謝最慢動物
    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導 美媒稱,在對三趾樹懶進行了7年的研究之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科學家得出了正式結論:就新陳代謝的速度而言,這種居住在樹上的動物是地球上最慢的哺乳動物。生態學家喬納森·保利說:「我們曾預想它們會有很低的代謝率,但我們發現它們對於能量的需求極低。」
  • 美媒:古人類化石驚現惡性腫瘤 系最早癌症證據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一塊有170萬年歷史的足骨化石上帶有骨肉瘤(合眾國際社)參考消息網7月30日報導 美媒稱,癌症早在史前時期就已出現。考古遺址南非斯瓦特克朗斯洞穴出土了一塊有170萬年歷史的足骨化石,化石上帶有惡性腫瘤,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發現的最古老的癌症證據。據合眾國際社7月28日報導,研究人員確認該腫瘤是骨肉瘤,即現代年輕人易患的一種惡性骨癌。然而,這塊古老的足骨肯定不是來自現代人類。科學家認為,它來自早期的人類近親——一種用雙足行走的古人類,但無法確定確切人種。
  • 「末日鍾」撥快!科學家:離象徵末日僅100秒
    中新網1月24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23日,科學家警告稱,地球正在越來越接近「災難」。《原子科學家公報》將其象徵性的「世界末日鍾」的指針移近午夜,科學家稱,現在離「末日」還剩100秒。據報導,世界末日鍾是一虛構鐘面,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公報基於應世界局勢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最近一次調整在2019年1月24日,距離「象徵世界災難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2分鐘,這也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上升到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
  • 美媒:科學家發現木星「大氣燈光秀」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木星也許是地球以外第一顆已知擁有被稱為「鬼怪閃光」或「精靈閃電」的「大氣燈光秀」的行星。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1月2日報導,「鬼怪閃光」和「精靈閃電」是當閃電改變風暴上方大氣層中的電磁環境時所形成的兩種大氣光亮。
  • 美媒:研究表明泥盆紀生物大滅絕或與氣候變暖有關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此前不確定是什麼導致了地球歷史上五次大滅絕事件之一的晚泥盆世滅絕。但美國《科學進展》雜誌發表的新研究表明,3.6億年前的這場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在全球變暖和臭氧層崩潰之後。據合眾國際社網站5月27日報導,導致恐龍消失的那次滅絕事件是唯一由小行星造成的大滅絕事件。
  • 美媒:外星人在聯絡地球?科學家發現史上最強快速射電暴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美媒稱,科學家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發現了3次新的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簡稱:FRB),其中一次是人類觀測到快速射電暴以來信號最強的一次。美媒:人類技術或還難以發現地外文明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 美國《新聞周刊》3月9日刊登題為《外星人存在嗎?人類技術或許使我們難以發現外星人》一文。作者為梅根·巴特爾斯。文章摘編如下:  在夏威夷毛伊島,架在火山上的望遠鏡每天晚上都用世界上最大的數位相機捕捉宇宙中的光粒子。
  • 英媒:科學家首次繪出「宇宙路線圖」 歷時10年
    參考消息網3月17日報導 英媒稱,歷時10年時間,科學家對未知宇宙進行的探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圖景,向人們清晰地展示了我們的銀河系和10萬個遙遠星系之間的路徑。  即便這璀璨奪目的「蘭天」是如此之浩大,也只是我們肉眼可見宇宙的冰山一角而已。在「蘭天」中,星系向著一個中央區域流動,這一區域叫做巨引源,相當於一個巨大的重力「峽谷」。  在「蘭天」附近,還有其他四個超星系團,分別名為「沙普利」、「武仙座」、「后髮座」以及「英仙座-雙魚座」。然而我們很難清楚地界定鄰近超星系團的起止點。
  • 科學家撥快「末日之鐘」兩分鐘
    據新華社電「末日之鐘」設立近60年來,它一直警示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時鐘上的午夜零時,意味著毀滅時刻。管理時鐘的科學家組織17日把分針撥快2分鐘,指準錶盤距離零時5分鐘的位置。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1947年設立了「末日之鐘」。
  • 科學家是怎麼確定宇宙的年齡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要談宇宙的年齡,我們就必須提到一個人,艾倫·桑德奇(Allan Rex Sandage,1926—2010),他是哈勃的助手也算是同事。桑德奇以測量造父變星而聞名,為哈勃常數的確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確定哈勃常數也是確定宇宙年齡的必要手段。
  • 宇宙末日是什麼樣,科學家預測了這5種結局
    哈勃的觀測,說明宇宙實際上是在膨脹的。也就是說,勒梅特更加符合觀測的現狀。因此,從這個時期開始,主流的科學家逐漸向「宇宙並非永恆的觀念」發展,最終,科學家們利用現有的理論和觀測預言了宇宙大爆炸,並提出了幾個關鍵證據,而這些關鍵證據後來也被證實了。
  • 2012地球毀滅電影 科學家揭穿世界末日預言
    摘要:科學家們首先利用瑪雅曆法來揭穿所謂的「世界末日」預言。瑪雅曆法並沒有結束於2012年,因此瑪雅人自己也沒有把這一年當作是世界的末日。不過,2012年12月21日(冬至)肯定是瑪雅人的一個重要日子。
  • 宇宙是不穩定的?科學家:宇宙末日可能隨時發生,人類卻毫無痛感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如今,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多種宇宙終結的方式,例如大撕裂、坍縮、真空衰減(vacuum decay)等,每一種對人類文明而言都是一場「毫無感覺」的降維式打擊。所謂的真真空是能量穩定的,處於最小能量的狀態,而假真空則代表整個宇宙僅僅在某種程度上是穩定的(極小),但並非完全穩定,這種平衡極易被打破。這其中的問題在於,假真空宇宙可能通過隨機的量子波動導致自己的一部分被真真空宇宙吞噬,這就意味著災難。